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假課文”退出教材

來源:文萃谷 2.96W

人民教育出版社近日發佈聲明,2012年,教育部開始組織全國一流專家新編寫義務教育語文教材。在編寫新版教材過程中,編寫組對選文嚴格把握標準,廣泛聽取意見,教材送有關領域專家嚴格審查把關。在新版教材中,對於一些有爭議的文章將不再選用,其中就包括《尊嚴》一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尊嚴“假課文”退出教材,希望大家參考!

尊嚴“假課文”退出教材

“假課文”退出教材

《尊嚴》是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的大意是流浪到美國南加州的一位年輕難民執意用勞動換來食物,鎮長很是讚賞,把女兒許配給他,預言他將會成功,因為他有尊嚴。這個難民便是石油大王哈默。據資料顯示,這個故事是虛構的,石油大王哈默並沒有這樣的經歷,這篇課文如同《愛迪生救媽媽》《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樣,都是經不起推敲的假文章,也是在坊間被諸多老師質疑的課文之一。

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綜合性實踐性學科,就語文教材而言,不僅要教會學生運用語言的方法,還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得到薰陶,思想得到淨化,得到人文主義的教育。《尊嚴》這篇課文的表達方法或許可圈可點,但是語言形式並不能掩蓋內容虛假的硬傷。用一篇虛假的故事,來教育學生如何獲得尊嚴,這本身就是欺騙,何談教育?

再者,《尊嚴》這篇課文所傳達的思想本身就有問題,文中的哈默靠自己的勞動換來食物,就贏得了尊嚴,那麼是否是説那樣飢餓的難民就沒有尊嚴了呢?對於他們就要抱以鄙視與批判呢?學生應該如何看待那些生活上落魄的人?人與人是平等的,尊重他人,給予他人以尊嚴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線。社會上那些時運不濟,或貧窮,或落魄,或不幸的人,需要我們給予他們以同等的尊嚴,這才是正確的思想導向。從這一點來説,《尊嚴》一文也確實不適合作為國小語文教材選用。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材選文要文質兼美,具有典範性,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各種類別配置適當,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語文教材是課程的載體,不僅體現編者的意圖,而且貫徹國家的意志,體現語文教學的導向。可以説,語文教材的質量直接決定着語文教育的質量,因而,編寫語文教材應當具備開闊的思維,以及開放的'意識,面對質疑,面對錯誤,絕不能夠避而不談,熟視無睹,而應積極面對,正面迴應,讓語文教材趨於完善,從而給予學生更好的語文教育。人教社對《尊嚴》迴應展現了一種包容的態度,更體現了對語文負責的精神,值得點贊。

不選用“造假”課文是教材該有的“尊嚴”

近日,人教社網站發佈針對語文課本《尊嚴》一文被質疑造假的迴應。人教社迴應稱,出版社正在組織有關專家對此進行研判,將依據專家意見做出相應處理。而新版語文教材已於2016年9月開始使用,並沒有選用該文。

據瞭解,《尊嚴》一文描寫了美國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但這是個被杜撰的故事,年輕的哈默流浪到美國南加州,他用勞動換來食物的舉動受到鎮長的讚賞,於是鎮長把女兒許配給他,預言他將會成功,因為他有尊嚴。有語文老師質疑稱“這樣一個實業家,什麼時候臉色蒼白骨瘦如柴地逃難要飯?他的前兩任妻子一個是俄國的女男爵,一個來自新澤西州,哪一個是南加州小鎮鎮長許配給他的?”

語文教材是傳道授業的重要依據,尤其國小語文教材對啟蒙學童而言的意義非同一般,直接影響着他們對客觀事物的認知與解讀,形成根深蒂固的記憶。而近年來,教材烏龍事件頻頻出現,李白詩句被篡改、韓愈只活到15歲、戰國時期的孫臏已經坐上輪椅……選材把關不嚴,審核不力,一些違背常識以及違背科學的內容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現在教材之中。

儘管圖書編校的差錯率允許在萬分之一,但萬中選一的教材並非一般出版物,與字詞典一樣,都是規範性的出版物,容不得半點馬虎。爭議大的應該虛心聽取意見,確有不妥的課文就該早日拿下。而一些地方教材編撰者和出版方對質疑的聲音不以為意,比如《愛迪生救媽媽》被一線語文教師質疑了若干年,卻在教材中巋然不動,編撰者選擇性沉默,出版方漠視推諉,致使教材中時常出現陳年老錯,爭議不斷,有教研員直言,“教研會中挑錯環節必不可少,教材中的錯誤,必須挑出來向老師傳達。”從這個層面來看,此次人教社棄用被質疑課文,以有錯必改的原則對待質疑並認真處理,這才是出版社該有的姿態。

其實,隨着時代的進步,教材審核不僅應該更加嚴格,也應更加開放。一個高級語文老師未必能夠挑出一個醫學低級錯誤,這就要求審核者不妨根據內容約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審閲。與此同時,審核者也不妨多點“互聯網+”的思維,比如將擬用課文放在教育平台,多請一線老師品讀,往往他們更獨具慧眼指出錯漏,過完這道篩子,有錯即改,有疑即清,為了教材,更為教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