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名人名言

來源:文萃谷 2.99W
政治名人名言1

人必先富而後教,必先厚生而後王德。

政治名人名言

——康有為《政論集·中華救國論》

人主之所以勸民者,官爵也;國之所以興亡者,農戰也。

——《商君書》

人非飲食不生,國非食貨不立。

——《金史》卷四六《食貨一》

人莫不欲安,君子順而安之;莫不欲富,君子教以富之。

——[漢]馬融《忠經·守宰章》

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

——孫中山

仁而不武,無能達也。

——《左傳》

凡不能調民利者,不可以為大治。

——《管子·揆度》

上下相反,好惡乖迕,而欲國富法立,不可得也。

——[漢]晁錯《論貴粟疏》

不足食胡以養民?不養民胡以立國?

——孫中山

不富無以為大,不予無以合親。親疏則害,失眾則敗。

——[漢]劉向《説苑·説叢》

大者不能,小者不為,是棄國捐身之道也。

——《荀子》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唐]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

——[宋]呂祖謙《東萊博議·葵邱譮》

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明]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臣》

無禮義,則上下亂;無政事,則財用不足。

——《孟子·盡心章句下》

天下之所恃以為安者,財也,兵也。

——《明史》卷二一○《桑喬列傳》

為國者以富民為本,以正學為基。民富乃可教,學正乃得義;民貧則背善,學淫則詐。

——[漢]王符《潛夫論·務本》

政治名人名言2

1、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3、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4、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5、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 :“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7、子路問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8、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9、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10、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11、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2、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13、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14、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15、君於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6、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7、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18、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19、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20、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21、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22、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3、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24、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人。

25、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政治名人名言3

“當然,就是物質和意識的對立,也只有在非常有限的範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超出這個範圍,物質和意識的對立無疑是相對的”(列寧)

一、考點解析:

(一)考點內容分析

列寧的這句名人名言涉及到的考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部分“物質和意識的關係”。物質和意識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區別表現在: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是本源,意識是派生。聯繫表現在: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列寧這句名言主要是想説明物質和意識是有區別的,但是隻有在強調二者何者為第一性的時候即在強調二者的區別時才從二者的對立角度思考,在大部分時間都強調的是二者的聯繫,因為意識永遠也離不開物質,物質是意識的本源。所以列寧這句話強調的是物質和意識的對立統一的關係。

(二)考點考試方式及考試角度分析

對“物質和意識的關係”的考察可以以選擇題方式出現。該考點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命題:

(1)物質和意識的區別。

(2)物質和意識的聯繫。

二、真題再現

(20xx年單選)物質和意識的對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範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超過這個範圍便是相對的了,這個範圍是指

A.物質和意識何者為第一性B.物質和意識是否具有同一性

C.物質和意識何者更重要D.物質和意識何者與社會生活的關係更密切

【答案】A

【解析】本題考察物質和意識的區別。A選項正確。

(20xx年多選)意識和物質的對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範圍內才有絕對的意義,超出這個範圍,其對立便是相對的。這是因為

A.意識根源於物質 B.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C.意識是物質的固有屬性

D.意識是物質的存在形式 E.意識可以轉化為物質

【答案】ABE

【解析】本題考察物質和意識的聯繫。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人腦對物質的反映,意識依賴於物質,同時,意識對物質又有能動的反作用,通過人的有意識有目的的實踐活動,可以改變物質的存在形態,這就是意識轉化為物質。所以選項A、B、E正確。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和屬性,而不是一切物質的固有屬性,因此C選項錯誤。意識是物質的產物而不是物質的存在形式,因此選項D錯誤。

政治名人名言4

名人名言:

“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毛澤東)

一、考點解析:

(一)考點內容分析

“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這句名人名言涉及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唯物論部分的“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

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和意識既對立又統一。對立體現在二者的區別上,①物質是客觀存在,意識是主觀存在;②物質是根源,意識是派生;③物質不能代替意識,意識不能代替物質。統一體現在二者之間的聯繫上,①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②物質可以變成意識,意識可以變成物質;③意識與物質具有統一性。從這可以看出毛澤東的這句名言體現的.是物質和意識之間的聯繫——即二者可以相互轉化。

那具體我們應該怎麼理解這句話呢?“物質可以變精神”是指意識對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人的意識的來源是物質世界,人的大腦因為有物質世界的刺激再經過人的實踐從而做出對世界的反映,這就是“物質可以變精神”。例如,一隻蘋果砸在了牛頓的頭上,牛頓經過一系列的論證推理得出“萬有引力”這一理論。“精神可以變物質”是指意識具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就是説,它能反映客觀事物並形成觀念,從而指導實踐,反作用於客觀事物。例如,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被後人廣泛應用,指導我們的實踐活動。

(二)考點考試方式及考試角度分析

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在考試中常以選擇題的方式出現,有以下幾個考試角度:

(1)物質與意識的區別與聯繫

(2)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的方法論

二、真題再現

(20xx年單選)廣大農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過程中深切體會到:“要富口袋,先富腦袋”。這一説法在哲學上的含義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變成物質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質的力量D.先有精神,後有物質

【答案】B

【解析】該題考點是物質與意識的聯繫。題幹中説的是要想經濟上富裕就要先豐富你的思想,也就是要用知識武裝自己,充實自己。所以體現了精神可以轉化成物質。考生要注意精神轉化成物質是有條件的,就是要通過實踐。選項A、C、D本身説法錯誤,屬於唯心主義觀點。

政治名人名言5

名人名言:

“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並且創造客觀世界。”(列寧)

一、考點解析:

(一)考點內容分析

“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並且創造客觀世界。”列寧的這句名人名言可以從考研政治中“意識的能動作用”和“實踐觀”兩個考點去理解。“創造世界”首先是指在意識中形成新的觀念世界,然後通過實踐把觀念世界變為現實世界即改造過的屬於人的世界。這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觀點,強調了意識的創造性、能動性的觀點,而不是唯心主義的觀點。

(二)考點考試方式及考試角度分析

對“意識能動作用”及“實踐觀”的考察可以以選擇題和分析題的方式出現。該考點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命題:

(1)人與規律的關係。

針對這句名言,有很多同學認為這句話是唯心主義的觀點,因此大家要了解人與規律的關係。規律的客觀性表明,人們不能藐視規律,更不能創造和消滅規律。但人們在實踐中可以認識或發展規律,並利用這種合規律的認識指導實踐,達到改造世界、為人類謀利的目的。所以,人雖然不能無視規律但也不是在規律面前束手無策的。列寧這句名言中的“創造世界”指的就是改造世界,通過人類改造世界的能力的提高,不斷深入的認識規律並利用規律滿足人類發展的需求。

(2)意識的能動作用。

意識的能動作用是人的意識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列寧這句名言中的“反映客觀世界”和“創造客觀世界”都屬於意識能動作用的表現。

二、真題再現

(20xx年單選)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並且創造客觀世界,這一命題表明意識對物質具有

A.決定性 B.預見性 C.能動性 D.主動性

【答案】C

【解析】這句話的意思是意識的能動性不僅在於人們在實踐中正確地把握住客觀對象,形成思想、理論,更重要的還在於以這些正確的思想和理論為指導,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變成現實。因此,C選項正確。

政治名人名言6

名人名言:

“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毛澤東)

一、考點解析:

考點內容分析

“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這句名人名言涉及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認識論部分的“認識的兩次飛躍理論”。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是經過了兩次飛躍,首先是由實踐到認識,即從實踐中產生感性認識,然後才能發展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通過第一次飛躍,人們對事物有了理性的認識,一方面認識世界不是人類的最終目的,人類認識世界的最終目的是改造世界;另一方面人類對世界的理性認識還需要實踐的檢驗,所以理性認識需要上升到實踐,這就是認識過程中的第二次飛躍。毛澤東所説的“物質可以變精神”指的就是馬克思所説的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精神可以變物質”指的就是馬克思所説的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因此,“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體現了人類的認識過程的兩次飛躍。

大家在複習認識的兩次飛躍知識點時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

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條件

理性認識上升到實踐的原因及條件

考點考試方式及考試角度分析

認識的兩次飛躍在考試中可以以選擇題或分析題的方式出題,而且出分析題的概率是比較大的。該考點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命題:

(1)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係

(2)認識的規律

二、真題再現

(20xx年多選)對於同一棵大樹,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畫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調,植物學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態特徵,這是由於

A.人的感覺受理性指導B.人的認識具有能動性

C.理性認識是感性認識的基礎D.已在的認識影響感覺活動E.意識建構認識對象

【答案】ABD

【解析】該題考點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係。對於同一棵大樹,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體現了人的感性認識背後有理性認識的指導。所以選項ABD是正確的選項。C選項説反了,應該是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E選項是唯心主義的觀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