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城南舊事》後有感

來源:文萃谷 1.05W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影,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長篇小説。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城南舊事》後有感範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城南舊事》後有感
  《城南舊事》讀後感_篇1

這本神奇的書,像一位繪畫大師,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善惡、冷暖為我呈現了一出精彩絕倫的演出。合上此書的最後一頁,房間裏飄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

我一向對名著不太感興趣,往往是看了半截便將其打入“冷宮”。《城南舊事》不同,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敍述將我領進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人的真摯敍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對人間温暖的呼喚,不但寫得親切動人,而且每個故事都能令我思緒起伏,多種交集的感覺同時在心頭湧現。

《城南舊事》中滿含着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着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主人公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裏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所以她和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情,三天兩頭的往惠安館裏鑽;她和“小偷”寫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着“小偷”的故事;她愛着自己的奶媽,望着她離去,英子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雖然很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惠安館”、“駱駝隊”、“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每一章節都飽含着樸素的氣息,感人肺腑。但似乎這些故事的主角最終都離開了英子,他們的離去,讓英子堅強了、也長大了。

這本神奇的書,像一位繪畫大師,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善惡、冷暖為我呈現了一出精彩絕倫的演出。合上此書的最後一頁,房間裏飄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

  《城南舊事》讀後感_篇2

假期我陪兒子拜讀了《城南舊事》這本神奇的書,她像一位繪畫大師,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善惡、冷暖為我呈現了一出精彩絕倫的演出,合上此書的最後一頁,房間裏飄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影,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長篇小説。它描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小女孩林英子跟隨着爸爸媽媽從台灣飄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衚衕裏。京華古都的城垛頹垣、殘陽駝鈴、鬧市僻巷……這一切都讓英子感到新奇,為之着迷。會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夥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媽、沉痾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它滿含着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着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如今, 我早已告別快樂無憂的童年,《城南舊事》把我拉回了過去,回憶童年的往事。我的童年在魯西北農村度過,雖然沒有高樓大廈,沒有電腦遊戲,沒有肯德基,沒有各式各樣的玩具,卻有清澈的河水,裊裊的炊煙,成羣的夥伴,自由的呼吸着帶有泥土氣息的空氣……

現在兒子已經10歲,沐浴在家長的關愛、希望之中,茁壯成長。國小之前無憂無慮,上學之後忙碌起來,象其他孩子一樣週末參加各類興趣班,自由時間越來越少。由於工作原因,我們很少帶兒子出遠門旅遊,內心感到無限慚愧。如今我們生活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生活壓力重壓着我們,望子成龍盤踞在我們內心,我經常問自己,那麼我們應該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童年?

我們要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鮮的空氣;我們要關心別人,讓孩子體會感恩;我們要帶孩子長途跋涉,讓孩子更加堅強;我們要……。我們要讓孩子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快樂的童年,等長大後回憶起來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正如冰心奶奶曾説過一句話:“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

  《城南舊事》讀後感_篇3

初讀《城南舊事》,好像陷入一個復古的相冊,在一片泛黃之中去找尋那一份關於童年的記憶。

童年是短暫,因短暫而美好。對許多人來説,童年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充滿童真、快樂,對未知的好奇與神祕感,所有一切的一切,都美好而易逝,易逝而美好。寫童年的作家很多,但林海音描述童年的手法卻與其他作家不同,一反慣常使用的體驗性隨筆文體,通過一位小姑娘之眼,來窺探發生在身邊的成人世界書中的林海音用細膩的筆觸去刻畫一個個人物,那一段段“舊事”彷彿就在眼前,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紛紛出場:無文化卻任勞任怨生了一大堆孩子的母親;充滿威嚴具進步思想卻早逝的父親;用奶水和幫工做一年四個月換取一個月四塊錢,兩副銀首飾、四季衣裳,一牀新鋪蓋的宋媽;感情受挫導致成了“瘋子”最後喪身於車禍的秀貞母女;充滿女性柔媚風情而又善解人意的風塵女蘭姨娘;因生活所迫走上偷盜之路的收買破舊貨的小子……有反覆出現的主角人物,也有蜻蜓點水,幾筆帶過,卻入木三分,讓人過目難忘的配角。作者鋪陳了一幅生活畫卷,讓人不單讀到老北京的一些舊日風土人情,也讀到作為移民者的英子一家從故鄉閩南帶來的文化痕跡。

通過小孩的眼光看大人世界,通道似乎窄了,卻也增加了小説的純度和想象空間。在英子眼裏,無論哪一個人物,都是善良的,縱是當了賊的賣小雜貨男青年,宋媽懶做好吃嗜賭沒責任心的丈夫“黃板兒牙”,也不例外。這正切合了一個孩子對人世的最初認知:人之初,性本善。故結構簡單,卻耐人尋味。

提及童年,眼前便不覺浮現屋後的池塘,母親的巴掌以及父親每次回家背的包。這些東西好像全部定格在生命之中,怎麼揮都揮不去。真有一種“玉户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的感覺。

童年如夢,夢出外婆的橋;童年如橋,接着未來的路。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這是對童年的最佳註解。是啊!童年如夢,夢裏的一切都是新奇的,所以孩時的我們不會覺得累。像林海音一樣,用孩子的眼光去自看世界,那這個世界以及這生命,便是一場夢,一場不會累的夢,一場純淨如水的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