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600字

來源:文萃谷 3.14W

品讀經典,不單單鑑賞到傳統文化的美,更使人開擴了眼界,從中汲取力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歡迎大家參考!

中學生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600字

  【1】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其間瀟灑的文意,正是盛唐浪漫主義作品的寫照。讀唐人的詩,頗有蕩氣迴腸之感。愁緒醖釀在濃濃酒香與詩香中,映成了地上對飲的人與影;狂意凝聚成人生在世盡情歡樂的金樽;精忠報國的赤誠之心焐熱了五月天山上萬年不變的積雪;化身成為提着玉龍寶劍奮勇殺敵的強兵。

我讀唐詩,體會了唐人的胸襟與氣度。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怨婦傾訴,正是宋人精於風花雪月的婉約佳作。他們輕柔地描繪出一處接一處不張揚温馨或催人淚下的場面。且看《漱玉詞》、《夢窗詞》,單是這淡雅的集名,便帶給讀者多少遐想——心動澎湃地聆聽牆內佳人銀玲般的笑聲;在帶湖邊舉一杯酒邀請白鷺共飲;少婦在心灰意冷之時一張機一張機地邊勞作邊哭訴自己的悲慘;女子拾一片菊花感歎自己飽受苦痛人比黃花瘦;寒蟬鳴聲一聲高過一聲令人的心感到涼。

我讀宋詞,體會了宋人的真摯與悲憫。

古道塵飛揚,騎着瘦馬的老者隱沒在夕陽之下;長亭送別,清晨片片霜葉卻是女子相思,別離的淚浸濕;潼關外千古一歎何其壯哉!還有漢宮靜寂的秋,有荒棄了的不再有她歡聲笑語舞蹈身姿的長生殿,以及張驢兒陰險的嘴臉與竇娥難以瞑目的怨恨。

我讀元曲,體會了被壓迫在蒙古人腳下元人的切膚之痛折射出的點點滴滴,就像那無端的飛雪,在三月裏使人頓感淒涼。

聆聽“知某數,識某文”的教誨,通曉“人不學,不知義”的道義,明白“香九齡,能温牀。融四歲,能讓梨”的孝悌。品讀琅琅上口的《三字經》,內心拾得一份寧靜。

品讀經典,不單單鑑賞到傳統文化的美,更使人開擴了眼界,從中汲取力量。不妨浸淫在古典戲中還自己喧囂的`心靈以清明。

  【2】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

對於經典,閲讀形式上的過分改變容易失經典之味黯淡,閲讀原著則時常難免枯燥、艱澀——如何閲讀經典,在一個追求“快速消化”的時代,成了矛盾難解的命題。在我看來,經典應當“把玩”,但要不失韻味;可以改變閲讀方式,但要把握改編之“度”。

所謂“把玩”,即將經典置於與讀者同等的位置,使讀者在自由、寬鬆的氛圍中“玩味”經典,繼而與作者發生情感共鳴。然而當今教育的“閲讀經典”要求卻與此目標相去甚遠——學校列出繁多的經典書目成為學生的必做任務,不僅抹殺了學生閲讀經典的興趣,更是從一開始將經典奉於高台,貼上昂貴的“價格貼籤”,在閲讀之前在作品與讀者間設置了一道沉重的屏障,不利於讀者在作品中獲得更深刻的情感體驗。這種強行灌輸的做法,往往賦予閲讀完成任務式的功利性,使學生在課業之外便對經典敬而遠之。因此,閲讀經典,首先應摘下“有色眼鏡”與諸多時代標籤,在自由的“把玩”中收穫獨特的情感體驗。

閲讀原著應始終作為閲讀經典的基礎。通過漫畫、影視的形式可以作為引發讀者興趣的調味劑,但原著閲讀形式的改變往往是經典成為“壓縮麪包”,讀者的目光侷限於情結,而遺失了作品的精髓。這種淺嘗輒止的閲讀方式,使作品背後所依存的作者的精神與人文關懷蕩然無存。有人説,經典是讀不懂的,因為每一篇節乃至每一字句都傾注了作者最真切的情感與對人類命運的關懷,且每次讀都能有新的發現和感悟。如若閲讀經典卻獨獨遺失了閲讀原著這種最直接自然的情感交流方式,怎麼能苛求經典之精神在不同時代有完整的傳承呢?

賦予經典時代意義,以多種形式閲讀使作品常讀常新固然好,但人們卻常常因為不注意改編之“度”的把握抹殺了經典原著的韻味。近年來,紅樓夢等經典改編影視劇以其誇張的、與原著相去甚遠的情結“挑逗”着觀眾的閲讀味蕾,其高收視背後,卻往往是譁眾取寵的行為及至價值觀的顛覆。因此,閲讀形式的過分標新立異,將將觀眾對經典價值的追求,引向體驗變化的快感追求,並非閲讀初衷。

讓經典成為不是嚴肅的可“把玩”之物。

  【3】閲讀經典品味人生徵文

對於如何閲讀經典的問題,漫畫家、作家、影視嘉、表演藝術家分別給出了連環畫、讀原著、看視頻、演課本劇的建議。而在我看來,要領略經典的魅力,須讀原著,在品讀原著的過程之中,聯繫實際,以時代的價值觀解讀原著,方能“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品讀原著,實現與經典最親密的接觸,方能在字裏行間領略作品的真諦。原著就是作者的定稿,幾乎未經任何修改,最貼近真實的創作過程,能夠真實地表現作品所折射出的社會現實與作者的思考。連環畫、視頻、課本劇等不過是原著的“衍生物”,是由原著“翻譯”而來的。而由於文化與時代的差異,“翻譯”出來的效果一定大打折扣。“兩個黃鸝鳴翠柳”的名句在再好的翻譯家的口中也難以脱離“兩隻小鳥在唱歌”的膚淺。各種形式的“翻譯”或多或少地使作品喪失了“原味”。為了嚐出經典的原汁原味,我們必須品讀原著。

在品讀原著的過程中,若只一味深究作品,不聯繫生活實際,則可能會陷入“信乎古而違乎時”的“迂闊”。“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我們讀經典的目的,是要從不同時代的經典中獨處“治亂興亡之跡”,總結出經驗,用以指導現代人的生活。因此,品讀經典時,必須聯繫實際。著名的管理學家趙玉平在“百家講壇”系列節目《向諸葛亮借智慧》中把諸葛亮的為人處世之道與當今社會中的領導者的領導方式巧妙結合,引人深思。我們在品讀經典時,應將著作中人物的行為與思想與現實社會相對應,給經典添上時代的氣息,使之符合時代的價值觀,便能更好地理解、運用經典。

品讀原著時,不能被一詞一句所束縛,也不應拘泥於經典中的某一社會現象或人物行為。前段時間,有人指出《弟子規》中“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等做法不符合新時代的要求,指出應將其捨棄。實際上,我們在閲讀經典時所要關注的,是一系列做法後面體現出的精神。如在上述經典名句中,我們應收穫的不是“夜眠遲”的做法,而是珍惜光陰的精神。做法會應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而過時,但經典中符合人文關懷的思想與精神卻能適用萬世。

品讀原著,並以現代的眼光提煉出原著中的思想,就能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