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經典名句欣賞

來源:文萃谷 5.77K

篇一:論語經典名句解析

論語經典名句欣賞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飢寒是自己不喜歡的,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恥辱是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從自己的利與害想到對別人的利與害,多替別人着想,這是終生應該奉行的原則。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里仁》。

侍奉父母是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孔子教育人們,父母在世時,子女輕易不要出門遠行,以便守在父母身邊,盡孝子之道。如果非要遠出,首先要安頓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訴父母確切的行蹤。因為“兒行千里母擔憂”。子女只有對父母孝敬有加,才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要讓年事已高的父母無人照顧,還要牽掛遠在他鄉的子女。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卻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積善成德,便成為君子;成人之惡,積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罵。

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學而》

做事勤快敏捷,説話謹慎。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要多做實事,少説廢話,不亂説話。

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衞靈公》

面臨着仁義,就是老師,也不必同他謙讓。這句話與“我愛我的老師,我更愛真理”(亞里士多德語)的意思有些類似。闡發仁義,捍衞真理,伸張正義等應該做的事,要積極主動地去做,絕不能推讓。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論語·述而》

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卻經常侷促憂愁。君子襟懷坦白,安貧樂業,與人為善,知足常樂,所以能坦蕩蕩。小人慾念太多,患得患失,憂心忡忡,怨天尤人,侷促不安,所以常心懷慼慼。

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不將對甲的怒氣轉到乙的頭上,也不重犯同一種過失。許多人對自己的過失並不引起注意,甚至習以為常,若能像顏回那樣該多好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衞靈公》

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須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個人要勝任工作,必須首

先學好本領。今日讀好書,來日才能大展鴻圖。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衞靈公》

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這句話説的是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嚴格要求自己,進步就快;寬容別人,就會遠離怨恨。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見到賢人,就應該想着向他學習;看見不賢的人,便應該自己反省,(有沒有同他類似的毛病。)對不如自己的人喜歡譏笑﹑輕視,因而沾沾自喜;對比自己強的人喜歡貶低,甚至嫉妒﹑畏懼退縮,害怕與他們交往:這都是不正確的態度。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應該警惕戒備:年輕的時候,正在長筋骨,氣血尚未定型,在男女問題上必須警戒;到了壯年時期,身強力不虧,精力旺盛,要警戒無原則的糾紛和爭鬥;到了老年,體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貪得無厭。這句話對於青少年來説,提出了早戀會影響身心健康的問題。在今天看來,孔子的“戒色、戒鬥、戒得”的説法,對我們仍有教育意義。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一個人不講信用,不知道他該怎麼辦了。 孔子認為,一個人不講信用就寸步難行。在今天看來,一個企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如此。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也要守規則,講誠信,才能在競爭中得到發展。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三個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當我的師長的人。人人都有相對的技能和特長,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只要虛心向別人學習,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師。

三思而後行。——《論語·公冶長》

經過反覆考慮然後才採取行動。這話適用於莽撞行事的人。

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黨》

吃飯的時候不交談,睡覺的時候不説話。《論語》中記載孔子的生活習慣和養生之道的文字很多,這一條就很值得我們學習。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讀書人須有遠大的抱負和堅強的意志,因為他對社會責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長。對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人來説,遠大的抱負、堅強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論語·子罕》

天寒地凍,才曉得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在艱苦的環境裏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節操和品格。在艱苦的環境裏才能真正考驗人。

温、良、恭、儉、讓。——《論語·學而》

温和、善良、嚴肅、節儉、謙遜。孔子每到一個國家,必然聽得到那個國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温、良、恭、儉、讓”的美德和態度獲得的。這也是我們求知、做人應具備的品格和態度。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論語·公冶長》

朽爛的木頭,不能雕刻,糞土壘起的牆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養他。人的智力因素沒有多大的差別,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別。孔子有個叫宰予的學生,大白天睡大覺,孔子説,對於宰予這樣的人沒有什麼可責備的。因為他學習態度太差,已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只是讀書,卻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讀書,就會疲憊而無所獲。“學”與“思”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就達不到好的效果。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説出的話一定要算數,行動起來一定要堅決。一諾千金,敢作敢為,受人尊重;出爾反爾,優柔寡斷,遭人鄙棄。

欲速則不達。——《論語·子路》

想要快反而達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們幹出政績不要急於求成。事物發展有它的規律性,學習上也要循序漸進,不打好基礎,就想攻克尖端科學,快出成果,也是辦不到的。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這句話説明了對真理的渴望。“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這首詩,正是表達了這種思想,對自由、對真理的執着追求,可以使人捨棄生命。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知道的就承認已經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自作聰明的人總是把無知當已知。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衞靈公》

志士仁人不肯貪生怕死而傷害仁義,他們總是寧可犧牲性命以成全大義的。自古忠臣義士把仁義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文天祥就是這樣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表明了他視死如歸,捨身成仁的心跡。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我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懂禮儀,)説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掌握了各種知識,)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這是孔子晚年對自己一生學習修養的概括總結,説明他一生從不間斷地學習修養,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個較大的進步,直至晚年達到最高境界。幾千年以來,無數的人都把這段話作為勉勵自己的座右銘。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順”也分別成了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的代名詞而廣泛流傳。

篇二:論語經典名句解析

敏於事而慎於言。——《論語·學而》

做事勤快敏捷,説話謹慎。

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要多做實事,少説廢話,不亂説話。

温、良、恭、儉、讓。——《論語·學而》

温和、善良、嚴肅、節儉、謙遜。

孔子每到一個國家,就能聽到有關那個國家的政事,這是他靠“温、良、恭、儉、讓”的美德和態度獲得的。這更是我們求知、做人應具備的品格和態度。

子曰:“學而時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孔子説:“學習以後,能經常温習它,不也感到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感到很快樂嗎?別人不理解我,我卻不埋怨,不也是一位有教養的君子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曾子説:“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盡力了呢?同朋友往來是否真誠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過呢?”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力

則學文。”——《論語·學而》

孔子説:“後生小子在家就要孝順父母,外出就要尊敬長輩,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修行實踐之餘,還有精力和時間,就再在書本文字上下功夫好好學習。”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孔子説:“只知道讀書,卻不動腦筋思考,就會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讀書,就會疲憊而無所獲。”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聰明智慧。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孔子説:“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能從中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就可以擔當別人的老師。”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

孔子説:“做一個人卻不講信譽,我不知道這怎麼能行。就像大牛車沒有輗,小馬車沒有軏,這車怎麼行走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孔子説:“我十五歲時,開始有志於學問;三十歲時,説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時,我對一切道理都能通達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歲時,我明白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時,我對聽到的一切都可以明白貫通、泰然對待了;到七十歲,我便隨心所欲,不會有越出規矩的可能了。”

這是孔子晚年對自己一生學習修養的概括總結,説明他一生從不間斷地學習修養,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個較大的進步,直至晚年達到最高境界。幾千年以來,無數的人都把這段話作為勉勵自己的座右銘。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順”也分別成了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的代名詞而廣泛流傳。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孔子説:“見到賢人,就應該想着向他學習;看見不賢的人,便應該自己反省,(有沒有同他類似的毛病)。”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孔子説:“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里仁》。 孔子説:“父母在世時,子女輕易不要出門遠行,如果非要遠出,首先要安頓好父母,並告訴父母確切的行蹤。”

三思而後行。——《論語·公冶長》

經過反覆考慮然後才採取行動。

這話適用於莽撞行事的人。

不遷怒,不二過。——《論語·雍也》

不將對甲的怒氣轉到乙的頭上,也不重犯同一種過失。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論語·述而》

孔子説:“君子通常襟懷坦白心氣寬廣,小人則一般心氣侷促憂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孔子説:“幾個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在某些方面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不好的地方便改正。”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述而》

孔子説:“(把所見所聞)默記在心,勤奮學習而不厭倦,教導別人而不倦怠,這些事對我有什麼困難呢?”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述而》

孔子説:“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不能的時候,我不會啟發

他;不到他想説出來而又闡述不清的時候,我不去開導他。教給他一個方面,他不能由此而推知多個方面,便不再教他了。”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孔子説:“品德不加以培養,學問不精勤講習,聽到道義不能跟隨着去尊崇,有缺點不能勇於改正,這些就是我的憂慮啊!”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

孔子説:“我並不是生來就知道一切的人,我是喜歡古代文化,敏鋭勤奮地學習追求而得來的呀!”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曾子説“讀書人不可以沒有遠大的抱負和堅強的意志,因為他對社會責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長。以實現整個人類的仁道為己任,不也厚重嗎?堅持到死才終止,不也長久嗎?”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論語·泰伯》

孔子説:“做學問就像追趕什麼似的,生怕趕不上;趕上了還唯恐再落下。”

篇三:《論語》經典句賞析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 為政篇)

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從小就有志於學。學的內容一般認為是古代典籍,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的探究,因為若為餬口,乃生活所逼,不必“志”於學。 三十而立。在《論語》中“立”的含義是“立於禮”的意思。即在社會道德、禮制允許的範圍內有所建樹。孔子十五有志於學,與三十而立在邏輯上應該是一個轉承,指他在道德、學問上有所成就,學有所得而且能學以致用。 四十不惑。不惑是不為外境所惑,形成了自己獨立的主張和人生價值觀。五十知天命。這是一個關鍵。各註解對天命的理解有所不同。知天命即是知“大我”了。在佛家看來,知天命就是“明心見性”,徹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孔子在沒有心性修行先師指導的情況下,能“五十而知天命”,是相當不容易的。六十而耳順。耳順不是説耳朵沒毛病,而是説能平等聽取順逆之言,平等心發起了。孔子五十歲通達天命是個分水嶺,之後孔子“我”的執着的習氣漸漸就減損,而能平等對待他人的順逆之言。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表明孔子的修為已經相當純熟,達到“思無邪”的境界,連壞的念頭都沒有了。

孔子提出自己的修學報告,其實想是借他本人的修學經驗,來表達與為政以德相關的幾層含義:

其一,人人皆可成聖賢。通過學習,每個人都可以通達天命,而建立完善的人格。事實上人們遵守社會禮法,能更好地通達天命,徹悟道體,成就道德學問。

其二,藉以表明以德導民的效果,並不會限制人的自由。孔子三十而立——能融於社會禮法作一番事業,可見德政非但不影響人們建功立業,而且能幫助人們成就。到七十歲更是可以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表明德治的極致效果正是人性的自由與解放。 其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為政以德仍需要時間來完成,人心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參考《傅佩榮解讀論語》)

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里仁》)

這是孔子説的話,也是後世儒家修身養德的座右銘。“見賢思齊”是説好的榜樣對自己的震撼,驅使自己努力趕上;“見不賢而內自省”是説壞的榜樣對自己的“教益”,要學會吸取教訓,不斷跟別人墮落下去。孟子的母親因為怕孟子受到壞鄰居的影響,連搬了三次家;杜甫寫詩自我誇耀“李邕求識面,王翰願為鄰”,都説明了這種“榜樣的作用。看見德行卓越的人,就要想怎麼努力像他一樣;看見德行有虧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也犯同樣的毛病。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個人都有其過人之處,善於汲取他人的優點,努力完善自己,在行為與思想上希望能夠與之持平甚至有超越,這是人不斷進步,不斷向上的內在動力。很多人不願意向優於自己的人學習也不屑於向某些方面劣於自己的請教,總是閉門造車,不追隨先哲的腳步,不追求一個更高的層次,這不是一種

良好的學習心態。同樣,他人的失誤與過錯對自己而言同樣需要反思和內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同樣是一種進步,不能諱疾忌醫。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説:“不擔心別人不瞭解我,只擔心我不瞭解別人。”別人不瞭解我,我還是我,於我自己並沒有什麼損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值不得憂慮,更沒有怨天尤人。相反。“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不瞭解別人,則不知道別人的是非邪正,不能親近好人,遠離壞人,這倒是值得憂慮的。別人不瞭解我,不但不會減損我的才學與品德,反而促使我更努力進德修業。當然,我也可以循正當途徑讓別人認識我。我不瞭解別人,這才是大問題。年輕時,要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年長時,要提拔正直有為的後輩;若不知人,難免造成許多錯誤,悔之莫及。這段話是孔子對自己學生所傳授的為人處世之道。在孔子的.觀念中,“學而優則仕,是一種積極入世的態度。這裏的潛台詞是:在瞭解別人的過程中,也使別人瞭解自己。孔子積極鼓勵弟子從政,而從政的一個基本門路在於使別人瞭解自己。

4、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孔子説:“以德行來治理國家,就像北極星一樣,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環繞着它而展布。”德:古代有德治、禮治、法治的分別。德治的基礎,主要在於帝王本身的高尚品德,因此帝王責任重大,而效果據説也十分理想,幾乎像是無為而治了。事實上,德治與無為而治不同,但是為何天下自然而然歸於太平?這是因為孔子對人性有一個基本信念,就是人性向善,所以百姓會自動迴應德治的帝王。道德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對於人們的客觀行為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治理國家時,暴力和強制手段只是治標卻不是治本之道。為政者的德行是一種榜樣的力量,使人們見賢思齊,從價值觀和人生觀上受到良好的引導和感化,使每個人都知禮義廉恥,行為有格,這才是治世根本之道。同樣,希望獲得別國的尊重與青睞,僅僅靠武力和硬實力是不可以的,人的歸順必然是心的歸順,僅僅依靠行為上的歸順而不得人心,這種所謂的局面必然不能長久。相反,用自己良好的德行昭然於世,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與鄰為善,用平等的地位和態度去對待每一個國家,既不頤指氣使也不奴顏婢膝,不卑不亢,和而不同,這樣才能贏得人心,贏得真正的尊重。

5、子曰:朝聞道,夕可死矣

孔子説:“早晨聽懂了人生理想,就算當晚要死也不妨。”理想是人存於世上的一精神寄託,沒有理想,人多一切活動可以説的都是盲目的,都是毫無計劃的。古今中外,對於理想可以説都是十分珍貴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的話"hope is a good thing,maybe the best of thing ",正是有希望在指引,安迪才能在經過20年冤屈囚禁生活後安然從肖申克監獄成功逃脱,開始嶄新的人生。希望和人

生價值是理想是明確人之所以為人,何以為人的重要導師。孔子的這句話就是旨在強調理想的重要性。每個人都要了解人生應該如何的理想。瞭解人生的價值何在,可以依此而行,死而無憾。這也是“守死善道”的意思。同時這句話也深刻反映着孔子的生死觀,顯示孔子知生也知死,而這種貫穿生死的道,無異於他一再強調的仁。孔子將人生的理想、對真理的追求都置於生死之上,可以説他的生命因為他的靈魂而閃光。相對於周圍相當一部分人來説,孔子的這種態度是難能可貴的,更是值得學習和反思的。不少人認為只有獲取知識擁有好的人生才是個人應該為之不懈奮鬥的目標,也將之作為人生的理想,擁有這些只是為了活着,而孔子認為生命不是最終的歸宿,而是一種媒介,人擁有生命就是為了明確自已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是為了汲取更多的真理和學問,是為了傳到授業解惑,是為了將仁愛之道普度眾生。這就是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的根本。這讓我反思,作為大學生我的學習和探索的根本動因何在,是為了擁有一個好的人生還是為了汲取更多有用的東西來回報社會,創造生產力。

6、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孔子説:“君子關心的是德行,小人在乎的是產業。君子關心的是規範,小人在乎的是利潤。”君子與小人對舉,可以看出小人是為了產業而忽略德行,並且為了利潤而不惜破壞規範。反之,君子則以德行與規範為重。換言之,小人處於“自我中心”階段,君子則進到“人我互動”階段,還須努力朝向“超越自我”階段提升。德行與產業,規範和利潤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存在衝突的,如何取捨就是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差別了。是見利忘義還是恪守規範,是合法經營還是投機倒把,不僅僅實在古代,在當今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也是十分敏感的問題。眾多資本家企業家在創業初期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時候可以説,很多都是在違法經營、投機取巧的,可以説,這會使財富迅速膨脹和積累,但是卻有違社會功德,更是違背自己良心的。

7、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説:“作為君子,就要努力在言語上謹慎遲鈍,而在行動上敏捷有效。”俗話説禍從口出,言多必有失,人在言語上應該嚴謹,不應圖一時口舌之快,要經過深思熟慮後在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言論。可以説,只有充分閃耀着智慧和思考的言論才是真正值得一説的,空洞的毫無價值和營養的話語只能謂之泛泛之談,不經過深思熟慮貿然開口的人不是真正明智的人,是輕浮的,穩重有內涵的的人必然是字字珠璣,謹慎嚴謹,擲地有聲。但是,在行為上,和發表言論是相反的。空洞的發表言論而觀點,在付諸實踐的時候卻拖泥帶水,這不是君子之道。真正的大哲行動總是和思想、言論是同步的,甚至要優先與思想。言必行行必果,行動敏捷有效,善於把握時機,注重實效這才是正確的行為之道。

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説:“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開導;不到他努力想説而説不出,我 不去引發。告訴他一個角落是如此,他不能隨之聯想到另外三個角落也是如此,我就不再多説了。”這是孔子的教學態度,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直接向學生講授真理不如積極啟發和引導學生探索真理,掌握學的方法和興趣,這樣,學生掌握的就不僅僅是知識本身,而是能更好的掌握知識的方法,進而來獲得更多的真理。當然,學生個人的理解和領悟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只會接受結果而不去思考,不能聯繫和發揮,不能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能,就是孔子所謂的朽木不可雕也,不是真心想要學習的,老師的教導也只能是對牛彈琴,徒勞無功,因此,對於這樣的學生,孔子也不願再繼續啟發。做學問、學知識就是要理論聯繫實際,通過普遍真理來探索更多未知的科學,通過自己的挖掘和探索,輔之以老師的教導和啟發,而不是機械的等待老師的灌輸,在接受知識的態度上,要把盲目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索這才是作為大學生應該具有的學習觀。

9、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孔子説:“君子心胸光明開朗,小人經常愁眉苦臉。”修養有成者,不論窮達順逆,都因為走在人生正途上而充滿自信與喜悦。無志之人,即使富貴,也會“患得患失”,何況處於困境時?

10、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説:“不是擔任某一職位,就不去設想那個職位的業務。”這句話的哲理更適用於管理學的實際操作中。人們總是喜歡引用拿破崙的一句話:“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是不恰當的。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每個人應該踏踏實實的把現實的工作做好,做出成就,而不是好高騖遠,空想一些過高的目標。新進職員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儘快融入新的工作環境中,如何做好本職工作,如果每天只是在想企業宏觀政策的制定,戰略規劃的發展,如何把企業做大做強,這是很不切實際的。每個人明確自己在組織中的地位和分工,各司其事,各盡其職,才能使組織結構高效正常運轉,高層領導者、中層領導者、低層領導者如果職權混亂,交叉管理,組織機構必然是一團糟。巨人集團的敗落就驗證了孔子這句話的真理。身處軟件開發的位置上卻謀其他各種領域之政,盲目的搞多元性發展,結果必然是失敗。古話説“隔行如隔山”,實際上也是在闡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道理。孔子的這個觀點對於大學生的學習也有普遍的指導作用。大學生,

作為進入社會的過渡性角色,從本質上來講還是學生,學生的本職就是學習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能,周圍有不少同學在盲目的從事各種各樣的社會兼職和社會活動,基本沒有時間學習,表面上來看是在積累社會經驗,但是實際上卻是失去了進行知識儲備和積累的機會,再多的實踐經驗沒有良好的理論基礎為依託必然是空中樓閣。因此,作為學生,爭取更多的機會學習還是重中之重。

【結束】:這是句話並不是最膾炙人口的,卻都是對我有感悟的。這些感悟很多可能都是不成熟的,甚至可能是不準確的,但也是我讀完論語,學習了孔孟與儒家文化選修課的心得和體會,不妥之處還望老師雅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