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份教師國旗下講話稿(通用5篇)

來源:文萃谷 1.71W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越來越需要講話稿,絕大多數的講話稿都是敍事議論相結合的論述體應用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好一份講話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十二月份教師國旗下講話稿(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十二月份教師國旗下講話稿(通用5篇)

  十二月份教師國旗下講話稿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養成良好習慣

同學們肯定知道這句話:播種思想,收穫行為;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這32個字,告訴我們的是,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而性格的形成,就在生活的點點滴滴。

三字經上説,“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上還説“苟不教,性乃遷”。我想,這也是人人要接受教育的原因之一吧。你們現在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期,這也是你們性格形成的黃金期,毫不誇張地説,現在養成的一些好的行為習慣可使你們受益終生。某公司招聘一職員,最後一位其貌不揚的應聘者被公司選中。很多人不服,就去問老闆。老闆説,他之所以被選中,因為他帶來了很多“介紹信”。老闆説的介紹信是指:他撿起了老闆故意放在地板上的一本舊書,表明他細心敬業,而其他的人都視而不見;他為進房間的一位殘疾人起身讓座,表明他懂禮貌,體貼他人;他注視着老闆回答提出的問題,表明他尊重他人以及獨有的魄力。如果你是老闆,把工作交給這樣的人,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其實,這些簡單樸素的道理在你們那兒都爛熟於心了,現在再聽,很多同學認為與自己無關,是講給別人聽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認為自己已有了好行為,好習慣,是一個好學生。很多同學很重視學習,可效果總不好,原因何在呢?就是忽視了細微之處。所以説,道理簡單,聽着容易,實踐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

一滴水藴藏着大海的本質,一束光反映着太陽的光輝,一件小事就能折射出一個人的修養。文明習慣是一個人文化修養和行為情操的重要表現。無論你們將來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你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而一個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學會了善待小事,學會了善待他人,才算是具備了成功的基礎。所以,請同學們記住:好習慣,早養成,益終生。

謝謝。

  十二月份教師國旗下講話稿2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想談一談刻苦學習、勵志成才的話題。

同學們,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我們如何能抓住這稍縱即逝的光陰呢?如何能讓生命活得更有質量呢?我想,唯有在我們懂事之時就做到“勵志、勤學”,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增加生命的厚度。

勵志,首先要有志向,有高尚遠大的理想,和明確的奮鬥目標。

少年周恩來從小就立志要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他不願意自己的民族再軟弱,不願意自己的同胞再受欺辱,他把個人的學習與民族的振興大業相聯繫,最終成了新中國的第一任!可見,高尚遠大的理想和明確的奮鬥目標對人的領導作用多麼巨大!

其次,勵志一定要有實踐,要為實現志向而進行不懈的努力!

我國曆史上有一個“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可能很多同學都沒有聽説過:戰國時洛陽有一個叫蘇秦的人,雖然出生於貧窮人家,卻胸懷遠大志向。他跟着當時著名的鬼谷子先生學習多年,眼看着自己的同學龐涓、孫臏等都相繼下山求取功名。於是蘇秦也告別了老師,下山後幾年時間,遊歷了很多國家,想説服這些國家的國王重用自己。但由於他才疏學淺,沒有一個國家留下他,最後只好窮困潦倒、狼狽不堪地回到家裏。回到家後,蘇秦的哥哥、嫂嫂、弟弟、妹妹、妻子都譏笑他不學無術、不務正業,只知道東流西蕩。蘇秦聽了這些嘲笑他的話,知道自己這麼多年來很對不起家人,既慚愧,又傷心,不覺淚如雨下。但蘇秦揚名天下的雄心壯志仍然不改,他知道自己之所以失敗,還是因為自己的學識不夠,讀書不夠,於是閉門不出,晝夜伏案攻讀起來。為了抓緊時間學習,蘇秦還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讀書時,把頭髮用繩子紮起來,懸吊在屋樑上,如果自己一打瞌睡,頭髮就把自己揪醒。夜深的時候,如果自己實在太困了,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這樣就能保持清醒繼續苦讀。功夫不負有心人,蘇秦最終成為了一位傑出的歷史人物。這也就是成語“頭懸樑,錐刺股”的由來。

再如,西漢時期,有個孩子叫匡衡,自幼勤奮好學。可是家境貧寒,晚上想讀書而無燈照明。鄰居家倒是每到夜晚,總是燈火通明,可惜這光照不到匡衡的屋裏。怎麼辦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鄰居家的那堵牆壁鑿開,他就湊着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就這樣,匡衡終於成了一名大學問家。這就是成語鑿壁偷光的由來。

這些故事激勵着很多青年學子發憤努力,刻苦攻讀,最終成才,為父母爭光,為家鄉爭光,為自己爭氣,從而也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命運。

同學們,現在,你們正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關鍵時刻,學習是你們目前最主要的任務,是在有老師指導下,從無知到有知再到創新的過程,也是伴隨一生的事;天才出於勤奮;業精於勤荒於嬉;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勤奮學習應體現在生活和學習中的每一環節,必須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給自己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創造成功的機會。

希望每一位同學樹立遠大理想,堅定必勝信念,勤奮學習,汲取知識,鍛鍊能力,提高素質,增長才幹,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接班人!

  十二月份教師國旗下講話稿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12月20日”牆上的日曆赫然顯示出這個日期,這是澳門迴歸祖國的紀念日,它回到母親的懷抱已有14週年了。澳門的割讓,説明“國家落後就要捱打”澳門的迴歸,昭示着“祖國強大才有尊嚴”。

用心去感受14年前的12月20日,你定會和我一樣,控制不住那份澎湃心潮。在那一天,曾“寄人籬下”幾個世紀的澳門,終於迴歸到祖國的懷抱,分散多年的親人相持兩手淚眼汪汪。那是一個無比光榮、揚眉吐氣的好日子。

不管是站在電視機前,還是立在國旗下,人們都昂首挺胸,專注地凝視着五星紅旗和蓮花圖案的區旗在澳門上空冉冉升起。鏡頭裏閃過一張張熱淚盈眶的臉,時間彷彿也停滯下來了。鏡頭在拍攝,燈光在閃爍。瞬間的短暫的,卻在記憶裏化成永恆。

幾百年的風雨,幾百年的滄桑,凝於短短一句問候:澳門啊,別來無恙?從此澳門終於可以重新展開新的一頁。同樣也標誌着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再也沒有殖民統治。多少年來的傷口,終於可以癒合。對於過去,我們無法忘記,因為看着傷痕,我們的心還會隱隱作痛。但是我們不能不釋懷、不自豪,因為我們是憑藉着國家的日益強大,以和平的手段讓國土失而復得。現在中國,在國際上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名望;愛好和平,以和為貴的中華民族已經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親愛的同學們,歷史賦予我們這代人神聖的使命,去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強國。我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梁啟超曾歡呼:“今日之世界全靠青年,青年強則國強,青年雄於世界則過雄於世界。”於是,我們今天的努力賦予更深刻的含義。“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個世紀前當時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周恩來發自肺腑的吶喊,正是我們努力奮鬥的含義所在。

同學們,讓我們不負祖先、前輩的教誨,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同心同德、自強不息、再接再厲,迎接新世紀的挑戰,使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永遠立於世界強國之列,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十二月份教師國旗下講話稿4

同學們,老師們:

你們好!今天我想談談“愛護公物”的話題。這是一個經常談起的話題,今天依然有必要重申這一話題。

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應愛護公物,作為學生更要愛護公物,為什麼?

首先,愛護公物是集體生活需要。校園裏的一切設施,都是為全體學生服務的公共設施,試想,一個同學不愛護公物,十位同學不愛護公物,百位同學不愛護公物,那麼,我們的校園將不成其為校園,也必將對每個同學的生活、學習帶來許多的不便和負面影響。

其次,愛護公物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需要。學生階段,是學習知識,更是學會做人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良好習慣的形成,對於今後步入社會,成家立業,立於社會都不無裨益。成功是好習慣的積累,有了好的習慣,它總有一天會生輝,會把人照得光明,美麗。作為學生現在所作的一切,均是為自己的將來夯實基礎,捨棄不良習慣,培養良好品性對自己的未來至關重要。人為損壞公物的行為將為社會所不容,將為人們所不齒。

第三,愛護公物是遵規守紀的需要,學生的一切行為習慣,均應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指南,《慈利一中學生處罰條例》對此也有明文規定。勿容置疑,損壞公物,學校一經發現,必將從嚴處理。

第四,在學校,損壞公物的現象時有發生。踐踏草皮,不走正道的有之;拳打腳踢,開門不用鑰匙而將門窗損壞的有之;開水龍頭、開電燈人走後不關的有之;借學校體育器材長期不還的有之;用小刀隨手到處刻畫的有之,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雖然,這些現象只是少數人所為,但卻是令人深惡痛絕的行為。

在這裏,我們要真誠地感謝絕大多數同學愛護公物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同時也希望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夠視學校財產為自己的眼臉一樣愛護,使我們的校園變得更加美麗。也為了我們良好習慣的培養,更為了成功而光彩的學生生涯,我們必須愛護校園裏的一草一木。

愛護公物,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幾點希望:

一、我們要從思想上認識愛護公物的重要性。學校每一項設施都凝聚慈利縣68萬人民的心血,耗資6000多萬元,相當於全縣大半年財政收入才建成現在的嶄新的一中。良好學習環境確是來之不易。

二、我們要杜絕一切損壞公物的行為。對於損壞公物的行為,我們將加大查處的力度。

三、希望同學們互相監督,每一位同學都要伸出愛護公物的正義之手,使損壞公物的極個別行為無處藏身。

四、希望人人能當愛護公物的有心人,扶起一株草,節約每度電,節約每滴水,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謝謝大家!

  十二月份教師國旗下講話稿5

同學們,老師們:

上午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關愛他人,建設和諧校園。

同學們,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片聖潔而又美麗的空間,那裏存放着我們追求的理想。與自己一起奔跑着追求理想的,還有一批批與你朝夕相處的同學、師長。然而在長期的相處過程中,大大小小的矛盾又無處不在,磨擦總是會有。因此,如何處理人際關係是我們每個人成長過程必須要面對的。在學校,我們不僅要學會學習,學會生活,還要學會怎樣與人相處?所以,如何與同學、師長相處好,每天快樂地學習與生活,對每個同學都很重要,對學校和諧校園的建設也非常重要。

這裏,我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人問上帝:“為什麼天堂裏的人快樂,而地獄裏的人一點也不快樂呢?”

上帝説:“你想知道嗎?那好,我帶你去看一下。”他們先來到地獄,走進一個間房,看見許多人圍坐在一口大鍋前,鍋裏煮者美味的食物。可每個人都又餓又失望。原來他們手裏的'勺子太長了,無法把食物送到自己的嘴裏。

上帝説:“我們再去天堂看看吧”。於是他們來到另一個間房,看見的是另一副景象。雖然人們手裏的勺子也很長,可是,這裏的人都顯出快樂又滿足的樣子。這個人很奇怪。上帝笑着説:“你看下去就知道了。”開飯了,只見這裏的人們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別人的嘴裏。

其實,快樂並不在於那把勺子有多長,而在於你如何使用它。所謂的快樂,很多時候是一種心態,是一個付出與索取的統一。

同學們,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會抱怨命運不公,沒人理解自己;抱怨社會的不公、抱怨社會公德的缺失,抱怨別人的冷漠……其實,這種抱怨在你將自己內心的良知與現實不足進行比較的過程中,在慢慢地麻痺你的良知,甚至一點一點的把你的那點“人之初的本善”推向邊緣。

我們生活的社會,是一個分工越來越細化,協作越來越強化的大系統。與人和諧相處,與人有效地溝通顯得越來越重要了。這是我們每個都必須學會的一種生存技能

接下來,就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我給同學們提幾點建議:

1、善用“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要時常掛在嘴邊,做到這點,同學之間就會少了許多磨擦,多了一份默契。幾個字,雖簡簡單單,卻回味無窮!要知道,不管孩子還是成年人,不管在哪裏,嘴甜的人總招人喜歡!

2、與人相處,尊重為先。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尊重,但很多人經常忘記“尊重是相互的”。你不去尊重別人,別人怎麼可能尊重你。另外,自重的人肯定受人尊重甚至尊敬。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有禮貌是對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的勞動是一種最直接、最重要的尊重。人和人之間,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有可能進行坦誠交流。才可能化解矛盾與積怨。

3、互相幫助,雙方受益。就像剛才故事中所講一樣,由於天堂裏的人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幫助、相互友愛,因此,天堂裏永遠充滿和諧、快樂的氣氛。

4、學會寬容,與人為善。日常生活中,產生點磕磕碰碰、有點矛盾與磨擦是很正常的。俗話説,牙齒和舌頭都會“打架”,更何況是富有個性思想的人呢。在相處過程中,自己有些小的失誤或不足,一定要態度誠肯。做錯了,勇敢承認並努力改正與彌補,這才是高素質人的一種表現。作為受損一方,千萬不能得寸進尺,耿耿於懷。矛盾發生後,應該具有忍耐、包容、體諒的`心態,要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能斤斤計較、患得患失,要把度量放大些,眼界放遠些,讓矛盾迅速得以化解,這就是人們常説的“退一步海闊天空”。

有一種情況要提出來:我們在處理與分析一些糾紛時發現,最初錯誤一方自以為是的心理或錯誤認識是導致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在我們的學生當中也常有出現。明明自己做錯了,他以為説謊、抵賴能維護自己所謂的“面子”。其實,那種倔強、偏執只會使問題越來越嚴重,這樣的人只會讓人討厭、讓人看不起。

同學們,俗話説“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只有經常自我反思,才能不斷完善自己。與人相處時,善待他人,練就用寬闊的胸懷去包容身邊的人。對人友好,才能和人相處愉快。讓我們都以一種積極的、陽光的心態面對學習與生活,共同構建我們的和諧校園。

謝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