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春節活動總結

來源:文萃谷 9.06K

不知不覺中一個快樂有趣的活動又告一段落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你會有什麼樣的總結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活動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春節活動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春節活動總結

  國小春節活動總結1

春節是我國曆史最悠久、活動內容最豐富、禮儀最隆重、場景最壯觀、食品最精緻的一個傳統節日。全國56個民族中的53個(除去藏、白、傣族)都要舉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慶賀,故又稱“元日大慶宴”。春節的習俗豐富多彩,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年來,關於年味越來越淡的討論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一是由於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思想觀念的變化;二是由於很多人對中國春節的習俗知之甚少,春節習俗的傳承發生了變化。

“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活動使學生更好地瞭解了祖國的傳統文化,更多地瞭解了最具有文化內涵、傳統魅力和凝聚力的春節,以及元宵節。走進中國“年”,觀察它、發現它、感受它、融入它,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愛國主義精神,以此宣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悠久,動員全民宏揚民族文化,並使學生在實踐中養成善於觀察、善於探究的良好行為習慣,培養了學生善於分析、敢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以及積極動手實踐、自覺主動學習的能力。

假期中,學生研究興趣盎然,同學們或獨立自主,或三五結伴,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幫助下,根據學校推薦的研究內容及要求,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通過查閲資料、訪談、實地考察、實踐體驗等方式,獲取了大量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內容很廣泛,從春節綜合調查到“年”的傳説、從春節、元宵節的風俗習慣到外地過年的習俗;從春節、元宵節的飲食文化到“年夜飯”、“水餃的來歷”從壓歲錢的使用到煙花爆竹的燃放??;還有的同學對年畫、窗花、春聯、燈謎等傳統文化很感興趣,有的同學説出了自己對過年的看法。

同學們參與其中,其樂融融,收穫着,快樂着。他們包水餃,雖然包的不美觀,露餡易破,餡包的太少成了面蛋,甚至切面時把手切破了,但他們經歷着,體驗着,努力着,從不會到做不好,再到做好,爭取來年自己把每個餃子包得好看、好吃;他們不會寫對聯,但他們和家長一起貼對聯、讀對聯,感受着傳統文化,渴望自己能寫出對聯,猜出更多的.字謎;他們與家長一起去超市購物、打掃衞生、掛燈籠、做年夜飯、品嚐各種傳統菜餚、看春晚、放鞭炮、守歲、拜年??體驗着家的温暖,傳承着春節文化。

  國小春節活動總結2

為活躍節日期間未成年人文化氛圍,我校結合自身實際,以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以及讀書活動為抓手,整合各方資源,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相關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廣泛發動

我校結合學校實際,利用多種宣傳形式,宣傳開展本次寒假主題活動的重要意義。在放假當天組織各班認真學習本次主題活動方案,明確活動的意義和具體活動內容。並結合“寒假生活倡議書”,讓家長和學生一起明確活動的意義,增強對此項活動的重視。告知家長們利用傳統節日,對孩子進行文明禮儀、傳統美德和感恩勵志的教育,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家長的支持力度,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1、舉行了一次國旗下講話。以“我們的節日--春節”為主題對全體師生進行了教育講話,向全體學生髮出倡議,號召同學們紮紮實實搞好活動。

2、體驗民俗,熱愛傳統。我校圍繞“除夕春節元宵”這些節日,要求學生參與有趣生動的年慶和民俗活動,引導廣大未成年人進一步認同傳統、尊重傳統、弘揚傳統。學生們在假期中學習節日文化,蒐集節日資料,參加民俗活動,深入瞭解春節、元宵節的文化內涵。我校還結合實際組織學生在春節期間開展“我為家裏寫春聯”活動,並在開學第一節班會上展示自己收集或是編寫的春聯,引導未成年人學習欣賞春聯、創作春聯、書寫春聯。

3、以“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為主題,學校進行了關於春節的作文、手抄報等活動。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們對於傳統節日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

4、開展“學會感恩奉獻温暖”美德實踐活動。全校同學利用寒假休息時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多與父母溝通交流。如記錄父母的生日和年齡,為辛勞的父母洗一次腳,敲一次背,擦一次皮鞋,道一聲“新年快樂”……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度電、每一粒米,合理使用我們的壓歲錢,不亂花零錢,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學生懂得了要力所能及地幫助家長做些些家務,主動幫助老人做些事,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此次活動意義顯著,它豐富了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激勵了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了傳統節日文化氛圍,更好地體現了傳統節日的魅力和時代感。今後我們要繼續做好這項活動,不斷掀起活動的高潮。

  國小春節活動總結3

為繼承發揚中華傳統節日優秀文化,我校圍繞“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現將我校組織的“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主題實踐活動總結如下:

一、加強宣傳,營造濃郁節日氛圍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傳統大節,有着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放假前,學校召開專門會議,開展了春節傳統習俗掃塵、祭祖、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放鞭炮等春節文化內涵宣傳,增進了廣大中國小生對傳統文化的瞭解,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

去年的12月27日,中興國小和藍天國小的同學建立友誼,相約春節一起送祝福。1月27日,他們相聚在一起,開展了“紅紅火火過新年”志願服務系列活動――愛心傳遞。

新春來臨之際,在雙方家長和老師的支持下,孩子們再次手拉手,一起為同在一個居委的新市民子女家庭、空巢老人送去老師和孩子們親手寫的春聯。孩子們用顆顆愛心給這個新年增添了美好、祥和與快樂!

二、課題引領,巧手實踐促成長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也迎來了我們的巧手主題實踐活動展示月。結合課題要求,讓孩子們在假期中在假期開展“日行一善”、“灑掃應對”等活動,做一個學會感恩,懂得回報的人。

“巧手靈心,我最棒”,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人的事情幫着做,充分享受展示自己、為他人服務的快樂。學習一樣本領,在活動中成長。

三、傳遞文明,慧心慧眼倡和諧

傳承傳統文化,編制節日小報,記錄寒假日誌,展現新時代少年風采。繼續深入實踐“小手拉大手”文明傳遞活動,爭做文明小使者。

二(5)班傅愉婧,作為新時代的少年,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對家人、鄰居進行“不勸酒”的宣傳,還親手製作了一些“不勸酒”的小貼士,創作了“不勸酒”的兒歌。六(3)徐靜一和公益網攜手,捐錢為山區孩子買課桌椅,獻出了自己的愛心。

本次主題實踐活動,豐富了學生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和樹立了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了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