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跟崗學習活動總結參考

來源:文萃谷 2.34W

9月下旬,按教育局和項目組的部署安排,我們xx市中學名師培訓班的學員走進省外名校,赴xx開展了跟崗學習活動,與名師就教育理念、課堂教學管理、教學實踐與研究、教學風格形成等話題進行交流。

精選跟崗學習活動總結參考

第一天,我們集中聽了xx和張xx兩位教授的講座,內容包括教育科研論文、文獻檢索與應用、讀書與專業成長等。這些都是常談常新的話題,通過聽講,增進了理解豐富了自己的認識,對一些疑惑問題如研究課題中的有關項目的寫法和具體要求,拓展文章的深度,如何更好地閲讀等內容也有了深一層的思考,為尋求解決辦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特別是對實驗報告類的“研究方法”這部分的寫作要求認識比較模糊,通過教授的講座,我認識到“研究方法”的內容也不只是一兩句話,而是包括要研究的問題、樣本性質、信息收集工具與程序等內容,而且描述要詳盡具體,考慮的問題要細緻周到,總之要讓讀者能很好地重複你的做法。還有,對於寫文章“無話可説”怎麼辦的這一老大難問題,洪xx教授就提到了關鍵還是“積累”的問題,他還把這個過程比喻成女人生孩子,不是想生馬上就能生下來的,得有十月懷胎的過程,這就是平時的留心和積累。比如有好的想法或話題就及時記下來,留心報刊和平時與人交流等有啟發的內容等等。一些道理我們也似乎明白,但還是沒有很好地實行,看來“知易行難”這個現象得要努力克服。

張孔義教授提到的職業倦怠與教師成長的話題引起了我們的深思:職業倦怠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工作的機械重複,沒有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教師沒有體驗到成長的幸福。他提議教師要多閲讀教育學心理學、特級教師專着以及關於學科教學的着作,還要閲讀當下的學術論文。讀書要讀經典,“讀一流學者寫的書”“讀一流的書”,閲讀能用別人的理論來解釋自己的成功之處,在書中會發現你教學行為的依據。讀書還要有方法,只讀不動筆是效果最差的讀書,而最好的方法是摘抄,還要用自己的經歷來説明它。這些關於讀書、研究、成長的'觀點對我很有啟發。

接下來的三天,是按學段學科分組到定點學校展開跟崗學習,主要內容有觀摩名師上課;觀摩教研活動;在名師指導開展備課、上課、評課等活動。我們組的定點學校是xx市xx中學。這是一所環境優雅、設備精良、管理一流的國有民辦中學。

在xx中學的這些天裏,帶給我的衝擊可以説是用震撼來形容,這不只是視覺上的,更有自己教育的思索――在驚歎、欽佩的同時,更多的是結合自己的情況進行反思。在參觀校園的時候,我就在想:這華麗的建築、高檔次裝修,會否束縛了學生的手腳,壓抑學生好動的本性?學生的活動場所較小,他們的課外活動有保障嗎?如果學生的場所只限在教室,會否對學生全面發展產生影響?我曾看到校園建設變得“現代化”了學生反而不喜歡因為沒有了太多活動空間的例子。帶着這些疑問,我特地留意課餘時間學生的情況,還專門到操場看了課間操的情況,事實上,我的“擔心”是多餘的,下課後學生一樣可以追追跑跑,一樣熱鬧非凡,能充分利用空間,開展跑步、跳繩等課間操活動。相反,我們農村學校雖然大有活動空間,卻組織不好沒有很好地利用。而且,xx中學的課餘生活非常豐富,我們也留意了諸如社團活動、各項比賽等活動。除了類、球類、田徑(拔河)等常見項目,還有攀巖比賽這樣的項目!我當時就反思,自己所工作的學校校園寬闊,有充足的活動場地。上午11時35分放學,14時25分才上課,比起建蘭中學(杭州類似這樣的學校大多如此)12時放學13時15分又開始上課,學生中午的時間多得多,無論是活動空間還是時間都很有利開展課外活動,還有那個攀巖比賽,我這就更適合了,因為學校就處在石灰巖地區,周圍都是石山。但我們都以安全問題為由,限制或根本不許學生有這樣的活動。所以,客觀條件重要,但並不是關鍵。很多客觀上的困難可以通過努力而得以克服。比如一些教師埋怨學校裝備差、教學資源少而影響某些教學活動的開展,但只要師生努力創造條件,或者採用另外的方式,這些活動還是能夠正常開展的。有了正確理念下的行動,我們就會少了很多主觀上感覺到的困難。

在建蘭中學,可隨處體驗到“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在走廊,在樓梯轉彎處等地方,都是學生個性張揚、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間。那裏有學生創作的書畫、攝影、手工製作、文學作品,如三樓的走廊牆上的一個“暑假去了哪兒”的專欄裏就展示了學生的旅遊見聞日記,裏面圖文並茂,儼然是一本本內容豐富、製作精美的遊記。另外,從對校門口的保安,到一線教師,還有儀器室、打印室、圖書室、學校食堂的工作人員的接觸,他們的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熱情飽滿的精神狀態也給我們留下了良好印象。特別是我們的導師金老師,他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事、對待工作的態度,本身就有榜樣示範作用。身為副校長的他,沒有被更多的行政事務所阻拌,而是深入教、研第一線且全身心投入,這種敬業、熱誠、執着,對理想信念的追求讓我們由衷敬佩。我們學習最後那一天的中午,您甚至還沒吃好飯又匆匆趕去參加教研活動,這帶給我們的,何止是感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