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工作建議

來源:文萃谷 1.94W

會計法》規定,“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提高業務素質,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應當加強。”這就明確了對會計人員進行繼續教育的必要性。隨着會計行業的發展,會計人員對新知識、新技能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這就對繼續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各地的繼續教育工作還存在着諸多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繼續教育培訓及教材沒有體現分層,缺乏針對性;二是繼續教育工作缺乏總體規劃和中長期計劃,管理力度不足;三是課程設置、師資配備、資料選編等方面仍有缺陷;四是考試考核制度不嚴,學員的學習自覺性不夠等。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對如果加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談幾點看法。

會計工作建議

一、進一步明確繼續教育工作的目標,增強繼續教育的層次性和針對性

關於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目標,財政部頒佈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第四條規定:“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提高會計人員政治素質、業務能力、職業道德水平,使其知識和技能不斷得到更新、補充、拓展和提高。”在第七條又規定:“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內容應堅持聯繫實際、講求實效、學以致用的原則。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會計理論與實務;(二)財務、會計法規制度;(三)會計職業道德規範;(四)其他相關法規制度。”《暫行規定》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主要內容的規定從總體上講是合理而明確的,它涉及到了對會計人員工作勝任能力各項要求的要素。同時也不難發現《暫行規定》對繼續教育目標的規定不具有層次性和針對性,沒有針對不同層次的會計人員確立不同的教育目標,在現實培訓過程中往往把不同級別的會計人員和不同對象的會計人員混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從而出現教學內容(包括知識結構和知識深度兩方面)不能很好地適應培訓對象的現象,進而影響培訓工作的實效。因此,基於聯繫實際、講求實效、學以致用的原則出發,筆者認為繼續教育必須做到分層次、分對象地進行。

分層次培訓是指把所有會計人員分為三層:第一層次是具有高級會計師資格的會計人員和大型企業、集團公司、上市公司等單位的財務機構負責人、總會計師、財務總監以及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相關領導。對於這一類會計人員的培訓內容最多,可由財政部門單獨組織培訓;第二層次是具有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會計人員,對他們安排的學習內容比第一層次稍少,可由財政部門認可的培訓機構進行培訓;第三層次是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以下的會計人員,對他們安排的學習內容最少,亦參加財政部門認可的培訓機構培訓。

分對象培訓是指把所有參加培訓的會計人員分為三類:第一類為金融企業的會計人員,培訓內容的重點放在金融企業制度和相關規定及知識上;第二類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培訓內容的重點放在行政事業單位特定的會計制度和相關規定及知識上;第三類為上述兩類以外的所有會計人員,培訓的內容重點放在各類新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和相關規定及知識上。

二、成立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增強對繼續教育管理的力度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畢竟是一個教育問題,而財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教育問題的研究和經驗因職責不同等原因而具有一定的侷限性。譬如,實踐中有的培訓單位給學員講完課後而學員不知所以然,那是因為培訓資格的確定上出了問題;有的由於只培訓一天半甚至一天,效果不佳,但也得到了財政部門的認可,那是因為培訓計劃上出了問題;有的培訓單位在培訓過程中出了教學或管理方面的問題,有時卻無人過問,仍然擁有培訓資格,那是因為培訓監督和評價上出了問題;如此等等。要解決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在財政部門中設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委員會將有利於加強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管理力度。該委員會是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智囊團和決策機構,由教育界、會計界和財政部門的高層次人員組成,總體上以教學、科研單位的會計專家為主,同時吸收部分大中型企業高級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註冊會計師參與,財政部門本身(會計管理處)也要有專人蔘與,除財政部門人員外,其他成員可以採取個人自薦、財政部門審核聘任的辦法。辦公室可設在財政部門的會計管理處。

成立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不僅可以減輕財政部門培訓任務重、人手缺的壓力,而且繼續教育委員會成員都是專家,他們建立在豐富專業基礎上的運作,既便於突出教育的專業水平,又可以集思廣益地吸收不同利益相關者的意見,並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當然,繼續教育委員會的工作不能事無鉅細地包攬,繼續教育的日常管理還是應該由財政部門的會計機構承擔,而繼續教育委員會的主要工作職責則應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制度的制定和修訂;(2)培訓單位資格的審查;(3)培訓教材的確定或編寫、培訓計劃的制定,包括長、短期教學內容計劃和項目教學要求計劃的制定;(4)培訓過程的監督檢查;(5)培訓效果的分析和評價。

三、改進教學方式、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培訓質量

關於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形式,在《暫行規定》中明確有自學和接受培訓兩種,並規定兩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必須同時進行,且接受培訓的時間不能少於20小時(初級會計人員不少於24小時)。但在實踐中自學形式的量化很難統計,因此培訓班的培訓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但目前我們的教學多侷限於“教室+黑板+粉筆”的集中面授的單一形式,教學效果和培訓質量不盡人意。筆者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應儘快完善以下工作:一是授課方式應靈活多樣,如課程教學、案例教學、實例演示、問題討論、多媒體教學等;二是培訓形式應多式多樣,如研討會、座談會、交流會、專題講座以及利用音像教材進行遠程教學,出去參觀學習、實習等形式也可以嘗試;三是注重培訓的班前服務質量,如提前下發培訓通知,通知中應明確培訓內容及授課人,以便會計人員及時安排好本職工作,安心參加培訓。提前下發培訓教材和資料,便於會計人員事前預習、自學;四是做好班中服務,如提供較系統的培訓資料,培訓期間組織學員對共同關心的話題進行研討等;五是做好班後服務,如對培訓期間學員提出的問題和改進意見進行研究,並作出答覆,還可以建立學員意見反饋制度。

四、加強繼續教育教材編寫工作,提高教學培訓效果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中,教材資料水平的高低往往會影響到培訓的質量和效果,因此編寫出實用、高水平的`培訓教材是繼續教育工作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據筆者瞭解,廣大會計人員對教材內容要求最多的是:其一,前次繼續教育年至本次教育年財政部新出台的各項會計制度;其二,本地區貫徹執行財政部新會計制度的具體實施辦法;其三,本地區辦理各項會計事務的程序和方法。所以,這些內容應成為培訓教材的重點,儘可能寫得全寫得細些。但作為會計主管部門,對會計人員應學習的內容還要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即使一些會計人員自認為不重要的內容也應該寫進教材。如一些新的會計理論與實務、會計職業道德規範、其他相關法規制度和知識等。總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教材的內容,應既有近期的新會計制度,也有本地區辦理會計事務的具體辦法,還有其他有助於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內容。另外,從培訓教材的形式上也要考慮以下幾點:一是根據不同層次會計人員的職責需要研究較系統的繼續教育教材總體思路,如高級會計師應掌握哪些知識與技能,應配備何種教材體系等,這實質上是教材資料編寫的目標和核心;二是注重教材資料的實用性,採取系列教材、專題教材、案例教材、參閲資料等多形式、多品種的教材資料;三是注重綜合資料的收集整理,以滿足會計人員查閲需要,這些資料包括法律、法規等相關信息;四是出版的設計要儘可能便於學習和保存。

五、健全繼續教育考試製度,增強會計人員學習的自覺性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要不要考試,目前仍有爭議,但實踐證明,考試是保證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效果和質量的重要措施。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考試有考試和考核兩種形式,筆者認為,對於第一層次的高級會計人員宜採用開卷考核形式,而對於中級和中級以下的會計人員宜採用閉卷考試形式。對閉卷考試的題目不宜太難,中等難度以下的題目應占80%以上,但考場紀律一定要嚴肅。現在有的培訓單位的考試説是閉卷,但監考老師都是睜一眼閉一眼,實質上是開卷,而且相五抄襲現象嚴重。本來就一兩天的面授,有的學員就考試時來抄一下試卷,有的索性叫同事代抄一份了事。這樣,考試就成了“意思”一下,形式而已,這極大地削弱了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效果和會計人員學習的自覺性。因此,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對繼續教育考試紀律的嚴格管理,同時把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情況及其成績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年檢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即參加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及考試成績合格者,才能通過本年度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年檢。實踐證明,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情況及其成績管理與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年檢掛鈎,是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有效進行的重要保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