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布特勒的信》讀後感大全

來源:文萃谷 1.32W

當我讀完《就英法聯軍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時,我不由得被雨果的精神給打動了,他站在了全人類的立場上為中國打抱不平,他並沒有因為“搶劫”中國的有自己的國家而予以維護,他以客觀的角度給這次遠征中國給予了“讚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給布特勒的信》讀後感大全,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給布特勒的信》讀後感大全

  《給布特勒的信》讀後感(一)

上學期,我們學了雨果的一封著名的信,是在英法聯軍遠征中國前寫的,讀了這封信,我感觸頗深,也對雨果、對戰爭、對文化的保存有了更深的認知。

雨果是法國著名作家,他的文章大多具有諷刺意味,而在這封信中,他更是巧妙的運用了反語,諷刺與反對意味十足,令我十分佩服他。

雨果在信中對圓明園大加讚美,説它是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築”,“宛如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瞥見的亞洲文明的剪影”。可就是這樣一座“世界博物館”,竟被英法聯軍一把火就燒完了,只留下殘垣斷壁,那麼多的奇珍異寶,那麼多富麗堂皇的建築,幾代帝王的心血,在那一把大火中付諸東流,無影無蹤。

圓明園是中國的,可它更是世界的,可是戰爭,無休止的戰爭,不僅佔領了我們的土地,還將我們的文明與心血也毀掉!現在想想,都覺得寒心,覺得悲憤。

雨果在信中還提到了巴特農神廟,那是希臘文明的象徵,可是也被戰爭摧毀。中國和希臘都是文明古國,有着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是對世界文明作出過巨大貢獻的,可是下場卻是被其他民族摧毀掉自家藝術的象徵,還被無情的掠奪,而摧毀着和掠奪者還振振有詞,光明正大,真是可笑!

中國經歷了近百年戰爭,早已流離失所,家破人亡,難道連我們的精神寄託都不放過嗎?每次想到這裏,我就憤恨當時的侵略者,也埋怨當時我國的統治者——為什麼不能堅強點,保存下我們的精神寄託?歷史總是不堪回首的,但卻不能忘記;侵略者是殘暴的,但卻不能懼怕;有些事情也許是改變不了的,但是也要勇於説出自己的意見,做最後的嘗試。雨果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一位勇者,他能挺身而出,為我國的圓明園説幾句話,還狠狠的諷刺了這場荒唐的遠征,真是令我佩服。

當然,現在是二十一世紀,全世界提倡和平,不記仇,很對,但是也絕不能忘記我們民族、我們的文明所受到的傷害,我們應該把這種恥辱當作動力,努力去學習,那樣才能使我們的祖國強大起來;祖國強大了,才能不受欺負,才能讓其他國家敬重,不輕易挑起戰爭。

這就是我讀《就英法聯軍給巴特勒上尉的信》後的感想,也許我們現在所做的微不足道,但是眾志成城,如果我們每個青少年都能明白這個道理,這個理想指日可待,到那時候,圓明園的文明靈魂也可以安然了。

  2《給布特勒的信》讀後感(二)

我讀了一篇課文,叫做《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並且看了一個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的電影。在這之後,我不禁對英法聯軍當時洗劫圓明園的行為感到憤怒,圓明園本是我國珍貴的歷史文物,也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是世界的奇蹟。在圓明園有無數的珍寶和美麗的景色,但卻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一場劫掠搶走了所有的珍寶,一場大火毀滅了所有美麗的景色,留給我們的只有一幅殘垣斷壁的景象。

中國被輕而易舉攻破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武器太落後了,為什麼落後呢?因為皇帝太過於自信,放着先進的武器不用,卻依然用自己的武器。為什麼皇帝那樣自信呢?那是因為他不知道別的國家的先進,與科學力量的強大。所以,圓明園毀在了咸豐的手裏,最終被洗劫。

英法聯軍的這種行為是可恥的,就像雨果所説的那樣,他們是兩個強盜洗劫了圓明園。但最讓我敬佩的是雨果,在作為一名法國人的情況下,他並沒盲目地追隨國家的錯誤而錯下去,而是擁有清醒的頭腦與公正的立場,真是十分難能可貴。他珍視人類文明成果,珍惜這寶貴的歷史產物,尊重而崇尚文明的做法,並且讚美這一世界奇蹟,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尊重,他是一個正直、公正、是非分明的文明使者。

  3《給布特勒的信》讀後感(三)

當我讀完《就英法聯軍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時,我不由得被雨果的精神給打動了,他站在了全人類的立場上為中國打抱不平,他並沒有因為“搶劫”中國的有自己的國家而予以維護,他以客觀的角度給這次遠征中國給予了“讚美”。

“藝術有兩個來源,一是理想,理想產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幻想產生東方藝術。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農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這句話將圓明園與巴特農神廟來做比較。“請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銅,用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給它上上下下綴滿寶石,披上綢緞,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後宮,造城樓,裏面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琺琅,飾以黃金,施以脂粉,請同是詩人的建築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再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加上成羣的天鵝、朱鷺和孔雀,總而言之,請假設人類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名園。”這段話特別優美,可以讓人想象出圓明園。是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築,讓人一下子就能想到,讓人不禁感歎。“為了創建圓明園,曾經耗費了兩代人的長期勞動。這座大得猶如一座城市的建築物是世世代代的結晶,為誰而建為了各國人民。因為,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於人類的。”這段話又説明了創建圓明園的辛苦,為下文英法聯軍的罪行做鋪墊。“人們常説: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巴黎有聖母院,而東方有圓明園。要是説,大家沒有看見過它,但大家夢見過它。這是某種令人驚駭而不知名的傑作,在不可名狀的晨曦中依稀可見,宛如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瞥見的亞洲文明的剪影。”這段話總的寫了圓明園的地位。“這個奇蹟已經消失了。”這是一個過渡句,讓人們想接着往下讀,讓人們產生了好奇心。接下來,便説了英法聯軍的罪行。多處運用了反語,讓人們更加痛恨英法聯軍。

最後,雨果説了,法蘭西會把他們在圓明園“搶”來的東西,歸還中國。

這讓我更加痛恨英法聯軍燒圓明園的“光榮事蹟”了,雨果令我感受到了他站在人類最高境界來以客觀角度面對英法聯軍的事蹟時高大形象。

我對雨果的敬佩不禁多了幾分。

  4《給布特勒的信》讀後感(四)

今天我讀了《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後,我既憤怒又開心。我對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感到憤怒:但又因雨果先生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品格感到開心。

巴特勒上尉想到用雨果顯赫的聲望,為他遠征中國的所謂“勝利”捧場。但雨果先生並沒有這樣做,而是不顧個人得失的公開指斥英法聯軍將圓明園裏的所有財寶洗劫一空,並放火燒燬了圓明園。

我相信每個人讀完雨果先生寫的信後,每個人都會對他感到敬佩。因為雨果先生能夠站出來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時,這是需要極大的勇氣。我想我們中國也沒有一個人會像雨果先生那麼勇敢,有骨氣。

我也相信假如寫作的權力落在其他作家身上,他們一定會將英法聯軍焚掠圓明園的事件寫得多麼體面,出色,光榮。因為他們心裏都只會想着自己的利益,也根本沒有勇氣去與英法聯軍對抗。

我對雨果先生的敬佩之情更加強烈,堅定了。因為他不僅珍視人類文明的成果,而且尊重人類的文明的創造者;他寫的信不僅表達了他對中國人民的尊重;他不僅有驚人的勇氣;而且敢於與英法聯軍對抗。我們都要以雨果先生為榜樣,學習他那勇敢,不顧個人得失,博大胸懷的高尚品格。

我們一定要牢牢記住英法聯軍焚掠圓明園的事件,更要記住雨果先生為我國勇敢的與英法聯軍反抗的高尚品格。

  5《給布特勒的信》讀後感(五)

當我讀完了雨果寫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後,我的心中不由得產生了一種極大的憤慨,一種與國共恥的悲哀。

我對於雨果先生的這種對自己祖國的行為敢於批駁和他那種充滿同情與正義的觀點,感到十分震驚和贊同。他是那麼的正義和善良,能那樣的無私和偉大,他無疑是一位有博愛·有仁義之心的世界和平者。

那兩個強盜無情地洗劫和燒燬的是我們祖國的歷史文化和藝術珍寶,是我們的祖先用汗水凝聚起來的心血。他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無法饒恕的,是歷史和歲月無法抹去的。我們所有的炎黃子孫都會銘記在心,沒齒難忘。而他們罪孽的根源是他們沒有一顆充滿正義與和平的心,有的只是野心和私心。

他們那次罪行所盜竊的贓物只怕永遠離開了中國,雨果先後想要有朝一日能讓法國政府將它們歸還中國的這一願望,恐怕難以實現了。因為這是他們的心靈本質所決定的,除非他們的心靈得到徹底的打掃。

當然,國家出了這麼大的事,我們自身也是有原因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這種弱肉強食的世界中,就註定弱者被欺。頓時,我的心中有了一種自卑感,為什麼中國會被那兩個強盜洗劫呢?我們就如此的羸弱嗎?一個東方的大國居然敵不過兩個歐洲強盜。一個國家如果經濟和軍事落後了,那麼它更大也不可能變強。這是一次深刻而無法挽救的教訓。這一半個世紀來,中國終於覺悟了,為了使這樣的恥辱不再有第二次,中國努力向世界領先地位發展,經過半個多世界的奮鬥,中國已經不再是以前的那幅舊模樣,民主·和平是我們的主旋律,隨着神六的升空,北京奧運成功申辦,全國人民同心協力對付各種災難和分裂活動。一次次的向世界證明中國——行!它現在是屹立於世界東方的一顆明珠。如果中國的昨天讓我們流淚的話,那麼今天的中國會讓我們自豪,讓我們的笑臉常掛臉上。

我在此代表我的祖國向尊敬的雨果先生表達我們對您深深的謝意。您對我國文化藝術的高度評價,讓我們民族的復興有了堅定的信心,使您的讚譽鼓勵着我們的進步。中國永遠不會忘記您,世界永遠不會忘記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