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專業大學學結

來源:文萃谷 3.02W

9月12日下午,機械工程學院首批工業設計專業學生赴台學結交流報告會在北校區803-201教室舉行。港澳台辦公室主任史鴻武、教務處副處長陳杰峯、機械學院院長張東生及該學院各系室主任和工業設計全體教師參加了大會。我校機械、材料、電信、電氣等專業200餘名同學代表參加了報告會。

機械專業大學學結

報告會由機械學院副院長劉春榮主持。她對機械學院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探索工作方面做了介紹,對工業設計專業辦學歷程進行了簡短回顧,對10年來該學院工業設計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堅持不懈的探索經驗作了總結,同時對工業設計專業“堅持以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突出學生設計創新精神”的人才培養思路給予了肯定。

她説此次所開展的工業設計專業學生赴台短期學習交流是該專業着眼於國際化視野下工業設計創新型高級人才培養的大膽嘗試,對於機械工程學院在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頒佈的《關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高教三十條),進一步推動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探索工作有很大的促進。

張萌、封瀟和楊旭三位同學分別就自己在台灣樹德科技大學學習、生活期間的所見所聞、所學所思向大家進行了彙報。聽到他們精彩的演講,看到他們製作的精美的設計作品,激起了師生們陣陣熱烈的掌聲,他們在台短短130天豐富的經歷讓參會同學讚歎不已。

隨後,史鴻武對三位同學赴台學滿歸來以及所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他還對學校、省教育廳開展對外交流的政策向參會同學做了介紹,鼓勵同學抓住機遇,走出去。

機械學院院長張東生教授對此次活動的主辦單位港澳台辦公室和教務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對三位同學所取得豐碩的學習成果表示衷心祝賀。他鼓勵工業設計系師生在人才培養模式和思路上繼續開拓創新。

機械專業大學學結 [篇2]

四年的大學即將結束了, 作為一名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回首着校園的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 ,我始終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自我的全面發展為努力方向,在這期間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能力。我自信能憑自己的能力和學識在畢業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克服各種困難,不斷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和追求的目標。 在校期間,我在理論知識方面基本掌握了《機械製造工藝學》、《機械製圖》、《機械原理》、《電子電工學》、《計算機輔助設計》、《數控機牀編程》、《數控加工技術》等課程,除此之外,我還選修了管理學等科目來增長自己的理論知識,為將來面對社會打下堅定的基礎;在實際操作方面掌握了初級車工、初級磨工、初級銑工、初級刨工 、初級焊工等;在專業方面,掌握了線切割、初級數控銑牀編程及加工、初級加工中心編程及加工等技術。在學習之餘,我堅持參加各種體育活動,使自己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

生活上,我最大的特點是誠實守信,熱心待人,勇於挑戰自我,有着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正派作風,由於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來與人相處甚是融洽。個人認為自己最大的缺點就是喜歡一心兩用甚至多用。急功近利,喜歡一口氣學許多東西,但是貪多嚼不爛,即使最後都能學會,也已經搞得自己很疲勞。自從我發現自己有這個缺點和問題後,我常常警戒自己,以後一定要改掉這個毛病。在實踐上,我還經歷了兩個多月的畢業社會實踐,在這段期間,我深知道這是檢驗在校所學知識,同時也是進一步對所學知識的加強鞏固和提高,我非常珍惜這段實習過程,它是我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從零開始,虛心向前輩學習,任勞任怨,力求做好每一件事,逐漸在工件中學會了做事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我相信自己在以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中,能有更大的進步提高. 通過自己的見解總結以下幾點:

一、通過大學期間的學習和社會實踐的經驗對機械專業的自己見解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是研究各種工業機械裝備及機電產品從設計、製造、運行控制到生產過程的企業管理的綜合技術學科。專業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機械與機器的組成原理、運動分析方法、力學分析方法及電氣控制原理,各種機電產品的設計技術、製造技術與控制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現代機械製造技術與方法,機電一體化技術,計算機輔助製造技術,特種加工技術,自動化製造系統,機器人技術,計算機集成製造技術,計算機原理及應用等。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設計製造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具有機電新產品開發與管理企業所需的知識結構及潛能,也具有適應科研、教育、經貿及行政管理等部門工作或繼續深造的素質和能力。

隨着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材料技術和新能源技術等高新技術與機械設計製造技術的相互交叉、滲透、融合,使傳統意義上的機械設計製造技術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質的飛躍,形成了當代的先進設計製造技術,與傳統的機械設計製造技術相比既有繼承,又有很大發展。如今,先進的設計製造技術正成為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主要技術支撐,成為加速高技術發展和國防現代化的主要支撐,成為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能立於不敗之地並求得迅速發展的關鍵技術。計算機技術引入機械領域,使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技術產生了深刻變化。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優化設計技術,使設計過程實現了自動化和最優化;微電子技術與機械技術的結合,實現了機電產品的一體化,出現了數控機牀和加工中心、機器人、微型機電系統等;利用計算機控制技術使機械製造過程實現了自動化和智能化,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機械設計製造的結合;機器的設計與運行過程的緊密結合,可以對機電產品的設計過程、製造過程、銷售過程、安裝與運行過程實現綜合的自動化控制。因此,領域的廣泛性與技術的先進性使它對其他技術領域起着支撐性作用,成為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基礎。由於專業的寬口徑,該專業畢業生可在機電控制及自動化、機器人技術、現代設計理論和方法、現代製造技術、數控技術、精密加工、特種加工、納米技術、檢測與傳感、自動控制、電路與電子、計算機控制及應用、流體傳動與控制、建築機械、工程機械。

二、自己對專業課程學習的的理解及建議

機械專業課是一扇窗户,讓我看到了機械行業的未來前景。通過學習,我看到其實機械專業也並非全部都只是和硬梆梆的機器打交道,機械領域與其他高新技術領域的完美結合使得機械專業成為了一個“納百川,採眾長”的領域。並且課堂上一段段產品製造的視頻讓我感到與硬邦邦的機器打交道也並不枯燥,看到一個個零件在機牀中加工,感到它們就是完美的藝術品。通過學習,我也認識到了雖然我國是製造大國,但是並非是製造強國。我們的製造水平與世界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德國等相比很大的差距。高技術產品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製造工藝裝備的落後,低水平生產力嚴重過剩,高水平生產力嚴重不足,產品質量和技術不高,技術開發能力不強,科技技術嚴重不足,技術創新能力十分薄弱,產業結構不盡合理,體制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需求等。至於對專業課的建議,我個人認為課程的內容講述應儘量深入淺出,不然的話,很多專業詞彙與內容會讓同學們感到一片茫然,進而會失去興趣。同時講述應該更加生動,比如更多視頻的加入,以吸引同學們的興趣。

三、通過對機械專業的學習自己對未來發展的看法

機械工業的發展也必將帶動其他技術及行業的發展。我更應該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我的發展意向為成為一名工作在超精密加工領域的優秀工程師。一方面是由於我的方向為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並且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我國超精密加工方面雖然最近幾年取得了累累碩果,但是仍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不能滿足我國尖端領域的需要,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為該領域的發展與進步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還有超精密的美感深深吸引了我,看到一個個零件的精度達到微米甚至納米級,我感到它是那麼神奇,零件就像是完美的藝術品,毫無瑕疵。

四年的大學生活讓我懂得了很多,自己的知識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風順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去面對人生中的每一個驛站,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水平能力。在這即將揮手告別美好大學生活,踏上社會征途的時候,我整軍待發,將以飽滿的熱情、堅定的信心、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到新的生活環境中,去迎接新的挑戰,攀登新的高峯。

機械專業大學學結 [篇3]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機械製圖CAD課程,作為工程圖學的進階課,相比上學期的側重單一零件分析、手工繪圖,這門課更加側重電腦繪製和圖紙整體性的把握。實踐證明,手工繪圖能力是計算機繪圖能力的基礎,學習CAD,需要一定的工程圖學的知識,尤其是幾何作圖、識圖能力。所以課後有不清楚的只是還需要再複習一下以前的內容。由於上學期費老師已經讓我們上手操作過CAD繪圖,加上放假的空餘時間裏自己自學過一些小操作技巧,因此我對於CAD的學習還是感到比較輕鬆。當然除了必要的上機操作,良好的分析能力也是每一個設計人員應有的最基本的素質,因此理論課的時間也比較多,我們更加系統地學習了裝配圖、零件圖的分析和繪製,此外還粗略地瞭解了一下Solidworks三維繪圖。

以前我們畫工程製圖是手工畫,畫一張完整的A3少説得好幾個小時,尤其手工裝配圖用了幾個上午,而且畫圖時要注意圖紙的整潔,線條的寬度,字體的美觀,繪製過程花費很多時間。而用CAD就比較便捷了,粗細線條只要設置好就行了,尺寸也相當準確,也不用拿着丁字尺在圖紙上比劃計較。

畫線線連結或特殊圖形的時候CAD的優勢就更加明顯。開上“正交”,就不用計較丁字尺是否擺放整齊等問題了;線線連結時,只要打開“對象捕捉”就能把要連接的點找到,也是又快又準!用CAD進行尺寸標註更是快捷,兩個點一拉就完成一個標註,不用畫箭頭,不用標文字,只要自己設計好標註格式,計算機就能按要求標出來。而且通過調整,輸入文字內容就是絕對標準的長仿宋體,比起我們手寫的字就美觀漂亮的多!粗糙度、標題欄等做成塊就可以隨意插入,每個都是標準一致的,比手工的美觀多了。

但還是不得不承認要畫好CAD是需要花不少時間的,由於以前只是對CAD有粗略地使用,對高級些的東西不是特別瞭解,比如粗糙度、公差的標註等,所以課餘還得自己自學一些實用的小技巧。有時候一個知識點不清楚往往要卡住很久,不知道從何下手。除了平時的上機之外,做手工畫圖作業也是很有必要的,往往一個大圖前前後後得花上小半天,既要考慮到繪圖的正確性,還得注意圖紙的整潔,線條的寬度,一不留神就犯錯了。有時自己挺滿意的作業,老師還是能找到不少細節錯誤甚至是分析上的根本性錯誤,打擊之餘這也對我有不小的幫助,讓我學會精益求精,努力追求完美。

綜上所述,通過這學期對AutoCAD的學習,我掌握了一門很實用的軟件的使用技巧,同時也加深了對以往知識的印象,還粗略學會了三維繪圖的Solidworks。當然,無論是CAD還是Solidworks,都還有許多實用的功能,這有待我們進一步學習和嘗試。學無止境,只要大家在學習中善於總結和歸納,一定能找到最佳學習方法。

機械專業大學學結 [篇4]

時光如梭,我們的火電設備學習課程已結束。回首這短暫的學習過程,有碩果累累的喜悦,有與同學協同攻關的艱辛,也有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惆悵。現將這段時間的學習收穫總結如下:

一、火電廠

1、 火電廠的概述

火力發電廠是將動力燃料的化學能生產轉變為電能的工廠,即利用化石燃料燃燒釋放的熱能發電的動力設施,包括燃料燃燒釋熱和熱能電能轉換以及電能輸出的所有設備、裝置、儀表器件,以及為此目的設置在特定場所的建築物、構築物和所有有關生產和生活的附屬設施。主要有蒸汽動力發電廠、燃氣輪機發電廠、內燃機發電廠幾種類型。

2、火電廠主要生產過程

儲存在儲煤場(或儲煤罐)中的原煤由輸煤設備從儲煤場送到鍋爐的原煤鬥中,再由給煤機送到磨煤機中磨成煤粉。煤粉送至分離器進行分離,合格的煤粉送到煤粉倉儲存(倉儲式鍋爐)。煤粉倉的煤粉由給粉機送到鍋爐本體的噴燃器,由噴燃器噴到爐膛內燃燒(直吹式鍋爐將煤粉分離後直接送入爐膛)。燃燒的煤粉放出大量的熱能將爐膛四周水冷壁管內的水加熱成汽水混合物。混合物被鍋爐汽包內的`汽水分離器進行分離,分離出的水經下降管送到水冷壁管繼續加熱,分離出的蒸汽送到過熱器,加熱成符合規定温度和壓力的過熱蒸汽,經管道送到汽輪機作功。過熱蒸汽在汽輪機內作功推動汽輪機旋轉,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發電機發出的三相交流電通過發電機端部的引線經變壓器什壓後引出送到電網。在汽輪機內作完功的過熱蒸汽被凝汽器冷卻成凝結水,凝結水經凝結泵送到低壓加熱器加熱,然後送到除氧器除氧,再經給水泵送到高壓加熱器加熱後,送到鍋爐繼續進行熱力循環。

3、火電廠熱力循環

A、朗肯循環:從鍋爐過熱器出來的過熱蒸汽進入汽輪機,蒸汽的部分熱能轉換為機械能帶動發電機發電。作了功的低壓乏汽排入凝汽器,對冷卻水放出汽化替熱後凝結成水。凝結水有給水泵送進省煤器預熱,然後在鍋爐內吸熱汽化;飽和蒸汽進入過熱器繼續吸熱成為過熱蒸汽。

B、再熱循環:把在汽輪機高壓缸做功之後的蒸汽,送到鍋爐的再熱器重新加熱,使汽温提高到一定(或初蒸汽)温度後,送到汽輪機中壓缸繼續做功。 C、回熱循環:在汽輪機膨脹做功過程中,抽出中間級未完全膨脹做功的部分工質,去加熱凝結水和給水以降低冷端排熱量的熱力循環。

二、燃燒系統

1、燃燒系統簡介

燃燒系統是由輸煤、磨煤、粗細分離、排粉、給粉、鍋爐、除塵、脱流等組成。是由皮帶輸送機從煤場,通過電磁鐵、碎煤機然後送到煤倉間的煤鬥內,再經過給煤機進入磨煤機進行磨粉,磨好的煤粉通過空氣預熱器來的熱風,將煤粉打至粗細分離器,粗細分離器將合格的煤粉(不合格的煤粉送回磨煤機),經過排粉機送至粉倉,給粉機將煤粉打入噴燃器送到鍋爐進行燃燒。而煙氣經過電除塵脱出粉塵再將煙氣送至脱硫裝置,通過石漿噴淋脱出流的氣體經過吸風機送到煙筒排人天空。

2、 燃燒系統生產流程

來自煤場的原煤經皮帶機輸送到位置較高的原煤倉中,原煤從原煤倉底部流出經給煤機均勻地送入磨煤機研磨成煤粉。自然界的大氣經吸風口由送風機送到佈置於鍋爐垂直煙道中的空氣預熱器內,接受煙道尾部煙氣的加熱,回收煙氣餘熱。從空氣預熱器出來約250度左右的熱風分成兩路:一路直接引入鍋爐的燃燒器,作為二次風進入爐膛助燃;另一路則引入磨煤機入口,用來乾燥、輸送煤粉,這部分熱風稱一次風。流動性極好的乾燥煤粉與一次風組成的氣粉混合物,經管路輸送到粗粉分離器進行粗粉分離,分離出的粗粉再送回到磨煤機重新

研磨,而合格的細粉和一次風混合物送入細粉分離器進行粉、氣分離,分離出來的細粉送入煤粉倉儲存起來,由給粉機根據鍋爐熱負荷的大小,控制煤粉倉底部放出的煤粉流量,同時從細粉分離器分離出來的一次風作為輸送煤粉的動力,經過排粉機加壓後與給粉機送出的細粉再次混合成氣粉混合物,由燃燒器噴入爐膛燃燒。

3.煤粉的製備

煤粉爐燃燒用的煤粉是由磨煤機將煤炭磨成的不規則的細小煤炭顆粒,其顆粒平均在0.05~0.01mm,其中20~50μm(微米)以下的顆粒佔絕大多數。由於煤粉顆粒很小,表面很大,故能吸附大量的空氣,且具有一般固體所未有的性質——流動性。煤粉的粒度越小,含濕量越小,其流動性也越好,但煤粉的顆粒過於細小或過於乾燥,則會產生煤粉自流現象,使給煤機工作特性不穩,給鍋爐運行的調整操作造成困難。另外煤粉與O2接觸而氧化,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發生煤粉自然。在制粉系統中,煤粉是由氣體來輸送的,氣體和煤粉的混合物一遇到火花就會使火源擴大而產生較大壓力,從而造成煤粉的爆炸。

鍋爐燃用的煤粉細度應由以下條件確定:燃燒方面希望煤粉磨得細些,這樣可以適當減少送風量,使q2 、q4損失降低;從制粉系統方面希望煤粉磨得粗些,從而降低磨煤電耗和金屬消耗。所以在選擇煤粉細度時,應使上述各項損失之和最小。總損失蟬聯小的煤粉細度稱為“經濟細度”。由此可見,對揮發分較高且易燃的煤種,或對於磨製煤粉顆粒比較均勻的制粉設備,以及某些強化燃燒的鍋爐,煤粉細度可適當大些,以節省磨煤能耗。由於各種煤的軟硬程度不同,其抗磨能力也不同,因此每種煤的經濟細度也不同。

4.煤粉的燃燒

由煤粉製備系統製成的煤粉經煤粉燃燒器進入爐內。燃燒器是煤粉爐的主要燃燒設備。燃燒器的作用有三:一是保證煤粉氣流噴入爐膛後迅速着火;二是使一、二次風能夠強烈混合以保證煤粉充分燃燒;三是讓火焰充滿爐膛而減少死滯區。煤粉氣流經燃燒器進入爐膛後,便開始了煤的燃燒過程。燃燒過程的三個階段與其它爐型大體相同。所不同的是,這種爐型燃燒前的準備階段和燃燒階段時間很短,而燃盡階段時間相對很長。

5.發電用煤的質量要求。電廠煤粉爐對煤種的適用範圍較廣,它既可以設計成燃用高揮發分的褐煤,也可設計成燃用低揮發分的無煙煤。但對一台已安裝使用的鍋爐來講,不可能燃用各種揮發分的煤炭,因為它受到噴燃器型式和爐膛結構的限制。發電用煤質量指標有:

①揮發分。是判明煤炭着火特性的首要指標。揮發分含量越高,着火越容易。根據鍋爐設計要求,供煤揮發分的值變化不宜太大,否則會影響鍋爐的正常運行。如原設計燃用低揮發分的煤而改燒高揮發分的煤後,因火焰中心逼近噴燃器出口,可能因燒壞噴燃器而停爐;若原設計燃用高揮發分的煤種而改燒低揮發分的煤,則會因着火過遲使燃燒不完全,甚至造成熄火事故。因此供煤時要儘量按原設計的揮發分煤種或相近的煤種供應。②灰分。灰分含量會使火焰傳播速度下降,着火時間推遲,燃燒不穩定,爐温下降。③水分。水分是燃燒過程中的有害物質之一,它在燃燒過程中吸收大量的熱,對燃燒的影響比灰分大得多。④發熱量。為的發熱量是鍋爐設計的一個重要依據。由於電廠煤粉對煤種適應性較強,因此只要煤的發熱量與鍋爐設計要求大體相符即可。⑤灰熔點。由於煤粉爐爐膛火焰中心温度多在1500℃以上,在這樣高温下,煤灰大多呈軟化或流體狀態。⑥煤的硫分。硫是煤中有害雜質,雖對燃燒本身沒有影響,但它的含量太高,對設備的腐蝕和環境的污染都相當嚴重。因此,電廠燃用煤的硫分不能太高,一般要求最高不能超過2.5%。

三、電廠鍋爐組成及工作原理

1、 電廠鍋爐簡介

電廠鍋爐是發電廠三大主要設備中重要的能量轉換設備。它的作用是將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為熱能,並利用熱能加熱鍋內的水使之成為具有足夠數量和一定質量(汽温、汽壓)的過熱蒸汽,供汽輪機使用。現在火力發電廠的鍋爐容量大、參數高、技術複雜、機械化和自動化水

平高,所以燃料主要是煤,並且煤在燃燒之前先製成煤粉,然後送入鍋爐在爐膛中燃燒放熱。概括地説,鍋爐是主要工作過程就燃料的燃燒、熱量的傳遞、水的加熱與汽化和蒸汽的過熱等。

2、 鍋爐組成

整個鍋爐由鍋爐本體和輔助設備兩部分組成。

3、鍋爐本體

鍋爐本體是鍋爐設備的主要部分,是由“鍋”和“爐”兩部分組成的。“鍋”是汽水系統,它主要任務是吸引收燃料放出的熱量,使水加熱、蒸發並最後變成具有一定參數的過熱蒸汽。它由省煤器、汽包、下降管、聯箱、水冷壁、過熱器和再熱器等設備及其連接管道和閥門組成。

(1) 省煤器。位於鍋爐尾部垂直煙道,利用煙氣餘熱加熱鍋爐給水,降低排煙温度,提高鍋爐效率,節約燃料。

(2) 汽包。位於鍋爐頂部,是一個圓筒形的承壓容器,其下是水,上部是汽,它接受省煤器的來水,同時又與下降管、聯箱、水冷壁共同組成水循環迴路。水在水冷壁中吸熱而生成的汽水混合物彙集於汽包,經汽水分離後向過熱器輸送飽和蒸汽。

(3) 下降管。是水冷壁的供水管道,其作用是把汽包中的水引入下聯箱再分配到各個水冷管中。分小直徑分散下降管和大直徑集中下降管兩種。小直徑下降管管徑小,對水循環不利。

(4) 水冷壁下聯箱。聯箱主要作用是將質彙集起來,或將工質通過聯箱通過聯箱重新分配到其它管道中。水冷壁下聯箱是一根較粗兩端封閉的管子,其作用是把下降管與水冷壁連接在一起,以便起到彙集、混合、再分配工質的作用。

(5) 水冷壁。位於爐膛四周,其主要任務是吸收爐內的輻射熱,使水蒸發,它是現代鍋爐的主要受熱面,同時還可以保護爐牆。

(6) 過熱器。其作用是將汽包來的飽和蒸汽加熱上成具有一定温度的過熱蒸汽。

(7) 再熱器。其作用是將汽輪機中做過部分功的蒸汽再次進行加熱升温,然後再送到汽輪機中繼續做功。

“爐”是燃燒系統,它的任務是使燃料在爐內良好的燃燒,放出熱量。它由爐膛、燃燒器、點火裝置、空氣預熱器、煙風道及爐牆、構架等組成。

(1) 爐膛。是由爐牆和水冷壁轉成的供燃料燃燒的,燃料在該空間內呈懸浮狀燃燒,釋放出大量的熱量。

(2) 燃燒器。位於爐膛四角或牆壁上,其作用是把燃料和空氣以一定速度噴入爐內,使其在爐內能進行良好的混合以保證燃料及時着火和迅速完全地燃燒。分直流燃燒器和旋流燃燒器兩種基本類型。

(3) 空氣預熱器。位於鍋爐尾部煙道,其作用是利用煙氣餘熱加熱燃料燃燒所需要的空氣,不僅可以進一步降低排煙温度,而且對於強化爐內燃燒、提高燃燒的經濟性、乾燥和輸送煤粉都是有利的。鍋爐效率可提高2%左右。分管式和迴轉式兩種。

(4) 煙風道。是由爐牆、部分受熱面管道及包牆管等組成的管道,用以引導煙氣的流動,並經各個受熱面進行熱量交換,分為水平煙道和尾部煙道。

輔助設備

輔助設備包括通風設備(送、引風機)、燃料運輸設備、制粉系統、除灰渣及除塵設備、脱硫設備等。

4、電廠鍋爐的工作過程

由原煤倉落下的原煤經給煤機送入磨煤機磨製成煤粉。在原煤磨製過程中,需要熱空氣對煤進行加熱和乾燥,因此外界冷空氣通過送風機送入鍋爐尾部煙道的空氣預熱器中,被煙氣加熱成為熱空氣進入熱風管道。其中一部分熱空氣經排粉機送入磨煤機中,對煤進行加熱和幹

燥,同時這部分空氣也是輸送煤粉的介質;另一部分熱空氣直接經燃燒器進入爐膛參與煤粉的燃燒。從磨煤機排出的煤粉和空氣的混合物經燃燒器進入爐膛內燃燒。

煤粉在爐膛內迅速燃燒後放出大量的熱量,使爐膛火焰中心的温度具有1500度或更高的温度。爐膛四周內壁佈置有許多的水冷壁管,爐膛頂部佈置着頂棚過熱器及爐膛上方佈置着屏式過熱器等受熱面。水冷壁和頂棚過熱器等是爐膛的輻射受熱面,其內部的工質在吸引爐膛的輻射熱的同時,使火焰温度降低,保護爐牆不致被燒壞。為了防止熔化的灰渣黏結在煙道內的受熱面上,煙氣向上流動到達爐膛上部出口處時,其温度要低於煤灰的熔點。

高温煙氣經爐膛上部出口離開爐膛進入水平煙道,與佈置在水平煙道的過熱器進行熱量交換,然後進入尾部煙道,並與再熱器、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等受熱面進行熱量交換,使煙氣不斷放出熱量而逐漸冷卻下來,使得離開空氣預熱器的煙氣温度通常在110-160度之間。低温煙氣再經過除塵器除去大量的飛灰,最後只有少量的細微灰粒隨煙氣由引風機送入煙囱排入大氣。

煤粉在爐膛中燃燒後所生成的較大灰粒沉降到爐膛底部的冷灰鬥中,被冷卻凝固落入排渣裝置中,形成固定排渣。

由給水泵送向鍋爐的給水,經過高壓加熱器加熱後進入省煤器,吸收鍋爐尾部煙氣的熱量後進入汽包,並通過下降管引入水冷壁下聯箱再分配給各個水冷壁管。水在水冷壁中吸收爐膛高温火焰和煙氣的輻射熱,使部分水蒸發變成飽和蒸汽,從而在水冷壁內形成了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向上流動並進入汽包,通過汽包中的汽水分離裝置進行汽水分離,分離出來的水繼續循環。而分離出來的飽和蒸汽經汽包上部的飽和蒸汽引出管送入過熱器進行加熱。最後達到要求的過熱蒸汽通過主蒸汽管道引入汽輪機做功。

對於高參數、大功率機組,為了提高循環熱效率和汽輪機的相對內效率,採用了蒸汽的中間再熱,在汽輪機高壓缸內做完部分功的過熱蒸汽被送回鍋爐的再熱器中進行加熱,然後再送到汽輪機的中低壓缸做功。

四、汽輪機

1、 汽輪機簡介

汽輪機本體是完成蒸汽熱能轉換為機械能的汽輪機組的基本部分,即汽輪機本身。它與回熱加熱系統、調節保安系統、油系統、凝汽系統以及其他輔助設備共同組成汽輪機組。汽輪機本體由固定部分(靜子)和轉動部分(轉子)組成。固定部分包括汽缸、隔板、噴嘴、汽封、緊固件和軸承等。轉動部分包括主軸、葉輪或輪鼓、葉片和聯軸器等。固定部分的噴嘴、隔板與轉動部分的葉輪、葉片組成蒸汽熱能轉換為機械能的通流部分。汽缸是約束高壓蒸汽不得外泄的外殼。汽輪機本體還設有汽封系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