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的五個誤區

來源:文萃谷 5.07K

“早期教育”這個概念,不應只是智力開發,應該涵蓋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美育以及最重要的――養成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質、社會適應能力以及道德基礎。下面是yjbys小編分享的一些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早教的五個誤區

  誤區1:

早期教育等於早期智力開發

智力開發非常重要,在嬰幼兒早期教育中佔有重要地位。但“早期教育”這個概念,不應只是智力開發,應該涵蓋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美育以及最重要的――養成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質、社會適應能力以及道德基礎。為此,我特別提出一個培養目標,那就是:培養“健美、聰慧、性格品質好的創造型人才幼苗。”

提醒各位父母千萬不要以犧牲孩子社會性為代價,關起門來搞智力開發,這樣會錯過孩子的習慣、性格培養的最佳時期,得不償失。

  誤區2:

過早定向

所謂過早定向,就是父母武斷地認為自己的孩子長大應成為鋼琴家、畫家、歌唱家等等,過早地為孩子定向培養。

在0~3歲的.嬰幼兒時期,教育內容不是從技能、技巧方面下功夫,而是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打基礎。一個孩子的基礎打好了,學什麼都快。如果太早拔苗助長,反而會害了孩子。為此,我建議父母記住一個十六字方針:“全面發展、充分發展、多方培養、因材施教。”

  誤區3:

早慧早夭

有老人説:“你不要教我的孫子,小孩子太早聰明瞭,會短命的!”我原以為這只是老一代人的個別偏見,等到我有一次與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媽媽交流時,居然也聽到關於早慧影響健康的高論,這時我才開始關注這個問題。

事實上,從實際調查和研究來看,結論恰恰相反。有人曾統計了400多位名人的壽命,他們的平均壽命遠遠超過普通人。而英國著名生理學家米勒和科基利斯對用腦與健康做過長期研究,他們的結論是:用腦越早,身體越好;用腦越少,衰老越早。因此,只要科學地開發幼兒的智能,腦子會越用越聰明。

  誤區4:

早期教育破壞了孩子幸福的童年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不歡樂、不幸福。對於孩子來説,一件事我不想幹,硬要逼我去幹,我就感到不歡樂、不幸福。而早期教育的內容和方法都是在遊戲中進行,孩子們何樂而不為呢?更何況,孩子們的遊戲和學習是不分的,他們眼睛睜開的每一秒鐘,都在遊戲,同時也在學習,比如搭積木,這肯定是遊戲吧,但他們同時在學習,在學習構築空間的能力。

當他覺得不好玩時,他會自我保護,東張西望,不聽你的。如果你還要強加於他,他便使出第二種保護――哭鬧。如果你還要堅持,他便使出“徹底保護”的“殺手鐗”――他睡着了。

有些人認為:孩子幸福的童年,應該是今天到陰溝裏去抓一點髒東西,明天把鄰居家窗户打破,後天呆呆地看着牆上的掛鐘等着睡覺。這也許是你經歷的幸福童年,但不意味着就是孩子的。

  誤區5:

教育必先理解,孩子不理解的東西教了沒用

這個觀點聽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對嬰幼兒不適用。如果要0~3歲的孩子理解了以後再教他,那等於什麼也不能做,因為他們對什麼都不理解!

當寶寶叫你“媽媽”時,是因為他理解了“你是生我的那個女人,是我爸爸的太太”?當然不是。而普天下的母親沒一個會這樣對孩子説:“寶貝,你還不理解這個詞,等你理解了再喊我媽媽,好嗎?”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先入為主”。先輸入信息,以後再理解,也就是“不求甚解”。因為嬰幼兒有一種獲取各種信息的本能要求,只有大量的外界刺激,他的神經網絡才能建立,所以教育不能等到孩子理解了再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