老師的教育心得

來源:文萃谷 3.06W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老師的教育心得,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老師的教育心得

老師的教育心得1

坐在書桌前,望着窗外皓月當空,閉上眼睛整理這一天的思緒。這種簡單而又充實的生活令我滿足,一種幸福感洋溢在我心中。

閉上眼睛想着孩子們那一張張可愛的笑臉,上課時的精彩瞬間,幼兒園的面貌,心中一陣欣喜油然而生。現在的我,猶如一株含苞待放的花朵,而幼兒園這方寶地給予我的是充足的養分,讓我的青春如鮮花般綻放。

對於一個剛踏入工作崗位的教師來説,吸收知識,擴充自己的知識面顯得尤為重要,一些教學思路及方法讓我受益匪淺。此刻想到教學,我的思路留在了上面,似乎一切都在此刻凝滯,讓我不得不停下來思考,讓自己的思緒漫步。

一生,是一個多麼無法想象的時間概念,他漫長、坎坷、佈滿荊棘而又令人無比嚮往。幼兒的一生才剛剛開始,像春天剛發芽的小草,稚嫩而又充滿生命力。對於一個幼兒教師來説,面對的是一羣模仿能力及可塑性都處在較強階段的孩子。他們的心智如同燒製前的陶器,一旦成功便成為一件光彩奪目的瑰寶。由此可見,幼兒教育是多麼的關鍵,而禮儀教育則在幼兒教育之中佔有較為重要的地位。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兒童可以輕而易舉的在較短的時間內學好母語及更多的生存技能,拷貝許多的行為和思想,同樣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也較差。因此,引導他們接受正確而有效的教育是關鍵。想到這裏,班裏的一位小男孩的身影浮現在我眼前。眾所周知,迷宮遊戲是每位小朋友都喜歡的,這位小男孩也不例外。在別人玩的時候,趴上去就搶,用胖胖的小身體去推、去擠。為此,我急中生智,運用講座中的理理論來精心組織了一堂課。課的名字就叫“迷宮該誰走”。我請小朋友分別扮演有禮貌的用“您好”“請”“謝謝”等禮貌用語貫穿始終的“禮貌版”走迷宮遊戲場景,和類似於小男孩情況的場景。其他小朋友看得津津有味,唯獨他自己,顯得悶悶不樂。課後,我找到他,我們盤腿坐在草叢上,問他“寶貝,今天的遊戲好玩嗎?開心嗎?”我們就在那裏談着遊戲過程中其他小朋友的表現,突然,他大聲地對我説:“陳老師,我錯了,我不應該去和小朋友們爭搶。”當時的我,看到他那雙清澈的眼睛,心中一份自豪感洋溢在心間,那種如春風沐浴的感覺,在我的心頭盪漾。

其實,教育並不僅僅只是體現在課堂上的時間,那也是遠遠不夠的,同時也包括家庭及社會等各方面的感染與薰陶。許多的家長在孩子面前與別人爭搶座位,與同事謊稱自己有事不能參加會議。這一切,對於還不能明辨是非,懵懵懂懂卻以成人為榜樣的孩子來説,卻可能當作一種理所當然而銘刻於心。這種現象,很容易造成一種不好的現象出現。教師教育五天,而家長卻可以在不經意的環境中將努力化為泡影。所以,在教育過程中我深刻的體會到加強家園聯繫,與家長多交流與溝通是至關重要的'。同時進行多方面的教育都未嘗不是我們共同進步的好方法。

環境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與老師是兒童的第一環境。哪一位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小公主、小紳士呢?但只要有方法、有正確的思路,教育便會取得更為顯著的成效。教育不僅僅只是停留在顯性的教育場合,而更應是一種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氛圍,也正是這樣,教育如涓涓細流更持久的滋潤着孩子的心田。

中國泱泱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在一代代的傳承及發揚。“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孔融讓梨”等經典故事也為每一位兒童所熟悉。但如何做好,也應成為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深思的問題。

窗外,景色依然。一切都那麼安靜祥和。但是我,心中在不斷的泛起漣漪。現在幫每一位孩子修剪枝葉,將來回饋我們的會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讓我們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與環境,同時我們也相信在八一保育院這個大搖籃裏,將會孕育出一批批知書達理的小公主、小紳士,他們回報我們的將會是一個最偉大的民族與國家!

老師的教育心得2

陽陽是我們小班的一個小男孩。他長着一對長長的睫毛,聰明好學,一高興起來就手舞足蹈,很可愛。唯一讓我們老師頭疼的就是他老攻擊別的小朋友。 一天早晨,由於下雨,孩子們不能出去晨段,於是我發給每一桌一筐玩具讓他們玩。

於是,我組織他們都坐在自己的坐位上玩玩具,他們興致很高,陽陽更是高興得又跳又叫。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只聽見朱治穎“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問及原因才知是她同桌的陽陽咬了她一口,紅腫的傷口告訴我,陽陽咬得很用力。當時,我非常的生氣,把陽陽叫到身邊大聲地問:“你為什麼又咬小朋友,你看看朱治穎的手都被你咬的腫一大塊了。”陽陽瞪着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着我,也許被我的`態度給嚇懷了,不敢説話,只見他的眼淚啪嗒啪嗒往下掉。於是,我把陽陽抱過來,讓他坐在我的腿上,我見陽陽根本不敢用眼睛看我。於是摸着他可愛的小臉説:“陽陽很懂事,老師很喜歡陽陽,但咬人的陽陽老師可不喜歡嘍。”陽陽眨巴着那雙烏黑純真的大眼睛告訴我:“我向朱治穎要玩具玩,他不給我。”

我驚訝了,哪裏有向別人要東西不給就咬人的。 這件事情發生以後,告訴我培養孩子文明語言的重要性。無論是在以後的教學當中,還是在遊戲中,我們老師和家長都應該做到家園及時溝通配合,逐步引導孩子知道與他人交流有多種方式。

老師的教育心得3

忙完聖誕迎元旦。要説元旦,可以説這一週過得是最清閒的,我們在寓教與樂中感受着節日的喜慶。本週的工作也都是為元旦做準備,提前給孩子講解元旦的相關知識和關於這方面的歌曲,祝福話語,以及讓孩子自己親手製作賀卡送給親愛的爸爸媽媽,來表達他們對家人的祝福。還有一個特別的活動那就是包水餃,吃跨年餃子。

在老師示範之後,讓孩子自己動手包水餃,孩子們表現的非常興奮。對於大多數的孩子來説,這可能是他們第一次自己動手包水餃,因為在家裏他們很少接觸這樣的事情,尤其現在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很多都過着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生活,像讓孩子動手包水餃這樣的事情就更不可能。只是包好,煮好之後送到孩子的嘴邊,讓孩子“坐享其成”。所以很少的孩子真正的.接觸過,學過包水餃,要説包也只能是用橡皮泥等。很少有拿真的實物,自己親自動手去操作。

雖然孩子包的水餃各不相同,但畢竟孩子們自己親自動手操作了,感受了包水餃的過程,並簡單的知道包的步驟和方法。在慶祝元旦的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這將給孩子們在20xx年的年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蒙特梭利當中所説“我聽到了,我就忘了;我看了,我就記得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

培養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很重要,無論在家還是在幼兒園將鼓勵孩子大膽的嘗試,自己親身體驗動手操作。

老師的教育心得4

做教師是良心活兒,既然有幸成為教師,就要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用心去喚醒學生,讓他們的人生要敢於“亮劍”,劍鋒所指,所向披靡。心起程,用心做教師,不誤人子弟,無愧於天地良心。

做教師,我感覺要有公平之心、真誠之心、與時俱進之心。

公平之心,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管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家庭背景的優劣,教師都一視同仁。斯大林説:“沒有真正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老師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和別人都是平等的關係,學生就不討厭老師,想親近老師,自古“親其師而信其道”。以“思而深”叱吒文壇的魯迅先生,當年曾在日本學醫,回國後仍思念遠在異國他鄉的藤野先生,這是為什麼呢?正因為藤野先生沒有民族偏見,以一顆公平的心去熱愛他的每一位學生。

真誠之心,孔子曾説過:“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古時候的孔子要求待人真誠。傅雷説真誠第一把藝術的鑰匙。法國拉羅什富科也説過:“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古今中外,都要真誠兩個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教育工作者也要真心誠意地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做到以情感人。我班學生曾經與高年級學生髮生爭執,高年級學生把我班學生拽到校外去較量,學生跑去告訴我,我一聽立馬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向校外飛跑,怕真的打架,以至於幾個學生都趕不上我。一學生寫作文就提到:“我上了七年學,第一次看到老師為保護學生,像劉翔一樣狂奔,看來,他對我們像對她的孩子一樣真誠。”

與學生談話要推心置腹,以誠相待,學生才能敞開心扉,暢所欲言,將內心暴露無遺。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真誠之心。班內如果有離家遠的走讀生,天氣突變,老師可以把自己的衣服借給學生穿,雨披雨傘可以借給他們用,他們生病時,對孩子們噓寒問暖。他們會主動告訴我她(他)們內心的祕密,也包括如何提高,我所教語文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如何幫我搞好班級管理。我班的'調皮大王寫日記告訴我:“老師對不起,以前是我不對,惹你生氣了,是你的真誠之心感到了我。”可見,真誠之心會使“蔫草精神,枯木再春”!

與時俱進之心,在過去,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而現在,教師僅靠一桶水是不行的,那只是死水,激不起半點漣漪,現在要給學生鮮活水,教師有常流水。只知道刻板灌輸的教師,很難和學生在心靈上產生共鳴,要想激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只有跟上時代步伐,才會真正和孩子們站在一起,給孩子們一個完整的教育。

教師要有與時俱進之心,教師的教學觀念也要與時俱進,以前是對學生説:“我要你學,你們要考出好成績。”習慣於我講你聽,我説你通的傳統教育模式。而現在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去探索知識,改為學生對老師説:“我要學”。第斯多惠有句教育名言,“教育的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發、喚醒和鼓舞”。好的課,如沐春風、如飲甘露、如做遊戲、如聽仙樂,不但繞樑三日,甚至影響終生。差的課,如坐鍼氈、如做苦工、如受懲罰、如坐監獄,不但下課就忘,甚至從此厭惡課堂。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教給學生自教、自律、自學、自我鍛鍊的方法,不教之教才是最高之教。

用心做教師,教書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書的出發點和歸宿,讓教師的心靈起舞,跟上時代腳步,與實現學生的夢想幹杯!

老師的教育心得5

我是一名老師,十幾年如一日,迎來送往一屆又一屆的學生。近20xx年的教師生涯讓我逐漸地成長,慢慢地對教學生活感悟頗深;在此,將往事整理成冊,願與每一位同行共享… 沒有理由, 我又想起20xx年前那個瘦弱的學生,那年他6歲,因家庭變故和奶奶一起生活。他是個缺失父母之愛和温暖的孩子,與他相處他總是沉默寡言,一次次,我試着真誠地和他談話,聊心事,一次次,在寒冷的冬天,我拉着他的手走路送他到家,每到家門口,看着他那憂鬱的眼神,冰涼的小手揮動着,輕輕地道了一聲:“老師再見。”

這一聲“老師再見”真讓我揪心……

一個人原路返回,路上風呼呼地吹,樹葉沙沙地響,我下意識地裹緊了大衣,放慢了腳步,風吹亂了頭髮,也吹亂了我的思緒。

在這寂靜的夜晚我想起,那次孩子哭着告訴我,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説他沒有玩具,總是拿小夥伴們的玩具玩,以後再也不和他玩了……他的家庭狀況確實不容樂觀。我沉思片刻告訴他“你沒有錯,你只是想和小夥伴一起玩,對不對?”

他看着我,點了點頭。接着我又説“你雖然沒有玩具,但是你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應該感謝小夥伴,因為他們給了你很多次一起玩的機會對嗎?”

“對!”他隨聲附和着。

“如果老師送給你一個玩具,你願意和小夥伴一起玩嗎?”

“願意!”他很有信心地説。

“你是一個善良懂得分享的孩子,明天我就送你一個。”

“謝謝老師!”他高興極了,眼裏閃着滿滿的驚喜!

每一種草都是一種花,栽在精美花盆裏的花都是一種草,而生長在田地裏和山野裏的草也是一種花。不論生活在哪裏,孩子和孩子,都一樣,都是一種草,也都是一種花。

有時候,物質上多麼貧窮都無所謂,因為那是一時的;而心靈的貧窮,則是永恆的!

我踩着飄落的樹葉,將亂髮輕撩,心想:倘若一片葉子按它生命規律成長,春來生長,夏至豐盈,秋到飄落,與我並無多少遺憾,然而事實上,擺在我面前的是一片藴含生命力的幼小葉芽,它正在經歷冷風地吹打……無法確知落葉之歌究竟是歡笑的歌聲,還是離別的眼淚,一陣冷風掃過,樹葉被風捲起無奈地隨它而去……

受傷的心靈需要時間的撫慰,春夏秋冬四季輪迴……兒童的天真裏包含着世間永恆的真理——純真和善良,任何時候都需要保護好它。

老師的教育心得6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作為剛踏入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説,語言是一大難關。怎樣使孩子更快的適應幼兒園這個小集體,能更快融入現在的生活呢?因此,在我們班,我除了注重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的交談外,更注重早點後的點名活動。

在開學之初,我就和小朋友定好了一個規則,我們每次在點名的時候,都要説一句話。至於説什麼話,老師在點名的時候會告訴小朋友的。這樣一來,使小朋友對點名活動充滿了興趣,注意力也非常集中。

一開始點名時,考慮到小班小朋友剛進幼兒園,會説普通話的很少,加上對同伴都不熟悉,因此,我指定的內容是説:“我是XXX”,一方面鍛鍊幼兒説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幼兒之間加快熟悉的'程度。而且,我也可以根據幼兒説話的語氣判斷孩子的語言發展情況。對一些難記的名字多叫上幾遍。很快,幼兒之間對同伴的名字就有了一定的認識了,不知不覺中幼兒也就知道了自己和同伴的名字。在此基礎上,我對句子的連貫進行訓練,請孩子們説完整“我是XX、我在小(1)班”。使小朋友們知道,樓下的班級和我們是不一樣的。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根據主題不停更換着點名時説的一句話。如在主題活動“我和我家”中,我提供了“爸爸的名字、媽媽的名字、爸爸喜歡在休息時幹什麼?媽媽休息時喜歡幹什麼?爺爺奶奶在家會做哪些事情等這些話題(每星期換一個),請孩子在點到名字時簡單説一説,使孩子對家人有了更深的瞭解。

現在,我們進入了“冬天來了”的主題活動,因此話題也進行了相應的變化。比如:我會根據天氣情況請幼兒説一句話,孩子們可以説“今天很冷、外面有大風”,直接發展他們的的感性思維;有時,根據外面的活動情況説一句話,孩子們可以説“今天我在。”增加他們的生活經驗。

今天説什麼?這幾乎成了我們班小朋友每天早上都要問的一句話。我想,説什麼不是最重要的,而願意説才是關鍵所在。通過點名這個活動,使幼兒能夠人人説一句話。就連那些膽小、平時不敢發言的小朋友也樂意大聲説話了。如我們班裏的王嘉怡小朋友,平時和她講話時她説話聲音很小的,可在點名時,她卻能大聲地説出自己爸爸媽媽的名字和自己喜歡玩的遊戲等等。在生活中,教師要做有心人,關注好孩子的興趣,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挖掘他們的智慧,一步一步地正確引導,和他們進行交談、溝通,引導他們進行想象、描述。我相信,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定會提高的。

老師的教育心得7

(一)做好新生入園適應

年齡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轉移其注意力很有效。當孩子哭鬧較厲害時,老師將事先準備的小食品分發給他們,孩年齡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轉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孩子吃着自己平時熟悉的食品時,就像生活在家中一樣,一個個喊着:“老師給我,我不哭了。”

(二)良好常規的培養

1、設立規則明確、要求統一。良好的常規是在不斷鞏固中建立的,兩位老師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們就有了標準。

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動,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如小班幼兒收玩具,總是隨便亂放,玩具筐裏的玩具跟什錦菜一樣,每一種都有,老師具體提出要求並做示範,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塊一塊地拿。幼兒學會輕放的方法後,我再逐步要求幼兒快,並學習收得快的方法:兩隻手同時收;將幾塊相同的積木疊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幫別人收……。

3、要注意常規設立目標的循序漸進。常規培養不能只追求即時效果,如培養幼兒穿脱摺疊衣服的常規培養我實施的.“序”是這樣的。小班上學期的培養目標是:認識自己的衣服和正反,會脱衣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下學期的培養目標是:在老師幫助下會穿脱衣服,初步學會扣鈕釦,初步有放整齊的意識。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的培養我們提出的要求也是這樣的,小班上學期的前半學期:以適應、熟悉為主;後半學期:以初步遵守為主。小班下學期的前半學期:以鞏固、提高為主;後半學期:以樂意遵守為主。

4、採用兒歌等藝術形式培養良好的常規。在培養和訓練孩子們正確洗手環節中,孩子們不是把先後順序弄錯,就是細節達不到要求。我和孩子們一起編了洗手歌:“吃飯之前要洗手,輕輕擰開水龍頭。先把小手打打濕,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乾淨。”這樣既可讓孩子熟練地掌握要領又可把握動作的先後順序。

5、不要吝嗇表揚和鼓勵。我很注重情感教育,經常與孩子談“愛”,我們把“愛”融進一天活動當中,如吃飯好、睡覺好、來園不哭、有禮貌的孩子,老師經常會説:“寶貝,真乖,老師愛你”。我還注意捕捉幼兒在園一點點的進步,及時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揚他,親親他的小臉或摸摸他的頭以表示鼓勵或獎勵小貼貼。

老師的教育心得8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社會的未來,而孩子的禮儀教育刻不容緩,為了讓每一名幼兒都有良好的情操,培養他們對禮儀的認知。

一、把禮儀教育滲透到一日活動中來,每天從幼兒入園開始教育幼兒與家長、老師、小朋友之間進行禮貌問好,接着晨檢,讓幼兒從老師的晨檢過程中學習講衞生的禮儀。

二、在主題牆中滲透禮儀教育內容,通過主題牆的環境教學,促進幼兒文明禮儀的養成。

三、在平時教育幼兒不要大聲喧譁,要將普通話,並隨機教育幼兒用謝謝、你好、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

四、每週舉行評選“禮儀小明星“活動,對幼兒進行表揚和鼓勵。

五、想家長宣傳禮儀教育的內容和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家園合作,共同努力、通過禮儀教育的開展幼兒的禮儀面貌好了很多,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六、掌握幼兒個體差異,科學地進行體育煅煉。

幼兒來自各個不同的家庭,其遺傳因子各異。就是同一年齡組的幼兒體質、個性、能力也不盡相同。有的幼兒體質強壯一些;有的幼兒體質弱一些;有的性格開朗;有的性格內向;有的活動能力強;有的'活動能力弱等等。因此,體育活動也要因材施教。

1、在羣體活動中,保護體弱的幼兒的健康。活動時,可以讓體弱幼兒組成一組,適當減少其活動量,煅煉進度要慢一些,時間也要短些。

2、在發展幼兒運動能力的同時,發展幼兒的良好個性。

幼兒的運動能力是他們的體質和個性發展密切相關的有的幼兒雖然個性活潑,好活動,但是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跑、跳等遊戲活動中不穩定,碰到有一定難度的活動,常常中途放棄,面對這樣的幼兒,就需要得到教師的指導和鼓勵。

例如:在“貓捉老鼠”遊戲中,通過遊戲規則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和堅持性,規則要求每隻貓必須到每個鼠洞去捉一隻老鼠,要堅持把老鼠捉完,幼兒在遊戲中都非常認真迅速地捉老鼠,在來來回回地鑽爬過程中,幼兒的堅持性和注意力得到培養。

類似這樣的遊戲活動為各種性格,能力體力的幼兒創設了煅煉的條件,從中使幼兒們都能從不同方面得到煅煉,使身心和諧發展。

老師的教育心得9

航航很調皮,每天午睡時,不僅自己不好好睡,還要發出怪聲影響其它小朋友,讓我們傷透了腦筋,有一天午飯後,帶他們小便後,散着小步來到休息室,別的孩子很快就安靜下來,可是航航卻拿着小旗揮舞着,玩的很高興,我在生氣的同時一想,這不是教育他的'最好鍥機嗎?於是我對孩子們説:“今天哪個小朋友睡得最好,我就把這面小紅旗插在他的枕邊”。

這天孩子們都睡得很好,尤其是航航早早的睡了,在他睡熟的時候,我把小紅旗悄悄地插在了他的牀頭,起牀時他看到了牀頭的小紅旗非常高興。見此情景,我趁機説:“以後誰睡得好,就會發現自己的牀頭插上了小紅旗。”等到學期結束後,我們來比比看看誰得到的小紅旗的次數最多,孩子們連聲叫好。

從那以後,班裏的午睡情況大有好轉,我知道是獎品起了作用。

老師的教育心得10

教育教育,分為教和育。教的是基本的知識,育的是靈魂的品位;教的是學習的方法,育的是人格的獨立;教的是謀生的技能,育的是生命的高貴。

作為教育工作者,如果我們只停留在教的層面上,無疑是最為低級的。我們更多的精力應放在如何育上,讓每個獨特的生命煥發出自己的光彩,走出自己的人生軌跡,特別是在當前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一個毫無個性的生命在生活中無疑是悲劇的,他最大的可能便是平庸至死。

為何現在的孩子越來越脆弱,除了家庭原因而導致孩子性格的缺失外,便是我們的教育太過功利,只教不育,只看到眼前那點可憐的分數而忘了孩子是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他需要獲得成長的多種空間,而不僅僅是分數對他的限定。就像一棵小樹,我們只提供它一種長高的空間可能,長到我們認為符合標準時,去掉樊籬,這樣的樹不被大風吹折才是怪事。

願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大聲地説:我們教的不僅是知識!

我們要讓孩子在學習的同時,感受時代的變遷,明確時代需要我們所具備的能力,有針對性地發展自己的'特長,成為這個世上的獨一無二。

我們要讓孩子在努力的同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用頑強的毅力去克服自己的弱點,並始終相信:生活有太多的可能,只要你願意!

我們要讓孩子在失敗面前,能夠正視自己,搞清楚問題到底出在哪裏,而不是隨隨便便以生命為代價,向失敗做出徹底投降的姿勢。

我們的課堂應該是風格各異,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起承轉合,模式單一。

語文,就應該讓孩子們領略語言的魅力:簡潔洗練,深刻含蓄;文學的深情:一波三折,搖曳多姿;

數學,就應該讓孩子們在數字的神奇世界裏學會精確,在嚴密的邏輯推理中學會細緻。否則一個小的失誤,就會謬以千里。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明白:世上無難事,只要你願意!

韓寒在面對曾經的老師時:我不上學,一樣能自食其力!因為他做到了不在學堂也一樣可以努力學習!

馬雲在面對眾人的否定時:以自己獨到的眼光堅持,才有今天價值連城的奇蹟。因為他做到了只要是為大眾謀福利,財富就只是數字!

我們都知道,教育無小事。可能你的某一次無心的鼓勵,會是孩子一生的動力。比你三年教給他的知識,那簡直是不值一提,因為這些其他人也可以。

我們也知道,教育是靈魂的喚醒。可能你的某一次示範,深深觸動了孩子心底的敏感區,那激發出來的能量,就是一次小宇宙的爆發。

我們更知道,教育不是你給的越多,他就能收穫不小。而是你讓他感興趣的越多,他才會付出更多努力。

教育,我們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成材,但我們能做到的,是對每個生命都尊重;教育,我們不能像工廠的產品輸出,每一個都中規中矩,但我們能做到的,是對每一個個體的認同,每一朵花的綻放,都是對美好生活的認可。

教育,在育上,我們還要做得更多!

老師的教育心得11

熱愛户外,喜歡大自然是每個人的天性,小孩子尤甚。天氣炎熱,加之我們也比較忙,因此旦旦大部分時間仍然呆在户內;但我們總要抽出一定時間,領着孩子去户外玩一玩,兩三個小時不長,一小時半小時不短。

旦旦最喜歡去的地方是體育場,因為那裏有一些體育器械,小孩子很多。體育場人聲鼎沸,嘈雜無比。去了後,我往往選擇一個僻靜的角落,處理一些郵件,瀏覽一些新聞,閲讀一些文章;任由旦旦自由玩耍。

初始,我也擔心旦旦讓人拐跑了。他在玩的時候,我在旁邊睄着他。他見大人在,氣勢如虹,不一會兒就成了孩子的首領,領着一幫小孩子攀高爬低。我有意躲起來,看看他如何應對。其實,他也睄着我們。看不見大人了,他就四顧尋找;發現我們以後,還有意帶着一羣孩子經過我的面前,有炫耀意。

如果時間尚早,他會帶着我上金台山,還吹噓説他能順利地走出迷宮——當然是大人們以前帶他去過。

我們打算到西口遊玩的時候,因為時間較長,決定帶着他。第一天,多數時間是坐車,所以體力不是問題;但安全是問題。湖北坎子山景區,主打風景是石林。在陡峭險峻的石林裏攀爬,別説7歲的孩子,即使是我,也要費一把力氣。但我對旦旦相當放心,因為他多次給我展示過他的四肢力量:在家裏,他兩手一撐門方兩側,兩下子就身體懸空,腦袋頂着門頭,然後一躍而下;到體育場或公園玩,他見到比較細的柱子,三下兩下就爬上兩三米高,然後騰躍而下;在高速公路服務區,他眨眼間就爬上雙槓,左騰右挪,十分麻利,還馬步站在雙槓上衝拳。每至此時,我驚詫之餘,總會開玩笑説:“你倒着用腦袋着地,才算本事!”他都是直接跳下,説:“那不行,腦袋摔笨了!”旦旦爬得比我快,我既沒有厲聲制止,也沒有大驚小怪地驚擾,而是陪着他,引導他:讓他沿着有人走過的痕跡,便相對平坦安全一些。事實上,他比我們成人靈活多了,也比我們想象的膽小得多;換句話説,他的安全意識還是挺高的。我們鑽進尚未開發完畢的風洞時,裏面漆黑,他多次要求我們趕快出洞,理由是害怕;面臨非常高的石坎,他會選擇觀望,然後繞路。如果他選擇跳下,都是有把握的。

第二天,我們爬北陽山,除了危險外,更多的'體力的挑戰。我們一行人,大多數都是老師,懂得如何喚醒孩子的潛力。比如撿到一支野雞翎,便插到他的帽子後面,封他為“大王”。還找到一根木棍,稱“權杖”。於是,他拿着權杖,威風無比。如果落在後面,他就以最快的速度趕超到最前面。有一次,他因為拉屎而落得很遠,走在前面的同事大聲呼喊:“大王,前面有情況!”他一聽,勁頭十足,飛奔向前:果然,前面出現了一大羣牛。

爬野山,又是炎熱夏季,説不累是假的。我們大人都要邊走邊休息,不時吃點東西補充水份,更何況一個小孩子。但我相信他能堅持下來,所以一直想方設法激勵他,轉移他的注意力,而不是早早就開始揹他抱他。大人的這種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大人的心理稍有鬆懈,孩子是會立即感受得到的:如果他早早就喊自己走不動了,我們除了揹他抱他之外,還能怎樣?

事實上,孩子比我們成人頑強,脆弱的是家長。旦旦穿的是短褲,難免被荊棘劃破腿肚。他受的傷還不算小,鮮血都流出來了。他看了看我,我燦爛地笑着説:“不用理他,繼續前進!”旦旦連摸都沒摸一下,便繼續做他的大王。

剛下車,正準備上山,旦旦從高處下跳,摔在地上,短褲腿都磨了一個洞。他表情痛苦地看看我。我笑着誇他:“你的這個動作難度比較高,不僅人沒摔着,還把褲子摔成了洪七公!”他忙問洪七公是幹啥的,我説是討米要飯的叫化子。他也跟着裂嘴大笑:“我才不做叫化子!”

路途的艱難是很多的。遇見牛羣羊羣是他最高興的時刻。到達北陽山頂,一片開闊,石林聳立,相對地勢平坦。我們大人自顧玩自己的,對旦旦完全棄之不顧。偶爾想起,一喊,他高聲説:“我在這兒哪!”他感興趣的是牛,跟牛遊戲樂此不彼。我們擺姿勢拍照時,他也激情有加地摻和。

返程的路上,太陽越來越毒辣。他偶爾喊幾聲肚子痛——早晨7點吃早餐,一路上吃麪包,喝酸奶,飲冷礦泉水,肚子不舒服也是有可能的,我們便揹他一程。説實話,十幾年前,金柳7歲上華山,我一路把她背下來,一點不費勁,如今背旦旦,加上有時上坡,簡直累得半死。他在背上不安分,不時手打腳踢路旁的樹枝野草,也增加了揹他的難度;但歲月不饒人卻是本質。

從早8點開始上山,至午4點到達山腳,歷時8小時,行程十四公里以上,我們僅在返程中斷斷續續地背了幾次孩子,總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孩子的體力充沛得超出我們的想象。我們成人每到休息處,便靜靜地坐着,吃點東西,補充水份;而旦旦是一刻都不閒的,或攀高,或爬低,或用棍子戳地鑽洞,或舞動權杖打草驚蛇……我們批評他:“你把勁省着點兒,一會兒走路!”他消停片刻後,依然故我。

我也時常反思:“我是不是拿人家娃子下油鍋,不心痛?”靜言思之,也不是,我對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金柳5歲上翠華山,7歲爬華山,8歲攀上木王森林公園的鷹嘴石(海拔2700多,比華山還高200米),12歲從西安徒步回鎮安,走了7天……這些我在《河畔的金柳》一書裏都有詳細記載。

看來,我既不是兩面派,也不是冷酷無情,而是對孩子的愛很理性。

老師的教育心得12

常言道:“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要講求科學性,特別是幼兒體育活動,更要掌握他們的基本體能全面發展和體質增強的規律,才能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增強其體質。

一、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科學地安排體育鍛煉。

幼兒的運動,不可為急於收到“效果”而過度激烈,更不能一律化,而是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各年齡段的幼兒體力能力、智力、由輕度而容易做的活動開始,逐漸進展。

例如:單腳跳的平衡活動,大班幼兒用左右腳交替跳動,能持續5分鐘;中班幼兒跳3分鐘就感到累了;小班幼兒單腳站也站不穩,跳的時間也很短暫。我們可以看出:三個不同年齡組的幼兒全身各部分肌肉力量的發育不同,神經系統的平衡、協調、控制能力也不同,因而,在體育活動中所表現的活動能力也不同。為此我們一定要科學安排每日體育活動鍛鍊。

(1)幼兒年齡小,持久性差,承受力小,如果活動量集中在一段時間內開展,往往會出現兩種現象:一是時間長,負擔量過大,幼兒容易疲勞,對體育活動產生厭倦情緒,不利於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二是由於疲勞引起的注意力力分散,有效的鍛鍊時間就少

(2)年齡越小的幼兒,對每一個活動的持續時間應越短,越需要多種活動的交替,輪換進行,調節其緊張的情緒,使幼兒全身心得到和諧發展。

二、從幼兒心理素質的發展出發,科學地組織各年齡階段的體育活動。

根據一項調查:小班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很高,在體育遊戲中敢為性最好;而中班幼兒自信心發展水平普遍較低,獨立性也比較差;大班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的合作能力不強,缺乏主動的合作意識,這反映出大班幼兒合羣性心理素質較差,抗挫能力的發展較為遲緩,創造性思維品質也比較欠缺。

1、培養小班幼兒大膽、勇敢精神以情趣先導。

(1)從小班幼兒的興趣、性格等方面進行引導,激發其良好情趣,鼓勵幼兒參加各項體育活動的勇氣。

(2)提供適宜的玩具和遊戲材料,讓小班幼兒玩他們喜歡的遊戲和體育活動,以培養其大膽、勇敢的心理素質。

2、中班幼兒的自信心和獨立性培養應體現“互動性”。

由於自信心和獨立性在心理素質中存在着相互聯繫的關係,因此,這兩種心理素質的培養在方法上應體現出“互動性”。

(1)經常提供一些自由探索的機會,鼓勵中班幼兒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務。

(2)在活動中不矢時機地教給幼兒一些克服困難的'方法,以培養獨立性。

(3)鼓勵、接納幼兒,充分信任他們,激發其潛能,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3、大班幼兒“合作精神、抗挫能力和創造性”的培養應體現“連動性”。

在體育活動中大班幼兒的全合作性、抗挫能力和創造性是相互影響的,它構成了大班幼兒心理素質的一大面貌,因此,對這三項品質的培養也應體現整和性和滾動性。

(1)通過創設各種“合作”情境,培養大班幼兒的合作意識。

(2)創設多種機會,學會協同活動,分享合作的喜悦。

(3)創設良好環境,激發幼兒的創造動機,一物多玩,發揮幼兒的創造力。

(4)尊重孩子,重視孩子的創造性。

老師的教育心得13

我握着孩子的手在掌心,小小的,只有我手的三分之一那麼大。那樣的柔軟,那樣的細滑,也温暖了我的心。會感動,自己曾經的選擇是對的,因為世界上沒有比這更幸福了。所以我喜歡拉着孩子們的`手,陪她們玩玩具,教她們學畫畫,帶她們一起散步,拉着她們的手説着悄悄話,陪她們安靜的入睡。就這樣,很多寶寶牽着我的手甜甜的睡着了。我暗自開心。

晚上在家,電話鈴聲響起,顯示欣欣媽媽。媽媽説寶寶不願意上幼兒園,她們為此很苦惱。我也很驚訝,因為她在幼兒園表現的很好,很開心,似乎沒有不樂意上幼兒園的徵兆。我問,寶寶為何不願意呀?一定是有原因的吧。媽媽告知,寶寶不願意在幼兒園睡覺。我馬上想起她每天睡覺都很乖,還都是自己睡着的,不需要我去陪。媽媽又解釋説,寶寶和她哭訴,樂樂有繆老師陪,琪琪有楊老師陪,西西有王老師陪,就我沒有人陪。老師會陪一些睡覺就會哭的寶寶,因此就忽視了那些乖一些的寶寶,因為她們的情緒沒有外露出來。等我們陪着這些寶寶睡着的時候,欣欣也在渴望中睡着了。我們也會去摸摸她們可愛的小臉,為她們把被子拉好。只是她們已經睡着了,沒有發現。我也明白了媽媽的心意。

第二天中午,我坐在欣欣的牀邊,拉着她的手,撫摸着她粉嫩的小臉。今天老師陪你,好嗎?她點頭微笑,你以後要開開心心的上幼兒園,因為老師和小朋友都喜歡你,今天,王老師會陪你,明天繆老師會陪你,還有小朋友都在這裏陪你做遊戲,和你一起休息。我們都是喜歡你的。她輕聲説,老師是喜歡我的!我也喜歡你哦!拉着我的手如此的堅定,我摸摸她的手指,不一會兒安靜的睡着了。

正因為老師的手大,才可以握着那麼多雙稚嫩的小手,正因為老師的胸懷寬廣,才可以容納那麼多孩子的心。我要用我的大手拉起你們的小手,用我全部的愛來愛所有的孩子。

老師的教育心得14

在前一段的有效教學實踐中,作為一名新上崗的音樂教師,我獲得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寶貴經驗,逐漸明白了一節課到底應該怎麼“上”。

在我的課堂實踐前,從兩位音樂老師的音樂課評課中,鄧校長提出了對於音樂這門學科來説,它的基本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有感情的獨立的演唱歌曲”,這裏涉及到幾個考察點,第一是是有感情,即學生通過自己和教師做到理解歌曲的含義,第二是獨立演唱歌曲,要求學生在不依靠老師的提醒幫助下,自主完成歌曲的演唱,當然這其中包括應當對旋律和歌詞兩方面進行考察。有了明確的目標,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就有了“靈魂”。

通過具體的課堂實踐以及校領導的點評,使我對音樂課到底應該做點什麼有了深刻的認識。這次有效教學的重點是有效性提問。由於我教的是一年級,孩子的理解能力遠不如中高年級的孩子,對於一些成年人使用的詞語,很可能放到他們身上就聽不明白所以然。為此我課下專門找了一些孩子。對於一些課堂上需要提問的問題轉換形式看他們是否能聽得懂,如果一些詞語孩子們理解不了的話,我會換上另外一個詞,使他們能理解問題的真正含義。例如聽完歌曲要問孩子們這個作品的情緒如何?孩子們太小不理解情緒二字為何意,我就換成了聽完這首歌曲你有什麼樣的感覺?既然有效提問,首先是要孩子們聽得懂的提問,如果聽都聽不懂,那就無從談論有效二字。聽得懂,學生就會進行積極的思考,給出的答案也常常會出其不意,在校內公開課上,一個孩子對於這個問題居然回答出了“這首歌曲讓我聽了之後很感動”言語,我很詫異,習慣性的繼續問她問什麼會覺得很感動,孩子説因為這首歌曲很好聽,讓她聽了有想哭的感覺所以很感動。聽完了學生的解釋,我情不自禁的説“老師太喜歡你這個答案了”。由此看來,老師説小孩兒話,可能學生會給出大人的話,出其不意,振奮人心。

既然是有效性提問,在我看來通俗的説應當是讓學生動腦筋的提問,不是那些“同學們我們來做個遊戲好不好啊”這些讓學生提不起勁頭的問題。通過這次的教學實踐,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了有效提問的重要性,學生要學習新的'知識,要充分地思考,提問是重要的環節。只有通過精神的設計,完備的思考,才能讓問題變得明確而有針對性。

初入教學崗位,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很感謝學校的這次有效教學的活動,讓我快速的適應音樂教學活動,明確音樂教學目標,少走了很多彎路。我堅信,在校領導的精心指點下,在同事們的耐心幫助下,我一定會快速的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

老師的教育心得15

語文老師大抵都知道這句所謂的名言: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也有很多老師認為魯迅先生的文章離如今這個時代太久遠,學生無法理解,因此應該從語文教材中刪去。我倒是覺得,沒有任何一位作家,可以像魯迅先生一樣,將那個時代如此真切地剖開攤在我們面前,也只有魯迅先生的作品,才可以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那個特定的時代。拋開其作品的時代性不説,單單是從語言的角度來賞析,魯迅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學習語言運用的最佳材料。

魯迅先生的《故鄉》這課,我備了足足一週時間,才有底氣站在講台上,和學生一起聊《故鄉》。

這課是蘇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第二單元需要學習的讀書方法是“感悟、品味、欣賞”,我先讓學生讀單元提示,連讀三遍,然後説説學習本單元需要重點學什麼。學生把握的很準確,告訴我要“仔細辨析作品濃厚的文化內涵、情感表達方式以及語言藝術的特色”。我讓學生又將這句話連讀三遍,告訴學生九年級學習小説和七八年級不同,不僅要知道小説寫了什麼、表達了什麼,而且要思考文章是怎麼寫的,為什麼要表達這些東西。

我採用了餘映潮老師的切入方法,一上課,就將作者、時代背景等知識一一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齊讀。理清文章的線索、給文章分段之後,我就開始帶領學生潛入文本,品味文字。

我首先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第三段:“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我讓學生在文章中找“我”記憶中的故鄉是什麼樣子的,將兩個故鄉對比着讀一遍,抓住不同的色彩,來理解兩個故鄉的差異。學生很快就在文中找到了,作者描寫現實中的故鄉,用了“蒼黃”,而記憶中的故鄉,則是“金黃”。我讓學生思考這兩個顏色帶給人的感覺,“蒼黃”是一種很灰暗的黃,給人一種壓抑的、蕭瑟的感覺,而“金黃”則是鮮亮的、金燦燦的黃,“金”字本身就有一種質感,給人明亮的、歡快的感覺。

在比較兩個故鄉不同的基礎上,我讓學生體會“阿”字和感歎號的含義。學生紛紛説“阿”表示很意外,覺得自己記憶中的故鄉很美,如今見到的卻荒涼蕭索,心裏覺得出乎意料。我問學生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語調來讀“阿”,學生都説應該用低沉的、悲傷的語調來讀。我就讓學生醖釀感情,讀出悲涼來,學生讀得很有感染力。

接下來,我拋出了一個問題:“看到故鄉和自己記憶中的不一樣,很意外,還可以怎麼表達呢?”一名學生説:“這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嗎?”我説:“對啊,這個疑問句也可以表達現實中的故鄉與記憶中的故鄉出現巨大反差時的意外啊,為什麼魯迅先生要加上一個‘不’字呢?”學生齊讀這兩個句子,討論這兩句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但是,他們理解起來還是有難度,於是我向學生解釋:“故鄉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我’因而產生了懷疑,但又的確是‘我’的故鄉,所以又對懷疑加以否定,這個否定的疑問句反映了‘我’複雜的思緒、沉重的心情。”解釋完之後,我又總結道:“每一位文學大師,都是遣詞造句的高手,魯迅先生用一個‘阿’字,就寫盡了‘我’的疑惑、意外、難過、悲涼,文中如此精練的詞語還有很多,我們在讀的時候,要細細品味。”

接着,我拋出了第二個問題:“‘我’一方面懷疑眼前的是不是自己的故鄉,説‘我的故鄉好得多了’,一方面卻又説‘故鄉本也如此——雖然沒有進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涼’,這不是很矛盾嗎?”看到我一臉疑惑,學生們興奮極了,熱烈討論着,希望能夠為他們親愛的老師排憂解難。一番討論之後,出現了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故鄉本來就破敗荒涼,只不過小時候有少年閏土在,有純真的友誼在,所以覺得故鄉很美。而且小孩子無憂無慮的,看到什麼都覺得好玩兒,故鄉有西瓜有猹,當然會覺得故鄉美了。孩子眼中的故鄉,和為生活所迫的大人眼中的故鄉是不一樣的。一種意見認為,故鄉二十年前確是很美的,但是二十年過去了,故鄉變得荒涼蕭索,‘我’不願意承認故鄉這種不好的變化,所以就用‘故鄉本也如此’來自我安慰,這句話裏其實是有一種難過的。

孩子們問我哪一種理解更正確,我沒有下定論——時間還不到。當我們研讀到豆腐西施楊二嫂的時候,或許孩子們自己會得出結論來的。我只是在黑板上寫下了“反差————疑惑————悲涼————自我安慰—————憂憤”這幾個詞語,來幫助學生理清文中‘我’的心理變化歷程。

第二課時,我們研讀了閏土的變化,照例是潛入文本,品詞悟句。學生談到小閏土的臉色時,我追問學生“為什麼是‘紫色的圓臉’,讓小閏土的臉‘粉嘟嘟’的不是更可愛嗎?”學生略一思索,便答出了“因為他經常在海邊看瓜,被太陽曬成了紫色”,我順勢告訴學生,寫人要考慮到人物的身份、生活環境,比如《范進中舉》中胡屠户的衣袖,是‘油晃晃’的,符合他屠户的職業特徵,所以以後寫人,不能再“千人一貌”,讓所有的女孩子都長“瓜子臉、柳葉眉、櫻桃口”。

中年閏土的臉色是“灰黃”,我再次提起文中出現的另外兩個表示黃色的詞語——現實故鄉的`“蒼黃”和記憶中故鄉的“金黃”,讓學生體會魯迅用詞的講究。我又引導學生將孔乙己的“青白”臉色與中年閏土“灰黃”的臉色相比,讓學生明白,孔乙己的“白”,是因為他鄙視勞動、從不勞動,而中年閏土的“黃”,是因為他常年種地,再次強調描寫人物要考慮到不同的身份。

我們繼續品味詞語。學生談到閏土見到“我”後臉上“歡喜”、“淒涼”的神情,我讓學生想象那種“淒涼”,想象當時閏土心中會湧起哪些思緒;學生談到“那時是孩子,不懂事”,我告訴他們即使是現在這個社會,所謂的“懂事”,其實就是不斷妥協不斷放棄;學生談到閏土要的“香爐和燭台”,我告訴他們“沒文化真可怕,因為沒文化的人,連自己為什麼會生活在社會底層、受到壓迫和剝削都不知道,更別提想辦法改變命運了”......

或許是我的語言點燃了學生的思想,我的思維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連續的兩節課下來,學生不僅毫無倦意,反而越來越興致勃勃,課堂上小手如林,都爭着闡述自己的想法,一掃往日死氣沉沉無人應答的氣氛。我忽然想起了黃厚江老師在《語文課堂尋真》中的一段話:“教師必須先閲讀,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體驗,讀出自己的思考,讀出自己的發現,然後才能用自己的閲讀引領學生的閲讀,用自己的閲讀感受引發學生的閲讀興趣,用自己的閲讀體驗激活學生的體驗,用自己的閲讀思考激發學生的思考,用自己的發現引導學生的發現。”原來,要想讓語文課堂“活”起來,老師必須先自己“活”起來——當然,所有的“活”,都是以深入鑽研文本、品味感悟語言為前提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