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工作總結4篇

來源:文萃谷 3.05W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化學教學工作總結4篇,歡迎大家分享。

化學教學工作總結4篇

化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1

轉眼之間20xx年已經過去了.在20xx年會考中,我校九年級化學學科取得了全國第四的成績.這個成績與前幾年我校的化學會考成績比是不太理想的,但我覺得與我校20xx屆學生的實際情況比較相符,取得這個成績是與大部分學生的努力及本人的辛勞分不開的.

一些小小經驗:

1.紮紮實實打好基礎,不一味趕進度

學生平時答題中存在的問題,與他們沒有準確地理解和掌握國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很大的關係,因此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很重要的.在教學中,我重視抓課本基礎知識,力求每章節過關.由於學生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的不同,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學中因材施教,儘量減少落後面.如果一味趕進度,必然造成部分學生"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對化學學習失去興趣.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學用語的使用技能和實驗基本技能.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力求使每個學生了解每個實驗涉及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2.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素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和複習中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訓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問題的思路".讓學生掌握"基本學科思維方法."

3.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鑽研教學大綱(化學課程標準)

雖然今年還沒有實施化學新課程標準,但我已經開始研究新課程的特點,並自費買了新

課程標準教材,在教學中提前滲透新課標的要求.

4.密切聯繫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

今年試題涉及環保等社會熱點問題從多角度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進行考查.從這兩年的試卷來看,西藏會考試題正越來越向內地靠攏,題目越來越靈活,知識應用題越來越多.這樣化學教學就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儘量讓學生多思考分析化學知識的應用.比如,同樣一張紙,是平展開易燃還是團成一團易然再如,南通是酸雨地區,雨水為什麼會顯酸性在工業生產中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可以儘量減少酸雨酸雨會帶來哪些危害

5.研究西藏會考趨向

認真研究西藏會考趨向,力求對每一個知識點在會考中可能怎樣考都能心中有數.在平時教學以及總複習中能有針對性的進行精講精練,避免題海戰術.

一些不足之處:

1.對特殊的個體關心不夠

由於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部分學生接受知識很快,一小部分學生接受知識較慢.對這些相對困難的學生儘管給予了不少的幫助,但關心的還不夠,特別是一些自身很努力卻沒有能學好的同學,我沒有能給出更好的指導.

2.學生分組實驗偏少

3.對西藏的會考研究不透徹

對西藏的會考儘管有所研究,但比較浮於表面.自以為對西藏的會考比較瞭解,但對其變化趨勢研究不透.對新的化學結合生活實際的題型有所練習,但對在會考中可能達到的難度估計不夠.

化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2

這一學期就要結束了,學期按照教學計劃,以及新的教學大綱,已經如期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年一個班的教學,同時也擔任高一年三個班的教學。現已完成了計劃的內容,期末複習工作也順利進行。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習進行復習,並做好補缺補漏工作。一個學期來,我在教學方面注意了以下幾個問題,現總結如下:

一、重視基本概念的教學

化學基本概念的教學對於學生學好化學是很重要的,在教學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學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階段性。由於概念是逐步發展的,因此,要特別注意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原則。對於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徹揭示其涵義,也不應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絕對化了。並在教學中儘可能通俗易懂,通過對實驗現象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使學生形成要領並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和勞動中應用學過的概念,以便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提高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二、加強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在教學中儘量上好每一節化學實驗課。本人教學中,課前準備十分周密,演示實驗現象十分明顯,效果良好,使全班學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師應從科學態度、規範操作,給學生示範,並啟發引導學生從生動的感性知識上升到抽象的思維。根據本校的實驗設備條件,我把一些演示實驗改為邊講邊做的實驗,或調換一些實驗,或適當做一些選做實驗。同時鼓勵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些家庭小實驗,以進一步激勵他們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探究精神。我還嚴格要求學生,具體指導他們逐步達到能正確地進行實驗操作,並得出正確的結論。

高一年,我還特別注重初高中知識的銜接,由於我們學校學生基礎比較薄弱,我平時注重初高中知識的銜接,而且及時的把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部分利用晚自習抄給學生,而且利用上課前幾分鐘進行測驗。

九年級年,我更加強化學用語的教學

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是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及變化的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點工具。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結合實物和化學反應,學習相應的化學用語,結合化學用語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實驗。這樣有利於學生的記憶,又有利於加深他們對化學用語涵義的理解。還應注意對化學用語進行分散教學,通過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和有計劃的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學習化學的重要性。

我同時也存在以下的不足:

對學生的要求不夠嚴格,有治學不嚴謹之嫌。如對課堂上聽講不認真或表現反常的學生,有時課後沒有及時談心交流;對沒有交作業或作業做得不認真甚至有可能是抄襲的學生,不是每次都過問,這是我應該反思和總結的問題。

化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3

化學教學是研究化學教學規律的一門學科。它的研究對象是化學知識系統和化學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聯繫、相互作用及其統一。它的中心任務是使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智能、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怎樣才能在教與學的統一中完成這個中心任務呢?首先,我研究學生,深感學生差別很大,主要表現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針對這種情況我將學生分成3個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的陣地。我研究各層教學特點,對同一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和班級採取以下分層教學對策:

一、深度、廣度彈性調節

教學要堅持因材施教原則,一定要適合學生的胃口,對不同層次學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過高、過難,學生接受不了,A層、文班學生會產生厭學情緒,成績更差;若要求過低,B層、理班學生會感覺太簡單、無味,不投入精力學習,成績平平,甚至後退;C層、競賽班學生更要深挖洞、廣積糧。所以我對不同層次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廣度要求不同,進行彈性調節。比如:在第一章二氧化硅晶體教學時,我要求文班同學通過日常生活常識,推出二氧化硅是原子晶體,再配用基本練習即可。我更要求部分理班學生或參加奧林匹克競賽的學生不僅掌握二氧化硅的晶體類型,而且要求他們掌握二氧化硅晶體中的12元環結構.比如:在第二章鋁教學時,要求文班學生掌握鋁的兩性及簡單方程式、簡述實驗現象、簡單計算,但對理班的一部分學生不僅要掌握上述內容而且要知道鋁的兩性原因和較複雜的識圖計算。

比如:在第三章不同價態鐵教學時,要求文班學生掌握課本上的基本實驗、現象、化學方程式、在學生能接受的前題下簡單與高一知識聯繫,但在理班在教學中將鐵與高一知識作了較為全面、複雜的聯繫。比如:在第四章烴的同分異構體的教學時,要求文班掌握含5個碳原子或5個碳原子以下烷烴的同分異構體,掌握碳鏈異構,瞭解位置異構和不同類烴的異構。要求理班學生掌握含10個碳原子烷烴的同分異構體,掌握碳鏈、位置、不同類三種異構現象。在學習有機物命名時,要求文班學生掌握烷烴的基本命名原則,瞭解烯烴、炔烴、芳烴的命名,要求理班的學生掌握上述各類烴的命名原則及我自己的延伸擴展知識。

就這樣對文班採取以綱為綱、以本為本,對理班學生採取以綱為綱,適當拔高,彈性調節。讓每層學生都覺得學有所獲,學得有味。在此各層選用的配套資料也就不同,理班用難度較大的《首輔壹號》,競賽生用我買的大學有機化學和大學無機化學等。

二、學習方法指導有輕重

根據學生的情況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競賽班和C層學生,他們原有知識基礎較好、學習方法得當、學習信心強;第二類是B層學生,他們原有知識基礎一般、學習方法欠佳、學習信心時弱時強;第三類是絕大多數的文班學生和A層少數學生,他們原有知識基礎差、學習方法差、學習信心沒有。針對學生這種情況,我對各層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輕重有別。我在指導第一類學生(競賽學生)時,重點是指導學生把知識向縱、橫兩個方向發展,開拓學生思維,同時配以難度較大的練習,讓學生學有餘味。我在指導第二類學生時,讓他們先做《首輔壹號》,然後我再評鑑,讓理班學生能跳起來摘桃子。我在指導第三類學生時,輕知識的拓展,重點是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現在之所以成為弱班和A層的學生最主要原因是由於他們沒有閲讀習慣,不會閲讀教材。針對這種情況,我仔細分析會考大綱、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制定明確、具體、帶啟發性的閲讀提綱,即發給學生的《課堂學習卷》,以此為依據進行指導閲讀。學生從中可以瞭解到閲讀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學會旁註以備複習和重點學習之用,記下

閲讀中發現的疑點,促使學生帶着問題積極思維,認真聽課。然後,精選習題,以促進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自覺地閲讀,逐漸養成先閲讀、後解題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學習能力。總之,堅持由學生自己閲讀,做課堂學習卷,可改變他們只做題而不看書的不良習慣,有利於學生積極思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另外,競賽班中少數化學科的尖子學生,全班目前有5人。對這5名學生我天天下午課外活動都作了相應的大學化學學習指導和奧林匹克培訓工作。

三、課堂教學有異同

不管是難度和廣度的調節,還是學習方法的指導,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教師的教法直接影響學生的學法,課堂教學是完成教學中心任務的主戰場,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課堂效率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在備課時堅持啟發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再根據化學學科的待點,多做實驗,特別我利用自己的電腦優勢,做了很多生動有趣的動畫課件,加強了直觀教學,減輕了學生負擔。但各層課堂教學又有所不同,表現在如下幾點。

化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4

實驗是中學生獲取化學經驗知識和檢驗化學知識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科學素質的重要內容和途徑,貫穿中學化學教學的全過程。新的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通過實驗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和方法,進一步體驗實驗探究的基本過程,認識實驗在化學科學研究和化學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學實驗能力。”因此,新課標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將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激發學習情趣,強化科學探究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一、認真做好課堂演示實驗,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

化學課的演示實驗都是具有相當的基礎性、目的性、典型性、指導性的意義,教師要在熟悉教材和實驗內容的基礎上組織好演示實驗,一定要求學生明確實驗目的、所需藥品、操作步驟,並認真觀察和記錄現象,並經縝密思考,得出結論。教師必須用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去感化、影響學生。尤其要告誡學生不遵守實驗規程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必要時可結合實驗的正反實例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示範,使之形成一絲不苟的精神和嚴肅認真的實驗態度。同時,在演示實驗中,不失時機的進行各個環節的啟發,調動學生思維,用不同的視角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去總結。如在做高中化學(必修1)第四章實驗(4?7)時,驗證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時,讓學生回憶前一節次氯酸的漂白性、國中化學學過的'活性炭的吸附性,比較這幾種漂白的原理、效果的異同,加深對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的理解。這樣,在教師的指導下,人人開動思維“機器”,對所學內容印象深刻,歷久不忘,素質自然得以提高。

  二、改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目前,高中的化學實驗大多注重實驗功能的驗證性,課本編排出實驗條件藥品、步驟,來驗證某物質的性質、某物質的製取方法或某個反應原理,學生依葫蘆畫瓢、照方抓藥,毫無創意和新意。而探索性實驗就是挖掘書本已有的實驗內容和把學生所掌握的知識聯繫起來的有新意境、新內容的實驗,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引導學生去大膽地創新和思考。把學生導入科學探索的新起點、新境界、新高度,讓他們親歷其境,刻苦努力地探索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獵取新成果,從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層次上觀察和思考,使其有較強的知識遷移、創新探究能力,並在創新探索的過程中,“靈感”有所激發。如在高中化學(必修1)

第一章實驗(1?5)配100mL1.00moL/LNaCl溶液的學生實驗中,以往教學是教師按“講述?實驗?驗證?討論”的程序,既先講述用什麼儀器、實驗步驟、實驗過程中注意的事項,甚至寫到黑板上,學生按照教師講的去做。而按探索性實驗要求,高一學生已具備一定的化學實驗操作技能和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配製、物質的量、化學計量在實驗中應用等有關知識,應該能夠自己完成這個實驗。所以在教學時,只告訴學生實驗內容,讓學生自己準備,做實驗時,教師沒有過多的講述,巡迴對個別問題加以指導。對兩個班級分別採取上面的兩種教法,結果,按“講述?實驗?驗證?討論”去做的班級,課堂秩序井然,全部學生操作有序,學生很快並順利的作完實驗,沒有提出更多的問題。而後一種教法截然不同,課堂秩序非常活躍,學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操作步驟和方法各不相同,暴露出存在的不少問題。實驗結束後,每組同學都拿着自己配製的溶液請老師觀看,這時教師不失時機以某一組或幾組的實驗為主,針對學生遇到的問題或違背操作規程的現象,並結合實驗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學生髮展智能及實驗技能的有關問題,與同學們共同討論,學生積極性很高,根據自己的實驗情況,在回顧和反思的基礎上提出了很多問題,並相互討論,甚至到了爭論,最終在老師的指導下,形成了正確的總結性評價。這樣既能掌握實驗內容,又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理解深刻,記憶牢固,創新思維得以發展,知識視野得以拓寬,達到了化學實驗教學的目的。

  三、推廣“微型實驗”,體現綠色化學原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微型化學實驗是國內外近二十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化學實驗形式,以其儀器花費少、藥品消耗少、操作安全、污染較小、節省時間等諸多優點而被普遍採用。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學生數量多,實驗設備較少的現狀,大力推廣“微型實驗”,教師指導學生製作一些微型儀器,尋找一些代用藥品,為完成課本一些實驗或探索一些物質的性質提供了極大的空間,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探索活動。如高一化學(必修1)中的粗鹽的提純、一定物質的量的溶液的配製、澱粉膠體的丁達爾現象、金屬與酸的反應、純鹼和食鹽的區別等實驗。讓學生“常回家做做”,既緩解了學校實驗緊張的局面,又體現了綠色化學減量的原則(減少化學藥品的用量、減少“三廢”的排放量),又調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向成果的轉化,也符合新課程標準中關於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要求。

  四、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本次高中新程改革,無論是課程設置還是課程內容以及教材編排上,給教師提供了廣闊的創造空間,教科書是基本的課程資源,就化學實驗的編排而言,有實驗、實驗設計、科學探究、思考與交流、實踐活動等形式,並且不分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聯繫學生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對教材內容靈活處理,自主開發教具,有選擇性的使用好教輔資料,有效的拓展和完善實驗教學內容,補充教科書內容的不足。在對教材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靈活有效的組織教學,拓展課堂教學空間,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如高一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金屬的化學性質中,就鐵與水蒸氣的反應,課本以“科學探究”的形式提出,讓學生設計實驗驗證,在總結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的基礎上,結合以往課本、教輔資料中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實驗方案,讓學生比較,真正明白設計的原則和方法,每種設計的優缺點,來完善自己的設計方案。又輔以練習,使該問題由探究討論上升到學生能力的提高。這樣,教師引導學生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去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並不斷收集證據,形成解釋,通過相互交流、評價反思,提高學生對知識應用的水平和能力。

總之,經過多年的教學和今年的高一新課程實施的實踐,對中學化學實驗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理性的思考,深深體會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當前和今後化學教學中的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是時代的需要,是化學教育的新課題。因此,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當好主導,把握新的機遇,迎接新的挑戰,積極探索,努力實踐,培養出具有綜合努力和創新努力的一代新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