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來源:文萃谷 1.79W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那麼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活教學工作總結,歡迎閲讀與收藏。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1

本人承擔了一年級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後換取成功的那種快樂。教學中,我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以及實際學情,紮紮實實抓教學,認認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斷反思、總結才能有助於今後的教學工作的提高,為此,我對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如下:

在這一學年中,在教育教學任務中,本人盡職盡責。按照大綱要求制定並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做到開學有計劃,學期末有總結,質量分析。

教學中論題鑽研教材,探索性的嘗試設計種種教學方式,以新教材理念為指導,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尋找效的教學途徑。所任科目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成績良好,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教學中把思品與生活課的教學同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是非評價標準,懂得何謂善、惡、美、醜,提高他們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教學目標是初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保護環境,愛惜資源;使學生初步瞭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我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我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在課堂上,關注言行不良表現的學生,及時調動班級和教師的力量幫助他們認識錯誤,認識錯誤造成的嚴重後果,從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時注重培養他們養成儉樸,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道德行為習慣,個性心理方面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

總之,通過本學期的品德課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今後我還要繼續學習好教學大綱、課程標準之類的指導性文章,進一步理論聯繫教材及教學工作實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2

本學期,我教培智三年級生活適應課,通過這一學期與學生們的交往與溝通,我發現了學生們都有自己各自獨立的每一點,比如有的學生對自己的東西看的很緊張,不喜歡別人碰自己的東西,因而他在學校的生活方面比較拘束,而有的同學比較大方,很樂意把自己的東西與別人分享,這也使他在平時的生活環境中能得到更好的發展,通過這些現象我得到了很多的啟發,下面我就這一學期的生活教學進行以下總結。

一、切實做到在生活中學習鍛鍊,生活中成長

生活適應是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為目的,以學生當前及未來生活中各種生活常識、技能經驗為課程的內容。培養學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簡單家務勞動和社會生存能力,使之儘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公民。

比如在生活適應課《愛清潔講衞生》一課中,我就將這一課教學分為多個實踐活動課。我利用有住校的條件,就將他們帶到宿舍中進行如何洗手、洗臉、洗腳、刷牙、剪指甲,整理衣服、整理牀鋪等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在學生動手操作過程中,一位老師進行講解分析,示範。一名好學生幫輔,圍繞他們進行操作指導,以滿足班級中不同兒童個體需要。同時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們在生活中多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別是在自身問題的解決上多讓他們自己動手,家長教導。同時我們班中的幾位老師達成一致目標:天天上課前檢查個人衞生,穿衣情況。讓愛清潔,講衞生在每天的生活中進行,逐漸養成習慣,真正做到適應生活,在生活中講衞生,愛清潔。

二、重視個別化教學

培智學生由於自身的障礙,使得他們有其共性和個性。怎樣對他們進行因材施教,讓他們成為一個具有獨立生活自理的人,真正融入社會。就要求在生活課上應以學生為中心,以他們將來進入社會遇到的生活問題為出發點和歸宿。於是我就結合實際,根據學生的智力水平,知識水平差異,為每一個學生制定不同的個別教育計劃目標。

三、重視將各科教學融合進生活

生活適應課使培智學生具有適應生活、適應生存的能力,是對培智學生教育訓練的最終目的。而生活適應課是這一目標的起點實踐課堂。所以不管是生活語文、生活數學,還是康復訓練的最終目的也都是讓培智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通過生活適應起點課堂去實踐操作。

如教學生活適應課中《認識常用水果》一課時,出示了通過實物觀察讓學生認識常見水果外,還要讓學生能説一説,讀一讀,認一認水果的名稱(生活語文),知道水果的顏色,通過品嚐讓學生知道水果的味道(康復訓練),還可以結合生活適應課目標裏“會清洗水果,切水果”讓學生動手洗水果,數一數你洗了幾個水果(生活數學),最後進行將水果削皮,把水果切成塊,分給同學品嚐(待客禮儀)。通過這樣一堂課,培智學生不但認識了常見水果,進行了感知覺康復訓練,還鍛鍊生活適應能力,學生了招待客人,又學習了一些生字詞語。也將各科所學知識在生活中得到了鞏固運用,又為課堂教學增添了生動氣息。

四、樹立學生的信心

培智學生雖因大腦不同程度的損傷和障礙造成他們有不同程度的身心缺陷,表現為內向、怕生、膽小、自卑等情緒反覆,怪異的行為。要使他們將來能夠融入社會,走向生活,平時就要加強對他們樹立自尊、自強、自立、自信的信心的培養。不能因他們缺陷而冷落和歧視他們,傷害他們自尊心,更不能漠視他們的自尊,軟弱就不鼓勵他們面對現在及將來生活困難和挫折的自強、自立的堅強信心。而應在生活中精心地輔育和照料他們,幫他們樹立信心,塑造堅強的品格,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3

回顧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後換取成功的那種快樂。教學中,我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以及實際學情,紮紮實實抓教學,認認真真做工作。在只有不斷反思、總結才能有助於今後的教學工作的提高,為此,我對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學習,為課前備課與課堂教學指明方向。

抓好教學,理論學習是關鍵,我認真學習《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學習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教學理念,我深知備課不但要備學生,更要備教材、備教法,並能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習經驗出發,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不同類型的課,認真預設教學,為上好每一堂課做好充分的準備,更懂得了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我十分注重對教材情境創設的

創造性改編,對課堂教學練習的重組和創新,使得課堂教學更富有趣味性、生活性和生命意義,力爭課堂40分鐘的教學質量。

二、讀透教材,嚴抓教學,力爭課堂的有序、有趣、有效。

第三冊的品德與生活,教學目標是初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保護環境,愛惜資源;使學生初步瞭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我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

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中我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繫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我注重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繫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現象、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作為教師,我首先是對自己有信心,對學生有信心,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以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的態度投入到實際教學當中,遠離權威性的教學思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深感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幫、導、帶的重要作用,努力確保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促使教學最終實現它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學有成效的目的,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

三、以鼓勵性評價為主,講究評價方式多樣化。

評價應求全,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生活動和實踐過程等,進行全面而有針對性和合理性的評價其次是評價渠道多樣化,採用教師評、學生小組互評、自評等多種評價方式並且評價講究及時、適度,這樣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很多情況下都能得到老師的鼓勵和學習引導,充分地發揮評價的功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受到老師及時的表揚、激勵。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通過品德與生活課與班級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學生大部分保持良好的品德與生活學習興趣,並養成了良好的品德與生活習慣。

四、今後努力的方向:

第一、加強專業教學水平。

教師的專業即是教師之本,我將在具體的教研活動中在教案編寫、課堂教學、課後反思等方面加強鑽研,不斷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教學水平,並通過聽課加強互相學習,讓品德與生活教學更有趣、有效,更富創新思想,更能促進學生的成長。

第二、繼續加強品德與生活學科教學研究,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在課改實驗中,我們實驗教師擔負着承擔教改前沿突破的重擔,新理念下的“教師要有個人學習促成長”的思想,只有學習型的教師才能把教學研究工作做好,才能有所創新和突破。

因此,今後我還要繼續學習如《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之類的指導性文章,進一步理論聯繫教 材及教學工作實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4

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在《品德與生活》的教學中,我們依據新課標準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參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及《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等資料。為了創造性地開展好本課的教育活動,我注重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遵循這一目標,在教育活動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

一、注重了做兒童教育活動的指導者和合作者。

新的課程標準規定了我們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造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踐培養兒童的品德與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探索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

二、注重珍視兒童生活的價值兒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發展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習做人。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

三、注重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課程目標教學活動中,我們注重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學生的活動,而不是單純地講解教科書。我們的課堂上更多地是通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構建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德。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同學們瞭解自我,認識自我的價值;瞭解社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周圍的世界。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自豪感。通過活動的開展,圍繞教材所設“三條軸線”。注重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培養和內化,即:讓學生們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和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四、注重了創造性、開放性的教學模式我們能根據本地兒童的實際,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結合山區的具體情況,放開手腳,大膽嘗試,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把我們的課堂拓展到家庭,社會及兒童的各種生活空間,並結合學校的其他活動或有關學科的配合中彈性地延伸,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我們還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吸收到課程中去,不斷提高了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思想素質,生活能力在多側面、多層次上得到提高。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5

回顧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後換取成功的那種快樂。教學中,我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以及實際學情,紮紮實實抓教學,認認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斷反思、總結才能有助於今後的教學工作的提高,為此,我對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如下:

一、實施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品德與生活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二、評價方法

1、教師觀察記錄描述性評語。教師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能力、行為進行觀察,並做記錄。在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態度、表現等以描述性的語言寫成評語於素質報告冊上,並鼓勵學生繼續努力,改正不足。

2、學生自評,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對自己在學習中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目的以提高自我認識、自我調控的能力。

3、學生互評,學生依據一定的標準互相評價,這種評價可以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度,相互促進。

通過一學期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我班學生做好人好事的多了,打架罵人的少了,大多數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都很強,同學之間那種團結互助的精神讓人感動。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6

一、讓學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認識

撥亮學生心靈國小生有了一定的認識基礎,能對事物作初步地分析、推理、判斷和能力評價。教學中,應該讓所有學生參與評價,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能力,增強道德規範自我約束能力。

1、展開討論,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學生應多進行議一議,討論等形式,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評價。

2、判斷正誤,提高學生的識別評價能力。

二、自我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思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為的形成,光靠個人經驗不行,還必須使學生集體都獲得經驗,因此,在教學中,應該讓全體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情感體驗、行為體驗,從而豐富和加強內心體驗,並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變為自己的內心需要。

三、自我督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生的情感轉化後,應進一步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的自我訓練、自我監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就需要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實踐。因為通過活動,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社會交往能力,而且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關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1、讓學生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

當學生提高了道德認識,激發了道德情感,產生了行動動機之後,就要把正確的行為方式運用到日常生活學習當中去。

2、自我監督,克服不良習慣

學生的良好習慣必須通過反覆訓練才能養成。

四、自我做起,終身受益

我發現許多學生只懂得接受長輩的愛與關懷,不知道關心別人,有的甚至從未想過回報長輩、體貼父母這一傳統美德。於是,我讓學生自己講述父母愛我的故事。學生每天生活在父母身邊,感受最深,因而發言踴躍,從理性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一片苦心。緊接着我又讓學生進行自我體驗和自我反悔,讓學生説説平時在家裏是怎樣關心體貼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夠?你今後打算怎麼做?

這樣,讓學生通過自我體驗,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外,回家後就能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事。受到父母鄰居的表揚,更加堅定了體貼、關心父母的決心,不知覺又強化了自我體驗。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7

本期掃盲教學班的教學工作結束了,這是我第一次承擔掃盲教學任務,雖然教學任務已完成,但心情仍很不平靜。“兩基”工作是當前教育工作的一個重點,而掃除青壯年文盲又是兩基工作中的一個重點,通過本次掃盲班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學員的特殊性決定教學的特殊性。掃盲班的學員從年齡上講都已過了最佳接受知識的年齡,所以接受知識的速度比較慢,在教學時,不能像平時對國小生那樣,需要耐心細緻地進行講解,還要結合生活實際,讓學員們感受到所學知識的實用性。

第二、備課的不同。面對幾名特殊的學員,在備課時,為了讓他們掌握生活中有用的知識,我將教材與生活相結合,如在教學面積單位時,我將室內裝潢、小麥種植等事例引入課堂,使大家聽得有滋有味;在教學整數乘法時,我將買化肥、木料、衣服等生活事例編成應用題,使大家很快便掌握這些只是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第三、正確處理與學員之間的關係。掃盲班的學員都是比我的年齡大一些的,再加上現在文盲人數比例有很小,學員本身就很自卑。因此在教學中,我把他們當作我的朋友,把教學當作與朋友之間進行的談話,雖然時間很短,但是我們卻建立了良好的友誼,這使得我的教學能在快樂的氛圍中進行。學習班結束以後,我們仍然能保留朋友之間的聯繫,學員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都能主動問我,這是我覺得特別開心。

當然在教學中也從在一些不足,如四則混合運算的教學,好幾名學員對運算順序的規則不能很好地掌握,在突破這一難點上我做得還不夠完美;由於各人對一些生活中的地方語瞭解不夠,在與學員進行交流時也容易出現一些尷尬;對教材的拓展做的仍不夠到位,對學員現在從事的職業瞭解不夠,未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學班的學習隨結束了,但我想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大家能夠掌握日常生活中一些必需的基礎數學知識,這對於提高學員們生活和生產質量起到極大地推進作用。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8

一、背景

國小思想品德課要求教師通過創造性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髮現真知、追求真理、學做真人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這是思想品德學科本身的要求,同時也是對時代呼喚的迴應。

但往往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是:老師將道德認識目標和道德行為目標設計與故事、小品之中,讓學生能認知、明理、導行。而學生也總是聽時認真,看時、演時情緒很高,可真到讓他們談看法、講體會時卻寥寥數語,無感可發,講出來的體會也是空洞無趣的,蒼白無力的,不帶感情色彩。這樣,由於體會不切實際,也就不能真正地付諸行動,引起情感的共鳴。因此,思想品德的教育也只是流於表面,無法觸及學生內心,效果也就不明顯了。

而一堂由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究、實踐的課,因為是他們親身體驗所得,於是產生的教育效果就很好,做到了感悟導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也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教學片段

《買賣中的道德》是國小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課題三的內容。通過這課的教學,要求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

1、懂得買與賣的行為都應當遵守道德。

2、理解誠信的普遍意義。

3、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根據教學目標,針對社會上的一些買賣雙方的不道德的現象,任課的老師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導入、教學。

(一)、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1、同學們,炎熱的夏天又到了!老師家裏想買一台空調,但商店裏的空調琳琅滿目,很多品牌。你能幫老師出出主意買什麼品牌的空調好呢?為什麼向老師推薦這個品牌?你是從哪裏知道的?

(學生從用途、功能、質量、價格等方面介紹自己知道的品牌空調)師:老師一定會根據你們的建議選擇一個合適的品牌,謝謝同們!

2、在日常生活中廣告可多啦!相信同學們都有自己喜愛的電視廣告,

下面我想請同學們出來表演表演。(學生表演自己最喜歡的一則廣告)

(二)、學習和體會賣中的道德

1、同學們都知道許多生活中的廣告,是不是所有廣告中的商品質量都令顧客放心呢?不一定,老師介紹一些假冒偽劣產品的資料給同學們,如假奶粉事件,對孩子的身體傷害是永久的。或者在買動東西過程中市場上的短斤缺兩的現象。或者你和家人有無遭遇虛假廣告上當受騙或者買到假冒偽劣商品的經歷呢?請你談談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當你和家人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時當時是怎麼想的,心裏有何感受?)(學生交流、彙報)

2、對了,做廣告也像做人,也要講“誠信”。剛才大家都談到了自己或家人購物時碰到商家不道德的親身感受,那麼社會上商家還有那些不道德的行為呢?請看錶演(82頁衣服的價錢)(大家針對剛才的表演發表自己的看法。)(商家隨意調整衣服的價格,是一種不誠實的做法)3、剛才大家都説出了自己的看法,那麼作為消費者你認為心目中的商家應該是怎樣的?板書:商家要誠信(解釋---誠信)4、創設故事情景,進行維權行動:同學們,學校的陳老師星期天去買了一個熨斗,買回來以後,一接電源,就聞到一股難聞的味道。後來才知道買到是假冒偽劣產品,現在陳老師的心情可急了,你們有什麼好的辦法來幫幫他?

(相機介紹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知識)師:同學們的發言很精彩,對於那些虛假的廣告,沒有質量保證的產品,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為此,國家還制定了專門的法律呢!投影:(1994年10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並於1995年2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的第一部廣告法。

師:同學們,當我們消費者的利益受到傷害時,請記住,我們就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懲治那些不講誠信的商家。

(三)、學習和體會買中的道德

1、師:在買賣過程中不光賣東西的人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規範,做

到“誠信”二字,就是我們買東西的人也要講道德,做一個受歡迎的顧客。

那麼在超市裏人們的表現又是怎樣的呢?下面請聽一位售貨員阿姨的話。(指名讀)。聽完阿姨的話後,下面再看看在超市裏拍的照片。你們從這些照片中發現了什麼?(生自由回答交流)

3、師:看來在超市中確實存在着很多不道德的行為,下面再看一個小品《自選商場裏》。

4、那我們怎樣做才是一個受歡迎的顧客呢?討論指名説。請小組合作,自定“購物公約”。

(學生彙報)可圍繞以下購物公約展開來談:

1、不隨便亂拿、亂放商品。

2、要注意商品的衞生。

3、不在超市追逐打鬧。

4、不偷拿超市裏的商品。

5、不故意損壞商品。

6、交錢要自覺排隊。(板書、貼出學生寫的答案)

4、通過剛才的這節課,相信大家對於買賣中的道德一定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但僅僅我們知道還不行,還要讓大家都知道,讓買賣中的人們都來放棄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你們有哪些好的宣傳方法?生

1:畫宣傳畫……生

2:可以寫倡議書……生

3:可以寫廣告語……生

4:可以創作小品………………

三、課後反思

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門注重情理交融,重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因此,學生情感的流露,教育情境的創設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教學中,我們應該作到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引導學生積極體驗實踐,從而形成基本的道德標準,獲得對社會生活的初步認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要求內化為內心的需求,並賦予創造性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調動學生生活經驗,切入教學,引導學生體驗感悟、實踐,學生的思想品德一定會由心底深處發生質的轉變,促使學生向健康的品質、人格發展。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9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一學期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品德與生活和四年級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工作。第十七週學校安排了一年級品德與生活的考察,首先將成績簡單分析一下:

本次考察,我採取了筆試和口試相結合的方式:筆試出了三道大題,前兩道題目是針對學科教學目標的,最後一道是針對英語教學目標的;口試主要是考察英語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最後的成績還可以,英語教學目標完成情況非常好,學科目標中有少數同學出現幾處錯誤,反映了部分學生上課學習不紮實。各個班級的成績大體情況如下:

優秀(95以上)良好(80以上)達標(60以上)一班2460二班2280三班2730四班19110

本學期一年級品德與生活的教學情況,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課堂常規。作為一名初職教師,我不想以此作為理由,但確實對教學存在很大的影響。面對一年級的小孩子,他們那樣的天真活潑,課堂常規建立階段,我沒有嚴厲起來,結果後來的課堂,不論怎麼整,都難以達到像班主任老師上課一樣的井然有序。沒有好的課堂常規,部分過於活潑的學生就不能很好的聽講,自然就不能很好得掌握知識。本次考試,這個問題就很明顯地反映了出來。三班的課堂常規最好,所以優秀率達到了90%,而四班由於後半學期課堂管理無序,優秀率只有63%。學生都是一樣的聰明,問題就主要存在我身上了,下學期的教學工作一定要把常規放在首位。

2、學科教學。雖然我對教學很上心,每一節課都認真研究教材,研究教參,做出課件,但是由於經驗的缺乏,還是犯了很多的錯誤。首先,學期開始的時候,我沒有對整冊教材做出很好的整合,沒有針對學生的特點來分析教材,所以有時候有些內容上起來的時候,自己就感覺特別沒勁,更何況是學生了。其次,教學的重難點,尤其是情感目標的達成,我把握的非常不好,有時候只是強調了一些知識,並沒有讓學生從情感上得以成長。再次,教學基本功比較差,面對一年級的孩子,可能也是一名男教師的緣故,我很難低下身子和學生談話,課堂中也很難低下身子,劉鴻飛老師能夠做出很多小孩子的動作,説出小孩子的語言,我很佩服,自己從情感上就存在一種抗拒,更何況是行為上了。最後,沒有很好的利用好教學資源,既沒有利用身邊的資源開展師本課程,也沒有很好利用基礎訓練來促進教學。事實證明,學生非常喜歡做基礎訓練上的題目,我考慮到學生不會寫字,所以很多題目都沒有做,其實應該帶領學生來説一説的。

3、雙語教學。從學期開始,我就對雙語教學存在很多困惑。首先,對品德這門課來説,情感的激發和培養佔很重要的地位,雙語教學如何才能讓學生聽得懂,又激發了學生的情感,一度困惑着我。其次,如何設計雙語教學目標呢?一年級學生英語剛剛開始起步,很多單詞都不認識,品德這門課程,涉及到的重點詞句本來就很複雜,如何達成這個雙語目標也是一個個大問題。再次,課堂英語用多少,怎麼用,用什麼,我都是一頭霧水。可以説,整個一學期,我的教學都是在摸索中前進的,有時候甚至用的英語很少,學期開始的時候還遭到過批評。不過,每次上課之前,我都重新糾正一下自己的發音,務必不能給學生帶來負面的影響。另外,也問英語老師要了一年級的英語目標詞彙,能夠結合自己的教學進行,這樣還能夠起到輔助英語教學的目的。

以後針對以上問題,我需要做出努力:

1、建立有序的課堂常規。

2、熟悉教材、整合教材、建立師本課程;紮實建立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學能力;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完善教學。

3、不斷學習,提高雙語教學能力,爭取成為一名優秀的雙語教師。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10

本學期,我班在《品德與社會》科的教學中能圍繞培養學生團結互助,好學勤奮,有強烈的進取心和求知慾,熱愛班集體這些目標展開教學活動。通過這一學期學習生活的鍛鍊,學生已具備良好的學習習

慣,集體主義精神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加強。現對半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充分挖掘教材,以教材為依託,培養學生的多項能力。

在第一單元的教學中,我以“參加集體活動有益還是無益”為題展開辯論會,學生積極性很高,多方蒐集資料,派選正、反方隊員,積極進行辯論,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使學生更深地認識到了參加集體活動的好處。在學習第二單元和第三單元時,我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讓學生上網查一查、實地看一看培養學生動手蒐集能力。

二、進行熱愛家鄉教育,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本教材的第二單元是《我們生活的地方》,教材充分關注本省的社會發展特點,突出地域特色,以小見大,以點帶面。將“一山一水一聖人”拓展出去,將我國的名山大川、傳統文化、古老文明、歷史人物等知識有機的串聯起來。

我充分挖掘本地資源,讓學生通過問大人、上網調查、蒐集資料等方式蒐集本地的名勝古蹟、風景秀麗的地方、土特產、傳統風俗、家鄉工藝品、家鄉名人,舉行家鄉風情博覽會讓學生

認識家鄉的美麗,感受家鄉的魅力,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宣傳環保,讓學生愛護我們的生活環境。

第三單元主要是讓學生在瞭解家鄉、熱愛家鄉的基礎上,進一步關注身邊的生活環境,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本單元“源於生活、貼近生活、引導生活”,我將學生的學習方式變為探究性學習,在“垃圾帶來的煩惱”、“節約用水”、“環境好我快樂”這幾個主題活動中,我安排了討論、調查、表演、製作、合作學習等方式,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和感悟,讓學生對環境污染有充分的認識。

同時我也給學生補充大量的資料,讓學生對環境問題認識更充分,通過舉行保護環境報做什麼“演講會、“環境保護從我做起”黑板報等讓學生在自己環保的同時宣傳環保。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體現的道德對兒童的發脹具有直接的教育意義。在教育教學中,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我擔負的不僅僅是知識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11

  一、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

學期目標20xx年9月至20xx年1月,本人承擔了三(1)班品德與生活的教育教學工作。

一學期來,按照課程特點制定實施了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對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二、實施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三、評價方法

1、教師觀察記錄描述性評語。教師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能力、行為進行觀察,並做記錄。在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態度、表現等以描述性的語言寫成評語於素質報告冊上,鼓勵學生鞏固進步,修正不足,繼續努力。

2、學生自評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對自己在學習中的表現與成果進行自我評價,以提高自我認識、自我調控的能力。

3、學生互評學生依據一定的標準互相評價,這種評價可以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度,相互促進。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效果。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12

《生活生命與安全》是一門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幫助兒童建立生命與自我、生命與自然、生命與社會的和諧關係,學會關心自我,關心他人,關心自然,關心社會,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健全的人格,提供其自我生存和自我保護的素養和能力的綜合活動課程。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班認真開展了《生活生命與安全》課程的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下面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做個總結。

一、教育教學任務完成情況

1、開學初,我就根據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本班的《生活生命與安全》的教學工作計劃。

2、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好詳細的教學設計。正確看待和處理教材,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可以補充、修改、拓展,甚至可以自己新編,靈活處理。

3、認真上好《生活生命與安全》課程,每週堅持上兩節課,對學生進行《生活生命與安全》教育。在教學中充分體現“活動教學”的特點,根據每課創設的情境,以個體經驗為載體,以活動為中介,精心設計活動,通過角色扮演、情境體驗、經驗分享、談話溝通、認知澄清、行為訓練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師生共同參與,引起學生相應的心理體驗,從而施加積極影響。

4、 注意學生評價的多元性、發展性,我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徵、

學習形式和學習特點的差異性,採取多種方式的評價,除選用書面形式的測驗外,我還採用了“調查”、“實驗”、“探索”、“討論”、“服務”、“辨別”、“創造”、“表現”等豐富多彩的評價形式。特別重視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及教師、家長的綜合評價等。

二、存在的問題

1、學生從思想上不重視這門課程,認為是“豆芽科”,學習態度也不好。

2、教材上涉及了生活、生命與安全的許多知識,但學生沒有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沒有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

三、改進意見及措施

1、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重視《生活生命與安全》這門學科,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2、學有所用,讓學生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改變自己的言行等,讓學生受到教育。

在以後的《生活生命與安全》的教學活動中,我將繼續上好這門課程,加強學生心理與行為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快樂、健康地成長。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13

本人承擔了二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後換取成功的那種快樂。教學中,我結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以及實際學情,紮紮實實抓教學,認認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斷反思、總結才能有助於今後的教學工作的提高,為此,我對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如下:

  一、讓學生自我辨析,提高道德認識,撥亮學生心靈

國小生有了一定的認識基礎,能對事物作初步地分析、推理、判斷和能力評價。教學中,應該讓所有學生參與評價,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能力,增強道德規範自我約束能力。

(一)展開討論,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學生應多進行議一議,討論等形式,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評價。

(二)判斷正誤,提高學生的識別評價能力

  二、自我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思

良好品德心理和品德行為的形成,光靠個人經驗不行,還必須使學生集體都獲得經驗,因此,在教學中,應該讓全體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情感體驗、行為體驗,從而豐富和加強內心體驗,並促使已有的健康的道德情感變為自己的內心需要。

  三、自我督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生的情感轉化後,應進一步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的自我訓練、自我監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就需要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實踐。因為通過活動,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社會交往能力,而且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關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一)讓學生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

當學生提高了道德認識,激發了道德情感,產生了行動動機之後,就要把正確的行為方式運用到日常生活學習當中去。

(二)自我監督,克服不良習慣

學生的良好習慣必須通過反覆訓練才能養成。

  四、自我做起,終身受益

我發現許多學生只懂得接受長輩的愛與關懷,不知道關心別人,有的甚至從未想過回報長輩、體貼父母這一傳統美德。於是,我讓學生自己講述父母愛我的故事。學生每天生活在父母身邊,感受最深,因而發言踴躍,從理性認識到父母對自己的一片苦心。緊接着我又讓學生進行自我體驗和自我反悔,讓學生説説平時在家裏是怎樣關心體貼父母的?哪些方面做的不夠?你今後打算怎麼做?這樣,讓學生通過自我體驗,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外,回家後就能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事。受到父母鄰居的表揚,更加堅定了體貼、關心父母的決心,不自覺又強化了自我體驗。

總之,通過一學年的品德課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今後我還要繼續學習如《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之類的指導性文章,進一步理論聯繫教材及教學工作實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14

本學期,我教培智二年級生活課,通過這一學期與學生們的交往與溝通,我發現了學生們都有自己各自獨立的每一點,比如有的學生對自己的東西看的很緊張,不喜歡別人碰自己的東西,因而他在學校的生活方面比較拘束而有的同學比較大方,很樂意把自己的東西與別人分享,這也使他在平時的生活環境中能得到更好的發展,通過這一處處的現象我得到了很多的其實,下面我就這一學期的生活教學進行以下總結。

一、切實做到在生活中學習鍛鍊,生活中成長

生活適應是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為目的,以學生當前及未來生活中各種生活常識、技能經驗為課程的內容。培養學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簡單家務勞動和社會生存能力,使之儘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公民。

比如在生活適應課《愛清潔講衞生》一課中,我就將這一課教學分為多個實踐活動課。我利用有住校的條件,就將他們帶到宿舍中進行如何洗手、洗臉、洗腳、刷牙、剪指甲,整理衣服、整理牀鋪等生活自理能力訓練。在學生動手操作過程中,一位老師進行講解分析,示範。一助教老師,幫輔,圍繞他們進行操作指導,以滿足班級中不同兒童個體需要。同時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們在生活中多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別是在自身問題的解決上多讓他們自己動手,家長教導。同時我們班中的幾位老師達成一致目標:天天上課前檢查個人衞生,穿衣情況。讓愛清潔,講衞生在每天的生活中進行,逐漸養成習慣,真正做到適應生活,在生活中講衞生,愛清潔。

二、重視個別化教學

培智學生由於自身的障礙,使得他們有其共性和個性。怎樣對他們進行因材施教,讓他們成為一個具有獨立生活自理的人,真正融入社會。就要求在生活課上應以學生為中心,以他們將來進入社會遇到的生活問題為出發點和歸宿。於是我就結合實際,根據學生的智力水平,知識水平差異,為每一個學生制定不同的個別教育計劃目標。

三、重視將各科教學融合進生活適應課中

使培智學生具有適應生活、適應生存的能力,是對培智學生教育訓練的最終目的。而生活適應課是這一目標的起點實踐課堂。所以不管是生活語文、生活數學,還是康復訓練的最終目的也都是讓培智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通過生活適應起點課堂去實踐操作。

如教授生活適應課中《認識常用水果》一課時,出除了通過實物觀察讓學生認識常見水果外,還要讓學生能説一説,讀一讀,認一認水果的名稱(生活語文),知道水果的顏色,通過品嚐讓學生知道水果的味道(康復訓練),還可以結合生活適應課目標裏“會清洗水果,切水果”讓學生動手洗水果,數一數你洗了幾個水果(生活數學),最後進行將水果削皮,把水果切成塊,分給同學品嚐(待客禮儀)。通過這樣一堂課,培智學生不但認識了常見水果,進行了感知覺康復訓練,還鍛鍊生活適應能力,學生了招待客人,又學習了一些生字詞語。也將各科所學知識在生活中得到了鞏固運用,又為課堂教學增添了生動氣息。

四、樹立學生的信心

培智學生雖因大腦不同程度的損傷和障礙造成他們有不同程度的身心缺陷,表現為內向、怕生、膽小、自卑等情緒反覆。怪異的行為。要使他們將來能夠融入社會,走向生活,平時就要加強對他們樹立自尊、自強、自立、自信的信心的培養。不能因他們缺陷而冷落和歧視他們,傷害他們自尊心,更不能漠視他們的自尊,軟弱就不鼓勵他們面對現在及將來生活困難和挫折的自強、自立的堅強信心。而應在生活中精心地輔育和照料他們,幫他們樹立信心,塑造堅強的品格,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

生活教學工作總結15

歐文説過:“人類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於獲得幸福。”所謂幸福,不僅僅在於物質的滿足,而更多的是在於在精神上的幸福感。

問起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時候的生活,他們那時能有白麪饅頭吃就是幸福了,對於現在的零食、小吃,他們説那時想都不敢想。爸媽小時候還有地瓜、玉米可吃,當問起爺爺、奶奶,他們那時候種地需要交糧,納税,成天連肚皮都填不飽,對於現在有如此的發展,他們也不曾有過沒想。

而對於現在的我,根本不知道他們所説的是什麼,也根本想象不出他們那個年代的生活。

説起教育,爺爺奶奶更是一聲長歎,一頭霧水的我才得知那時的生活條件上學根本就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上學的人更是極少數家庭條件好些的。

問起爸媽,他們説那時比爺爺奶奶好一點,至少能上個三五年,最少能認識幾個字,會算幾筆帳。

聽着他們的故事我不禁陷入了思索,現在的生活比起那時真是太幸福了。從小我就是吃麪食,爸爸媽媽説的什麼黃麪餅子,地瓜粥我連見都沒見過。

説起教育,我更是在九年義務教育下温暖地成長,課本費也不用上繳,現在的生活與上輩子比起來,真是幸福多了。

然而,這一切的幸福生活都應歸功於中國領導人的正確領導,“十一五”的成就也是功不可沒。在其的影響下,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顯著提高。這一舉措讓種了一輩子地的人領到了錢,取消了農業税,廣大的農民從此走上減負增收的致富之路;讓貧困的地區住上了能遮風避雨的新房;讓沒有錢治病的人能夠活下去;讓沒有錢繼續上學的學生獲取新的知識;讓異地打工的農民賺到了錢;讓無人照料的老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讓廣大的農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生活真的變了,社會真的變了。望着餐桌上的飯菜,看着家中的電器,望着身上的衣服,幸福的生活正向我們走來。

聽着爺爺奶奶的談話,以土地交税到國家給錢;從上學交費到免費;從吃不飽肚皮到頓頓的白麪饅頭。爺爺奶奶每當談起總笑得合不攏嘴,總對我説,我是多麼的有福,能夠生長在如此的幸福生活中。

無論從家庭住房還是學校樓房的改造,都體現出幸福這一主題。學校現在都是樓房,樓房也是層層有水,處處有電,真是方便極了,學校內的設備也是一應俱全。總之,學校的建設也是節節高升。

科學技術、和諧安定、精神文明、民生舉措都一一為幸福生活的構建出了一份力量。

輝煌的“十一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例如:我國成功的舉辦了奧運會、世博會等等,在醫保、住房等方面也是又了很大的進步。

“十二五”的規劃也為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而作為學生的我們更應該為建設幸福中國而努力學習,創造美好的未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