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科上半年教研工作總結

來源:文萃谷 2.14W

  一、開展了細化解讀課程標準工作。

地理學科上半年教研工作總結

開展細化解讀課程目標工作是我們的中心教研工作。細化解讀課程標準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在於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這項工作我們已開展了近兩年,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作為教學工作的一部分,這項工作需要我們更科學的持久的進行下去,要“解讀課標,上明白課,落實課標,上有效課”。

這項工作不少協作區做的都很不錯,在這項活動中很多老師都是受益者。本學期教研室指出,要按照《鄭州市教育局關於全面推進細化解讀課程標準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要求,結合各學科、各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合實際、可操作的實施方案,紮實開展這項工作,每個縣、區、協作區、學校也都要拿出細化解讀課標實施方案,以保證這項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地理學科也制訂了地理學科細化解讀課標的指導意見,在今天會議的第二項內容裏我們還要一起學習。

上期的第一個會議上,我們提出要求,每位老師要解讀課時目標,要把解讀課標作為備課的一部分,解讀課標應伴隨備課、上課同時進行,真正達到督促我們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目的。為了科學規範的開展這項工作,我們組織骨幹教師一起學習,對於細化解讀課標的意義有了新的認識,對這項工作也有了新的舉措,從理念層面到技術層面,對地理課程標準以及課程標準分解技術都有了更高的認識,制訂了地理學科細化解讀課程標準指導意見,同時對於分解課程標準的技術進行了分解,這項成果將發佈在上供大家參考。為了檢驗這項工作的推進結果,今年的暑期高中新課程培訓,我們以分解課程標準,制定學習目標為題,專門對高中老師進行了測試,作為一項中心工作,在以後的檢查評比中,這項工作所佔的比重還將擴大,一定要引起老師們的高度重視。今天的會議對這項工作的落實將專門佈置。

  二、進行課堂教學觀察活動。

深入學校,深入課堂,採用科學的觀測手段,運用課堂觀察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觀察活動,是我們上期的又一項大的教研工作。

早在09年下半年,我們就開展了課堂觀察活動,我們選擇了“教師講解的有效性、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學生活動的有效性”三個觀察點,開發量表,以七中和九中為試點學校,以王一軍和趙雲倩老師為觀察老師,組織中心組成員和骨幹教師參與課堂觀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上學期,我們的課堂觀察活動規模更大,組織也更規範。我們把這項活動和細化解讀課標活動結合起來,開展了全市性的協作區主題教研活動,開發課堂觀察量表,國中第二協作區率先組織,到實驗中學進行課堂觀察,使老師認可這項活動,並積極參與進來,大家覺得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教研活動,第一次課堂觀察活動結束後,實驗中學的王喜峯老師加入到修訂量表的行列,對課堂觀察量表幾經修訂,使量表的診斷性更強,也更具操作性。接着我們先後在到51中、61中開展這項活動,為了瞭解量表的可行性,王喜峯老師幾乎每次活動不論多遠都要參加,根據老師們反饋對量表進行修訂,每次活動,我們高國中各協作區的負責人都會自發參加,加入到量表修訂和課堂觀察活動中來。在整個活動中,各協作區負責人和王喜峯老師為地理教研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此衷心希望更多的老師能參與到我們的教研工作中。上學期最後一次課堂觀察活動是在高中第二協作區,在實驗中學高中部進行。整個活動我們按照課堂觀察的程序組織活動,有計劃、有記錄、有總結。一次次實驗,最終比較成功地開發出了一套“教師提問的有效性”課堂觀察系列量表。

表一:教師提問的指向性和層次性

表二:學生獲得答案的途徑

表三:學生侯答時間和回答問題形式

表四:教師理答

表五:問題設計與學習目標達成的關聯度

這個量表也已掛在我們上,供大家進行課堂教學診斷參考。

附:外國語學校分校張紅琴老師的課堂觀察報告:

在聽孫青老師的講授的《澳大利亞》一課的過程中,我針對“教師提問的指向性和層次性”方面進行了專題觀察,觀察結果如下:

  一、觀察小結

1、問題的指向性

本節課我重點觀察了孫青老師提問的20個主要問題,其中指向清晰的19個,佔95℅,模糊的1個,佔5℅。可見老師提出的大部分問題是清晰的,指向明確的。個別的指向有些模糊,比如在講大自流盆地中自流井的成因時,教師一連提了多個問題“你能不能説出自流井的形成原因?”“大自流盆地的地下井水為什麼會自動流出?”“這種自噴井的原理是什麼”,

教師一連拋出幾個不同角度的問題,學生有些無所適從。這部分知識本來就是難點,況且,中間換了三個名詞“自流井”、“自噴井”“地下井”,給學生的理解增加了難度。

2、問題的層次性

本次觀察的20個問題中,識記層次的7個,佔35℅.比如,“閲讀各種圖説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區,主要氣候類型,主要礦產資源”等問題,都屬於識記層次的。理解層次的6個,佔30℅,比如“讀圖總結澳大利亞的地形特點,氣候分佈規律” ,“自流井的形成原因”,“澳大利亞人口為什麼分佈在東南沿海?”等問題屬於理解層次的。應用層次的6個,佔30℅.比如“應用大陸漂移學説解釋澳大利亞為什麼有那麼多古老的動物?”“把讀圖找到的澳大利亞的.重要地形區,瀕臨的大洋,穿過的緯線,重要城市填到自己繪製的澳大利亞空白圖中” ,這些都是對已有知識的應用。另外,屬於其他層次的有1個問題,佔5℅。即要求學生繪製澳大利亞輪廓圖,應該屬於繪圖能力的訓練。

總的説來,孫老師對課堂問題的設計是多樣化的。識記的問題最多,在此基礎上理解,應用的問題也不少,另外還注意到了繪圖能力的訓練。

  二、觀察反思

通過此次課堂觀察,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我認為以後要注意兩點。

1、課堂問題的設計要指向明確清晰,表述準確無爭議。

只有指向清晰的問題,才能引發學生有效的思考和探索的慾望,一步步的到達成功的彼岸。也只有這樣提問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教師提的問題才能成為學生真正希望探討的話題。而指向不明的問題就會把學生 引入一個十字路口,學生會迷茫懵懂,無所適從,不知該走向何處。這自然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課堂問題設計要難易適度,層次多樣。

教師在設計提問時,應全盤考慮,識記、理解、應用各層次的問題都要有所涉及。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而且能促進學生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應用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等多種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另外,我認為提問問題的層次性還應該指教師在設計提問時,應難易適度,注意提問的梯度,對於難度過大的問題,要設計輔助性提問,即設計課堂提問要考慮到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把學生引向求知的新境界。

由此可見,“評課是基於證據的推論,而聽課是依靠科學手段蒐集證據的過程。”這是課堂觀察與傳統聽評課的最大區別。這種聽評課已不再停留在對於一節課都評判上,更多的是對這節課的研討。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聽評課活動和教研活動。各協作區活動照片及總結都已發至上,請大家瀏覽。

  三、開展課堂教學達標評優活動。

上期我們進入課堂教學達標評優活動的第二階段,教學技能和説課。我們總結上一輪的經驗,精心組織本次活動。力圖通過這項活動提高中青年教師的業務素質。

3月27、28日兩天,我們同時在鄭州二中、三中、七中、十一中、十六中、三十一中、外語中學等學校分別組織了課堂教學達標評優活動的教學技能和説課活動,各協作區負責人精心組織,聘請評委,保證了達標活動的順利進行。和第一輪達標活動不同的是,我們增加了板書環節,並計入總分,來降低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的總分,但還是感覺不盡完善,根據外地經驗,在下一輪達標活動中我們設想板書設計分數計入説課環節,將增加一個項目,地理現象形成過程示意圖,總之,不論是刪除還是增加,我們都將朝着更能反應地理教師素質和更合理的方向發展,也希望大家建言獻策,共同把我們的課堂達標工作做得更好。達標活動兩年一輪。

事實證明,通過這一達標活動,對於促進中青年地理教師的成長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對於剛上崗的年輕教師也是一種方向的指導。本次達標活動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從考核結果可以看出,選手間層次差異比較大,部分老師教學基本功不過硬;還有兩個突出問題一是課標意識不強,二是説課的模式不統一。這些都是我們今後要重點注意的問題。

四、按計劃推進高中新課程實施。

1.5月份開展高二地理新課程選修課培訓

去年是高中地理使用新教材的第二年,高二地理首次開設選修教材。上學期高二要開設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選修6環境保護兩個模塊,這兩個模塊要在兩個月內完成,對高二老師來説是一種挑戰。兩年來,老師們一直在不斷學習着、實踐者、探索者,收穫與困惑並存。新教材使用以來,省、市教育部門利用暑假對高一高二地理老師進行了全員培訓,使老師從理念上和行動上都接受了新教材,但這種培訓理論多實踐少,必修多選修少,導致老師們對必修關注的多,對選修關注的少。所以當教研室提出要進行選修課培訓時,我們認為非常有必要,這確實是我們地理學科老師最需要培訓的地方。正因為是老師的需求,所以我就想既然培訓就一定要有效,就一定不流於形式,一定要把培訓工作做好。

回顧以往的高級別培訓,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以往的大型培訓多由人教社的教材編寫專家培訓或者大學教授培訓,他們的報告確實很精彩,理論水平很高,但是缺乏老師們想要的操作層面上的內容。因為我們的培訓對象是老師,所以要想使培訓有效,必須先了解老師的心聲和需求。為此,我們廣泛徵求高中地理中心組和廣大老師的意見,最終把培訓專家人選定位到“要請一位課改區的一線老師”,“要有課、有教學建議、有互動交流”。為此,我們多次和省教研室聯繫,提出我們的設想和要求,委託他們和課改區教研室聯繫,終於,由河南省教研省、安徽省教研室推薦,經趙主任協助,在人教社的幫助下,我們聘請了安徽馬鞍山六中的林章和老師作為我們的培訓老師。培訓老師確定以後,我們多次和林老師取得聯繫,談我們河南省及鄭州市高中地理的課改情況,包括課程的設置情況、選修課的開設情況、對培訓的想法、老師們的要求等等。最後把培訓的主題定為三個:上一節選修課的現場課、做一場關於選修5、6的教學建議的報告、和老師進行互動交流。

整個活動方濟民老師、薄夫寶老師、沈永民老師做了大量的籌備工作,培訓按照我們的計劃和議程兩個半小時結束,效果良好。專家報告理念和操作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課上的實在,報告做的實在,老師們收穫很大。

2.暑期新課程培訓

首先,我們選派骨幹教師到河南大學參加省級骨幹教師新課程培訓。接着是全市高中教師的全員培訓,按照上級要求,參加省級骨幹教師的老師全部參加市級培訓的組織工作,從作業題到培訓考試題,他們從老師們的需要出發,精心佈置,我們的作業和試題質量都很高。同時還在教研論壇上發佈培訓信息和培訓資料,很多省級培訓老師深入各個學校,及時瞭解老師們培訓中出現的問題,使培訓和結業考試高質量的進行。在這項工作中,薄夫寶、萬亞男、楊濤、王貴銀、趙偉傑、王義軍、張偉利、謝玉強等老師犧牲了大量休息時間,為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

五、做好高三畢業年級教學指導工作

上學期已進入二輪、三輪專題複習,我們要求老師要研究考綱,研究試題,上好講評課,認真進行每次考後質量分析。

按照高三三段複習備考計劃,元月份、3月份、5月份分別舉行了高中畢業班的第一、二、三次質量預測考試和評卷工作,上學期主要進行的是第二、三次質量預測考試和評卷工作。

1. 精心命題:我們組織相關老師查閲了前三年大學聯考和鄭州市高三地理質檢命題的大量數據,依照2010年考試大綱的精神,考查學生的四種能力。突出主幹知識。突出地理特色。重視對學生圖表能力的考查。與緊密結合。模擬大學聯考。力求和大學聯考保持一致。

2.4月17日,進行考試質量分析和複習備考研討會。二檢結束,我們及時進行質量分析,並召開高三地理複習備考研討會,從試卷分析、專題複習到學習答題方法指導等方面進行研討,積極備戰大學聯考。在質量分析和高三複習備考研討會上,外語學校的張偉利老師為我們做了複習課示範,沈永民老師對二檢進行了試題分析,張思梅老師為我們做了最後階段複習備考指導報告,整個會議進行了三個小時,內容翔實,會場秩序井然。會議資料也已在上發佈。

今後我們要逐漸形成制度,每次會議的組織、程序、資料和會議總結,還有大家的體會都在和教研論壇上發佈,大家有什麼想法、建議、疑問也都到教研論壇上發帖,提問。我的想法是要把教研室和建成我們地理老師的家。

  六、期末考試情況通報

期末開展了七、八年級和高一高二的抽測評卷工作,這次七八年級命題的指導思想是:一是依據課標、教材,二是為學生高中繼續學習地理服務,試卷突出主幹,直擊重點,考查學生讀圖能力和獲取信息能力。這也為我們今後國中教學和命題的指明瞭方向。這個指導思想我們將堅持不變。

年級平均分優秀分優秀率良好分良好率及格分及格率

七年級70.478526.81%7547.83%6073.16%

八年級73.558925.52%7849.32%6571.26%

高中命題的指導思想:一是依據課標、教材,二是瞄準大學聯考,為大學聯考打基礎。關於命題,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和建議請告訴我,我們一同改進,旨在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

科目平均分一本一本率二本二本率三本三本率專科

高一61.288310.80%7622.61%6741.65%58

高二(文)53.52835.47%7316.53%6529.68%54

從各項數據指標來看,我們的考試應該是很成功的。

高三年級已經專門開過了會議進行分析,當時的分析發言稿,已發到中學地理網頁。不再多説。

關於《同步訓練》,內容可能不盡完善,在使用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希望大家提出批評與指導,我們已組織骨幹教師進行了糾錯和修訂,相信一定會使大家滿意。如果大家需要購買,請直接與以下單位聯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