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學習方法攻略

來源:文萃谷 1.7W

引導語:想要學習好語文,方法很重要,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國小語文的學習方法攻略,希望能夠幫助到您,謝謝您的閲讀

國小語文學習方法攻略

 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本能,不同的學習習慣對於思維能力與語文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利於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培養國小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國小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那麼,在國小語文學習中,應該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個人之見,大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預習與複習的習慣。

2.勤于思考與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

3.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習慣。

4.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

5.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問難,敢於表達自己見解的習慣。

6.獨立完成作業與自我評價的習慣。

7.課外閲讀的習慣。

 二、國小生語文的學習方法

微觀具體的做法叫做學習方法,宏觀整體的做法叫學習策略。語文學習有具體的方法,也有整體的策略。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在未來社會裏,“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對學生進行有關學習方法的指導是十分必要的。 語文的學習方法,有涉及語文整體的,有涉及語文局部的;有基本的,也有具體的。關於語文整體的基本學習方法,中外教育家、學者、作家都有這樣或那樣的論述。但多閲讀、多觀察、多練習和多思考看起來似乎是老生常談,但卻是學好語文的基本功。 關於對國小生具體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分為字詞的學習方法,句子的學習方法,段的學習方法,篇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寫作文的方法等。如:字詞的學習方法有分解法,組詞法,造句法,查字典法,同義法的比較法,根據語言環境理解詞義的方法,等等。 句子的學習方法有:擴寫、縮寫句子的方法,變換句式的方法,用關聯詞語理解簡單複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等等。段的學習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給段分層的方法,調整段中語序的方法,等等。 篇的學習方法有:分段的方法,歸納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學習寫作文的方法有:審題的方法,立意的方法,選材的方法,組織材料的方法,修改文章的方法,等等。

  三、國小生語文的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心理學研究的新興領域,也是當前語文教學心理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所謂學習策略,主要是指在學習活動中,為達到一定的學習目標而學會學習的規則、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種在學習活動中思考問題的操作過程;這是認識策略在學生學習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如何理解學生的學習策略呢?

1.重視學生的學習策略

就是承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強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和能動作用。

2.學生的學習策略是學會學習的前提

學會學習包含着學生運用一系列的學習策略;學生的學習策略是造成其學習個別差異的重要原因,對學生實行"因材施教"要考慮到他們學習策略的差異

3.學習策略是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動,它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選擇、使用、調節和控制學習方法、方式、技能、技巧的操作活動

學生的學習策略實施的過程,也是實行決策的過程。

學生的學習活動,主要是一種理性的認識或認知活動,一種思維或信息加工的的過程,這也是學習活動有別於人類一般認識活動的特徵。

知識有簡單和複雜之分,簡單知識學習在國小語文教學中,主要是詞彙學習,其難點不在於理解而在保持,因此,如何依據記憶規律,促進知識的保持成為促進簡單知識教學的主要問題。複雜知識學習,在國小語文教學中,主要指概念、規則的學習和閲讀、寫作的學習,其關鍵是理解,而理解的實質是學生知道新知識內部各要素之間及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學習策略。

(一)注意策略。語文教師可以採用外部手段來控制學生注意,並激發學生採用適當的注意策略,以促進學習與保持。我在讓學生讀課文時,就注意到"帶着問題讀課文"並不是一種最佳的閲讀方法,而"讓學生先讀課文,然後思考問題",反而是一種更有價值的學習策略。這是因為國小生的注意力比較差,一心幾用的能力相對較弱。

(二)編碼與組織策略。人們注意了的信息要想能夠長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對信息進行編碼和組織。無論是拼音、識字、閲讀教學,語文老師都需要經常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分類排隊,找出規律,就是這種策略的`運用。比如,學習“諮”這個字時,我讓學生找出它的形近字“姿、資”來,進行對比,比較記憶,學生大大加深了對這幾個字區別

(三)精細加工策略。我常常教育學生,在閲讀和聽講時,一邊聽(或一邊看),一邊要做筆記。有時可以畫出文中自己覺得寫得美或者寫得好的句子,有時可以在句子旁邊寫下自己的簡單感受。 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策略,應注意從小培養學生的這一習慣。但真正要使筆記成為一種促進學習的技術,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為了培養學生做筆記的良好習慣,我建議我們教師講課時應注意語速不宜太快,複雜的、重點的內容要適當重複,對講課內容的結構、層次和重點應進行板書。

(四)複述與複習策略。如,學生為了記住漢字,必須一遍遍地讀寫生字。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注意教育學生在閲讀過程中,邊閲讀邊背誦,將閲讀和嘗試背誦交替進行。這樣的方法,有助於學生的記憶順利進行。 另外,對於複雜知識的學習,複習策略包括邊看書邊講述材料、在閲讀時對材料的重點、難點和要點用畫線、圈點、加註符號等方式將其突現出來等。 這些都是已被無數事實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我們在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應有意識地對學生加以訓練。 四、國小生語文的學習能力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於通過語文教學發展學生正確理解和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也是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 所謂能力是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個性心理特徵,可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兩類。語文能力是一種特殊能力。它是以語文概括為基礎的,由四種語文能力與五種思維品質組成的,有20個交結點的、開放性的動態系統。

 四、概括是語文能力的基礎

對於國小生語文的聽、説、讀、寫諸方面而言,概括有以下表現:聽的關鍵是"聽得好"。即會聽,聽得準確,抓住別人講話的中心,理解所聽內容的實質。這是在"聽"中的概括能力的表現;説的關鍵是"説得清"。即逐步地掌握準確、鮮明、生動的口語表達特點,能做到用詞準確、詞達意明、語言通順、層次分明、修辭恰當、邏輯性強。這是在"説"中的概括能力表現。 讀的要素較多,一是朗讀與默讀的閲讀形式,二是理解詞、句、段、篇和修辭結構的閲讀內容,三是分析段落層次、獲得中心思想、掌握文章脈絡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三個方面都以學生的概括能力為基礎。寫作能力發展也是一個概括化的過程。國小生從“説”到“寫”,從“讀”到“寫”(仿寫)兩個過渡,都要通過書面語言條理化地、生動地表達出事物的內在聯繫。這裏就有一個綜合提煉的過程,即概括過程。 由於語文能力的基礎是概括,所以,我們在培養國小生語文能力時,要自始至終地突出對其概括能力的訓練。 傳統將學生的語文能力歸納為聽、説、讀、寫四種基本能力,這種提法是正確的。如果説聽、説、讀、寫反映了國小生語文能力的基本內容,那麼,不同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差異則與他們在語文學習中思維品質的差異密切相關。 思維品質是智力活動中,特別是思維活動中智力與能力特點在個體身上的表現。它體現了每個個體思維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異,通常包括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五個方面。這五種思維品質,是一個彼此聯繫、不可分割的辯證統一體。 作為教師,我們要從聽、説、讀、寫這四個方面出發,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和敏捷性,這樣,對於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國小生的學習方法對以後的成長和發展有巨大的影響,甚至可以決定將來的學習成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