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科普工作總結

來源:文萃谷 2.39W

不經意間,工作已經告一段落,這段時間裏,相信大家面臨着許多挑戰,也收穫了許多成長,是時候仔細的寫一份工作總結了。好的工作總結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鎮科普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鄉鎮科普工作總結

  鄉鎮科普工作總結1

近年來,我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科普活動,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全鎮科普再上新台階,鄉鎮科普工作。現將整個創建工作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強化領導,層層建立科普網絡

在開展科普示範鄉鎮創建活動中,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組織領導保證、活動經費保證、科普網絡保證,確保科普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年初,黨委政府重新調整了分管科普工作的領導班子,進一步充實加強了科普工作的領導力量,把科普工作納入了全年精神文明百分賽考核,分別與各村、廠、單位簽訂了全年考核合同,對全年科普工作前6名的村實施單項獎勵。同時,把科普經費列入了財政預決算,並提交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為確保科普工作卓有成效,年初、年中、年底每年至少都要開三次黨政專題會議,討論活動方案,檢查實施情況,研究工作對策,為年底考核兑現做好充分準備。在日常工作中,黨政主要領導帶頭參加科普活動,帶頭宣傳科普知識,特別是科普活動週期間,帶頭開展各種技能培訓,充分發揮了黨政領導的率先垂範作用。在強化領導的同時,我們充分發揮科協網絡的功能作用,鎮、村和企業都建立健全了科普網絡,全鎮18個行政村村村建立了由村主任為主的科協分會,70%以上的企業成立了非公企業科協,由工會主席兼任科協祕書長,全鎮擁有科普志願者隊伍498人,16個村獲得了科普文明村榮譽稱號,西橋村榮獲市首批科普示範村稱號。

二、以陣地建設為載體,積極開展各種行之有效的活動

近年來,我們以陣地建設為抓手,努力推行科普工作陣地化、網絡化、特色化和系列化,較好地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工作:

1、抓“四個一”工程建設,努力建設具有鄉土氣息的科普陣地。全鎮18個行政村,已有15個村基本達到“四個一”工程的要求,基本達到了鎮有圖書館、村有閲覽室,其中西橋村擁有科普圖書3000多冊,80%村分別建立了木質、鋁號合金標準5米長以上的科普畫廊,西橋村還建成了10米以上的電子科普畫廊,堅持每季一期科普宣傳內容,80%都建立了科普活動站,堅持做到有制度、有活動、有記載。“四個一”工程的開展為方便羣眾學科學、用科學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台,東聯、焦堡、焦蕩、西橋、張橋等村經常利用科普活動站組織農技培訓,深受羣眾歡迎。

2、抓遠程教育,建立具有現代化服務功能的科普平台。在所有科普活動站,都配全配齊了遠程教育網絡,每月集中開展一次科普知識講座,分別由科協、成人教育中心、農技、婦聯等部門輪流組織專題講座。

3、抓專業協會建設,工作總結《鄉鎮科普工作》。至目前,我鎮已擁有各類專業協會25個,其中2008年新增6個,分別為養菜牛、龍蝦、山羊、蔬菜、生豬、苗木,新增協會會員59人,其中焦堡村菜牛協會投資規模60多萬元,發展菜牛200多頭,今年可獲利20多萬元。西橋村把推進高效綠色農業與發展各類專業協會有機結合,充分發揮黨團員、羣眾骨幹的推動作用,全村五個協會組織開展有聲有色,得到了省市專家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今年圩港村、薛莊村充分發揮本地能人作用,帶動20多户大搞高效規模農業開發項目,兩個基地、兩個協會開發了1100畝的蔬菜項目,焦堡村骨傷協會名聞遐爾,享譽大江南北。

4、抓基地建設。至目前,全鎮已建立各類科普示範基地6個,其中2008年新增3個,分別為西橋村銀桑基地、圩港村王氏生豬養殖基地、張橋村150畝花卉苗木基地、鎮西村龍蝦養殖基地、薛莊圩港500畝蔬菜基地,其中,西橋村500畝銀桑、銀果高效種植示範基地獲江蘇省科協命名,並獲補助6萬元。圩港村王氏養豬貿易公司獲泰州市政府命名,並獲30萬元無償補助。今年新增3個基地總投入高達280萬元,不僅帶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而且拉動了一方經濟的發展。

5、抓特色學校建設,充分發揮學校陣地作用,培養下一代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全鎮現有4所中國小,已在張橋中心國小建立了科普特色學校,成立了由支部書記為主的青少年科普網絡,定期開展科普進校園、科普大蓬車、科技動手競賽、金鑰匙競賽等活動,每年都有一大批學生獲得各類科技競賽單項獎。

三、正常活動創特色,科普服務經濟雙推進。

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把科普工作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把科普工作作為提高農民素質,提高科學種田水平,發展農村產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努力做到有成效、有特色,主要抓了以下幾方面的具體工作:

一是抓正常活動。堅持做到科普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正常化,年初有計劃,平時有活動記載,年終有考核評比,一年工作有完整的檔案資料,例如科普宣傳週組織義務人員義診,組織電影院放科普電影,組織科普志願者上街義務修家電,組織農技人員田頭講農技等。

二是抓創建。近年來,我們每年都抓一批科普典型村、典型人,把科普宣傳、科普服務融入科技創建,融入學、比、建活動,一年中先後多次組織創業典型事蹟介紹,組織反封建迷信教育等效果十分顯著,例如西橋村聘請南農大來村講銀果栽培技術,我們就組織全鎮人員參加。今年鎮上還聘請了南林大的專家專題講花卉苗木栽培技術,兩次培訓吸引了全鎮400多名幹羣參加,效果十分顯著。

三是抓學以致用。為了更好地推進科普工作與農村物質文明建設的有機結合,鎮科協還建立了21個科普聯繫點,對凡在農技推廣、發展高效規模農業、特色農業方面取得成效的主動介入,落實為固定的聯繫點,並以此為網絡,定期組織交流、培訓、學習,幫助廣大羣眾切實解決農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資金難題,以科普帶動“一幫一”,以科普引導農技大合作,帶動共同致富。我們的這一做法得到了基層幹羣的高度評價,不少羣眾説,科協組織不僅是農民的科普之家,更是學科技用科技的協作之家。

以上是近年來我鎮在創建科普示範鄉鎮工作中的一點情況總結,對照上級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們將進一步總結經驗,發揚成績,在今後工作中加強領導,以特色、特點、特長為科普工作的主旋律,使之成為科技致富的重要途徑,更好地服務於廣大人民,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促進我鎮科普工作再登新的台階。

  鄉鎮科普工作總結2

在工業區黨工委、管委會各級領導的正確領導和支持下,在XX區文廣局、區體育局等職能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我們與工業區各部門協同合作,全體社區居民羣眾、各入駐企業員工積極配合,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上半年獲得各項榮譽和獎項達到11個;同時,我們還結合今年首屆XX市民文化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體育活動,使得園區文體活動呈現繁榮穩定、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而莘莊工業區文體服務體系的全面覆蓋,更是為百姓享受精神生活、感受文體活動的魅力,提供了必要的場所和堅實的平台。現將20xx年文體工作上半年總結如下:

一、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

今年的x月1日《XX市社區公共文化服務規定》正式實施後,工業區文體中心因地制宜,結合實際,精益求精,完全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文體中心下設的南北二個文化活動中心在《規定》實施前就已經全部實現延長窗口服務時間,實行全年無休免費開放和圖書館夜間服務,使得南北二個區域的百姓和外來務工人員真正享受到方便、完善、免費的公益性文化服務。而在今年上半年考慮到居住在鑫澤陽光外來務工人員生活、作息時間,我們將鑫澤陽光文體活動中心所有場館均延長了夜間服務時間。增開夜間服務,同時文體中心安排了南、北活動中心所有員工,包括管理人員輪流加班,把羣眾滿意度作為評價工作的標尺,自延長以來受到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的歡迎,漸漸地改變了他們單調的業餘生活,滿足了他們的精神生活需求。

二、管理制度化服務規範化監督常態化

重視人員隊伍的管理和培訓一直是我們工作的紮實基礎,成立文體中心政風行風勞動紀律監察小組,制定嚴格的員工管理制度和考評管理辦法,經常性地進行禮儀、形象培訓,注重形象和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年底考核與職工收益相結合,把羣眾滿意度作為一項重要考核指標。同時作為文體中心的文化理念“只要努力,就有舞台”,今年我們繼續積極培養和考查優秀青年,推薦了2名同志成為入黨積極分子,並參加了工業區慶祝xx週年及“紅五月系列主題活動”之一的20xx年莘莊工業區青年幹部暨黨的十八大知識競賽活動,取得了不菲成績。

文體中心黨支部每月開展“立足本職工作,爭創優質服務”評選“每月之星”立功競賽活動,鼓勵年輕人積極向上,倡導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增強員工服務意識,每月對職工服務技能考評和羣眾滿意度測評,並對考評成績優秀的員工冠以“服務之星”稱號,形成團結友愛、積極進取的良好工作氛圍;試行輪崗管理,給年輕員工提供更多實習和鍛鍊機會,注重員工多重能力培養。

三、發揮主陣地優勢、文體活動異彩紛呈

1、園區文化蓬勃發展

“幸福園區我的家”系列活動是工業區文體活動的一個特色品牌,已經開展了三年多,惠及千家萬户,深受百姓歡迎,本次我們將“幸福園區我的家”系列活動與市民文化節部署一致,分春、夏、秋、冬四個階段推進。在結束的春季活動中,我們已開展活動40個項目,舉辦了416場活動,參與人數達到12847人次。並以此為主線,在重要節慶期間,舉辦了春節聯歡會、歡樂鬧元宵、“激情閔行”文藝大巡演、端午軍民聯誼等一系列大型文體活動,還特別針對社區居民愛好戲曲的特點,貼心的安排了滬劇類專題系列演出4場,“高雅藝術進社區”專場演出1場,綜藝類專場演出6場。營造了獨特的園區文化氛圍,實現了每天都有小型文體活動,每週都有中型文體活動,每月都有大型文體活動的發展目標。

另一項重要內容是“新上海人計劃”特色活動,主要針對外來務工人員開展的特色文化服務,結合首屆市民文化節的賽事安排,我們啟動了“新上海人”攝影、舞蹈、書畫、手工藝等作品徵集活動,在社區文化中心佈置“新上海人”藝術展示長廊,特別邀請社區名人,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XX市老年書畫會畫家黃慧玲老師開設現代工筆畫培訓班,組建“新上海人”文體志願者隊伍和活動俱樂部,讓這些居住和工作在工業區的外來務工人員不僅有機會參加市民文化節的活動,而且還能夠通過文化節這個平台,發揮自身特長反饋社會,共同建設工業區社區這個幸福的大家庭。

除此之外,我們還利用文化節的資源和優勢並結合企業實際需求作了的一項嘗試,將高雅藝術帶進企業。入駐企業的員工平日忙於工作,無法參加文化節的日常活動,如何將文化節的大餐讓更多的人羣共享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課題,今年我們聯繫了二家大型企業,計劃在9月份送戲進企業。同時發揮入駐企業優勢,開展社會和文化公益項目義拍,舉辦企業冠名的文化賽事活動。我們把開展文化活動作為載體,搭建企業、社會、居民、政府之間合作共贏的平台。目前有得丘園酒店有限公司和上海加冷鬆芝汽車空調股份有限公司認領了社區圖書館的建設。

2、園區基層文化建設增添大師級機構

x月29日,以著名的散文家、詩人趙麗宏名字命名的文學工作室在工業區文體活動中心揭牌成立。以後工作室將會不定期地開展一些文化、文學類活動,帶來一些頂級的文化資源,如請一些名家,為社區百姓做讀書、寫作方面的輔導,把文化建設深入到基層百姓身邊。

3、全民健身成績顯著

我們把全民健身工作與“幸福園區我的家”系列活動開展相結合,組織社區開展各種形式的社區預選賽和選拔賽,體育健身比賽展示和各類趣味運動會,開展各類通俗易懂的科學健身講座,積極培育組建體育健身團隊。上半年共組隊參加了9次市、區級展示比賽活動,獲得6個獎項,開展社區小型運動會10次,有1250人次參加,市、區級培訓7次,有37人蔘加。

4、文體隊伍水平不斷提高

大力扶持和培育社區各類文體團隊建設始終是我們工作的重點,

工業區文體團隊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目前在工業區文體中心註冊登記的團隊有96個。團隊活動水平也不斷提高,屢次獲得市、區比賽大獎11個,工業區舞蹈隊和聲樂隊在首屆市民文化節XX區創作節目匯演中雙雙獲得第一名,並且代表XX區參加20xx年“上海之春”羣文新人新作展評展演;踢踏舞隊被入選XX市首屆市民文化節“優秀市民舞蹈團”,成為一百支舞蹈團隊中的一員,工業區民樂隊在第x屆XX市民俗文化節“浦東三林杯”江南絲竹邀請賽中榮獲銀獎。

5、充分整合資源,彌補活動場所資源缺乏的缺陷

工業區文體設施比較缺乏,至今為止還沒有大型的劇場和公共運動場,這種設施的現狀無法滿足工業區羣眾日益增長的文體娛樂的需求,為了能夠儘可能彌補場所匱乏的缺陷,為工業區當地居民提供優惠、便捷的健身鍛鍊服務,各社區健身苑點基本全覆蓋,申莘國小體育健身設施非上課期間正常開放。除此之外,在工業區管委會的協調下,轄區內相關健身、娛樂場所和單位,針對園區企業員工和居民實行優惠開放,儘可能為工業區百姓創造文娛休閒、健身鍛鍊的條件和環境,

四、整頓文化市場、淨化園區環境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不再侷限於物質生活上的提高,而是更多的要求從精神生活中得到滿足。而社區文體工作就是作為這一服務載體而存在的。為淨化工業區風氣,建立良好生活學習環境,文體中心與各部門通力合作,不定期開展掃黃打非活動,打擊園區內非法經營的電子賭博場所、網吧、棋是牌室、淫穢書籍銷售場所,有效地清理了工業區的文化市場環境,為工業區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繁榮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五、逐步完善規範建檔工作

根據區檔案局、區文廣局於聯合下發的《關於開展XX區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規範建檔工作的通知》,文體中心進一步明確了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檔案工作評定標準及文件材料歸檔範圍、保管期限,初步完成了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規範化電子建檔工作。

  鄉鎮科普工作總結3

xx年在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xx鎮教育辦緊緊圍繞教育局全年20項重點工作和年度考核目標,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明晰工作思路,細化各項措施,紮實推進各項工作。現將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和工作措施簡要彙報

1、改善辦學條件,打造特色校園。教育辦根據各校實際,因地制宜改善辦學條件。啟動xx國小校舍安全工程;對xx國小、xx幼兒園、xx、xx、xx、xx、xx7所學校樓頂做防水5000多平米;投資10萬餘元為xx學校購置學生課桌凳及宿舍用品;為xx國小購置教育配套設施;修繕xx學校圍牆、大門;xx幼兒園粉刷牆壁、購置玩具及教學用品;xx學校對校園進行了硬化;土嶺學校修繕廁所。與此同時,各校因校制宜,深入挖掘學校文化內涵、凝練特色,努力構建德育文化、環境文化、活動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形成了各自的辦學特色。xx學校的學園、樂園、家園式的“三園式”管理已成為農村寄宿制國小的典範,xx學校的魅力校園,龍務和xx國小的經典誦讀,叢井學校的墨香校園已初步形成了特色。

2、推進佈局調整,優質、均衡辦學。今年按照市局整體規劃,在暑假配合四中完成了xx鎮中學和四中的合併,順利撤併xx東街、西街和北街三所國小,完成了xx中心國小的組建,建成xx中心幼兒園和叢井幼兒園。xx國小合併打破堅冰,本着學生自願、家長滿意的原則,目前xx中高年級有40多名學生在xx中心國小就讀。形成“一所中學、六所中心國小、兩所獨立幼兒園”的全新格局,中心校的示範作用得到真正發揮,教育佈局更加優質、合理,滿足了人民羣眾上好學的要求。同時,各校積極探索學校佈局調整後的管理工作,促使佈局調整後的優勢日益彰顯。

3、狠抓隊伍建設,夯實工作基礎。以“三師”、“三名”活動為抓手,着力提升幹部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促進專業化成長。

1、抓學習、提技能。全鎮以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為重點,深入開展説講評、觀摩名師課堂實錄、診斷課堂、教學評估等多種形式的業務學習與培訓。組織教師廣泛開展三筆字、簡筆畫、課件製作、演講賽等為內容的基本功比賽和“暑假我與圖書同行”等活動,促進了教師教學技能的提高。

2、抓師德,強作風。以公民道德規範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為準則,深入開展“三師”“十個一”等師德師風教育活動。引導教師充滿愛心、忠誠事業、以身作則、行為世範,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努力形成愛崗敬業、拼搏奉獻的良好風氣。

3、抓交流、增見識。先後組織100多人次到濮陽四中、許衡中學、杜郎口中學、子路國小等外地名校學習,開闊視野,邀請濮陽四中孫石鎖校長到我鎮做學術報告,對課堂教學進行現場診斷和指導,大大提升了校長、教師隊伍管理及教學能力。

4、抓課改、促成長。大力實施新課程及課堂教學改革,以“雙領”為教學着力點,構建起集體備課、通案引領;骨幹示範、課堂實踐;二次備課、優案領先的雙領工作機制。xx中學轉變課堂教與學模式,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三段式”教學法,在課堂上做到了教師精講、少講,學生自學、多練。國小課堂教學也體現以學生為主的原則,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愉快教學、情景教學、合作學習等教學法在課堂上廣為應用,我鎮國小語文教學的“四四模式”和xx學校的“三xx”教學模式就是很好的例子。

5、抓活動、增才幹。用高密度高質量的活動引領教學,讓教師參與其中,在活動中增長才幹。

6、抓行風、樹形象。把“糾風、正己、樹形象”作為行風工作重點,結合市局“創先爭優”工作要求,堅持“教育即服務”的.理念,在全鎮深入開展社會評學校、教師評校長、學生評教師活動,設立學校接待日、課堂開放日,認真採納社會各界對學校常規管理、課堂教學等方面的建議,不斷提升辦學效益;推行一線工作法,教育辦全體堅持每週在學校工作兩天,聽課不少於3節,學校校長必須任課聽課,深入一線,在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7、抓評價、激活力。制訂了《xx鎮教育質量考核管理辦法》,推行“過程+質量”的綜合性評價機制,對教師實行客觀、公正評價;本着“優勞優酬、多勞多得”的原則,出台了《xx鎮教職工績效工資發放辦法》,用機制和評價激發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8、抓平台、提名氣。在市“三名”評選的基礎上,本學期我鎮組織開展了“十佳師德標兵”、“十佳技能標兵”、“十佳管理標兵”、“二十佳教學能手”50佳評選活動和“國小班主任”活動,以此為平台,打造出一支管理科學、作風一流、業務精湛、精幹高效的教育團隊。

4、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優質發展。我鎮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機制,不斷完善教學管理,細化管理制度。對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諸如課堂教學、備課、作業、輔導學生等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夯實教育質量提升基礎。今年我鎮會考再創佳績,51名學生進入全市前一千名,高中上線159人,上線人數在全市鄉鎮系列領先,會考五率綜合得分位居鄉鎮系列第二,劉江華、陳素剛等8名教師受到市教育局獎勵。國小教育質量大幅提升,優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分別比去年提高5、7、8個百分點。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人民羣眾對學校的滿意度大幅提高。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廣泛開展體育和藝術活動。組織舉辦春季中國小田徑運動會,在我市第x屆田徑運動會上取得佳績;深入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11月底又啟動冬季長跑運動。各校紛紛舉辦藝術節、書畫周、文藝演出周、紅歌會、讀書月、手工作品展等活動,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打下了基礎。

5、狠抓教學常規,整體提升管理水平。全鎮進一步強化了教學質量目標管理,認真落實教育質量“一把手”負責制,努力深化內部管理“五制”改革,大力推行教學質量考核制度、獎懲激勵制度、督導檢查制度等,構建起提高教育質量的一整套制度體系,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學校管理圍繞“樹形象、提質量”的中心,“增效減負抓活動”的主線開展。一是落實國家課程計劃,開齊開全開足開好課程。實行“三級課程”管理。二是貫徹“德育為首”的原則,健全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教育網絡,搞好警校共建,建立家訪制度,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三是實施精細化管理,形成特色。建立健全學校管理的各項制度,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推進普通話、太極拳和書法進校園,在全鎮實施大課間小課堂,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xx以師生共同成長為抓手,叢井以構建墨香校園為依託,龍務和xx以開展經典誦讀為特色,xx以活力校園為主題,xx則抓住寄宿制學校管理的難點,以愛育愛,把學校變作孩子輕鬆的學園、温馨的家園、成長的樂園。xx學校實施科學規範精細化管理,中學總結形成“22233”管理模式。一月份,中學成功舉辦XX市“減輕課業負擔、構建高效課堂”現場會,經驗在全市推廣。

6、結合當地實際,搞好成人教育。我鎮成人學校緊密結合當地產業發展和建設實際,本着“面向市場、着眼就業”的原則,優化專業設置,創新辦學體制,加強與職教中心、普陽鋼鐵的深度合作,開設種植、養殖、企業管理、鍊鋼、計算機等專業,大力培養各種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各類培訓人數突破500人次,效果良好。此外,紮實搞好河北省“雙帶”培訓工程,教育辦校長負總責、成人學校校長主抓,提供優質學習場所,做好上傳下達、溝通協調等工作,加強考勤、作業、考試等各個環節的監管力度,保障了全年工作目標的順利完成。

7、優化環境,促進教育和諧發展。一是嚴格落實學生的“兩免一補”,對學校財物實行“收支一條線”管理,實行校務公開。二是加強寄宿制學校管理,解決住校生的吃、住、行、學問題,確保了學生“進得來、留得住”。三是大力發展幼兒教育。在原有基礎上,新建xx中心幼兒園和叢井獨立幼兒園,xx中心幼兒園粉刷了牆壁,購置了大型玩具,辦園條件明顯改觀;全鎮在園幼兒人數逐年遞增,3-5周幼兒入園率達到97%以上。四是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堅持“安全第一”的辦學理念,落實“一崗雙責”,定期對師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積極開展“安全活動日周月”等系列活動,加大學校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改力度,教育辦、學校、教師、家長層層簽訂安全工作責任狀,細化責任,形成了“人人抓安全、處處講安全”的良好教育氛圍,實現了全年安全“零事故”目標。五是做好法制he信訪穩定等各項工作。

  鄉鎮科普工作總結4

我鎮20xx年文化工作,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縣文化廣電局大力支持下,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結合本鎮實際,大力發展公共文化,豐富羣眾文化生活,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鎮羣眾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全鎮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現將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

全鎮文化工作,領導高度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並且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分管副鎮長為副組長,鎮文化站、學校及村兩委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全力抓好全鎮文化工作,落實了活動經費,保證了文化活動正常開展。

二、夯實基礎,加強文化陣地建設

1.加強幹部業務知識培訓。不斷充實文化幹部業務知識,通過學習,改造思想,增強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更好地投入到文化工作中去,服務廣大羣眾。

2.組織羣眾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每年春節開展以村主辦,鎮文化站協辦,各村參加的春節文藝體育運動會,併成立了籌委會,組織,協調運動會各項工作。一共組織了4個小組共34名工作人員,分別是競賽組、會務組、後勤組和安全保衞組,各小組各司其職、分頭落實。競賽組從籌委會召開會議後就開始着手運動會競賽規程和秩序冊的編寫、打印、分發,多次召開裁判員會議;會務組組織成立彩旗隊、秧歌隊,通過統一安排、集中訓練,為開幕式隆重舉行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後勤組根據我鎮實際情況,購置獎品包括水壺、不鏽鋼盆子、筆記本等,還提前落實大會所需的飲水及所需物資的採購、製作等,同時負責攝像、音響的佈置調試等。各村、組根據鎮政府要求開展了大量宣傳工作,特別是開幕式的彩排、賽前的組織發動等,各項細緻的準備工作成為本屆運動會成功的前奏,並有村、樑家河村、東淮村3個村的業餘文藝隊表演了文藝節目,為運動會增添了氣氛,受到了廣大羣眾好評。

3.積極組織村、樑家河村文藝隊參加了XX縣首屆廣場舞比賽,榮獲“優勝獎”。

三、加強家書屋管理服務工作

我鎮始終把農家書屋建設放在文化工作的首位,全鎮5個村農家書屋都確定了管理員,並對其進行業務培訓。各村管理員每天按時開放農家書屋,每週不少於40小時,方便羣眾借書。同時結合搞好文化器材的管理和使用,協助本村搞好文藝活動。鎮文化站全年免費向羣眾開放達280天,借閲圖書320餘冊,從而使羣眾在家門口享受到獲得知識的便利。

四、認真做好廣播電視工作

今年主要是對户户通廣播電視管理和維護,全年維護户户通50餘台,解決無法收看電視節目20户,同時加強了電影放映管理和登記工作。

五、存在問題

1.羣眾文化藝術人才缺乏。

2.文化活動經費不足,無文化專幹。

3.文藝節目單調,數量較少,農村傳統文藝節目少。

今後,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黨的文藝方針,切實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發展農村文化藝術,繼續抓好文化建設,推動全鎮文化工作的開展,讓先進文化佔領農村陣地,讓人民文藝紮根人民,豐富羣眾文化生活,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麗鄉村而奮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