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工作小結

來源:文萃谷 1.29W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就算追也追不到,我們一定都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歷,該好好寫一份小結把這些都記錄下來了。那麼一般小結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師德工作小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師德工作小結
  師德工作小結1

回顧我校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所走過的歷程,我們感到在加強建設管理中不僅用“心”和“感情”來管理,更需要具有時代氣息的活動來調動昇華。

新世紀做好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我們要做到鍥而不捨、堅定不移、堅持不懈,相信只要紮實工作,務求實效,我們書院國小的明天會更美好。 為認真落實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和市教育局關於開展“學師德新規範,塑師德新形象”學習活動的要求,全面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忠誠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讓學生尊重、家長信賴、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我校自開學以來,認真開展了這一活動。現就我校一學期來的相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抓學習,求上進

學校為做到師德教育經常化、制度化。學校為每位教師配備專用的“師德學習筆記本”,以供學習之用。

(1)堅持週日例會這個固定的時間,集中進行學習。主要形式是觀看師德培訓光碟。本學期的集中學習幾乎是每週一次,從不間斷。

(2)堅持形式靈活的個人自學。材料統一印發,學習分散進行。主要是學習與師德相關方面的材料,內容主要有:《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名人和教育家關於教師職業道德的論述;模範教師的先進事蹟等。

(3)堅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學校藉此機會倡導並要求全體教師寫作至少一篇“師德體會”或“師德論文”。學校裝訂成冊,以便相互學習之用。這樣既有促進的意義,又有學習的效果。

二、抓重點,求實效

在抓師德教育的過程中突出重點,講求實效,是我們工作的作風。

(一)職能組齊抓共管,加強對師德建設的領導。我校成立了師德學習領導小組,在其統一領導下,黨政工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實落實師德規範,確保師德學習不斷深入開展。行政領導班子着重抓好建章立制、考核獎懲、強化管理;教研組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豐富多彩、教師喜聞樂見的活動,寓師德教育於活動之中。

(二)建立和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考核制度我校堅持每學期對教師進行職業道德水平考核,開展師德反思活動。要求教師對自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師德師風問題進行反思和總結,採取教師自評、互評,學校綜評等相結合的辦法對全體教師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存入教師個人業務檔案,把師德考核結果與教師獎勵、崗位聘任、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年度考核以及分流到教學點掛鈎。

(三)把脈問病,對症下藥。

我們在深入分析瞭解教師師德表現和思想情況後,結合我校實際,採用靈活多樣而又見實效的活動形式,大張旗鼓地開展師德教育活動,務必讓教師能夠躬親自省,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從自身的成長和發展需要,不斷提煉出良好的品性,提高自己的德行,改正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首先,我們出台了“教師文明用語”等,使廣大教師精心執教,科學育人,教有準繩。學校還把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現象的發生作為師德建設的重點工作。

第二,充分發揮師德模範和黨員教師、骨幹教師的引領帶動作用,培養教師的團結合作意識,弘揚正氣,讓良好的師德精神更深入人心,充裕校園

第三,激活內因。師德的形成是外因和內因相互統一的結果。外在規範和教育要求是師德建設的外因,教師被動地遵從而不深入去觸及自身的思想和觀念,這種師德建設是脆弱的,效果也是短暫的。要讓師德規範變成教師個體的內心信念,變被動接受為主動追求,使教師視高尚師德為人生職業的必需,這其中的關鍵還要善用“成功激勵機制”。學校應提供條件,創設機會,讓教師得到成功的滿足。如校領導能及時對教師的閃光點予以肯定,採取各種形式進行表彰;對優秀班主任、師德先進個人、對學校有重大貢獻的教研集體或個人,給予適時適當的精神獎勵等等。以增強教師的榮譽感,激發其進取心。這樣,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促使教師不斷地自我完善、提升。這如同“點燃”了教師邁向目標的“內燃機”,學校的師德教育活動也就因此收到了實效。我校近幾年的工作實踐充分説明,這種激活機制是可行的,奏效的。

三、抓權益,求穩定管人要管心。我們在要求教師職業道德要高於其他行業標準的同時,也在努力使教師在精神上和物質上能得到鼓勵和改善。因為,教師不是超人,只有在方方面面加強對教師的關心,才會使教師的德行高於常人,師德建設才會收到長期的效果。

因此,我們不但在做強化師德師風的教育學習工作,還從教師的實際出發,

關心教師的工作待遇、福利和生活情況,維護他們的'應有權益,為他們排憂解難;開展文體活動,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讓他們體會到工作帶來的愉快和成就感,體會到集體的温暖。這樣他們才會安心,才會努力去研究並解決工作上存在的問題,去嚴格要求自己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品行、德性,才會迸發出更多的光和熱。

首先,管理人文化、制度化。學校注重搞好班子建設,以提高管理水準;注重加強個人修養,以提高管理藝術;以較好的人格魅力影響教師,從而在領導和教師之間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另外還在實踐中逐步完善學校管理制度,避免管理中主觀隨意等人為因素。

第二,獎懲分明。對在不同崗位上師德表現突出的教師,分別設立多項的表彰評定:堅持每學期評定先進班主任;先進管理者、教研(備課)組長;優秀黨員、先進教師等。職稱評定、年終評優等都與教師的師德表現掛鈎,讓師德和能力皆優者得到榮譽和實惠。

第三、依法維權。讓教師獲得應有的權利:及時公開校務,維護教師對學校行政管理的知情權、監督權;關心女教職工,保障其各項合法權益(如三八慰問等);執行上級有關規定,結合學校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支持教師學歷進修,保障教師外出學習。

第四、提供發展空間。學校是教師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我們努力為他們創造更大的空間、更多的機會。硬件的:優先改善教師的辦公條件,如辦公室配備電腦,建設多媒體電教室,解決教師運用現代化設備進行教學的問題。軟件的:任人唯賢,不屈才、不誤才,使真正德能雙馨的人才敬業樂業,愛校如家,發揮所長。

四、抓延伸,求深化。

教育事業是關係到國運興衰、民族振興、科教興國和現代化建設的國家大事,那麼,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則成為教育工作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沒有“厚德”,又何以“載道”呢?所以,在開展“學師德新規範,樹師德新形象”活動中,我們樹立了這樣的理念:讓德高才博者得到頌揚,而望重;讓追求高尚者修有路徑,而奮發;讓品行欠佳者感受急迫,而覺悟;讓德劣才疏者自覺無顏,而重生。務必使我校教師能以高尚的師德承擔起培養人才的重任。

當然,時代在不斷地進步,信息時代又給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帶來了更多、更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將把時代對教師提出的要求作為新的出發點,重新構建師德的內容,使師德教育更體現時代特點和創新精神。

  師德工作小結2

作為新教師,參加師德培訓是我進入教育行列的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通過本次師德培訓,我覺得教師行業是一個具有內涵潛力的事業。教師作為國家的專業人員,當履行教書育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教育教學工作應該圍繞學生進行,新時代的教育,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應當在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個別差異,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在馬克思主義全面發展理論的基礎上,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努力成為21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中國是一個文明的古國,關於禮儀古有書記於《禮記》。關於禮儀,在《説文解字》裏是這樣解釋的:為了表示敬重而舉行的正規儀式。教師作為這個社會的特殊職業,因具有其自身特點的禮儀。在古代學生要對孔子象行上香、跪拜之禮。足見在古代對教師的禮儀是非常重視的。對於當代社會,教師形象至關重要。教師給學生的印象,直接影響着教學的質量。因此作為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注重自己的儀表,言行。無論是在公眾場合,還是在與學生或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時都應該特別注重教師禮儀。因為每一位教師都代表着教師這個職業的形象。特別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留下一個良好的形象,使學生喜歡教師,喜歡課程,提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促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提高。

所謂師範,可解釋為: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作為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學科知識,教育理論基礎知識,以及廣泛的文化科學知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所寫的題為《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這份報告,我們認為學生髮展的要素有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和學會做人,這三者之間的邏輯關係是:學會生存是學生髮展的前提,學會學習是學生髮展的基礎,學會做人是學生髮展的核心。因此作為教師還應該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促進學生的發展。起到教師示範性的作用。

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遞與交流,即人與人之間交流意見、觀點、情況或感情的過程。溝通是一種藝術,教育過程中教師教與學生學正是在師生之間的溝通中進行的。師生溝通影響着教育的質量,故師生之間溝通的方式至關重要。因此,良好的溝通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與心的距離往往不是線段的距離。作為教師,應當學會運用恰當的方法和學生進行溝通,形成對學生的人際關係的敏感性和覺察性,及時的發現學生的問題所在,全面的瞭解學生,對不同特點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溝通,實現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使教育教學工作更好的展開,也使得學生能更好更快的發展。

  師德工作小結3

勤奮學習、關心集體、尊敬師長、奮發向上已成為學生思想和行動的主流。不守紀律、不講文明禮貌的狀況有所改變,比如“小煙民”們有所收斂,結夥打架、作弊逃學等現象有所扭轉……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青少年在德智體諸方面正生動活潑地健康成長。

教師隊伍經歷了90年代初的“下海”潮的波動,已經趨於穩定。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教師的地位和待遇有了穩步提高;師範院校門庭冷落的狀況己有所改觀。一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去承接老教師的工作,光大老教師的優秀風範。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師德問題變得異常突出了。可以説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學校教育受到社會如此的矚目。獨生子女使家長對他們的發展過度關心;“望子成龍”的傳統觀念在今日空前膨脹了。學校和教師在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軌中,面臨着一系列新的問題。

應該看到,師德受到了新的挑戰,突出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無私奉獻與有償勞動的衝突。

教師是辛勤的園丁,多年來崇尚的是無私奉獻精神,把自己當做“人梯”,以自己的臂膀學生肩上科學的頂峯。但是,今天教師卻面臨着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髮揚奉獻精神與“有償服務”的關係。“多勞多得”、“優質優酬”本來是無可非議的,但在有的教師那裏竟然出現了“有償輔導”、“有償答疑”之類的行為,這就步入 “一切向錢看”的漩渦了。本來,把學生教會是教師的職責:課前要備課,課後要輔導(特別是對後進生的輔導),是教師責無旁貸的職分。而今在有的教師那裏卻變成了“課上只管教,要會另收費”或“課上學不會,‘家教’另收費”的“有償補償”現象。當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浸染了這種商品交易的色彩時,師生之間的關係就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僱傭關係,變成了金錢關係,師道尊嚴向“五斗米”折了腰;教與學的關係曳扭曲了,這不是“傳道、授業、解惑”,而是變成 “傳道、授業、解惑、收費”了。當然,教師的勞動應該是有償的,教師是享受國家工資的,但把原本該盡

的義務也變成有償行為則是走進了誤區,是應予糾正的。對作為一種腦力勞動的教師的教育行為,仍然應提倡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

其次,教育首先是一種社會行為,如果完全變成經濟行為,也會出現許多偏誤。在某些地方,有的“複習資料”滿天飛,賴以“打通渠道”的就是給推行使用複習資料的教師以“回扣”。有些“輔導班”也給介紹學生入班的教師以“好處費”。“家教”現象的膨脹與氾濫,也是以其高額酬勞作祟其中的。

第三,人情與“禮數”的放大,也是一種不正常的經濟現象。

為了使老師對自己的孩子多多關照,一些深黯人情關係的家長們就非常注意“感情投資”了,逢年過節都要給老師送禮。如果説這樣的“禮數”還算小小不言的話,那麼,為了使自己的孩子得到“三好”等榮譽或“保送”的機會,有些家長可是不惜下大本錢的!於是乎,一身粉筆末、兩袖清風的教師,可要受到新的考驗了。應該説,在我們教育界潔身自好、不為金錢所動、具有良好師德的教師大有人在,但那種放大了的人情與“禮數”在一些地方的個別教師中打開缺口的事也不是絕無僅有,這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和警惕。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為人師表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體現者與倡行者。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之要,在於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教師只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站穩腳根,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才能不做出有損教師形象和學校聲譽的事來。六中全會《決議》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更現實的要求,也為師德建設指明瞭方向。我們有理由相信,隨着社會風氣的好轉,一支具有良好師德素質的教師隊伍必將肩負起培養跨世紀人

才的重任;這支教師隊伍也必將成為全社會的楷模,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聖稱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