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學生講話稿

來源:文萃谷 2.65W

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用到講話稿的地方越來越多,講話稿的作用是輔助講話者集中有效地圍繞會議議題把話講好,不至於走題或者把話講錯。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講話稿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風學生講話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風學生講話稿

家風學生講話稿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家的家風,只能用兩個字來代替——嚴格。也正是這個家風,讓我學會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走向了成功之道,讓我終生受益。

做事,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去做。“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這句名言經常被媽媽當口頭禪。每次寫完作業拿給父母檢查的時,若是由於自已的粗心做錯了,必定會把我的耳朵聽出老繭來才肯罷休。

一天,表組她們來我家玩,媽媽臨上班時交待我們打掃衞生——拖地和抹灰,一個小時後,幹完了所有的活。我們各自幹自已的事,我寫作業,云云看電視,軒軒上網。下班後,媽媽把我、表姐全都叫到面前,當面檢驗。忽然,媽媽問道:“是誰抹的灰,是誰拖的地?”“是紫怡!”表姐靜軒説道,剎那間,媽媽怒氣沖天,大聲説道:“‘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你這根本就是在完成任務,你看看,這就是你抹的灰,為什麼書櫃書下面沒有抹?還有,為什麼地上還有灰塵?”話音剛落,堂姐和表姐就捂住了嘴巴,不笑出聲來,但卻沒有逃過媽媽的眼睛,媽媽不等我回答,又衝着她們使出了獅子吼:“軒軒、云云,你們怎麼回事,妹妹沒幹好活,你們當姐姐的,居然幹得比妹妹還離譜,瞧瞧,這茶几跟沒擦一個樣,軒軒你居然連被子都疊不好,你們還怎麼當紫怡的榜樣?……”唉!可憐我們三的耳朵。

做人,要誠實、誠信、知錯就改。“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這句則是爸爸的口頭禪。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誠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要改正,不能撒謊。

星期五,放學回來的我衝回家,打開書包,拿出筆和作業就努力奮鬥,想快點寫完作業好出去玩。可樓下不時傳來的笑聲使我寫不下去,心想:“反正今天星期五,沒寫完還可以留到明天寫,我還是下去玩吧。”就這樣,我和樓下的小朋友去玩耍,不知過了多久,媽媽回來了,看見我在玩,沒寫作業,就把我拎回了家。一到家,媽媽就嚴厲的問我:“紫怡!你的作業寫完了嗎?拿來給我看。”“還……還沒,今天是星期五,我明天寫。”媽媽聽了生氣的説:“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有明的功課,明天何其多,你這樣的學習態度怎行?現在立馬去寫。”我不敢怠慢,立馬跑進房間……

其實,嚴格只是我們小孩對大人的代名詞,實質上藴含了大人很多心酸。我們不愛學習,大人怎麼辦;我們有了判逆心態,大人怎麼辦……我原本不愛英語,爸爸堅持每天陪我在家早讀,現在我的英語很好,經常在比賽中獲獎。我的作文原先也不好,爸爸總是讓我在作文網或報紙上投搞,開始寫作時,爸幫我寫好提綱,經常要修改好多次,才能過爸爸這關,慢慢地我的作文有質的提高,經常在作文網徵文中獲獎,報紙也多次刊登了我的習作,還有兩篇習作入選了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出版的同步作文。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讓我受嚴格的家教,受愛的呵護,受心靈的洗禮。

家風學生講話稿2

家庭是國家的單元、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庭家風往往能夠成就良好的國風、社風與民風。古今中外的事實已充分證明,凡家風良好者,其家庭成員大多能為國家作出貢獻,反之則有可能成為國家和社會的寄生蟲甚至禍害。因此,良好家風的養成尤為重要。而要營造良好家風,至少應做到如下“四個抓好”。

要抓好學習。古人云:“人不學,不知義。”由於不學導致無知無術,難免就會執意妄為,使家庭成員受到黨紀國法的懲處,家庭也因此會變得支離破碎,令人扼腕歎息。因此,只有讓家庭每位成員不斷學習,多讀書讀好書,才能促使他們懂得是非曲直的道理,明白應為與勿為之事,在充實自身的同時,使自己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夠較好養成。

要抓好表率。説破嘴不如動動腿。抓好表率主要體現在言行上。家庭中的主要成員,必須時刻注意在言行中作好表率,具有黨員幹部身份之人更應如此。要將做人與做事的遵循説清講細,並帶頭認真遵守。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務必率先做到。要求別人勿為的,自己務必堅持不為。確保自己無論何時何地都做到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從而使自己誠實守信的良好形象深深鐫刻在每位家庭成員的腦海中和促成他們自覺效仿。

要抓好和諧。家庭的和諧至關重要。一些家庭,成員之間時常互相指責、互不相讓,有些家庭甚至瀰漫着冷暴力或充斥着熱暴力,使得這些家庭的其他成員長期籠罩在反擊或暴力的陰影中,缺乏和善、温暖和愛。這些不和諧的因素尤其是暴力陰影往往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被帶到家庭成員今後的工作單位和社會上,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着整個單位的和諧,甚至可能破壞社會的安定團結。

要抓好家教指導。良好家風不僅是國家、社會之需,也是每一個家庭獲得良好發展之需。因此,作為一個國家,應當高度重視良好家風的營造和養成,可以採取在每個社區成立優良家風培訓學校,通過有計劃地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使每個家庭都能夠根據自身實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培育良好家風的教育教學計劃和有效方式方法,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夠在良好家風的影響下成為遵紀守法、愛國敬業、崇德向善、清正篤誠、立志高遠之人,使整個國家和社會能夠勁吹清正向上向善之風,為更好實現個人價值和更快實現國家發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家風學生講話稿3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家風到底是什麼?相信很多人一口答不上來,卻又隱隱想起什麼,也許是看到的一部電視劇,也許是讀到的一個故事,也許是要堅持的一種品質,也許就是一句掛在耳邊的不經意的教導。

每個行業都有行風行規,而作為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家庭,也有着歷久傳承的家風。家風是什麼呢?家風就是一種家庭規範,也是一個家庭內部的文化滋養,或者是有據可依的古法門規,或者是口口相傳的人生哲理。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孩子的心靈”,這是中宣部部長劉奇葆的感言。是的,家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也是一種有形的傳承。家風一般通過家規、家訓等有形的行為遵守,形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無形的道德精神氛圍。自古以來,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傳承,很多歷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泱泱華夏文明中,很多經典古籍都留下了家風傳承的影子,成為後世學習的典範,如《國語》、《論語》等許多典籍中都藴含家風家教精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更是成為家教典範。

不同的家庭氛圍會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和處事之道。有的家訓處事公道,積德行善;有的則自私自利,背信忘義。因此,家風的純正與否直接影響着整個社會的風氣。

好家風、好家訓是傳家寶。一些歷史故事中,我們也能窺見家風對後代為人處世的影響。我們所熟知的張英“六尺巷”故事,“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樣的胸襟與包容,化干戈為玉帛,很好的化解了鄰里之爭,傳為後世美談。而這種淡泊致遠、克已清廉的家風也獲得了其後代很好的傳承,張英兒子張廷玉三朝為官,清廉公正,學識過人,為史家公認的學者大儒,六尺巷在父輩那裏寬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寬了萬丈,“心底無私天地寬”,無私的心胸因此坦蕩而無垠!

家風雖小事,關乎大國治。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相連形成民風,民風相融促成社會風氣。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風清。傳承好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巨大的`道德精神力量。一個社會要和諧美好,弘揚家風不可或缺。當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必須從一個家庭做起。尤其要重視家風和家教,突出價值觀和道德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每個家庭和每個公民的日常道德行為中,真正凝聚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基本力量。

好家風是祖輩經歷滄桑歲月,用智慧結晶出來的精神財富。但隨着時代的進步,家風傳承內容也應與時俱進,適時補充外延,做到與時代同歌,與發展共舞。特別是要與我們倡導的核心價值觀順接,要延伸至我們今天的時代主題中去,使得諸如環境保護、低碳生活、生態文明建設等要素增添到家風家教中,為這些好的倡導增添一份遵守與執行力,同時也使美好家風獲得新的發展空間而千載傳承。

家風學生講話稿4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若社會風氣好,受之於“國風”;而國家風氣良好,則應當歸功於“家風”。一家之風,總會教會“祖國的花朵”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品格,陶冶他們的情操,昇華他們的靈魂。好“家風”會使他們學會做人處世,在未來踏入社會,那些汲取“家風”中的營養和道理,會使他們如虎添翼,更好的貢獻社會。一個家庭的家風就是這個家庭經過一代代人的積累、傳承下來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對於所有家庭成員的言行都具有約束和指導作用。不同的家庭,家風的內容和呈現形式也不盡相同,有的是成型的為人處世格言,有的則隱含於每個家庭成員的日常行為中。我來談談我家的家風。

汲取書的營養

父母雖未曾提過筆,讀過書,但十分樂意我們向書汲取營養和智慧。父母雖然不曾欣賞過“書中自有顏如玉”等名句,卻深信“讀書能改變人生,讀書的益處大如山”。“想買零食,我沒錢;想買書,我砸鍋賣鐵也支持你”成了他們的口頭禪。家中雖然沒有“書本堆積如山”的規模陣列,但也是“書日日似新”。我想“家風”中應該有一列是讀書的吧。不知是否讀書漸漸多了,自己的文采稍稍有長進,不再是寫那些枯燥厭煩的文字了。

誠實似財富

若讀書是人生的一道美景,那麼誠實亦讓人駐足。誠實是人生的一大筆財富。“人在仍合場合説話,都一定要誠實講信用,這是最重要的人格基礎。一個人若要得到他人信任,首先就要誠實;欺騙他人,會給別人帶來不好的印象,而且,無法在社會中立足”父母時常教育我們。而當自己做錯事情,父母並不是一味責罰我,而是讓我學會認識錯誤,讓我學會改正錯誤。父母常説“誠實似財富”。我想是的。

不歧視他人

父母從來不會因為種族,國家,才學高低,相貌美醜而歧視、羞辱他人。

家是開小賣部的。偶爾會遇見幾個異國風格的人來購買果汁飲品。父母未曾因為他們的膚色和國家不同,而將飲料價錢刻意提高。相反,父母會友好推薦一些味道較好、價格適中的飲品。父母認為“人類就像同在屋檐下的一家人,彼此應該相親相愛,和睦相處”。父母的言行,傳授了我很多學校裏學不到的做人處事的道理。

環境塑造人,影響人。一個人的性格、氣質的培養,品德、世界觀的形成與他生長的家庭密不可分。家庭的和諧是城市文明的一部分,家庭是小社會,城市是大社會。文明家庭是文明城市建設的基礎。我相信,家風是一道道德標準,約束着我們,讓我們和這個家的精神融合,蔚然成風。

家風學生講話稿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家庭,祖父母那一輩是農民,爸爸媽媽也只是普通勞動者的一員。所以,我們家並沒有固定的家風。但即使這樣,我還是從長輩們身上學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點,那就是:誠信待人,認真做事。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是前人對於誠信的理解,這足以説明以誠待人的重要,信守承諾,是人們你來我往的最基本的紐帶。可是,小時侯的我是不懂這些的,直到那件事的發生,才讓我對於這一點有了深刻的認識。

那是一年春天,我和小夥伴們約好準備趁一個週末去春遊。但不巧的是,就在我們準備出行的頭一天,我收到媽媽給我準備的生日禮物——一套《哈利·波特》。對它我已垂涎許久,一收到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來,一套七冊,一天哪裏能看得完?於是,第二天我便放棄了與小朋友一同出遊的打算,在家裏悠哉悠哉地看書了,全然忘了約定這回事兒。

之後,這事兒還是被家裏人明白了,雖然大家都沒再提起,可是,有意無意的,爸爸總會給我講起《曾子殺豬》《金斧子和銀斧子》這一類的故事。就在那幾天,身體不好的姥姥突然準備要回趟老家,聽媽媽説,再過幾天是二姨姥姥的七十大壽。姥姥的姊妹們以往約定過:不管是誰,七十、八十大壽的時候,大家都要聚會慶祝一下。家裏人也沒有阻攔姥姥,她還是坐了兩天的車,輾轉趕回老家了。這件事給了我深深的觸動:身體不適的姥姥都能遵守多年前的一個約定,而精力旺盛的我卻不能信守承諾,還要給自我找藉口。真是羞愧呀!這件事之後,我再沒有做過失信於人的事。

成長就是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自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裏的長輩們,不僅僅教會了我如何誠信待人,還教會了我怎樣認真做事。

我比較喜歡手工製作,記得剛開始學摺紙的時候,異常喜歡折各種各樣的紙花,但往往因為不夠認真,摺疊的步驟沒有搞清楚,線條也折得不夠合理,導致最終的成品,總是和原作相差甚遠。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目睹了爸爸整理信息、上交報告材料的過程。那時的他神情專注、一絲不苟,有時直到煙燒到手指頭,才會從冥思中反應過來。那個鏡頭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之中,從此,再做手工的時候,我都會格外的認真,細心的琢磨,所以此刻,我的摺紙技能也越來越出色了,很多小作品都惟妙惟肖、活靈活現。

此刻想想:有時候,家風家訓並不需要拘泥於文字的限制。這些從長輩身上,學習來的為人處世的習慣,可能要比那些乾巴巴的文字更能影響人,它們也必將一向伴隨着我成長,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使我更加出色。

家風學生講話稿6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國家有法律,我的小家有規矩,我家的家風小故事我來説説珍惜糧食和水資源。

記得我以前,吃飯會掉米粒在地上、有些菜掉在桌子上、還有時候去外面吃自助餐我拿了好多吃的,根本吃不了!這些時候,媽媽都會教育我説不能浪費糧食,飯菜要吃多少拿多少,更不能把食物掉在地上或者桌子上,這些都會造成浪費。

媽媽教我的第一首詩是《憫農》,我們的國家人口很多,每一天都需要很多的食物供應,雖然我們此刻很幸福富足的生活,可是也有一些地方的小朋友吃不了那麼好、那麼飽,我們應當珍惜此刻的生活、更應當珍惜食物和糧食,絕不能浪費。

還有更寶貴的資源是水,我們國家的水資源是很緊缺的,異常是北方很多用水是從南方調配過來的,並且水經過處理構成我們能夠使用的自來水也需要異常多的程序和很多人力財力支撐,更不應當浪費。我從小喜歡玩水,媽媽常跟所説,水用多少接多少水不能浪費、刷牙和洗手時不用了要把水龍頭關上、有些清潔的水能夠多次使用。

比如,我幫外婆洗菜,洗過菜的水能夠倒入桶裏去擦地,洗過菜的水我還幫外婆澆花,這樣節省了很多水資源。媽媽給我看過一些照片,在非洲很多地方的小朋友喝不上水、吃不飽,瘦瘦的、嘴脣乾幹,我覺得他們很可憐。

珍惜糧食、水資源是一種美德,這樣的家風一向教育着我,我也會一向堅持和傳承下去。

家風學生講話稿7

最近,在翻看人教版高一美術教材時,無意中竟看到“新浙派人物畫”的奠基人方增先1955年的成名作《粒粒皆辛苦》。畫中近景為一老農形象,頭帶白色包頭,身着青白色棉布襖。右手伸向斜前方,正欲撿起一棵麥穗;左手拿着一支旱煙袋和幾棵剛撿起的麥穗。一張黑紅的臉龐,低垂的目光凝視着地上的麥穗。其身後遠景隱約可見兩輛裝滿穀物的馬車,施以淡墨淺色,成功地拉伸了畫面的空間縱深感。車與麥穗,遠景和近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喻示的精神表現得更為明確。

看着這幅圖畫,我的內心感慨萬千。我們一家四口,父親和母親都是兵團農場的職工。這在當時,家庭條件已經算是很寬裕的了。但母親卻是當地出了名的“勤儉節約”的代表。那時,心靈手巧的母親不但能給我們一家人縫製衣褲,編織毛衣,製作布鞋、書包、坐墊、鞋墊等,而且還能用玉米麪做出多種飯食。

父母親對子女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特別在飯食方面,決不允許有絲毫浪費。小時候吃飯,飯粒掉在桌子上,是一定要撿起來吃掉的。以至到現在,不管是在家裏吃飯,還是在飯店,我都養成了碗裏不留剩飯的良好習慣。那時,連隊大田裏的小麥全部收割完後才讓小家小户進地撿麥穗。記得一年夏天,母親帶我去撿麥穗,她跟我説,“想吃白麪饃嗎?”我説:“白麪饃好吃,當然頓頓想吃呢!”母親對我説:“那就加油撿麥穗吧!”為了實現這個願望,我和母親,冒着酷暑頂着烈日,中午也不捨得休息片刻。有一天,母親流起了鼻血,我嚇壞了,她説,“沒事,就是熱的。”然後拿出隨身攜帶的水壺打濕手絹敷在額頭、脖頸上,等鼻血止住後,她又繼續尋找收割後遺留下的麥穗。我跟在她身後,想讓她多休息一會,而母親卻説,“收穫的日子一年就這幾天,這幾天懶惰了,就等於浪費了一年時間。”聽了母親的話,我彎腰苦幹,一天下來,累得頭暈眼花。這時,母親總是過來提一提我撿的麥穗,誇獎地説,“不錯呀,夠蒸幾頓白麪饃的了,明天繼續加油哦!”就這樣,在母親的帶領下,我在麥田裏度過了那個終生難忘的夏天。

後來才知道,家裏分的口糧白麪少,玉米麪多。為改善家裏的伙食,母親就將玉米麪過篩過籮,篩細後和白麪混合搭配好蒸饃、擀麪條,剩餘的粗麪就用來燒湯熬粥。到了夏天小麥收穫的季節,她再抓緊時間撿拾一些麥穗換成白麪,這樣下來,一家人的生活在母親節儉合理的安排下過得井井有條。

那個夏天拾麥穗,母親一方面是要鍛鍊我的意志力,另一方面就是要讓我明白勤勞是人的本分,只有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才會珍惜收穫的果實,也才有資格享用勞動的成果。

如今,我早已為人妻為人母,也早已離開了當年那個鍛鍊我成長的兵團農場,我們家的生活水平和過去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家的生活也在響應着黨的號召,已開始由解決温飽問題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但是,越過越紅火的日子,卻讓我在每次反思中也越來越感到繼承優良家風的重要性。感謝母親,感謝勤儉節約的家風。不管社會怎樣變化,怎樣發展,不管生活水平怎樣提高,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都需要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家風學生講話稿8

説來好笑,已年屆不惑的我居然不會玩,不會打麻將、不會打撲克、不會“鬥地主”……幾乎所有娛樂活動都與我無緣,顯得有些木訥,更有人跟我開玩笑説:“啥也不會玩兒,簡直白活了!”我有時也着急,“三缺一”的時候上不了場,別人眉飛色舞談論打牌時,自己不知所云。

我的父親就“不會玩”。父親生前是一名山村國小教師,一名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從我記事起,父親幾乎每天都在備課、批改作業,從來沒見他“玩過”。父親不會騎自行車,每天要步行往返6公里山路到村國小上班,經常起早貪黑。有一次,父親到一個輟學的學生家中做家訪,近夜間12點時,才一瘸一拐地回到家。原來,天黑路陡,一不小心崴了腳,可父親卻不以為然,一邊吃飯一邊興奮地講着做家訪的過程:“沒白去,這孩子明天上學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父親所教的班級連年在同類別考試中名列前茅,父親本人也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母親是農民,父親忙完工作後自然幫助母親做農活。我們兄弟倆寫完作業後也跟着父母去勞動,撿柴、割草、種地……

父親寫得一手好毛筆字。一進臘月,鄰居們便陸續把紅紙拿來找父親寫春聯。父親專門買來筆墨和《春聯大全》,根據各家不同情況書寫春聯,有時還先念給鄰居們聽,鄰居們都很滿意。由於工作量大,經常要熬夜書寫,我便在一旁“打下手”,裁紙、研墨、唸對聯,那淡淡的墨香至今令人回味。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有人勸父親寫對聯時應收費,可父親卻一笑了之。

父親當時月工資幾十元,養家餬口顯得緊巴巴。一次支工資後,父親一數錢發現多出來一個月的工資,全家人高興得不得了。可父親卻冷靜地説:“很可能發錯了。”他步行3公里到會計家核對,確實是多發了,便把多支的錢退了回去。

父親的言行潛移默化影響着我。1992年,我在師範上學時曾撿到60元錢,當時夠我兩個月的生活費。可我還是上交到學生科,為此學校還發通報表揚了我。師範畢業後我被分配到一所鄉村國中當老師,在學校住宿,業餘時間都用在讀書寫作上,不斷有稿件見諸報端。後來調入縣委宣傳部工作。

父親寫對聯也薰陶了我。我的楹聯作品曾在中宣部《黨建》雜誌等單位主辦的“把楹聯寫在黨旗上”活動中獲優秀獎,在中央電視台等單位舉辦的20xx羊年春節春聯徵集活動中獲獎。

自己這麼喜歡“玩文字”,可能真應了那句老話“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