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

來源:文萃谷 2W

二月二是龍頭節,也叫春龍節、春農節或農頭節。相傳是遠古時期伏羲重視農桑,每年二月二都要親自扶犁耕地,以引導人們開始春耕春種。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歡迎大家參考!

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
  【1】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

  1、吃龍食

二月二在飲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這一天的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麪條則是“扶龍鬚”,吃米飯名曰“吃龍子”,吃餛飩名曰“吃龍眼”,而吃餃子名曰“吃龍耳”。這一切都是為了喚醒龍王,祈求龍王保佑一年風調雨順,獲得好收成。

當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可吃春餅卻是普遍習俗,明《酌中志》一書中就有記載:“二月八年級日,各家用黍面棗糕,以油煎之,或白麪和稀攤為煎餅,名曰‘薰蟲’”。

  2、理髮

二月二這天,理髮店裏特別忙。這一天人人都要理髮。有“正月裏不理髮”的説法在民間流傳,很多人在臘月理完髮後,一個月都不會再理,而是等到“二月二”。

人們為什麼都要在“二月二”這天理髮呢?傳説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説“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似乎這一天理了發,便討了好彩頭,一年都順風順水呢。

  3、接“姑娘”

二月二還有一項重要的習俗就是接“姑娘”,即孃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兒,故有“二月二,帶姑娘”之説。蘇北人的禮數多,其中正月裏“姑娘”是不能住在孃家的,八年級到孃家拜了年後也必須當天趕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八年級,孃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一是正月裏忙活了好長時間,比較勞累,接回孃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

在被接回來的日子裏,“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門聊天兒,輕鬆而愉快。而城裏人“帶姑娘”則是姑娘、女婿一起帶回來吃一頓豐盛的中飯。此習俗在我國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區也很流行,不少地區一直沿續至今。

  4、引龍

在山西,最重要的習俗是“引龍”,在晉西北叫“司錢龍”,二月二早上太陽沒出山以前,家家户户都要提桶到河邊或井邊取水。汲水時桶裏放着銅錢,提上水後邊走邊灑,到家後將剩下的水倒入水缸,這樣就把“錢龍”引回來了。引錢龍時不準説話,以免嚇走錢龍。

在豫東一帶,農曆二月二的早晨家家必用爐膛裏的灰在院子裏及大門外打囤,即把草木灰放在長柄鐵杴上散落成圓圈,然後圓心處放上不同的糧食,這實際上是莊稼人對糧食豐收的一種祈願。

  5、祭社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類似龍抬頭節習俗,又以祭社習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俗,如在桂東客家地區。

土地神古稱“社”、“社神”,傳説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於“地載萬物”、“聚財於地”,人類產生了對土地的崇拜。進入農業社會後,又把對土地的信仰與農作物的豐歉聯繫在一起。我國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稱“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稱“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習俗內容豐富,主要活動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

  6、不能做針線活

婦女們在這一天不能做針線活,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婦女起牀前,先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

起牀後還要打着燈籠照房樑,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樑,蠍子蜈蚣無處藏”。有的地方婦女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2】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

民諺曰:“二月二,龍抬頭。”農曆二月八年級前後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此時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傳説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故稱“龍抬頭”。千百年來,人們把龍視為帶神祕色彩的吉祥物。“二月二”是龍抬頭的日子,就自然而然地成為民間一個重要節日了,許多習俗也多與龍有關。有人認為,過了二月二才算把年過完,這也未嘗不可。本站還是把二月二單為一章來談。俗話説:“過個大年,忙亂半年,正要消閒,趕上種田。”這是説過了十五元宵節和二十五填倉節,就要下地幹活了。過了正月十五以後,年基本算是過完了,各人都要尋正經事去做了。但年的氣氛還在,特別是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裏又讓人們重温了一下年時的熱鬧。

二月二是龍頭節,也叫春龍節、春農節或農頭節。相傳是遠古時期伏羲重視農桑,每年二月二都要親自扶犁耕地,以引導人們開始春耕春種。到黃帝、堯帝時仍然如此。武王建立周朝後更是大勸農桑,每年二月二舉行春耕儀式,而且形成了一項國策。此時臨近驚蟄節,中原一帶春耕生產漸漸進人高潮,如果幹早就不能播種,所以希望老天下雨。伏羲號為龍師,而龍為百蟲之首、部落圖騰,人們就祭拜龍而希望天龍下雨。河北、山西一帶有驚蟄響春雷的説法,春雷一響龍就要抬頭,行雲布雨,這樣春種就能進行了。關於龍頭節的習俗有幾種值得介紹。

  吃龍頭

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裏和以前一樣也是講究吃喝的尤其要吃豬頭,稱為龍頭。但在民國時已不大聽見有人吃龍牙、龍發、龍麟了,而且有的地方還稍有變更,要添用些洋醬油或西紅柿汁之類的'新東西,使之洋化,倒也算是時代特色了。這一天農家以菜作團稱“食龍蛋”,用面作湯餅稱“食龍鬚”。此日女子也是忌針的,恐怕刺傷了龍目。

  薰蟲

在這一天為了能驅除家裏的娛蟻等物,母親們還會念叨一些歌謠:“二月二,照房樑,蠍子、娛蛤無處藏。”其效果當然不能如其所願了,只是表達了人們的一種渴望罷了。與此相似的是擊坑的習俗。俗語説:“二月二日打炕沿,蠍子納蜒不見面,二月二日打炕頭,蠍子燦蜒全不留。”另外在這一天還有“薰蟲”和“引龍回”的俗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