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手抄報內容

來源:文萃谷 1.07W

又是一年的清明節 ,我們在這裏緬懷先烈。我們要爭做文明學生,創建文明校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清明祭英烈手抄報內容,歡迎大家參考!

清明祭英烈手抄報內容

  【1】清明祭英烈手抄報內容

一年清明

英雄墳頭的草兒黃了又青

望着戰友英俊的照片

你在笑而我的心卻很痛很痛

這一天我知道你很開心

因為這一天你會看到很多親人的面孔

他們會給你送很多你喜歡吃的

還有我們送給你的鮮花你數也數不清

我們去看看咱年邁的老母親

開明的母親已不再因看到我們而痛哭失聲

你已經成為她老人家的驕傲和自豪

她説英雄的兒子就活在她的心中

兒子已經比你走時高大了很多

沒有你的庇護卻一樣堅強的像一隻雄鷹

爸爸是英雄兒子就絕對不會慫

你高大的形象優秀的品質已經被兒子傳承

又是一年清明

站在一座座墓碑前心情萬分沉重

人間存在着正義,也存在着邪惡

在邪惡面前我們總要有犧牲

你走了,親愛的戰友

留下一段征程我們去完成

你走了,留下的精神

就是激勵我們前衝的號角聲

我們也許會慢慢忘記你的姓名

卻會記着你有一個不會更改的名字:英雄

我們也許會忘記你平凡的模樣

你的精神卻會像花兒一樣永遠盛開在我們的心中

  【2】清明祭英烈手抄報內容

  關於清明節的資料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2006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傳統習俗:插柳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專家介紹説,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普遍存在三種説法。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據説,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説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説:“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説法:中國人將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節。清明節正是百鬼出沒頻頻、索討多多的時節。受佛教的影響,觀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眾生,許多人便認為柳條有驅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稱為“鬼怖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寫道:“取楊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便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另外一種説法是,此俗是為了紀念介子推。介子推為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讓晉文公和羣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晉文公親率羣臣爬上山來祭拜介子推時,發現當年被燒燬的那棵老柳樹居然死而復生。晉文公當下便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且當場折下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從此以後,羣臣百姓紛紛效仿,遂相沿成風。清明插柳戴柳成為紀念介子推的一種象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