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董鑑定

來源:文萃谷 1.56W

鑑定的目的、內容和方法

北京古董鑑定

一 鑑定的目的

古陶瓷鑑定的基本目的是為了辨別真偽,判斷時代、產地和質量優劣,揭示歷代陶瓷的內

涵及價值,從一個側面研究人類的物質文化史和社會發展史。同時還起到保護祖國文物,提高 人們藝術修養等作用,從而使其在現代人類社會中發揮積極功效。

二 鑑定的內容 鑑定一件古陶瓷要做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1. 辨偽:即鑑定這件陶瓷確是真品,還是後代的仿品或偽作。這是鑑定工作的第一步,

也是關鍵的一步。例如,一件帶有“大清康熙年制”年款的瓷器,應鑑別出它確是康熙時期制

作的瓷器,還是後代仿造的偽品,要仔細識別。

2. 斷代:即鑑定陶瓷製作的時代。例如,龍泉窯瓷器,宋、元、明均有生產,要鑑別出

它是宋代、還是元代事明代的產品。

3.斷窯口:即鑑定陶瓷的產地,屬於某一窯口的產品。例如,一件印花青釉瓷器,要鑑

別它窨是耀州窯製作還是臨汝窯製作、或是其它窯口製作的。

4. 評價:即評定這件陶瓷質量的優劣,以及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例如,器物是否完

整,是否有裂痕、變形等,然後評定其藝術水平如何?經濟上值多少錢?對此種種應作出正確的

評價。

三 鑑定的方法 陶瓷鑑定的基本方法有分類法、比較法和甄別法。

1. 分類法 運用類型學的分類排比法,找出各種陶瓷之間的異同點,加以分類分型,摸

索出器物演變的規律,達到認識和掌握的目的。

2. 比較法 利用已知的標準器(例如窯址標本,紀年墓出土或器物本身帶有年款的陶瓷

器),與彼此有某種聯繫的鑑定對象加以對照,從各個方面進行研究和比較,以已知比未知,

使未知變知之,得出合乎事實的判斷。

3. 甄別法 在實踐的基礎上,運用調查、考證和科學檢驗等不同方法,通過邏輯思維和

概括,對鑑定對象作出正確的甄別。

鑑定陶瓷,應着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看造型: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標準、生活習慣以及技術條件,因此生產的陶瓷產品

有不同的造型特點,這給我們的鑑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首先要對歷代器物造型有一個基本概

念,掌握器形發展的總趨勢,春秋戰國的原始青瓷,造型多仿青銅器,古樸剛勁;三國兩晉

南北朝瓷器,由粗矮向瘦高發展;唐代瓷器則渾圓飽滿,顯出雍容華貴的氣質;宋代器物修

長輕盈,給人以生機勃勃之感;元代器物造型一反宋代風格,器物高大,顯得厚重粗獷;明

代又一反元代特點,器物造型秀麗古拙,給人以清新優美之感;清代則器形繁多,製作精巧

。瞭解了歷代瓷器造型的基本特徵之後,進而還需掌握觀察造型的方法,對器物的口、腹、

底足,乃至耳、流、柄、系等都要仔細觀察,總結規律。以碗、盤一類器足的主體。可見器

物的足底部分也不能忽視,往往成為我們斷代的參考依據。因此,只要我們頭腦裏有了準確

的器形概念,善於體會各時代器形不同風貌,對那些貌似的偽品,就能看出差別之處,這就

好像手裏拿了一把尺,有了準確的分寸,不致出現“失之千里”的現象,把明代器物看成是

唐代產品。

(2) 看胎釉:不同時代,不同窯口燒製的瓷器,由於胎釉成分和燒造條件不同,燒成的器

物質地、釉色各不相同,成為我們鑑定陶瓷的重要依據之一。鑑別胎質主要是觀察底足,無論

任何時代器物,在底足邊緣或口邊露胎和器身縮釉處,大多可以看出胎質特色。觀察釉質則一

般要注意釉色、光澤以及氣泡疏密等幾方面特徵。例如,福建建陽宋代建窯所生產的黑釉瓷

器,因胎料含鐵成分較多,故胎色呈紫黑,胎質堅緻。而江西吉安宋代吉州窯生產的黑釉瓷

器,有的器型、釉色雖與建窯相似,但因制胎所用原料不同,胎色呈米黃或黑中泛青等色,胎

質粗鬆,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把窯口區分開來。即使同一個時代,同一品種,只要我們仔細

觀察,也會發現胎釉有不同之處,例如,明代永樂、宣德時期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器,釉色白

膩,釉麪肥潤,隱現桔皮狀的凹凸感,仔細觀察,釉中可見有大小不等的釉泡;而明代末年生產的青花瓷器,釉色截然不同,薄而青亮,不可同日而語。

(3) 看工藝:器物成型工藝不同,裝燒方法不同,燒成氣氛和燃料不同,都會在陶瓷器上

留下不同的特徵,成為我們鑑定陶瓷中的重要依據之一。例如,宋代定窯瓷器採用覆燒工藝,

燒成的器物口沿無釉,俗稱“芒口”;而宋代汝窯瓷器採用支釘支燒工藝,燒成的器物通體

滿釉,器底只留下極小的芝麻狀支釘痕跡,這些特徵,都應着重掌握。

(4) 看紋飾:陶瓷上的紋飾,無論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等方面,都強烈地反映着當時人們

的審美觀,每一時代,都有自己鮮明的風格和特點。例如,元代青花瓷器的紋飾,佈局繁密,

層次較多,少則二、三層,多則七、八層;而到了明代永樂時期,則趨於疏朗。再如,中國

瓷器上裝飾常用的龍紋,各個時代各有變化,不盡相同。有的叱吒風雲,有的細軟疲沓;有

的威武雄壯,有的老態龍鍾,這些,都成為我們鑑定時的參考因素。

(5) 看彩料:瓷器上的釉彩,各時期有各時期的特色,有的雖然採用一種呈色的彩料,由

於所含成分不同,或製法不同,燒成條件不同,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同,雖然這種不同有時是

極其細微的,但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其中的差異。例如,明代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大

多采用進口青料,這種青花料含錳量較低,含鐵量較高,燒成後往往會在青花上出現黑疵斑

點,這種自然形成的黑斑成為宣德青花瓷器的特徵之一。而清代雍正時期的仿宣器,因所用

青料不同,不能完全準確地再現宣青風格,青花上的黑疵斑點是用筆觸多次點染而成,只要

仔細觀察,就可發現人工留下的痕跡,與宣德青花自然形成的黑斑迥然不同。

(6) 看款識:款識是指刻、劃、印或寫在陶瓷器身上的文字,表明它的時代、窯口、製作

者或使用者等等,也是鑑定陶瓷的依據之一。不同的時代,書款的方法、書體和筆法,以至書

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例如,清末民初有不少仿清代康熙官窯的瓷器,器底書“大清康熙年

制”款,但字體、筆法與康熙時不同,一看就知是後代仿品。因此,掌握款識特徵來斷代和辨

偽也是相當重要的。

綜上所述,歷代陶瓷在造型、胎釉、工藝、紋飾、彩料、款識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風格和

特點,成為我們鑑定陶瓷的各項依據。但是,世界上的事物是複雜的,普遍規律中寓有特殊規

律,還必須考慮到例外情況,例如,前述宣德青花大多有黑疵斑點,但也有一部分宣德青花沒

有黑疵斑點,我們不能因此説它們就不是宣德瓷器。因此,我們鑑定一件陶瓷器時,不能偏執

一方,食古不化或教條主義,拿着條條框框去套,而要將各項依據、因素、信息綜合起來考

慮,普遍規律與特殊規律相結合,把握各代陶瓷器的基本特徵和典型風貌,聯繫實物,仔細觀

察,觸類旁通,辯證運用,反覆推敲、慎重定論,千萬不可因其中有幾處類似的特徵便妄斷真

偽,這樣才是正確的方法。

鑑別古瓷和仿古新瓷的一般規律

仿古瓷如果製作手法高超,幾可亂真,那麼怎樣區別它們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

來鑑別:

1. 古瓷紋飾,運或刀法自然流利;仿造者生硬,做作,呆板,絕無真品紋飾那種揮灑自

如的流暢感,而處處留下臨摹痕跡。

2. 古瓷釉面無耀眼的浮光(燥光),光澤靜穆;新瓷則有耀眼的浮光,仿古瓷往往做假去

掉浮光。去掉浮光的方法主要有:

(1) 用酸浸塗去光,用這種方法處理的,釉色蒼白,與古瓷不同。

(2) 用獸皮打磨,用這種方法處理的,在放大鏡下觀察,釉面可見無數平行的細條紋。

(3) 用茶水加少量鹼久煮,用這種方法處理的`,釉色不正,仔細比較,即可識其破綻。

3. 出土的古瓷土鏽進入釉裏,一般土鏽都在釉薄之處;仿者土鏽附於表面,用水洗之即去。

仰燒——瓷器燒成的一種方法。匣缽內放置墊餅或耐高温的細砂,器物正裝焙燒,稱為仰

燒。

疊燒——瓷器裝燒的一種方法。即將多件器坯疊在一起裝燒,器物間隔以墊燒物。可分為:

(1)支釘疊燒,古代多用此法。(2)支圈疊 燒,如定窯。(3)重合疊燒或刮釉疊燒,即在器物

內心(以盤碗為多)颳去一圈釉,然後將疊燒器物底足(無釉)放置其上,一般10件左右逐層重

疊,金代產品盛行此法。它的優點是產量高,成本低;缺點是器物內量一圈無釉。

覆燒——瓷器裝燒的一種方法。即將瓷器覆過來裝在有支圈或筒形梯狀支具匣缽內焙燒,

始於北宋定窯,景德鎮及東南地區青白瓷窯系也多用此法。優點是產量高,變形小;缺點是器

物口沿無釉,使用不方便。

素燒——指需二次燒成的陶瓷器,即先入窯以低温(750~950℃左右)將器坯燒一次,稱素

燒,然後,施釉再次入窯燒成。可增加坯體強度,提高正品率。

澀圈——瓷坯疊燒前,將器物內心颳去一圈釉,無釉處即稱“澀圈”,流行於金代和元

代。

浸釉——又稱“蘸釉”,是我國傳統的施釉方法之一。浸釉時手拿器坯底部浸入釉缸內,使

其表層掛釉,然後取出,浸釉質量的好壞與器坯浸入時間長短與操作得當與否有直接關係。

吹釉——是我國傳統的施釉方法之一。用竹筒蒙上細紗,蘸釉後用口吹,吹釉的遍數視器

物大小而定,多至17~18遍,少則3~4遍。其優點使器物內外着釉均勻一致,凡大型器物、薄

胎及色釉製品等多采用此法。明代景德鎮首創。

澆釉——大型器物的一種上釉工藝,是我國傳統的施釉方法之一。操作時兩手各執一碗或

勺,舀取釉漿,向坯體上交相潑澆。

蕩釉——我國傳統的施釉方法之一。操作時把釉漿倒入器坯內部,然後晃盪,使上下左右

均勻上釉,多餘的釉漿倒出即成,這種方法適合於瓶、壺等琢器。

三 燒 成 類

墊餅——一種墊燒工具。多用粗耐火粘土或高嶺土製作,因其狀似餅,故名。使用時,器

坯底足置於擴建餅之上,可防止器物與匣缽粘結。

支釘——一種支燒工具。古代常用的支釘,形狀有圓環形、圓餅形、三叉形、四叉形、直

簡形等多種,上面都有齒狀凸起,其數不等。用支釘支燒的器物,燒成後底部留有支釘痕跡。

宋代汝窯、官窯等器物的支釘痕跡很小,形似芝麻。

支圈——一種適應覆燒法的特殊工具。創始於宋代定窯。使用支圈燒一窯瓷器,用同樣的燃

料、同樣的時間,比使用其它類型匣缽產量增加數倍,定窯支圈先後為其它瓷窯仿效。

齒形支具——早期制瓷主要的支燒窯具。其形狀為圓形,下有一週齒形凸起。使用時齒口

向下,上面再疊裝其它器坯。這種支具流行於晉代至唐代的浙江地區越窯系瓷窯。

火照——又稱“火標”,燒窯時用以檢驗窯內温度和坯件成熟情況的一種試片。火照一般

利用碗坯改做,上平下尖,中間挖一圓孔,一般呈“〓”形。置於窯膛,當要檢驗窯温時,用

長鈎勾出火照觀察。每燒一窯要驗火照多次,每個火照只能使用一次。

匣缽——置放瓷坯的窯具。始於隋唐。匣缽的使用,使製品受熱均勻,避免煙塵直接薰染釉

面,並使製品互相隔離,不致粘結在一起,提高了瓷器的質量,同時可以充分利用窯室高度

,提高裝窯密度,增加產量。

龍窯——我國傳統窯爐的一種形式。戰國已普遍採用,東漢時有所改進,以後南方各瓷窯

廣泛採用。龍窯多依山坡或土堆傾斜建築,窯長在30—80米之間,形狀似長龍,故稱龍窯。因

其本身有一定的高度差,故具有自然抽力。龍窯的特點是升温快,降温也快,生產週期短,

產量大,燒成成本低,對我國古代瓷器的發展起很大作用。

淨水碗——碗的一種式樣。佛前供器。侈口,下腹寬圓,圈足,有的餅形足或高足。明末

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題有信士弟-子名稱,乞求內容、施捨時間等。品種多為青花。

孔明碗——碗的一種式樣。由兩隻碗粘合而成,兩碗間中空,外碗底心有一孔,故稱孔明

碗,亦稱諸葛碗。始於北宋龍泉窯,明代景德鎮有燒製。

斗笠碗——碗的一種式樣。廣口,斜腹壁呈45角,小圈足。因倒置過來形似斗笠,故名。

宋代始燒,此後歷代均有燒製。

折腰碗——碗的一種式樣。敞口,圈足,碗下腹部硬折,故稱折腰碗。最早見於五代,元

代銷行最廣。

雞心碗——碗的一種式樣。深腹,小圈足,碗底心有雞心狀突起,故名。明永樂、宣德兩

朝燒製較多,以青花瓷器為多。

卧足碗——碗的一種式樣。淺腹,碗底心內凹,以碗壁充當圈足,故稱卧足碗。多見於明

清兩代。

注碗——碗的一種式樣。温酒具,與注子配套使用。一般碗壁直而深,有的通體呈蓮花

形,使用時碗內放適量熱水,注子內盛酒置於碗中。宋代南北瓷窯均有燒造,以南方居多。

玉壁底碗——碗的一種式樣。流行於唐代中後期,明清亦有少量燒製。圈足寬大,中有

臍,似玉壁,故名。

壙碗——指明代墓葬出土的民窯青花小碗。明末多見,工藝粗率,繪畫豪放瀟灑,多繪山

水、花鳥、梅竹、蔬果等。

蟠龍瓶——瓶的一種式樣。明器。因瓶的頸、肩處堆塑一條蟠龍,故名。亦稱“扳依瓶”或

“招魂瓶”長頸,有蓋,蓋頂鈕塑成虎、鳳、鶴等各種形式,圓腹、圈足。常見於宋、元明

各代。

多管瓶——瓶的一種式樣。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直口,上有花形鈕蓋,

瓶身有圓筒式和多節葫蘆式。宋代南北瓷窯均有燒造,以龍泉窯製品較多,一般為五管。北方

磁州窯系也燒製,瓶體短而渾圓,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短。

梅瓶——瓶的一種式樣。小口、短頸、豐肩,至足脛部稍狹,因口徑之小隻能插梅枝,故

名。宋代創制,元、明、清各代均有燒造,但梅瓶之名始於清代。

花口瓶——瓶的一種式樣。細頸微撇,圓腹,撇足,因瓶口有如開放的花瓣,故名,宋代

景德鎮、磁州窯、耀州窯均有燒造,明清亦仿製。

琮式瓶——瓶的一種式樣。仿周代禮器玉琮燒製。圓口、方身、圈足,器形四面以凸起的

線紋為飾,口與足大小相若。宋代創制,以龍泉窯、官窯多見,元、明清仍有燒製。

玉壺春瓶——瓶的一種式樣。由詩句“玉壺先春”得名。撇口、細頸、圓腹、圈足,以變

化的弧線構成柔和的瓶體。宋代創制,定窯、耀州窯、磁州窯、龍泉窯、景德鎮均有燒造。元

、明、清景德鎮仍燒造,品種有青花、釉裏紅、五彩、鬥彩、粉彩等,是中國瓷器造型的典

型器物。

寶月瓶——瓶的一種式樣。亦稱“抱月瓶”。小口、直頸,頸側雙耳,因瓶腹似圓月,故

名。明代永樂、宣德景德鎮窯常見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製,多為青花。

天球瓶——瓶的一種式樣。直口、長頸,腹渾圓,似圓球,故名。明永樂宣德景德鎮窯創

制,多為青花。清代雍正、乾隆又燒製青花釉裏紅、粉彩等品種。

象腿瓶——瓶的一種式樣。廣口外撇,短頸,身如直筒狀,平底,造型如粗壯的象腿,故

名。多見於清初順治、康熙兩朝,品種有青花和五彩。

膽式瓶——瓶的一種式樣。直口,長頸,削肩,腹下部豐滿,器形似膽,故名。宋代哥

窯、鈞窯燒造此式,清代景德鎮窯多見,大多為單色釉。葫蘆,故名。南宋龍泉窯創制,元、

明景德鎮窯多見,並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圓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種有青花、五彩、白釉、

黃釉等,有的書“大吉”二字。

橄欖瓶——瓶的一種式樣。撇口,短頸,肩、頸部內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體似橄欖,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窯創制,清代仍有燒造,造型略有變化,頸部稍長

,勻稱秀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