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收入在脱貧考核中的差距及對策建議調研報告

來源:文萃谷 2.32W

近年來,**市採取有效措施,強力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有力的助推了全市脱貧攻堅工作。**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17元,比上年增加733.3元,同比增長9.8%;增幅位列達州各縣市區第2名,僅比第1名的宣漢縣低0.1個百分點。然而,在全省脱貧攻堅考核中得分僅為4.43分,排列達州7個縣市區倒數第1名。雖然**在農民增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加以改進,否則將嚴重影響全市脱貧攻堅進程。

農民收入在脱貧考核中的差距及對策建議調研報告

一、農民收入在脱貧考核中的差距

在全省脱貧攻堅工作考核中,農民增收工作佔5分(100分制)的`考核比重,省對**市**年脱貧攻堅工作考核時,其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額、增長率均因低於全省平均水平,考核分僅為4.43分,與滿分相差0.57分,比達州平均分4.75分低0.32分,比最高的通川區和渠縣4.86分低0.43分熱門思想彙報。

二、農民收入在考核中扣分原因分析

(一)增加額低於省平均水平的原因

由於以前國家級貧困縣的評定標準對農民收入進行了限高的規定,2002年**市在爭取國貧縣時,將農民收入絕對額(基數)壓得很低,否則就爭取不到國家貧困縣名額,因此,雖然**市**年農民收入增長率在達州市7個縣市區的排名靠前,但絕對增加額仍然偏低,僅為733.3元,比全省全口徑縣市區平均數1088元低354.7元,比88個貧困縣市區平均數949.3元低216元。

(二)增長率低於省平均水平的原因

**年全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9.3%(全口徑測算縣市區177個,下同),達州市7個縣市區的農民收入增長率均高於此水平,而脱貧攻堅工作考核中對農民收入考核的“全省平均水平”是指全省88個貧困縣的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長率,而88個貧困縣中三州貧困縣就佔42個。

由於省上在核定農民收入數據時對三州和其他市進行了區別對待,導致三州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大幅高於省內其他市,以達州市為例,**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6%,而同期的甘孜州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4%,比達州高1.8個百分點;阿壩州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2%,比達州高0.6個百分點;涼山州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比達州高0.4個百分點。

三州農民收入的高增長率拉高了全省88個貧困縣的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長率,**年全省88個貧困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18%,比**高0.38個百分點。

核算考核類區標準不同導致結果不公。在核算時,是按照177個縣市區分為高收入組、中高收入組、中低收入組、低收入組,**被分在低收入組,而在脱貧攻堅考核時又把**納入秦巴山區縣區組,導致考核結果有失公允。

三、對策建議

(一)強化農民收入工作的責任落實

農辦作為農民收入的責任單位,要進一步加強主體責任,加大對樣本鄉鎮、村、記賬户的督查督促力度,及時牽頭召開樣本鄉鎮專題會議,研究制定農民增收措施。統計部門要搞好農民收入調查業務培訓,檢查指導記賬户如實做好記賬工作,夯實記賬基礎,保證農民收入應統盡統,確保全市農民增收成效得到客觀真實的反映。

(二)將農民收入核算與考核分組一致要把精準脱貧年終考核的分組與省農工委核算考核農民收入的分組一致,理由:數據來源的分組與考核的分組如果不一樣,就顯示不出公平公正。

(三)把財政轉移支付和涉農資金投入納入農民收入核算體系

上級相關部門要將退耕還林、生態效益補償、農機購置補貼、農村低保、農保、耕地地力補貼等財政轉移支付納入農民收入進行核算。最全面的範文參考寫作網站同時,將各級財政的農村公路、安全飲水、人居環境改善(包括危房改造、美麗新村、異地房屋搬遷、能力就業培訓)、產業發展的投入等納入農民收入核算範疇。這些收入都是農民獲得的現金收入,投入都是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及助農增收的有效措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