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文章:跪着有思量

來源:文萃谷 1.85W

每個的身上至少有十幾個以上的彎關節,既然是彎關節就可以自如地彎曲,比如指關節,因為可以彎曲,所以讓我們的手顯得十分地靈活,還有肘關節、腕關節因為可以彎曲可以使我們顯得更有力量。在所有的關節中,似乎只有膝關節那樣地備受爭議,因為所有的關節動作只是做為人在從事社會活動中的一種動作,而不具備任何的象徵意義,而膝蓋則具有了別一種意義。這種意義就在於只是單純地雙膝着地,手在此並沒有從事任何的活動,他已以從一種動作變化為一種符號,一種語言

勵志文章:跪着有思量

按説膝蓋只是人體中的一個器官而已,何以變成了一種語言。而這種語言又是我們中國人獨有的發明,在我看來,還是我們喜歡以一種俯視的姿態來看別人的陋習,應該説膝蓋上的韌帶應當是人身上最強的韌帶,但何以有我們許多人難以支撐自己的重量而彎曲至地。我們看所有關節的彎曲只是一種彎曲,並沒有太多的説法,而膝關節的彎曲卻有着太多的説法,反而使我們正常的、本能的`功能得以出現了弱化,我們或坐、或蹲、或行走,膝蓋都有會發生不同程度地彎曲,但唯有膝蓋着地才謂之跪。一個跪字道出了彎曲的另一種涵義。

跪有自願和非自願兩種,這可以在浩如煙海的史料記載裏看出:跪迎、跪請、跪接、跪問、跪聽、跪奏、跪告、跪拜、跪謝、跪禱等花樣繁多的下跪,但每一種跪都有很明確的目的和想通過跪達到某種目的,從一個目的到達另一個目的,這之間有着一定的距離,而用跪的方式也許是達成另一種目的最為簡單的方式,所以至今仍許多人延續了這一方法,但我不知道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多少大事是通過跪能夠得來的,我反倒知道有些事僅靠跪是無濟於事的,可有些事你不跪卻是萬萬不能的,比如説你見了皇帝若是不跪,便會被斬首。比如説在祖宗面前你若不跪,但會被指為不孝。但你若你犯了死罪,你跪下來,哪怕你跪的驚天動地,終究還是難免一死。同樣,在長輩面前,你就算是長跪不起,卻將口袋捂得鐵緊,誰都不會認為你是個孝子。

確實跪只是一種態度的表明,從表象看,它有時比一萬個對不起還要管用,比一千個道謝還要動聽,比一百個尊敬還要虔誠。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這不由讓我想起在1970年12月,當時的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訪問波蘭時,在華沙遇難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默哀,表示謝罪。這一跪被我們賦予了太多的意義,於是我們也開始想象日本首相也應該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有一跪的表現。似乎什麼時候不跪,中國人的心就不會釋然。可我們從另一角度來講,德國僅是在波蘭一跪就能解了二戰屠城的恩怨嗎?殊不知德國在多方面對戰爭的全面反省才是真正讓歐洲人諒解的重要原因,如果沒有這些,僅是一跪,我們只能認為他是在作秀而已。再拿日本來説,如果它對侵略戰爭沒有全面客觀地反思,並採取切實地行動來彌合戰爭的創傷,僅來華一跪,我們就能原諒他們的一切所為嗎?這是多麼滑稽的一件事。

因此從這一點來看,我決不認為下跪有什麼崇高和偉大之處,膝蓋一彎撲通墜地,比舉手之勞還要簡單,消耗的卡路里幾乎為零。所以有許多人的膝蓋頓時出現了韌帶鬆馳的現象,上訪要下跪,求婚要下跪,採訪要下跪,頒獎要下跪,迎賓要下跪,乞討要下跪等等,凡世間沒有不下跪之事,也沒有不下跪之理。下跪成了我們生活在人間的最後一堂課,我們有理由把下跪變成一種文化來普及,當成一種學問來傳播。

當我們站在西子湖畔秦檜的跪像前,面對跪了近五百年的塑像,我們的心裏會有多少種的感慨,也許我們還會挑剔他的跪姿是不是很規範,也許我們還會懷疑他是否有資格以這種姿態來跪對後人,也許我們在需要跪的時候是否要以此來作為行跪的標準。還有一種也許我不忍來説,那就是我們還有什麼經典的姿式可以流傳給我們的後人。

我在討論膝蓋的韌性時,是想提醒我們進化的韌帶是讓我們能夠強有力地支撐起我們自身的重量,是讓我們以更高的形態來觀察這個充滿魅力、充滿迷惑、充滿渴望的世界;是讓我們能施展我們的四肢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世界的命運;是讓我們能更暢快地呼吸新鮮的空氣,不斷錘鍊我們的思維,以使我們對世間萬物做出高效地判斷;是讓我們以一種人類特有的挺立來堂堂正正地行使做人的尊嚴。假若有一天我們真的失去了思維,失去了了語言,那我們就只好象那些低級動物那樣,只會做一些簡單的動作來表達我們的思想和意願,這其中一定包括下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