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弘揚生態文明創建森林城市徵文600字

來源:文萃谷 1.5W

森林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建設的主要內容,它不斷豐富和滿足人們保護自然、嚮往自然、迴歸自然的物質文化需求,還為林業發展提供精神思想和理論基礎。下面是關於弘揚生態文明創建森林城市徵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弘揚生態文明創建森林城市徵文600字

  【1】弘揚生態文明創建森林城市徵文

新年將至,喜訊頻傳。這些喜事極大地鼓舞着慶元人民,更加堅定了我們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的信心和決心。

高速剛開通,鐵路又上馬,慶元從此打開山門,迎接全新的世界,深閨秀麗將漸為人識。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和一貫的任務,就是要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堅定生態自信,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第一責任”的理念;堅定打造“尋夢菇鄉、養生慶元”的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唱響做亮“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這塊金字招牌,堅持把生態保護放在首位,夯實生態屏障功能;切實鞏固“五水共治”、“潔淨鄉村”、“三改一拆”等各項工作成效,不斷優化生態環境和城鄉環境。省委書記夏寶龍今年在慶元考察調研時指出,“青山綠水是慶元發展的最大本錢。家有梧桐樹,不怕引不來金鳳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希望慶元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係,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悉心呵護一方碧水青山,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我們一定要牢記夏書記的鞭策和囑咐,努力打造“美麗浙江”的慶元版。

其次要樹立發展自信,全面建成“中國避暑勝地”。今年來,我縣在省委“兩美”戰略部署和市委打造生態旅遊名城的引領下,緊抓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範和省級生態功能區小城市試點機遇,進一步明確發展路徑,以建設避暑勝地為載體,聯動形成“美麗城鄉、美麗產業”的發展格局,使之成為“尋夢菇鄉、養生慶元”近期戰略目標實現的重要支撐。今年開始我縣啟動“美麗縣城”建設三年百億行動,安排城市建設項目78個,計劃總投資207億元。截至11月底完成投資21.73億元,全年預計可完成投資25億元。12月6日,在“美麗中國——全國特色生態旅遊城市創建與發展論壇”上,慶元從全國220多個候選城市中脱穎而出,榮獲“中國避暑勝地”稱號,這是我縣自去年獲得“全國最美生態旅遊示範縣”後再次獲得的國家級旅遊名片;這是對11月7日召開的十三屆縣委十次全會作出《關於建設中國避暑勝地加快打造“尋夢菇鄉養生慶元”的若干意見》決定的最好詮釋。而鐵路時代的到來,則更是標誌着慶元建設中國避暑勝地的一個重要機遇的來臨和嶄新開啟。

當前,如何把握交通狀況改變帶來的重大機遇,如何讓鐵路經濟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等眾多難題都亟待破解。千秋偉業,事在人為,我們要凝聚幹羣自信,促進慶元事業發展。為此,我們要深刻領會夏寶龍書記關於“欠發達地區幹部羣眾思想狀態不能欠發達、工作幹勁不能欠發達”的要求,鐵板釘釘,狠抓落實,弘揚“不甘落後、開拓創新、勇於擔當、和衷共濟”的新慶元精神,以深化“人人在一線、個個挑重擔”等工作機制,在全縣上下形成一線破難、一線比學的幹事氛圍,自覺將夏寶龍書記提出的“工作十法”作為實踐指南,使項目一線和基層一線成為全縣幹部檢驗能力的“試金石”、合力攻堅的“加油站”、踐行羣眾路線的“必修課”,促進各項工作有效落實,以“積小勝為大勝”的負責務實態度和“功成不必在我任”的胸襟氣魄,幹羣一心,勤奮有為,努力交上一份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答卷!

  【2】弘揚生態文明創建森林城市徵文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式。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未來人類的繼續發展為着眼點。

這種文明觀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這種文明觀同以往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具有相同點,那就是它們都主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展物質生產力,不斷提高人的物質生活水平。但它們之間也有着明顯的不同點,即生態文明突出生態的'重要,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幹,為所欲為。

生態文明又同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説它們有聯繫,是因為生態文明既包含物質文明的內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內容:生態文明並不是要求人們消極地對待自然,在自然面前無所作為,而是在把握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地能動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在這一點上,它是與物質文明一致的。

而生態文明所要求的人類要尊重和愛護自然,將人類的生活建設得更加美好;人類要自覺、自律,樹立生態觀念,約束自己的行動,在這一點上,它又是與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寧説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説它們有區別,則是指生態文明的內容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説,生態文明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人類對於文明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文明是相對於野蠻而言的。從社會形態的角度看,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經歷了奴隸文明、封建文明、資本主義文明、社會主義文明;從生產方式的角度看,人類又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等等。但從生產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着眼點主要是物質,是物質生產能力的提高,人類物質生活的改善。這當然沒有什麼不對。

因為在生產力水平很低或比較低的情況下,人類對物質生活的追求總是佔第一位的,所謂“物質中心 的觀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隨着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人類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工業文明造成的環境污染,資源破壞,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問題的產生和發展,人類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物質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視精神生活;發展生產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壞生態;人類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須保護生態平衡。讓我們共同努力,承擔起歷史賦予的社會責任,為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為創造美好未來做出積極的貢獻,讓安康的明天更加美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