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動學生心絃演講稿

來源:文萃谷 2.54W

演講稿是為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彙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怎麼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撥動學生心絃演講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撥動學生心絃演講稿

撥動學生心絃演講稿1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就讓我從參加的一次活動説起吧。今年四月,我去蘇州參加全國中語會蘇魯豫皖教學研究中心年會,有幸聽了一位來自山東的語文老師的一堂課。當時課堂設在一家劇場的舞台,台下是參加會議或觀摩的老師,台上是上課的老師和學生。為保證音響效果,這位老師手持一隻話筒。與其他幾位講課教師不同的是

,她從不去翻看課本、備課筆記,在講台前、課桌間自由走動,時而配樂朗讀,時而即興板書,時而激發學生想象,時而啟發思考從容地與學生交流,像節目主持人那樣嫻熟自如,師生配合得那樣和諧、完美,給包括我在內的每一位聽課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想了很多很多。

當邁向新世紀的鐘聲敲響之際,我做為一名立身於重點中學的語文教師,深感無限的自豪,又覺責任的重大。我校提出的“素質教育、科教興國、爭創全國示範性重點高中”這一串烙滿時代教育印記的鮮明口號,迴響在我們耳際,震撼着我們的靈魂。

然而,要實現這個目標,要讓貧瘠的土地上長出絢麗的鮮花,結出累累的碩果,要讓學生成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創造者,我們首先必須做到的是:立足於講台,開拓教室的空間,用新鮮的活水澆灌求知的心靈,用靈動的聰明的音符去彈奏學生的“心靈之樂”。

45分鐘的課堂教學,是我們塑造靈魂、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前沿陣地,也是我們發揮才智、譜寫青春事業華章樂彩的立體大舞台。為什麼我們有時滿腔熱忱地走進課堂,但有的學生聽課卻是提不起精神,懨懨思睡?為什麼我們有時花大力氣備課、教課,盡力去完成教學任務,而效果依然不理想?為什麼我們把自以為好的東西塞給學生,毫無保留,學生的能力卻依然平平?這其中固然可以找到多種原因,但我覺得重要的一點,恐怕是我們所教的內容,所採用的方法,還沒能和學生心中的.弦對準音調,沒有能在學生心中彈奏。

教師是學生心靈的耕耘者,教課就要教到學生的心上。假如我們不研究學生對語文課的要求,不去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怎麼能在學生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跡呢?

前人説得好: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們必須從傳統的注入式、填鴨式的框框裏跳出來,不要擔心講解有什麼遺漏,摒棄面面俱到的做法,根據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把握知識的程度來取捨、剪輯教學內容,就會感到春風拂面,別有洞天。比如景物描寫,是許多散文的共同

點,假如篇篇必講,泛泛而談,從國中到高中老是重複一個聲調,學生怎麼會不膩煩呢。假如我們指出景物描寫的個性:有的勾勒,有的工筆;有的動靜交融,有的疏密有致;有的如水彩,恬淡明麗;有的如油畫,濃墨重彩,光感質地清楚。學生就會感到興奮,感到新鮮,感到求知的愉悦。

讓創造性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散發魅力,是優化教學模式的突破口。我們要突破文路、教路、學生學路一條線的傳統課堂模式,不斷注入活水,使教學常教常新。有些課文按順序展開,我們不妨來個倒教順理,中間開花,一下子將文章的精華提煉出來。有些文章篇幅太長,我們不妨迅速切入中心,輻射全文,做

到綱舉目張,又何必慢吞細嚥,浪費時間呢?

讓學生走進藝術的殿堂,將美育的因子滲透於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樂學、樂美,得知識受陶冶,是未來課堂教學的一個嶄新命題。語文教學用的是生動美麗的語言文字,讀的是豐富多彩的美文佳作,在藝術滲透、多媒體運用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用藝術開拓語文課堂的空間:以

圖畫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氛圍,以表演體驗情節,用對聯串綴文意,培養學生

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操,讓美的藝術伴隨着學生的成長。

“教,是為了不教”,這是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我們每一個教師必須追求的最高境界。這是一個需要開拓的、佈滿生氣的時代。為了讓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未來社會的新型人才,為了使我們的70年老校在世紀之交煥發嶄新的生氣,讓我們在三尺講台、一方黑板上繪製動人的五線譜,為學生彈奏美妙悦耳、經久不息的音樂吧!

謝謝大家!

撥動學生心絃演講稿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就讓我從參加的一次活動説起吧。今年四月,我去蘇州參加全國中語會蘇魯豫皖教學研究中心年會,有幸聽了一位來自山東的語文老師的一堂課。當時課堂設在一家劇場的舞台,台下是參加會議或觀摩的老師,台上是上課的老師和學生。為保證音響效果,這位老師手持一隻話筒。與其他幾位講課教師不同的是

,她從不去翻看課本,備課筆記,在講台前,課桌間自由走動,時而配樂朗讀,時而即興板書,時而激發學生想象,時而啟發思考,從容地與學生交流,像節目主持人那樣嫻熟自如,師生配合得那樣和諧,完美,給包括我在內的每一位聽課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想了很多很多。

當邁向新世紀的鐘聲敲響之際,我做為一名立身於重點中學的語文教師,深感無限的自豪,又覺責任的重大。我校提出的"素質教育,科教興國,爭創全國示範性重點高中"這一串烙滿時代教育印記的鮮明口號,迴響在我們耳際,震撼着我們的靈魂。

然而,要實現這個目標,要讓貧瘠的土地上長出絢麗的鮮花,結出累累的碩果,要讓學生成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創造者,我們首先必須做到的是:立足於講台,開拓教室的空間,用新鮮的活水澆灌求知的心靈,用靈動的智慧的音符去彈奏學生的"心靈之樂"。

45分鐘的課堂教學,是我們塑造靈魂,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前沿陣地,也是我們發揮才智,譜寫青春事業華章樂彩的立體大舞台。為什麼我們有時滿腔熱忱地走進課堂,但有的學生聽課卻是提不起精神,懨懨思睡 為什麼我們有時花大力氣備課,教課,盡力去完成教學任務,而效果依然不理想 為什麼我們把自以為好的東西塞給學生,毫無保留,學生的能力卻依然平平 這其中固然可以找到多種原因,但我覺得重要的一點,恐怕是我們所教的內容,所採用的方法,還沒能和學生心中的弦對準音調,沒有能在學生心中彈奏。

教師是學生心靈的耕耘者,教課就要教到學生的心上。如果我們不研究學生對語文課的要求,不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怎麼能在學生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跡呢

前人説得好: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們必須從傳統的注入式,填鴨式的框框裏跳出來,不要擔心講解有什麼遺漏,摒棄面面俱到的做法,根據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來取捨,剪輯教學內容,就會感到春風拂面,別有洞天。比如景物描寫,是許多散文的共同

點,如果篇篇必講,泛泛而談,從國中到高中老是重複一個聲調,學生怎麼會不膩煩呢。如果我們指出景物描寫的個性:有的勾勒,有的工筆;有的動靜交融,有的疏密有致;有的如水彩,恬淡明麗;有的如油畫,濃墨重彩,光感質地清晰。學生就會感到興奮,感到新鮮,感到求知的愉悦。

讓創造性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散發魅力,是優化教學模式的突破口。我們要突破文路,教路,學生學路一條線的傳統課堂模式,不斷注入活水,使教學常教常新。有些課文按順序展開,我們不妨來個倒教順理,中間開花,一下子將文章的精華提煉出來。有些文章篇幅太長,我們不妨迅速切入中心,輻射全文,做

到綱舉目張,又何必慢吞細嚥,浪費時間呢

讓學生走進藝術的殿堂,將美育的因子滲透於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樂學,樂美,得知識受陶冶,是未來課堂教學的一個嶄新命題。語文教學用的是生動優美的語言文字,讀的是豐富多彩的美文佳作,在藝術滲透,多媒體運用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用藝術開拓語文課堂的空間:以

圖畫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氛圍,以表演體驗情節,用對聯串綴文意,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操,讓美的藝術伴隨着學生的成長。

"教,是為了不教",這是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我們每一個教師必須追求的最高境界。這是一個需要開拓的,充滿生機的時代。為了讓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未來社會的新型人才,為了使我們的70年老校在世紀之交煥發嶄新的生機,讓我們在三尺講台,一方黑板上繪製動人的五線譜,為學生彈奏美妙悦耳,經久不息的音樂吧!

撥動學生心絃演講稿3

生命如一支美妙的曲子,愛就是這支曲子上跳動的音符。學生的生命是歡騰的旋律,教師的愛是這美妙的旋律裏默默地休止,教師的愛讓學生的生命鮮活,教師的愛讓學生的生命裏充滿了快樂。我從教時間不長,但是在這一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教師的職業道德在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也認識到:教師的愛,是教育成功的第一要素,也是教育成功的至高點。把教育當作職業,這只是教育者思想的初級境界,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把它當做自己摯愛的事業。在教育的這門藝術中,愛育的營養,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成功。

曾經有個學習習慣和成績都很差的四年級小男孩,是我最經常批評的一個學生。教師節我收到了他自己製作的卡片,用彩筆畫了一個扎辮子,戴眼鏡的女孩,手拿教鞭,下面是一排小孩子。旁邊用歪歪扭扭的字寫着:張老師,我很喜歡你!祝你成為一個官。雖然你經常批評我,可是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又要考試了,我很想把英語考好,可是每次都考不好。看到那天真的圖畫和語言,我覺得很好笑,禁不住笑出聲來,但隨後湧上心頭的卻是暖暖的感動。

我曾經只把教育當作一中日復一日重複的職業,其實我對那個孩子也沒有特別的關注,但是這張卡片讓我重新思考和定位自己的工作,也讓我意識到,只要我們用心去呵護孩子,真情去澆灌他們的心靈,換個角度去看待所謂的問題學生,就會發現他們身上也有很多的閃光點,日後他也許註定成不了學術界的精英,但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是其他行業的領航者呢?!

在教學過程中,我一直堅持不間斷撒播着我對孩子的愛,當然真正的師愛,要用責任和精神作依託,要用理論與實踐作支撐,要用智慧的思維作為保障。在教學中,我一直堅持着:

一、真誠對待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友好的關係。

本學期我擔任四三班攀登英語老師,當我走進教室的時候,不知什麼原因班裏一直安靜不下來,我瞭解到這個班裏調皮的男孩子特別多,所以我乾脆不上課了,先拿出時間讓學生討論上課應該怎樣做,就這樣通過15分鐘的討論,形成了大家一致同意通過的書面課規。雖然那節課用了一半的時間討論,可是換來的是剩下的一半時間和以後的課堂的高效保證。

二、尊重學生和嚴格要求相結合。

在我任教的三年級和四年級裏都有這樣幾個孩子:談話的'時候表現的信誓旦旦,但是上課總是不停地搗亂影響周圍的同學學習。剛開始我非常的生氣,可是一想起我們校長説的“當你憤怒的時候先平靜三秒鐘”這句話,我就慢慢平息了自己的怒氣。我想他們可能是想看一下老師究竟有多大的耐心,老師的做法是不是和上課所講的愛他們喜歡他們的話是一致的。想到這點我就把那幾個孩子叫到辦公室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但是在批評中我一直堅持不使用挖苦憎惡的字眼,而是站在對它們負責,為他們着急擔心的角度。等到第二次上課發現那幾個孩子果真改變了很多,課下還主動跟我靠近,我感覺我們心的距離也近了許多。

三、堅持賞識教育,多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好學生”總會被賞識,“壞學生”則常被抱怨,而抱怨常使他們變得越來越糟。“人之初,性本善”,而事實上,孩子生來並無好壞之分,無論是子身上都會有一些可愛之處,關鍵是我們怎麼去發現,怎麼去認識。多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加以讚賞,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也會被調動起來。

四、堅持耐心,愛心和恆信相結合。

很多時候我們教師被比喻成辛勤的園丁,在精心的澆灌着祖國的花朵,可是並不是所有的花都會同時綻放,而有時一些花的孕育過程是比較長的,需要我們這些園丁耐心地等待,要給予每一朵花關愛的同時耐心的等待每一朵花成熟、説到這一點我感覺很內疚,因為我缺乏的就是耐心。剛接三二班的時候,同事就告訴我三二班有個特別難管的學生。我用盡了我所有的辦法來感化這個成長環境特殊的孩子,可是絲毫不起作用。一個月過去了,我發現了這個孩子的缺點:只説不做,而且撒謊成了習慣,面對老師的説服教育,才上三年級的他竟不停地抽鼻子,甚至用手使勁地揉眼睛來裝出感動的樣子。我在心裏已經要放棄他了。

就在一個月後的一次課上,下課鈴剛響他就衝上來擦黑板,把我要求抄下的內容擦了。我非常生氣,朝他發了一同脾氣。事後我立刻後悔了,後悔自己太沒有耐心了。於是我在班裏向他道歉,還表揚他是個樂於助人愛勞動的好孩子。然後讓她擔任了管理電腦和光盤的課代表。就這樣我再一次沉下心來進行第二階段的感化教育。現在已經開學二個月了,雖然在課堂上他還是管不住自己,需要我時時提醒。可是他已經開始有意識的去聽講,開始親近我了。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我相信,只要我堅持愛心加上耐心和恆信,這朵晚開的花一樣的燦爛。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雖然學生的年齡較小,但是他們是懂感情的,一份真心實意地愛,一份難得的信任,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在孩子幼小的心田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我相信:只要教師奉獻出自己的愛心與耐心,一定能夠看到爭奇鬥豔、萬紫千紅的燦爛春天!

撥動學生心絃演講稿4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就讓我從參加的一次活動説起吧。

今年四月,我去蘇州參加全國中語會蘇魯豫皖教學研究中心年會,有幸聽了一位來自山東的語文老師的一堂課。當時課堂設在一家劇場的舞台,台下是參加會議或觀摩的老師,台上是上課的老師和學生。為保證音響效果,這位老師手持一隻話筒。與其他幾位講課教師不同的是,她從不去翻看課本、備課筆記,在講台前、課桌間自由走動,時而配樂朗讀,時而即興板書,時而激發學生想象,時而啟發思考,從容地與學生交流,像節目主持人那樣嫻熟自如,師生配合得那樣和諧、完美,給包括我在內的每一位聽課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想了很多很多。

當邁向新世紀的鐘聲敲響之際,我做為一名立身於重點中學的語文教師,深感無限的自豪,又覺責任的重大。我校提出的"素質教育、科教興國、爭創全國示範性重點高中"這一串烙滿時代教育印記的鮮明口號,迴響在我們耳際,震撼着我們的靈魂。

然而,要實現這個目標,要讓貧瘠的土地上長出絢麗的鮮花,結出累累的碩果,要讓學生成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創造者,我們首先必須做到的是:立足於講台,開拓教室的空間,用新鮮的'活水澆灌求知的心靈,用靈動的智慧的音符去彈奏學生的"心靈之樂"。

45分鐘的課堂教學,是我們塑造靈魂、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前沿陣地,也是我們發揮才智、譜寫青春事業華章樂彩的立體大舞台。為什麼我們有時滿腔熱忱地走進課堂,但有的學生聽課卻是提不起精神,懨懨思睡?為什麼我們有時花大力氣備課、教課,盡力去完成教學任務,而效果依然不理想?為什麼我們把自以為好的東西塞給學生,毫無保留,學生的能力卻依然平平?這其中固然可以找到多種原因,但我覺得重要的一點,恐怕是我們所教的內容,所採用的方法,還沒能和學生心中的弦對準音調,沒有能在學生心中彈奏。

教師是學生心靈的耕耘者,教課就要教到學生的心上。如果我們不研究學生對語文課的要求,不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怎麼能在學生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跡呢?

ァ∏叭慫檔煤茫荷痙本圖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們必須從傳統的注入式、填鴨式的框框裏跳出來,不要擔心講解有什麼遺漏,摒棄面面俱到的做法,根據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來取捨、剪輯教學內容,就會感到春風拂面,別有洞天。比如景物描寫,是許多散文的共同點,如果篇篇必講,泛泛而談,從國中到高中老是重複一個聲調,學生怎麼會不膩煩呢。如果我們指出景物描寫的個性:有的勾勒,有的工筆;有的動靜交融,有的疏密有致;有的如水彩,恬淡明麗;有的如油畫,濃墨重彩,光感質地清晰。學生就會感到興奮,感到新鮮,感到求知的愉悦。

讓創造性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散發魅力,是優化教學模式的突破口。我們要突破文路、教路、學生學路一條線的傳統課堂模式,不斷注入活水,使教學常教常新。有些課文按順序展開,我們不妨來個倒教順理,中間開花,一下子將文章的精華提煉出來。有些文章篇幅太長,我們不妨迅速切入中心,輻射全文,做到綱舉目張,又何必慢吞細嚥,浪費時間呢?

讓學生走進藝術的殿堂,將美育的因子滲透於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樂學、樂美,得知識受陶冶,是未來課堂教學的一個嶄新命題。語文教學用的是生動優美的語言文字,讀的是豐富多彩的美文佳作,在藝術滲透、多媒體運用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用藝術開拓語文課堂的空間:以圖畫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氛圍,以表演體驗情節,用對聯串綴文意,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操,讓美的藝術伴隨着學生的成長。

"教,是為了不教",這是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我們每一個教師必須追求的最高境界。這是一個需要開拓的、充滿生機的時代。為了讓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未來社會的新型人才,為了使我們的70年老校在世紀之交煥發嶄新的生機,讓我們在三尺講台、一方黑板上繪製動人的五線譜,為學生彈奏美妙悦耳、經久不息的音樂吧!

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