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國小

來源:文萃谷 1.02W

迎着新世紀的曙光,沐浴着課程改革的春風,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國小如同一顆散發着誘人芬芳的蓓蕾,在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湖濱一里25號徐徐綻放。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國小是怎麼樣的,希望可以幫助家長選擇!

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國小

  教育孩子學會感恩

有人説,教育子女猶如讀一本天書。可見對子女的教育是何等複雜不易 。 當今社會“獨生子女”的教育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因為這些獨生子女霸道、任性、自私,不會與同伴友好相處,更不懂得與他人分享快樂,甚至沒有同情心,就更別説去“愛”了。 為什麼獨身子女的身上會出現這樣的毛病呢?我以為問題出在我們做家長、做長輩的身上。父母長輩對其嬌寵有餘,而“感恩教育”缺乏,讓他們成為全家所關注的中心。他們早已習慣了不斷地獲取,覺得別人為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於是,慢慢地,孩子自然就會變得唯我獨尊。在他們身上,難免會出現缺乏愛心和缺乏責任感等個性特徵,並且這樣的孩子往往感受不到真正的快樂。如何讓他們知道周圍人對他的付出不是理所當然的,是應該對周圍人的付出表示感謝的,體驗真正的快樂呢?就成為了我們家庭教育探索的一個重要內容。

十年前,我的女兒詩韻,一個早產兒呱呱降臨這個世界,她就像一輪朝陽為我們整個大家族帶來了歡樂和希望。朋友都説她是含着“金鑰匙”來的。儘管她擁有富足的物質生活和全家人的“疼愛和關心”,但為了避免在她的身上出現“獨身子女”的通病,我和家人很早就達成共識,在她牙牙學語的時候就對她進行“愛的教育”,引導她感受愛,教她學會感恩,體驗“給予”的快樂。如今已成為國小生的小女雖然學業成績一般,但她擁有陽光、開朗、寬容的性格,而且懂得關心他人,有同情心,學會了感恩,懂得“給予”和“付出”。這些好品格讓她獲得長輩的稱讚和喜愛,取得同伴的信任和友誼,使自己擁有了幸福和快樂。這令我們無比欣慰和驕傲。我和家人是如何在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愛的教育”的呢?現總結如下:

一、做好榜樣,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俗話説:身教重於言教。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家長就要身體力行,要做孩子的好榜樣,讓愛得到傳遞。例如:我們首先做到孝敬自己的父母長輩,感染孩子,使其明白人要懂得“感恩”。有好吃的,好玩的,首先想到的是長輩;一有時間就陪伴他們外出旅遊;無論工作有多忙都要抽出時間陪長輩過節過生日,和他們嘮家常,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等。並告訴孩子是因為爺爺奶奶他們曾經為了這個家付出了愛和艱辛。就這樣我們在女兒幼小的心靈裏種下了“愛”的種子,讓她漸漸明白長輩是家中的功臣,我們不能忘了他們,要更加尊重和關心他們。於是,她會在飯桌上為爺爺奶奶夾菜;會給長輩倒茶端水……她成了家中長輩的“小甜心”和“開心果”。其次,我們以“示範”引領孩子學會“感謝”。例如,我們家庭成員之間都會把“愛”和“感謝的話語”説出來。每當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幫忙是,我們會當着孩子的面説“謝謝”。尤其是得到孩子“端一杯水”或“拿一雙拖鞋”的幫助,我們都會“萬分欣喜”地對她説聲“謝謝”,讓她感受到她對於我們是多麼重要,以此讓她感受幫助家人後的快樂。因此,我們用心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對孩子“學會感謝”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巧用節日進行“愛的教育”,傳遞“感恩”

佛教中有這麼一句話對我深有啟發:愛出愛返,福往福來。誰不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有福之人”。但我深知只有懂得付出愛,會給予他人幸福的人,才會得到更多的愛和幸福。首先,各種傳統節日都成了我對進行感恩教育的最好時機。例如,每年的父親節、母親節、重陽節和教師節的節日,我都會引導並鼓勵女兒用語言和行動表達“愛”。我會事先跟孩子説:“兒童節是寶寶的節日,爸爸媽媽都送禮物給寶寶。馬上,母親節就要到了,你是不是也應該送給媽媽一件禮物,感謝媽媽的養育之恩呢?”接着幫助孩子一起動手製作一件禮物。當收到禮物時,我會對孩子的努力表示感謝:“謝謝你!你這麼愛媽媽,媽媽真的很高興!”這能讓孩子從被感謝中得到快樂,從而更願意去感謝別人。漸漸長大的女兒,更懂事了。每到重陽節和教師節,她不用我們家長提醒,她都會用自己的零用錢給爺爺奶奶、老師買禮物,表達自己真誠的感謝和美好的祝福。我真為孩子擁有“感恩”的好品格而感到自豪。其次,我還特意指導孩子為家人過生日,以此提高她的家庭“小主人”意識。平時,總是我們家長為孩子過生日,反過來我讓女兒為父母長輩過過生日。首先,在日曆上圈上這些特別的日子,讓她記住它,然後,請孩子設計一個慶祝方案,提醒孩子畫一幅畫、做一些感恩卡片等送給家人, 還讓孩子唱上一首感恩的歌曲,説上一句祝福的話語,從女兒心中不再只有自己,她在實踐中感受到,付出“愛”的'幸福,從而讓她懂得“生活中的感恩行動”是多麼重要。

三、配合班級開展的“感恩教育”,增強孩子的“感恩”意識

“感恩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女兒的班主任老師抓住各種契機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教育實踐。作為家長的我們盡全力支持。例如班級開展“我是孕婦”的實踐體驗,我就嚴格按老師的要求讓女兒挺着一個裝有“西瓜寶寶”的肚子完成了洗完、掃地、整理房間、澆花等家務活,還讓她自己梳頭、彎腰洗腳……長達兩個小時的時間,讓孩子在“行動不便”“腰痠背痛”中得出體驗:孕婦真辛苦!媽媽我愛您!女兒這充滿感恩的話語融化温暖了我這位母親的心。那一刻,我覺得養女兒真幸福,深深感受到體驗教育的重要。其次,我還按照學校要求在家庭中開展“角色互換”的親子游戲,讓孩子當一天家長。我學着孩子平時的樣子,讓孩子來照顧我。讓孩子體驗做父母的辛苦,也讓孩子明白,平時自己的這些嬌慣行為是不正確的。通過當一天的家長,她日後在發生類似行為時,就會先想一想:“我這樣叫爸爸媽媽給我做這做那,他們是不是很辛苦?”再次,我會還創造機會讓女兒當“小保姆”帶她的小表弟小表妹,在此過程中,增加了她對辛苦的體驗,讓多了一份責任心和愛心,也使她更深地體會到父母養育孩子的辛苦。從而學會了“感恩”。

四、將“感恩“擴展至所有幫助過自己的人

我以為: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不僅要從教孩子對自己的父母、家人心懷感恩開始,接還應該將這種感恩教育擴展到所有幫助過孩子的人。對孩子而言,感恩是從一句簡單的“謝謝”開始的。平時我會跟孩子説説自己得到朋友幫助的一些事情,讓她懂得在生活中,我們要感謝幫助過自己的朋友和夥伴。因此孩子在這個氛圍中受到美的薰陶,學會使用“謝謝”等美好語言。女兒善解人意、心地善良,懂得“感謝”,因此她在與夥伴相處,在集體開展的各類學習活動中,能看到別人的長處,包容他人的不足。她常常自己樂觀豁達的情緒感染着同學和夥伴。這的確是一件令我們做家長倍感欣喜的事情。

童話作家金小芙曾經説過:“種植什麼,都不如種植感動來得愉快。”也就是説會感動的人才會感恩,會感恩懂得給予的人才會擁有快樂的人生。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都應盡力教會自己的孩子懂得感恩。 因為孩子只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生命,感受生活,感恩關愛自己的每一個人,幸福就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其實,一個真正有福氣的人,對所有遇到的事,遇到的人都會心存感恩能欣然地感激自己所生活的環境,不斤斤計較別人的小錯,不給自己創造煩惱的情境,即使遇到困境,也能變通地換個角度思考,能心懷善意地傾聽世界,傾聽自己。讓我們通過“愛的教育”使孩子努力做個個心存感恩的人吧,讓他們擁有真正幸福快樂的人生。

  愛-----孩子成長的助力器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每個家長的心願,當然我作為家長也不例外。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特點,只要是家長能真正用“心”去體會就會發現孩子的亮點。

從低年級到中高年級,是孩子學習生涯的“新起點”,面對從環境的轉變,從“打基礎”到“學知識”的學習轉變,從“活動”到“上課”教學模式的轉變等等,孩子常常會出現一些不適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邁好國小生活的這一步,是一味的苛責?答案當然是不可以,這樣會讓孩子原本的彷徨心態變得更加的抗拒、排斥,我嘗試了一些辦法與大家分享。

一、傾聽+引導=讓孩子愛上學習的生活

經常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有興趣才會愛上,心中有了愛就不會排斥。快要入國小時,孩子對新的地方會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為了擺脱孩子的恐懼

心理,在入國小的前半年,我就常常帶着孩子在未來的國小——外國語學校附屬國小外徘徊,告訴孩子:這就是你以後要上的國小。讓孩子看到國小的美、有趣的地方,先入為主的愛上這裏。

盼着盼着,孩子終於踏入了國小的校門,國小的生活當然不是一帆風順的咯!這裏生活環境的改變、教學模式的轉變、與新朋友的相處……都會造成孩子的不習慣,這時作為媽媽的我能做的就是成為孩子最好的傾聽者,讓她傾訴着學校裏的喜、怒、哀、樂。如有一次孩子回來興高采烈地告訴我:媽媽,我今天被老師表揚了。我摸摸孩子的頭,為她的表現感到欣喜。還有一次孩子哭喪地臉回來告訴我:我今天上課不專心,被老師批評了,我不想上學了。面對孩子的情緒,我並沒有斥責於他,傾聽後告訴孩子:被老師批評是挺傷心的,但你發現沒有,老師很關注你哦!連你一點小分心都看到了,所以下次你要努力,讓老師看到你的進步哦!孩子驚奇地看着我一會兒,才點點頭。

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孩子需要的是朋友般的理解,身為家長的我們要以積極、正面的心態引導孩子去看待問題,潛移默化的給孩子一種積極心態去面對新的生活、學習,讓她愛上國小的生活。

二、規劃+自理=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在入國小的時候,就經常有經驗的家長説:國小是好習慣的養成期。好的習慣可以受益終生,也可以影響孩子的生活方式和個人成長的道路。因此做為家長要在習慣養成上多下功夫。如何做,才能讓孩子不排斥呢!

針對這個困惑我諮詢過有經驗的家長、翻閲過相關書籍,發現一味的催促、陪伴並不是良策,而且我的工作時間也不可能做到。於是我採取了與孩子商量後,孩子提出:他要有遊戲、玩耍、看電視的時間。面對孩子的提議,我的唯一要求就是在9:30分入睡前必須做完作業,至於時間則由孩子的自我規劃,如果未完成則取消本週的全部遊戲、玩耍、看電視的時間。面對規劃,孩子有時是會忘記的,我會看着時間進行温馨提示,後面孩子覺得先玩總是不安心,於是她自己變更了規劃,將先完成作業後遊戲,這樣作業時間不拖拉同時遊戲時間自由又放鬆。

懂得規劃,才能合理安排,這樣自我管理的方式能更好的讓孩子接受好習慣的養成。

三、才藝+外交=增強孩子的自信感

除了學習,興趣的培養也很重要。當然這些興趣是建立在孩子喜歡的基礎上,運動、鋼琴都是寶貝自己選擇的,我們家長則是採取支持的態度,讓她自得其樂、自我賞識,也有利於身體鍛鍊以及才藝薰陶。

在外交上,我們則是在外出遊玩時、用餐時,在需要諮詢、服務時,則是由這個小祕書出馬,與別人、服務員等進行交流。

才藝讓孩子有內涵,外交讓孩子大膽與人交流,這樣孩子在學校裏就不會膽怯、能主動與人交流,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四、溝通+協調=及時瞭解孩子的整體狀態

溝通是最好的橋樑,孩子畢竟生活在國小裏,瞭解更多她國小生活的是辛苦的老師們,最好與老師的溝通,才能第一時間瞭解孩子,幫助孩子改善,促進孩子的發展,因此我們平時除了每天關注孩子班級羣動態並且及時能與老師溝通,晚餐時間我們都會認真傾聽孩子每天在學校裏的故事,有時也會和她一起分析提供適當的見意。

五、孝心+愛心=感恩的心

有愛心。讓孩子知道尊老愛幼,孝敬師長,體會父母工作的艱辛,懂得關心和幫助他人。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多,所以孩子非常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要求孩子時首先要自己做到。所以我們平時從生活中點點滴滴來薰陶他。

以上的這幾點方法也讓我的孩子在這兩年來先後在校被評為“文明學生”“小小美容師”。並且在校舉辦的科技節“創新方案”比賽中榮獲二等獎,藝術節“美麗廈門.美麗外附繪畫”比賽中榮獲二等獎。這只是我們家的小做法,我們也將繼續與學校配合,讓孩子發揚自己的優點、改進自己的缺點,努力把孩子培養成一名全面發展優秀的國小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