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演講稿模板集錦5篇

來源:文萃谷 2.58W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演講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語演講稿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演講稿模板集錦5篇

論語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論語》是我們古今著名的一本書,孔老夫子和它的徒北一生的心血。孔子是有名的教育家,他一生有許多個弟子,一個連一個的把德禮文明傳揚下去。

《論語》是一本講文明禮儀的書,上面寫得都是如何成為君子道理。裏面是講德行的,我有時在想,如果全國人民都按照孔子的道德去做的話,中國將是多麼一 個既文明又有禮儀的國家,我很喜歡孔子説的那句:”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特別有感,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人 要做一個誠實的人,不要做言而無信的人,這樣就能成為一屆君子。

君子倒底是什麼呢?君子由德、禮、行、體四個部分組成。德是要有品德和德行;禮是要有禮數,以禮待人;行是言行舉止都要文雅;體是要體面,穿着要得體 。這些就是《論語》這部書的精華。聽説這本書是孔子死後而弟子們所寫的,把孔子的畢生精華記錄了下來。

通過《論語》,我想做一個道德品行的人,因為,你品德好了,就有無數好人與你做朋友,就會人人都信任你,因為你遵守諾言,就會看重你,尊重你,因為你 也看重、尊重他。

《論語》對後人而言是一部很好的啟示書,因為這本書讓越來越多的人看重自己的品行、德行、禮儀,如果人人都尊重的話,中國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論語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昨日午後,一縷陽光躍進窗户,停留在沙發的扶手上,給人一種暖意。閒來無事,沏上一杯清茶,在書架上取了一本《論語》依偎在沙發上翻看起來。

《論語》這本書,篇幅並不大,而且都有註釋,所以看起來並不難懂,其中一文如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優也。“註釋是 :孔子説:”對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求,聽到好的事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這都是我所憂慮的事情。“讓我看了之後,思緒拉長了。

孔子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在《論語》裏的中心思想講的其實是做人的道理,比如”現在的少數人無德無能,卻貪贓枉法,禍 害民眾,不正是德之不修學之不講“嗎?又比如現在的少數人,聽到好的事或能幫助別人的好事也不去做,發生了假、醜、惡的事情也不去指責,令其改正,不正是 ”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嗎?這些事情也都是現今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希望發生的又十分擔憂的事情,不正是”是吾憂也“嗎?

孔子在古代就有”是吾憂也“之想,而我們生活在現代的人為什麼不能消除”吾憂之事“呢?共建一個和諧美好的家園呢?品味《論語》如這縷縷陽光,給人以 光明和温暖。

論語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題目是《重温國學經典,做智慧教師——好書我推薦之<論語>》

近年來,在全國範圍興起了誦讀國學經典的熱潮,我們學校也開展了“誦經典,潤童心”的課題,通過一段時間和學生一起參與到經典誦讀活動中,也頗有受益。眾所周知,《論語》是一部閃爍着理性光芒、藴涵着樸素道理的文化經典。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去重讀《論語》,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尤其作為教師《論語》更是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指南。

首先,我們以怎樣的心態去“教”?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學而不厭”。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教師教育孩子要耐心”,我們經常這樣説。但事實上,我們許多老師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佐證。

教師在課堂上失去理智,感情衝動,除了傷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別無他用;教師的喋喋不休,除了讓孩子耳根的繭子更厚以外,沒有其他功能。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呢?我想無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好好成長,如此而已。有沒有更有效的辦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可不可以這樣嘗試一下?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原諒他,提醒他,畢竟學習是孩子的事,他沒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師的幫助;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我們應該考慮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呀?及時調整自己的課堂,把孩子們吸引過來;當孩子犯了錯誤,耐心一點,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

“誨人不倦”四個字簡簡單單,但藴含的是教師濃濃的情,深深的愛!

其次,我們以怎樣的心態去 “學”?

一、關於學習的態度。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讚揚的顏淵就有這種發憤好學的樂觀精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其次,要“默而識之,學而不

厭”。第三,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孔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讀書的人要立志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同時,他還認為追求學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敢於知難而進,“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孔子認為所謂能力不夠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來,你現在以能力不夠劃地自限,實際上是沒有堅持到底的緣故。事實上孔子自己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時,孔子提倡和讚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體現了孔子嚴謹的治學態度。

二、關於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他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三、關於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又説:“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於死記書本,而在於應用,在於實踐,在於“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當然在孔子看來,學習的目的也在於對道義、真理的追求,“士志於道”,“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論語》裏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慶幸是校園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深感到來到西川中學是幸運的,因為有國學經典的薰陶;來到西川中學是幸福的,因為校園充滿了濃濃的書香。我知道學習任何經典,先人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射下,提高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儘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

“論語者,二十篇;羣弟子,記善言??”聽,這是我們的學生在誦讀。這稚純的聲音,讓人的思緒飛揚。不知不覺中,跨越時空,走進了兩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他的諄諄教誨,去追尋他的敦厚之風,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

重温國學經典,做智慧教師!

謝謝大家!

論語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孔子的《論語》語言深奧,我作為一名國小生,只知《論語》是一部描述孔子與他的學生們的語錄,其他的'便一概不知了。就在五年級時,學校編寫了各年級適 用的《論語》,我才慢慢對它產生了興趣。

讀過了《論語》後,我瞭解了孔子是中國儒家的創始人,《論語》中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借鑑的言論,其中大多關於學習,十分適合我們國小生閲讀

《論語》對我的學習的幫助效果非常顯著。《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用直接的兩句話告訴了我,學習知識並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 時常複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生活的過程,要懷着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也在強調着複習的重要性 ,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發現。

就拿那一次來説吧,那天是語文測試的日子,前一天晚上由於我貪圖玩耍,就沒有複習。練習時,許多題目我都答不出來,急得我抓耳撓腮,最後成績很差。回 到家後,我發奮努力,每一天回到家後不是和小夥伴們玩耍,而是打開書包,開始複習功課。就這樣到了第二次語文測驗,我從容不迫地在卷子上行雲流水般地寫下 了答案,最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從表面上來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每天堅持,就一定能有新體會。孔子的這個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許多現代人提倡的。讀《論語》,僅僅是兩 句話,就收穫了這一大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演講稿 篇5

我慶幸是校園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深感到來到西川中學是幸運的,因為有國學經典的薰陶;來到西川中學是幸福的,因為校園充滿了濃濃的書香。我知道學習任何經典,先人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射下,提高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儘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論語》使我們修身養性,德行人生。《論語》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的闡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一生都主張“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教會我們如何做仁人。《論語》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峯,怎樣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地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近年來,深邃、厚重的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重視。幼兒園裏的小朋友們天天背誦着弟子規,大街小巷裏開了很多的國學誦讀班,電視裏的科教頻道也是充滿了各種國學講座。

為何國學如此之重要?

國學以他簡練的語言,傳奇的故事,時時讓人感覺到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和文人的思想火花。

國學又涉及文學、歷史、哲學、術數,等等,內容比較完備,文學大師的生花妙筆,史學家的考據論證,,傳奇的神話故事,古老的笑話典籍,讓人大開眼界。

有些時候我們總認為國學離我們很遙遠,很空洞,那是因為我們還不瞭解國學到底為何物?

國學不能狹隘地理解為《論語》《道德經》《易經》這些 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裏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

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着一個偉大的名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真人,教會我們分清美醜,明辨是非。“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的超然之道;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昂然之德;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泰然之志;“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輕如鴻毛”,的豁然之明;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浩然之氣。 這些都在為我們照亮前方的人生道路。

國學應該如何學?

孔子早就有完善的答案。孔子説:“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又説:“志於道,依於仁,據於德,遊於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