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讀後感大全

來源:文萃谷 6.25K

《采薇》這首詩主要寫士兵久戍邊不歸時產生的思念家鄉、渴望回家的心情。《采薇》把士兵思鄉的心情逐步昇華,最後以“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的悲痛情緒寫盡了士兵的孤苦生活和無盡的感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額《采薇》讀後感大全,歡迎大家閲讀

《采薇》讀後感大全

  《采薇》讀後感(一)

《采薇》是《詩經·小雅》中的一篇。從《采薇》的內容看,當是將士戍役勞還時之作詩中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全詩分六章,前三章疊出,以采薇起興寫薇由作而柔而剛,而戍役軍士遠別家鄉,歷久不歸,思鄉之情,憂心不已!作者寫道:山薇啊,你發芽了,出生了,我們總該回家了吧!但轉眼又是一年,我們都顧不上家室,這卻是為何呢?為了獫狁入侵之故,我們連好好坐上一會兒也來不及,也是為了獫狁之故。我們需要攻戰!又到了采薇的時候,薇葉長大了,枝葉柔嫩,這下總該回家了吧!心裏的憂傷如此熾烈,為戰事奔波,我們戍期未定,誰難替我們帶回家信!山薇長得粗壯剛健了,這下該回家了吧!已是陽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沒完,還沒法閒暇,憂傷的心情好不痛苦,卻無人相慰勞!四、五兩章是寫邊關戰事繁忙、緊張:那盛開的花是什麼?是棠棣之花。用花之盛起興,喻出征軍伍車馬服飾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麼?那是將士的軍車,兵車既已駕起,戰馬高大雄健,戰事頻繁,軍隊又要遷徙,豈敢定居?駕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馬,軍將們坐在戰車上,步兵們蔽依車後,戰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魚皮箭袋時時佩在身邊,獫狁的侵戰如此強大猖狂,馬的。第六章則筆鋒一轉,寫出徵人在還鄉路上飽受飢寒,痛定思痛的哀傷心情:想能不日日加強戒備?這兩章寫的是獫狁的匈悍而周家軍隊盛大的軍威,紀律嚴正,卒伍精強。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艱辛而緊張的,這些都是作者用寫實的筆法來寫起出徵之時,那依依楊柳,枝茂葉盛,而此時風雪歸程,路遠,天寒,又飢,又渴,可謂十分狼狽而又悽苦。晉人謝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論為三百篇中最好的詩句。在文學史上影響極大。常為後世文人反覆吟唱、仿效。由於《詩經》素以渾厚、質樸着稱,這類如此悽婉動人的作品確屬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詩經》抒情作品的一個典範而為歷代文學家所稱頌。

這首詩的主題是嚴肅的。獫狁的兇悍,周家軍士嚴陣以待,作者以戍役軍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將帥、遣戊役,守衞中國,軍旅的嚴肅威武,生活的緊張艱辛。作者的愛國情懷是通過對獫狁的仇恨來表現的。更是通過對他們忠於職守的敍述——“不遑啟居”、“不遑啟處”、“豈敢定居”、“豈不日戒”和他們內心極度思鄉的強烈對比來表現的。全詩再襯以動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寫: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剛,棠棣花開,依依楊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軍士們“日戒”的生活,心裏卻是思歸的情愫,這裏寫的都是將士們真真實實的思想,憂傷的情調並不降低本篇作為愛國詩篇的價值,恰恰相反是表現了人們的純真樸實,合情合理的思想內容和情感,也正是這種純正的真實性,賦予了這首詩強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2《采薇》讀後感(二)

《采薇》一詩寫西周時期一位飽嘗服役思家之苦的戍邊戰士在歸途中所思所想,敍述了他轉戰邊陲的艱苦生活,表達了他愛國戀家、憂時傷事的感情。

全詩共分六章,前三章以倒敍的方式,回憶了征戰的苦況。這位戍邊戰士長期遠離家室,戎馬倥傯。軍旅生活是那麼艱苦,駐守地轉移不定,王室公事無休無止,戰士們無暇休息,有時還得采薇充飢。對此,難免怨嗟,產生渴望返回故鄉之情,但為了抵禦狁的侵擾,為了實現邊境早日安定,戰士們堅持下來,恰當地處理了個人憂傷痛苦與保衞疆土的矛盾。

四、五兩章筆鋒陡轉,描寫邊防將士出征威儀,全篇氣勢為之一振。先以自問自答的形式,流露出出征將士們雄糾糾氣昂昂的自豪感。接下來對戰車以及弓箭的描寫,顯示出將士們裝備的精良和高度警惕的精神狀態,使主人公的愛國思想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末章憶昔傷今。“昔我”兩句以樂景寫哀,“今我”兩句以哀景寫樂。然而在九死一生歸來之際,慶幸之餘,難免痛定思痛;加之歸途艱難,又飢又渴,怎不悲從中來呢!

此詩選自《小雅》,卻與《國風》同樣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如前三章的重章疊句中,以薇的生長過程襯托離家日久企盼早歸之情,異常生動妥貼。第四章以常棣盛開象徵軍容之壯、軍威之嚴,新警奇特。末章“昔我”四句,分別抒寫當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最有名的詩句。

  3《采薇》讀後感(三)

《采薇》是《詩經》中的名篇,這首詩就是一個戍邊的士兵久歷艱苦,在還家的路上又飽受飢寒,痛定思痛後悲傷心情的真實寫照。這首詩描寫了周人嚮往和平穩定的生活環境,對戰爭的厭倦。北方遊牧民族侵犯周朝,士兵為保家衞國而出征。出征前“楊柳依依”,惜別之情溢於言表。三年後,生還歸來之時“雨雪霏霏”,戰後蕭索破敗之景頓時躍然紙上,悲悽之感猶然而生。

從戍邊者思鄉的悲歌中,感悟個體生命的無能與歎息。在保家衞國的精神中,感受個體精神境界對於自然生命的超越。歸途中感受個體生命對苦難的體認,《采薇》通過情緒詩意般的流露和宣泄,提出了一個冷峻的理性思考。生命的解讀。在浩瀚博大永恆的宇宙中,人渺小的不及一粒微塵,人來這個世界的時候不是自己的選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也不是自己的選擇。同樣在生存期間,雖然有生存的意識,所謂生存的權利,但你同樣沒有生存方式的選擇。人類不過是裝在宇宙這個化學試驗瓶中的最微小的一個不等於零的分子,瓶中任何元素的變化,都會影響到人的變化。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都會使生命的個體陷入困境。《采薇》中的主人公一場戰爭將他無辜的捲入。他只有一個小小的願望——回家,卻難以實現。戰爭給予他的生存體驗是既痛苦而又興奮的。在這裏作者沒有寫戰爭中流淌的鮮血,殘缺的人體,扭曲的面孔,燃燒的戰火,堆積的死體。是因為人在社會主流意識的洗禮中短時間會被矇蔽,而只是展現了他來自羣體意識的興奮“維常之花,·君子之車·,四牡業業,象弭魚服,”讓他體驗了從未有過的榮光和威風。同時也給他帶來無限的思家的苦痛。戰爭結束了,經過了生命的苦苦掙扎,他還是他,“載飢載餓”。試問戰爭對他究竟有什麼意義呢?不過是一種經歷,一種體驗而已。而這種經歷與體驗原本就不是他的選擇,即使他想選擇也選擇不了。任何生物只能是自然的選擇,而選擇不了自然。

這首詩的主題是嚴肅的。獫狁的兇悍,周家軍士嚴陣以待,作者以戍役軍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將帥、遣戍役,守衞邊疆,軍旅的嚴肅威武,生活的緊張艱辛。作者的愛國情懷是通過對獫狁的仇恨來表現的。更是通過對他們忠於職守的敍述——“不遑啟居”、“不遑啟處”、“豈敢定居”、“豈不日戒”和他們內心極度思鄉的強烈對比來表現的。全詩再襯以動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寫: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剛,棠棣花開,依依楊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軍士們“日戒”的生活,心裏卻是思歸的情愫,這裏寫的都是將士們真真實實的思想,憂傷的情調並不降低本篇作為愛國詩篇的價值,恰恰相反是表現了人們的純真樸實,合情合理的思想內容和情感,也正是這種純正的真實性,賦予了這首詩強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籠罩全篇的情感主調是悲傷的家園之思。這首詩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作為邊塞體裁的鼻祖,內容卻沒有僅僅停留在愛國這一片面情懷的抒發,而是真實熱烈地表達了戌邊從戎的艱苦與憂愁。

《采薇》主導情致的典型意義,不是抒發遣戍役勸將士的戰鬥之情,而是將王朝與蠻族的戰爭衝突退隱為背景,將從屬於國家軍事行動的個人從戰場上分離出來,通過歸途的追述集中表現戍卒們久戍難歸、憂心如焚的內心世界,從而表現周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采薇》,似可稱為千古厭戰詩之祖。

  4《采薇》讀後感(四)

初讀《采薇》的時候,剛讀過《采苓》,那時覺得古代人特別有意思,不是《采苓》就是《采蘩》,還有《採蘋》《采葛》等等,都是在採某種植物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情愫,進而做詩抒情。雖形式隨意,卻自然直白,直抒胸臆,飽含深情。再讀《采薇》,就被歌者那親切真摯感人的語言感動了。

《采薇》這首詩主要寫士兵久戍邊不歸時產生的思念家鄉、渴望回家的心情。《采薇》把士兵思鄉的心情逐步昇華,最後以“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的悲痛情緒寫盡了士兵的孤苦生活和無盡的感傷。前三段寫士兵久戍邊疆的苦思。以薇菜剛長出芽、發芽、已經變老為時間順序,一次一次想要回家卻被公家差事耽誤,想要休息也沒有空。心裏焦急、愁悶、痛苦。生怕從此回不去!第四、五段寫士兵的軍中生活。將帥乘大車架高馬去征戰,士兵怎敢安居軍營不出戰?“君子所依,小人所腓”。“一月三捷”。將帥倚車把仗打,士兵靠車把身防。一月要爭幾回勝?從這兩段中我似乎讀出士兵對君王將帥的不滿:君王將帥只想着打仗擴大自己的地盤,有沒有想過百姓士兵的生活?壯年百姓服兵役去當兵,家人省吃儉用交賦税,飢寒交迫盼親人歸,可能等來的也只是親人的一紙死亡通知書。士兵呢?衝在戰事第一線的是士兵,死傷最多的是士兵,吃不飽穿不暖的還是士兵。可士兵得到了什麼?沒有穩定富足的生活,沒有人身自由自主權也就罷了,連回家都成了奢望。可能臨死都見不到家人一面,戰死他鄉,成了孤魂野鬼。為什麼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總是百姓士兵,享福享樂的總是君王將帥?第五段以柳代春,以雪代冬,寫出戍卒士兵的感傷和故鄉的物是人非。“行道遲遲,載渴載飢”生動形象的描寫出士兵迴歸家園時身心疲憊的樣子。仰天長呼“我的心裏太傷悲,誰能知道我心悲”。

感傷過後是思考:一個國家的富強穩定對這個國家的百姓來説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啊!雖然現階段我國因為釣魚山事件、南海事件等出現了領土的爭端為題,但國家的領導人並未因此大動武力,勞民傷財發起戰爭爭奪領土,而是儘量以和平的各種方式解決問題,給國民一個穩定安全的國家。國家領土完整固然重要,但人民的生命更重要。在這兩者中,國家的領導人選擇了保護人民的生命,領土完整再通過其他途徑解決。從這裏也可以看出,人類越是向着文明發展,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會趨於文明化。作為國家的領導人也會事先考慮百姓的疾苦,為整個國家、整個民族着想,儘量避免武力帶來的傷亡。相信每個國家的領導人都這麼想這麼做的話,整個地球將不會再有戰爭,地球將會是人類最好的家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