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教師讀書演講稿三篇

來源:文萃谷 1.61W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眾,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現在社會,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演講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讀書演講稿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教師讀書演講稿三篇

教師讀書演講稿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能在這個下午和大家説説我的心裏話。有同學可能認識我,知道我是你們師兄師姐的美術老師,但我今天不是來和大家上課的,而是想和你們共同探討幾個問題,幾個大家也比較關心的問題。

第一.是否只有在重點學校就讀或只有生在富裕美滿的家庭才會有出息?

對這個問題,我先來説個真實的故事:國中畢業那年,我們班兩個成績一直都是中等的音樂特長學生同時面臨人生的選擇。結果一個上了職高,一個上了普高。三年過去後,大家猜想一下他們的命運?

結果那個職高生很輕鬆地考上了不錯的大學,而那個普高生卻名落孫山。這是為什麼呢?後面我們瞭解到,那個讀職高的同學一進高中就發現自己是竟是班上的前十名,感到很高興——原來我也是優等生!於是學習更加努力,而老師和家長也覺得他是顆好苗子,總是不斷地鼓勵他表揚他。慢慢地他成績越來越好,人也變得越來越自信,而且回憶起高中大多是快樂的情景。而那個普高生則恰恰相反。他作為藝術特長生,雖然大學聯考時可以享受一定的分數上的優惠。但在他周圍一塊學習競爭的,卻都是那些成績很好的同學。在國中他還是中等,可到了高中,無論他怎樣努力,他始終比不過那些專門學文化的同學,老是最後幾名。這讓他感到抬不起頭來,對學習也漸漸失去了信心。而且他非常不快樂,再也不想提到那段黑色的日子。

這也許只是一個特例,但這充分説明了一個問題。就是所謂的好學生其實是比較出來的!有句話説: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很多成績很好的大學生為了得到單位的重視,也往往選擇一些規模較小的單位,因為這樣才能更好地突出自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而不至於淹沒在人羣裏。

我們這裏的年級前十名,放到二中重點班去,也許就是最後幾名,你在那裏就不會有現在這樣良好的感覺。而你們面臨的考試卻是一樣的。所以説,在普通中學讀書沒什麼不好,甚至還是你們的一種福氣!

當然,我不是説只有小地方出人才,我是想告訴大家,其實無論在什麼樣的地方,只要我們自己相信自己,不斷努力,就可以成功。如果你實在不喜歡現在的環境,就更要努力,靠自己的實力考出去。只有正確面對現實,才可以扭轉命運。如果是一味的埋怨環境,只怕你連你不喜歡的環境都待不下去。

還有家庭環境,我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甚至是富裕的家庭,有特別疼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可很多時候,生活並不象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這個時候,你能怎麼辦,是抱怨父母沒有給你最好的條件嗎?如果是這樣,那你們的父母是不是也要向他們的父母——你們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抱怨,你們覺得象他們抱怨有用嗎?當然沒用!

俗話説,自古英雄出,紈絝子弟少偉男。這句話不是諷刺,而是天大的真理。不信你們可以自己去查查,你們自己認可的成功人物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有幾個是出身在富裕家庭的?普通的家庭環境更能鍛鍊我們的意志,堅定我們成功的決心,從這個意義上講,生在平凡的家庭環境也是我們的福氣!

所以説,不論我們是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只有正確地面對現實,不斷地學習,讓自己真正強大起來,才能扭轉自己的命運。

第二. 為什麼只有不斷學習知識才是唯一能加速自己成長的利器?

有時候我們明明是自己想看會書,結果媽媽跑來説你怎麼還不去看書?一下弄得自己很沒有勁了,有時自己犯了點錯,老師就説把這篇古文抄兩遍,本來我是很喜歡這篇《岳陽樓記》的,但被罰抄兩遍後,對所有的古文都不喜歡了。有時候父母和老師一不小心就打擊了我們的學習積極性。(看到很多同學都點頭,哈看來這樣的事情還不少)

讓我們覺得學習是一件很討厭很麻煩很艱難的事情。

知識真的可惡嗎?

讓我們來聽下面兩個故事。

一個是今年5月23號中央一台的《東方時空》欄目介紹的:

一個18歲的山東花季少女躺在北京協和醫院的病牀上,全身焦黑,手腳皮膚還遍佈着一個個大水皰,一碰就破,而她的整個臉幾乎腫大了一倍,看上去非常恐怖。而造成這個嚴重後果的原因很簡單。那天晚上,這個女孩感到有些熱,她以為自己是發燒了,就隨便找了些青黴素和v鉀片吃了。第二天起來,她便覺得臉有些癢,開始也沒有在意,以為是藥物的正常反應,後來臉慢慢腫起來,而皮膚上也冒起一個個水皰,她這才慌了神,趕忙去醫院。可山東沒有醫院可以治療,他們於是立刻去北京仁和。才一週的時間,她就成了剛剛我們説的那個樣子。而且全國最好的醫院之一仁和醫院至今還無法分析出引起她過敏的到底是什麼藥,而她目前的情況又是這樣嚴重,醫生也不敢隨便用藥,只能用一些方法儘量維持她的現狀```````````

那我現在想問同學們,到底要怎樣做才可以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呢?我是説在不去醫院的前提下。(請同學暢所欲言)

最起碼要做到:(揭示答案)

1.瞭解自己真實病情,對症下藥。

2.瞭解藥性和其副作用。

3.瞭解自己有無藥物過敏史。

再來看第二個故事,這是我大學同學親身經歷的事情。

那個男孩是我班的副班長,個子很高,身體強壯,人也聰明,當時他的目標是進一個比較有實力的裝修公司做室內設計。在我們畢業那年,他隻身去廣州找工作。由於之前他已把簡歷通過郵件發到那裏,公司便通知他來面試。結果到了那個公司,正好是雙休日,公司沒開門。正在他着急的那會,來了兩個所謂的公司內部員工,瞭解到他的情況後,那兩個人就熱情地帶着我同學去他們的員工宿舍歇息,還弄好多吃的給他,我同學開始還挺感動,覺得世界上還是好人多。結果到了晚上他就開始覺得不對勁了。這個所謂的員工宿舍住了好多人,大多是看起來很潦倒的樣子。他們一直都在問他家裏在哪,家裏人是幹什麼的,家裏經濟條件如何,關鍵是還不讓他走!我同學心裏急了,他馬上意識到自己是被人騙了,而且八成是掉入傳銷這類陷阱了,就是那種家裏不給寄錢就一直被軟禁的那種。但他畢竟是聰明人,也沒有露出聲色,還裝做什麼都不知道一樣開開心心在那裏過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就乖乖地跟着那兩個人去吃早飯。途中經過一個公園,他看那邊人很多,就要求去旁邊池塘看看可愛的金魚,因為他表現得一直很單純,他們也就沒有拒絕。等到了池塘,他就立在那裏不走了。恰好此時一個巡警經過,他大叫一聲救命,就向巡警跑了過去,而那兩個人見狀立刻就跑了。最後天河小區的警察根據

他提供的線索,一舉端掉了那個傳銷和敲詐的犯罪團伙。

那這兩個故事,能給我們什麼啟示呢?(請同學回答,我再加以總結)

結論就是:要想在這個社會健康平安地生存,就必須具備一個現代人應該具有的各種基本知識。否則別説什麼舒服安逸,有車有房,就連基本的的生存都無法保證。而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就是學習,而且是自己認真地,主動地學習。

知識就象一把斧頭,平時你可能會厭惡他的笨重,但到了關鍵時刻,往往是它幫助你保護了自己,甚至是幫助別人。隨着我們知識的不斷增加,知識這把斧頭會不斷變輕,就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一樣,不僅可以隨意放在腦後,而且讓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揮灑自如!

我們都知道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那時,他才六歲,是個小孩。現在,我們管這種行為叫急中生智,這種説法其實不準確。智慧可不是“急”出來的,沒有平時知識的積累,就無法果斷地做出正確的行動。而司馬光也就無法成為司馬光了。(而且司馬光也不是曇花一現,他後來官至宰相,可以説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如果沒有從小的刻苦學習,是絕不可能取得那樣的成就的!)

我們又回過頭來看現在某些所謂的成年人,動不動就和人打架,一衝動就把人捅死了。前面一個是救人,後面一個是殺了別人也把自己送上了刑場,我看,這成年人的智力還不如一個六歲的小朋友呢。他年齡雖然一大把,卻是光長知識,不長腦子,遇到問題,不懂分析,不知道用理智的方法解決問題,也不知道犯罪的危害性,結果是害人又害己。我們是要當聰明的小朋友還是愚蠢的大人呢?全看你是否具有不斷學習的願望和能力了!

知識真是是很有用。喜歡旅遊的同學要想玩得開心,就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識,這樣才能方便你安排自己的行程線路和去的季節;也要具有一點歷史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當地民風人情;還要具有一些美術常識,才能幫助你拍出漂亮的照片和dv 作品``````反正,知識越多的人就越自由,那些什麼都不懂有不學習的的人只能到頭來乖乖聽從別人的安排。

第三. 我是想好好學習,但成績老是上不來,我該怎麼辦? 是我太笨了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首先要説,上帝他老人家是很公平的,他給誰的都不會太多。他給了你一扇門,他就會給他一扇窗。但上帝往往又很忙,沒有時間一一給我們指出自己的優點,所以自己的優點一定要靠自己找!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你一定有很多自己的長處。

有同學文科成績不好,但反應很快,也許是學數學的好料;

有人成績不好,但身體很棒,可以發展體育特長;

也有人上課老喜歡講話,如果能改掉這個壞習慣,轉為課間和同學講笑話,説不定會是第二個奇志大兵。

還有人可能最大的愛好就是吃東西,嘴巴還特別叼,不好吃的不吃。如果你能抓住這一特點,系統地學習生物歷史美術和營養學等相關知識,將來沒準會成為一流的美食評論家!

就象我楊老師至今不會游泳,所以就特崇拜那些會游泳的同學。請在場的會游泳的同學舉手。好,在游泳池裏,你們就是我的游泳教練!

大家別高興得太早,無論你現在具備怎樣的潛質和能量,都必須經過刻苦努力的學習,才能真正發揮你自己的能力,千萬不要把自己給浪費了!

大家都聽過《傷仲永》這個故事。仲永不可謂不聰明,人家小時侯可是神童一個。但連他這麼有天賦的人一旦鬆懈下來,不再學習變也不再進步,最後也就是普通人一個。可惜,太可惜了。

那怎樣才能學好知識呢?

我認為首先要找到自己適合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這個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

再和大家説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高一題目我是隨便選一個,其他的選擇、連線、簡答特別是最後的大題目,我是越做越輕鬆,往往在正確答案之外還有自己的看法,甚至能和歷史老師好好聊上一陣子。我的歷史成績也就看着一天天上去,最後一道大主觀題還常常拿滿分。歷史大學聯考的時候歷史還幫我拉了不少分。

現在回想起來,我真是特別謝謝我高中的歷史老師(此人在我們讀到高三時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政法大學的研究生,目前在國務院發改委任職)。沒有他的點醒,也許我會一直運用“錯誤的”完全不適合我的方法去學習歷史。會繼續討厭歷史,最終讓歷史成為我的軟肋,拖我的後腿。萬幸!

所以説有時候,我們真的不是不聰明,不是不好學,更不是學不好,而是暫時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影響了自己的成績的提高。

要想掌握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不容易。雖然説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最好的學習方法,但在我們還沒有全部找到前,先來聽聽我們年級各科成績最好的同學介紹一下自己學習這門課程的獨特方法和理由供大家借鑑和參考。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回去以後,認真思考,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

今天的談話就到這裏,希望大家學習進步,天天快樂!

教師讀書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今天,我要演講 的題目是:

老師們,請問你們喜歡讀書嗎?你們喜歡讀什麼樣的書?是那種讀起來讓你眉飛色舞、拍案稱快的書籍,還是那種浮想聯翩的書籍;是那種專業的書籍?還是那種休閒娛樂的書籍?不管是什麼樣的書籍,喜歡讀書都是一件好事。請你拿起對我們人生有益的書,走入書的海洋,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將有顏如玉”因為那書的海洋裏,我們會開闊視野、充實思想、豐富情感、改變人生,更能讓作為教師的我們尋找到一份不同以往的自信。

我有一位當教師的母親,從小,我就受到母親的影響,對教師的職業充滿了嚮往,也對教師充滿了敬佩,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像媽媽一樣,把知識播種在每一個孩子的'心田,使他們獲得種子的力量,從而在自由的空間恣意的成長。為了實現這個美麗的夢想,我曾經追尋過陽光,因為那是先進的教育 理念和思想,追尋過溪流,因為那是孩子們創新的源泉,追尋過清泉,因為那是孩子們的明眸,追尋過鳥鳴,因為那是孩子們在歡呼、在歌唱。

在不斷的追尋過程中,我品嚐過勝利的喜悦,我成功的成為了一名教師,從事幼兒 教師的幾年時間裏,我得到過學生很多的肯定,也擁有過很多榮譽,“優秀教師、骨幹教師、優秀兒少工作者等等”。我可以不謙虛地説,我在教學上是個成功者,在工作中,我是一名佼佼者。但是,××年,因為愛人的工作原因,我不得不來到另外一座城市,但我仍然選擇的是幼兒 教師這個職業,因為我愛這份工作,愛這份天底下最光榮的職業。

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時候,在初次來到這座城市任教時,我碰到過很多的挫折,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迷失了方向,我不知道幼兒 音樂教育 為何物,甚至連最基本的微機操作都不會,與本地教師比起來,我感覺自己明顯弱勢了很多,在原單位的優越感和自信已經變得蕩然無存,我沒有了信心,做事説話都小心翼翼,連給孩子上課都變得模式化,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外來人。

就在我嚴重懷疑自己能力的時候,幼教中心舉辦了“書香家園”這個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又重拾了信心,找回了曾經的自己。我開始反思自己,很久以來失去的自信,自我慣性維持的不安,究其原因才知道是由於不讀書學習所造成的。一個老師總也不讀書必然會缺乏文化的積澱和底藴,不能充實,優化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窮其終生,也只能是一個呆板的教書匠。更何況我已遠遠的被這個團隊拋在了後面,我決定把有為您服務的時間用到真正有價值的學習當中,拒絕膚淺,遠離平庸,冷眼時髦。慢慢的我發現自己變得安靜,成熟了許多,我不能説是哪一本書塑造了我,我想一個人素質的提高應該是廣種博收的結果。通過這次讀書活動,給我的工作帶來新的轉機,我用學習到的先進理念和以往積累的教育 方法,獲得了學生家長的認可,取得了一系列教學的成功。

在發展越來越快的時代,希望各位老師們都能愛上讀書,只有博覽羣書,才能使我們的知識淵博;只有與書作伴,思想才不貧窮、不孤獨,身心才能得到陶冶,生活才能充滿情趣;只有愛上讀書,才能正在做好教書育人這份工作。老師們,把讀書學習,作為我們自己終生的選擇,相信自己,相信未來為您服務

教師讀書演講稿 篇3

《愛的教育》,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一個意大利國小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的教育》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説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説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説在漫長的歲月裏,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可以説,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可以説超過了任何一種《教育學》或《教育概論》。有夏先生的推崇當然是個原因,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當時有許多教師要求衝破封建主義的束縛,而這部小説給他們塑造了一個可以讓他們仿效的模型——當然,實際上體現的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理想。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説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説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為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脱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轉眼間,我們離開《愛的教育》所記載的那個年代已經很久了,但是“愛“這種教育的方式卻永遠不應該遠離我們,特別是遠離我們這些教育戰線上的工作者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孩子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長!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於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