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世界環境日活動總結(8篇)

來源:文萃谷 2.59W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有助於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並運用這些規律,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世界環境日活動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世界環境日活動總結(8篇)

幼兒園世界環境日活動總結1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為了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萌生環保意識,結合20xx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的主題,xx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環保教育活動。

本次活動前各班教師講解了我國環境發展存在的問題,讓幼兒懂得“環境日”的意義。隨後號召幼兒與家長手拉手,從身邊小事做起,讓綠色消費貫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班和大班幼兒聯合開展“保護環境,我們在行動”活動,教師帶領幼兒在幼兒園各個角落進行了一次大清理,如花壇、走廊、操場等。同時大班幼兒走上街頭進行環保宣傳,號召行人和自己的父母,從身邊小事做起,讓綠色消費貫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用自己稚嫩並充滿力量的小手呵護着那一片土地,還地球媽媽一份乾淨清爽。

中班幼兒在志願者助教的.帶領下,開展了“愛護水源,保護環境”主題活動,志願者助教列舉數字講述了我國及世界各國水資源使用情況,通過生動的實例讓幼兒懂得了地球上的水資源是有限的,每一滴水都來之不易,萌發了幼兒愛水、惜水、節水意識。活動最後幼兒製作節水標誌圖,談節水護水好方法,瞭解到了很多日常節水小常識。

在世界環境日開展的系列環保活動,體現了xx幼兒園為了讓幼兒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堅持將環保理念融入日常教學,使之常態化、長久化。此次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孩子們理解了世界環境日的含義。活動不僅給孩子們營造了一個歡樂的節日氛圍,也使他們在快樂中學習了環保知識,培養了孩子從小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

幼兒園世界環境日活動總結2

一、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引導幼兒關愛環境,珍愛生命

我們鼓勵多幼兒外出散步、觀察。還組織幼兒幫清潔工人撿拾垃圾,讓幼兒知道清潔工的工作對我們的生活有極大的影響。讓幼兒在實際勞動的親身體驗中領略大自然的美,形成保護環境的初步願望。我們還培養幼兒愛護動植物的情感。幼兒天生具有保護小動物的情感,在自然角里種植小花、小草、蔬菜,讓幼兒經常給小魚、小蝌蚪等小動物換換水給小花澆澆水以培養幼兒愛護動植物的情感。

二、宣傳環保知識,培養環保意識

我們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渠道,對幼兒和家長進行環保知識的宣傳。如:結合“植樹節”等,對幼兒及家長進行環保教育講座,宣傳環保的意義,讓幼兒和家長了解我國的環境狀況,明確我們做到什麼,可以做些什麼。

同時與家長攜手,擴展幼兒環保教育的空間,幼兒園雖然是孩子所生活的主要陣地,但是周圍環境及家庭氣氛對孩子的成長同樣不容忽視,所以我們利用垃圾分類、節約用水、節約用電、廢舊物品製作玩具等活動,讓家長也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以此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但是我們也發現有部分幼兒園內園外兩個樣,園內能看到紙屑就撿,園外卻隨便亂扔。我們意識到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還遠遠不夠,對廣大家長的宣傳也是我們肩上的責任。在家長學校的活動中,環保宣傳也成了一項重要內容,讓環保教育從課堂延伸到了社會。

三、開展環保實踐活動,培養能力

1、一開學,我們便開展了“愛護草坪,從我做起”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首先,組織幼兒到户外觀察花草樹木的變化,讓幼兒知道花草樹木對人類的益處,教育幼兒愛護花草樹木;其次,利用兒歌、故事等形式教育幼兒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習慣。

2、開展“撿垃圾”活動、進行簡單的'垃圾分類,回收的塑料袋、瓶子等物品自制玩具等形式,讓幼兒養成不隨地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3、通過討論“沒有電、沒有水,世界會怎麼樣”,讓幼兒養成節約用水、用電的好習慣,並利用兒歌、故事加深對幼兒的教育。

4、開展“我是環保小衞士”的討論與比賽活動,製作環保標誌,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總之,我們本着把幼兒的需要、興趣、能力放在首位,在活動中保持着高度的動態性、靈活性和開放性,很好的做的了教師和幼兒之間、幼兒和幼兒之間、師幼和環境之間、幼兒與家長之間的互動,通過集中和分組、集體和個人、室內和户外、幼兒園與家庭等多位的教育和實踐活動,形成了全新的、立體式的環保教育活動體系,使大班幼兒樹立了一定的環保意識,增強了環保能力。

幼兒園世界環境日活動總結3

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為了進一步傳播“低碳生活”的理念,啟發幼兒們的環保意識,營造良好的家庭親子氛圍,無錫市稻香實驗幼兒園大班組舉辦親子製作環保服裝秀的活動。

編織袋、報紙、垃圾袋……一些隨處可見的廢舊物品,經過幼兒和家長們的巧手,變成了華麗的.時裝,有的幼兒變成了“美國隊長”,有的變成了“蓮花童子——哪吒”,還有的變身成美麗的公主。隨着動感的音樂,大家上演了別樣的環保時裝秀。

20xx年環境日主題為“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旨在動員引導社會各界着力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正如該園大班組老師所説:“我們這次活動以‘環保’為主題,希望通過親子共同製作的形式來展現幼兒們的藝術創作能力,培養大家的環保意識!呼籲每個人從身邊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環保責任。”

幼兒園世界環境日活動總結4

幼兒是21世紀的主人,對幼兒進行環保意識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環保教育旨在培養幼兒關心周圍環境,珍惜自然資源,愛護自然界生物的意識。所以,利用自然環境、因地制宜地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重視的。針對幼兒的特點和工作實踐中的摸索,我覺得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幼兒自然就會萌發保護自然及身邊環境的意識,使幼兒成為一個環境的保護者。我從下面幾個方面嘗試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一、充分利用優美的環境教育幼兒愛護環境。

一個優美的生活環境就是一種適宜的環保教育,幼兒園生活環境首先要做好綠化工作,從碧綠的小草到美麗的花朵,從纏繞的綠藤到參天的大樹,創設良好的自然環境,設立提示牌佈置有關環保內容。如:小草是我們的朋友,請愛護它;美麗的環境我們的家;在垃圾桶上標有:你不要的都給我。還可以利用遠足活動、散步、户外活動等形式,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色,拉近孩子與大自然的距離,增強孩子們對自然界認識的興趣,使他們感受到萬物生長離不開好的環境。

在種植區,讓孩子把青菜或花籽的種子種下去。安排好值日生,經常澆水、施肥,並組織幼兒認真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瞭解植物的生長離不開空氣、陽光、水,從而更直觀地瞭解生物與環境的關係。這樣充分利用環境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育作用,使幼兒感受到美和和諧的教育。

二、環保教育貫穿於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

在幼兒一日生活環節中,藴含着不少環境教育的內容,也是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界最好時機。如盥洗時常發現不少孩子喜歡玩水、浪費水,可以水為話題,啟發幼兒討論“水有哪些用處。”“沙漠上為什麼沒有水。”“什麼是污水?”等,向幼兒説明我們人類的水資源越來越貧乏,工廠和生活用的污水沒有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到江湖海洋中,會造成許多河流、湖泊的污染,以至於有水也不能用,好多小魚、小蝦會毒死……通過活動中的議論激發幼兒節約用水、節約用水、愛護水資源、愛護環境的意識。

進餐時,鼓勵孩子不挑食,不浪費飯菜,並通過故事等形式教育幼兒拒食野生動物,知道保護動物也是愛護環境,初步瞭解人與植物、動物之間的關係,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潛在意識。

三、多開展幼兒的環保實踐活動,使幼兒的環保成為習慣。

環保行動的開展,可以使幼兒的環保意識,環保觀念得以實現,在實踐中,更加強了幼兒的環保決心。通過開展“撿垃圾”活動,並將撿到的東西歸類,可利用的做成各種玩教具,或賣掉;無法利用的就處理掉。通過和幼兒一起收集木工所不要的小木塊、木屑、刨花,開展木工活動;還利用做東西剩下的小紙片開展碎紙粘貼活動等,廢物的再循環使用,不僅減少了垃圾和物資的浪費,而且還會使幼兒感悟到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是寶,不應隨手拋棄,而應用心珍藏。還常常幫助幼兒把喝完飲料的空罐壓扁,放到指定的地方;指導幼兒將垃圾分類置放。老師還可以組織幼兒認領小樹苗,關心愛護小樹,冬天給小樹穿上棉衣,讓小樹安全過冬,還可開展“和小樹一起成長”等活動。

四、把握教育契機,與生活中的季節、節日相結合。

環境教育活動的時間與季節性也很強,我們可利用節日,時令的可資利用的課程資源,注意把握教育契機,開展系列主題活動,爭取多樣化形式進一步落實環境教育的良好作用,培養幼兒環保意識,如結合春季的植樹節,瞭解樹對土壤、動物、人類的用處,知道樹可以淨化空氣,讓我們乘涼,是小動物的家。又如結合4月份的愛鳥節開展“我們的朋友——小鳥”主題活動,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鳥後,再認識小鳥的家在哪兒,它幫人類做了哪些事情等。再如,秋季開展“給樹葉找家”冬天來了一起玩耍,參與“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大型綜合活動,做環境小衞士……藉助生活環境及氛圍的影響,使幼兒進一步瞭解大自然,投身到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瞭解環境保護與人類生存的關係,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

五、充分利用家庭資源,組織家長積極參與,把環保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區生活之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這句話指出了家長這一資源不可忽視的力量。提高環保意識,參與環保活動,也是每個家庭應盡的責任與義務,我們引導幼兒從生活小事做起,與家長共同做一些環保小事,如:與孩子一起製作環保標誌;到田園裏統計樹木種類;指導孩子設計未來農村綠化,又如在外就餐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收集廢舊掛曆紙做手工材料或用反面畫畫;外出遊玩時不亂丟廢物棄物;節約水電,養成洗衣、洗菜水二次使用的生活習慣……從小事做起為環保盡力。這樣一來,家長不僅瞭解到幼兒在園內的活動,能及時的提供一些材料,支持、參與、幫助教師完成教學計劃,而且可以隨時隨地的對幼兒進行正確引導,對樹立幼兒環保意識大有幫助。通過爸爸媽媽們的身體力行,讓孩子有了良好的學習榜樣,意識到環保行為其實就在我們的周圍,人人都可以為環境保護貢獻一點力量。同時,幼兒的發展、感受,可以與親人分享,得到親人的鼓勵、讚美、幫助,從而大大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

六、教師自身的環保行為是幼兒的環保教育典範。

幼兒具有模仿性強和易暗示的特點,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着他們。往往教師喜愛的幼兒也都喜愛。因此教師的榜樣作用是無窮的。例如:在平時的活動中,無論是在盥洗室,還是泥工室,看見有的小朋友或阿姨用完水忘了關好水龍頭,我就趕快把水龍頭擰緊,並教育幼兒不能浪費水。小朋友門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久而久之他們也學會了節約用水。

總之,我覺得教師要有較強的環保意識,做個有心人。保護環境,教育為本,從小樹立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我們生存的地球會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為保護人類共存的唯一的地球環境而共同努力。

幼兒園世界環境日活動總結5

當今世界,環保已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國家的一系列環保措施,足見環保工作已是刻不容緩的了。環保教育,從我做起,從孩子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園為了爭創綠色環保幼兒園,做了大量的工作,現總結如下。為了更好的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我們綜合利用包括教師、園內環境及當地環境,採取多種形式開展環保教育工作,豐富幼兒環保知識,提高環保意識。針對中班我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環保教育實踐與探索。

一、積極投入校園改造

在園領導的帶領下,積極從改造校園、改善環境、美化教室入手,投入了大筆資金和精力,進行校園建設。如今走進校園,便能看到藍白相間的花壇,錯落有致的花木,在優美舒暢的花園裏,全園上下積極參與美化、綠化工作,環境保護的意識已在教師和幼兒心中紮下了根。

二、宣傳環保知識,培養環保意識

我們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渠道,對幼兒和家長進行環保知識的宣傳。如:在家長開放日結合“環境日”、“植樹節”等,對幼兒及家長進行環保教育講座,宣傳環保的意義,讓幼兒和家長了解我國的環境狀況,明確我們做到什麼,可以做些什麼。

同時與社區、家長攜手,擴展幼兒環保教育的空間,幼兒園雖然是孩子所生活的主要陣地,但是周圍環境及家庭氣氛對孩子的`成長同樣不容忽視,所以我們利用垃圾分類、節約用水、節約用電、廢舊物品製作玩具等活動,讓家長也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以此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但是我們也發現有部分幼兒園內園外兩個樣,園內能看到紙屑就撿,園外卻隨便亂扔。我們意識到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還遠遠不夠,對廣大家長的宣傳也是我們肩上的責任。我們把德育工作與環保教育相結合,在幼兒中展開大討論,並給爸爸媽媽們發出了倡議書。在家長學校的活動中,環保宣傳也成了一項重要內容,讓環保教育從課堂延伸到了社會。

三、開展環保實踐活動,培養能力

環保實踐活動在我們中班開展得有聲有色。

1、一開學,我們便開展了“愛護草坪,從我做起”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首先,組織幼兒到户外觀察花草樹木的變化,讓幼兒知道花草樹木對人類的益處,教育幼兒愛護花草樹木;其次,利用兒歌、故事等形式教育幼兒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習慣。

2、利用故事《垃圾到哪裏去了》、簡單的垃圾分類,回收的煙盒、塑料袋、瓶子等物品自制玩具等形式,讓幼兒養成不隨地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3、通過討論“沒有電、沒有水,世界會怎麼樣”,讓幼兒養成節約用水、用電的好習慣,並利用兒歌、故事加深對幼兒的教育。

4、開展“我是環保小衞士”的討論與比賽活動,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5、“綠色班級”創建活動。我們結合幼兒園自身實際,開展了“綠色班級”創建活動,積極對照創建要求,從組織管理,環境創設,教育過程、教育效果四方面入手,以點帶面,形成全班參與創建活動的氛圍。

四、各科滲透,潛移默化

幼兒園在課程設置上,也充分考慮到環保教育的空間,規定每月適當的安排環境教育內容。保教室還專門組織教師進行環保教育的研討活動,教師和幼兒從中受到了環保方面的系統教育,受益匪淺。

總之,我們本着把幼兒的需要、興趣、能力放在首位,在活動中保持着高度的動態性、靈活性和開放性,很好的做的了教師和幼兒之間、幼兒和幼兒之間、師幼和環境之間、幼兒與家長之間的互動,通過集中和分組、集體和個人、室內和户外、幼兒園與家庭、社區等多位的教育和實踐活動,形成了全新的、立體式的環保教育活動體系,使中班幼兒樹立了一定的環保意識,增強了環保能力。

幼兒園世界環境日活動總結6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瞭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

的確,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當今社會,環保教育刻不容緩,它將關係到我們是否能擁有一個真正的綠色家園。兒童是人類的未來和希望,也是未來環境的主人,逐步樹立熱愛環境、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文明意識,是現代兒童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幼兒園是幼兒環保教育的重要場所,我們採取了多種途徑,對幼兒實施環保教育,引導幼兒在對周圍環境的感知、欣賞、體驗中逐步確立現代環保意識,初步形成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在接受環境教育的同時,充分發展自己的感受能力、語言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參與、交往和合作的能力,促進了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一、到大自然中感受

《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充分利用自然環境中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幼兒對大自然的認識是以熱愛大自然為基礎的,愛得越強烈,認識就越深刻。為此,我們在環保教育中注重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萌發他們關心和愛護環境的情感和願望。

我們組織了以“我和大自然交朋友”為主題的'春遊活動,把幼兒帶到美麗的公園,讓他們呼吸新鮮的空氣,沐浴着温暖的陽光,仰望着蔚藍的天空、變幻莫測的雲彩,讓他們欣賞着千姿百態的花草樹木,與大樹爺爺、花兒姐姐、小樹弟弟共同唱歌、跳舞、做遊戲,讓他們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我們設計了“走進落葉的世界”的活動,讓幼兒瞭解樹葉的春夏秋冬,幫落葉找媽媽,最後掩埋落葉的活動,激發幼兒熱愛自然環境的情感。

二、在活動中啟發

1、通過主題系列教學活動進行環保教育

我們根據小中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開展了與幼兒年齡相宜的活動。如小班主題活動“我好喜歡水”、“美麗的花”、“小樹大樹我愛你”、“我愛動物朋友”等活動,讓幼兒關注周圍的水環境,瞭解水的基本特徵和主要用途,學會幾種在水中或利用水做遊戲的方法,樂意親近水、愛護水;關注花兒對美化環境的作用,認識幾種常見的花卉,知道它們的名稱及其簡單特徵,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花卉,激發幼兒積極參與家庭和社區的種花、護花、美化環境的活動;關注周圍的樹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瞭解樹的基本特徵和作用,培養幼兒喜歡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激發他們主動參與愛樹護樹的活動。

中班主題活動“鳥是我們的朋友”,讓幼兒關注周圍的小鳥,認識一些常見的鳥,瞭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外形特徵,知道小鳥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它們,反對捕殺鳥類,調動幼兒積極參與愛護鳥類的各項活動,激發孩子關心自然、保護生命,愛護環境的意識。

大班主題活動“不要污染空氣”,讓幼兒關注空氣環境的變化,初步瞭解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與危害,初步掌握使空氣清新的幾種方法,培養幼兒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自覺調節自己及周圍人的行為,反對污染空氣,積極參與維護空氣環境的公益活動,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

2、開展“我是地球小主人”為主題的繪畫活動

開展“我是地球小主人”為主題的繪畫活動,讓幼兒將自己的意願,通過畫筆表現出來,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組織全園小中大班幼兒互相參觀、交流,從而激發幼兒對未來環境的期望與現實行動。

3、小小展覽會

《綱要》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我們開展“變廢為寶”活動,收集一些廢舊材料:易拉罐、泡沫、掛曆紙、落葉、瓜子殼、草蓆、貝殼等,讓幼兒、教師共同參與,通過靈巧的雙手,製作出美麗的壁畫、牆飾、可愛的小動物、角色遊戲材料,讓幼兒感受到垃圾的回收、再利用,進一步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三、於生活中培養

將環保教育與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緊密結合,是幼兒環保教育的特點之一。我們開展“綠色班級”、“環保小衞士”的評比活動,結合幼兒生活實際進行有關教育。如生活自理方面,引導他們注意着裝整潔,講究個人衞生,指導學習整理自己的物品,掌握生活自理的方法,認識自身清潔及環境整潔的重要性;行為習慣方面,引導幼兒關心周圍環境,不亂摘花草樹木,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等。讓幼兒做到在家中、幼兒園、公共場所、大自然中,有着良好的環保意識和行為規範。

1、在家中做個環保好寶寶

不大聲吵鬧、輕走、輕拿、輕放、輕輕關門;節約糧食;不亂扔垃圾,與大人一起將垃圾分類;使用節能燈具,節約用電;關緊水龍頭,不浪費水,幫大人把淘米洗菜的水澆花;勸媽媽不用含磷的洗衣粉;不吃不穿不用野生動物製品;選購綠色食品,少食用油炸、紅燒食品;少買過度包裝的東西;不籠養鳥類;陽台、居室要綠化;不亂扔廢舊電池;勸爸爸家人不吸煙等。

2、在幼兒園做個環保好幼兒

不亂扔餐巾紙;節約用水;不大聲喧譁;愛護綠化;保持個人和環境的整潔衞生。

3、在公共場所做個環保小公民

買東西少領塑料袋,減少白色污染;不亂扔廢棄物;不破壞綠化、不摘花;不在公共場所亂塗亂畫。

4、在大自然中做個大自然的好朋友

愛護小動物,在動物園不要驚嚇小動物和亂投食,看到毀林毀樹、亂扔垃圾等不文明的現象及時制止,向有關部門報告;與爸爸媽媽野炊時,不用一次性的用品,旅遊時,做個文明的小遊客。

四、與家庭合作

《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對幼兒實施環保教育,同樣也需要家庭的合作、社會的支持。在“電池ABC”活動中,通過幼兒的宣傳、家長共同參與收集廢舊電池,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樣,家長與幼兒可以互相督促、互相提出環保的好建議,進一步強化幼兒的環保意識。

幼兒園世界環境日活動總結7

一、環境教育內容貼近幼兒生活

幼兒園的環境教育不同於其他年齡段的學生,我們從幼兒周圍熟悉的事物入手,立足於幼兒的生活經驗,選擇適宜的教育內容。如主題活動“春天來了”等,通過對季節特徵的認識及人們活動的變化,瞭解人與自然的關係;“可愛的小動物”、“神奇的海底世界”等主題,讓幼兒瞭解與探索人與動物的關係;“我的家鄉玉林”“我愛我的幼兒園”等主題,則讓幼兒瞭解了我們的生活環境。

二、一日生活中滲透環境教育

幼兒良好的環保意識和行為不是依幾次主題活動、幾節教育活動就能養成的,從幼兒入園的第一天起,我們就將環保教育滲透到一日生活中,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如進餐時教給幼兒正確的進餐姿勢,愛惜糧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儘量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保持桌面清潔。洗手時要求幼兒注意水流不能開得太大,洗完後關緊水龍頭。保護園內教室內的清潔,看到紙屑能撿起來。在課間播放輕柔的音樂,提醒幼兒做到輕聲説話、走路,物品輕拿輕放,減少噪音。

在教學活動中設計了一系列活動來加強幼兒的環保教育。如在《清潔工具》的活動設計中幼兒知道了一些清潔的名稱,瞭解了一些清潔工具的基本用途;我們還利用一些廢舊物品:塑料袋、廣告紙、吸管、紙杯等製作了小風車、飛碟組織幼兒進行體育遊戲《袋鼠跳》、《小風車》《飛碟》等;在各個區域裏面可以看到我們利用幼兒收集回來的廢舊物品製作的教玩具。幼兒對自己帶回來的物品非常感興趣,這樣不僅加強幼兒的環保意識還促使幼兒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

三、環境教育方法豐富多彩

幼兒的認知特點是具體形象性的,幼兒知識與經驗的缺乏,使其很難理解自然界中的因果關係,這就決定了幼兒園環境教育的方法應該是綜合化的,既要堅持探索、發現的科學認識方法,又要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社會性的成分。我們將自然科學知識編入到故事、兒歌、歌曲中去,讓幼兒在説説、唱唱、跳跳中獲得知識;春天來了,我們組織幼兒觀賞園內的桃花、柳樹,帶領幼兒到公園尋找春天,到小池塘裏抓來小蝌蚪飼養,在幼兒園種植園裏種上葫蘆、絲瓜、蘿蔔、黃豆、葱、蒜、花生,帶幼兒觀察植物的生長,使幼兒獲得動植物生長的感性經驗。大班的幼兒在花壇裏,插上自己繪製的環保警示牌,告訴大家要愛護花草樹木,中班幼兒撿拾草地上的廢紙果皮,小班孩子給小草小花澆水,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大人“我是環保小衞士”,號召大家一起來愛護我們的家園;學前班兩位教師還根據教育內容和重大環境紀念日,確定環境教育主題,如:植樹節、愛鳥周,帶領幼兒種植花草和為小鳥搭建温暖的家,組織了“我愛綠色”畫展,學前班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觀察和想象,畫出了一幅幅生動逼真的圖畫,有《美麗的樹林》、《我和小樹同長大》、《小鳥哭了》、《美麗的家園》等,啟發幼兒用童真的智慧拯救受傷的地球和我們人類的朋友。

我們還培養幼兒愛護動植物的情感。幼兒天生具有保護小動物的情感,在自然角里飼養小魚、小蝌蚪,種植小花、小草、蔬菜,讓幼兒經常給小魚、小蝌蚪等小動物換換水,給小花澆澆水,以培養幼兒愛護動植物的情感。

通過一系列的觀察、體驗、遊戲等活動,幼兒瞭解了人的生存需要陽光、空氣、食物和水,而這些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來自大自然,進一步激發了幼兒探究自然的興趣和熱愛自然的情感,讓孩子們在認識自然的同時,學會生存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環保意識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紮下了根。

四、親子活動創環保教育新路

“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是我園環境教育的目標。孩子年齡雖小,但在家庭中的影響力不小,孩子的一言一行,牽動着千萬名家長的心,幼兒園的環境教育活動雖然直接面對的是孩子,但是,我們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讓家長們也參與到環保活動中來。我們請大班、學前班的家長利用廢舊材料製做環保時裝,家長各施其能,用舊掛曆紙、塑料袋、舊光盤、麥杆、玉米衣、舊布料、一次性筷子等材料製做出帽子、裙子、背心等時裝,孩子們穿上爸爸媽媽親手為自己縫製的漂亮時裝,自信地在台上表演。中班的家長和孩子一起用廢紙盒、舊電線、舊鈕釦等製作成一件件精美的玩具,展示在教學樓的走廊中。使孩子們知道原來我們手中的“垃圾”還有這麼多的用處。

親子環保教育活動,既教育了孩子,也影響了家長。既增進了孩子與家長的親情,也密切了幼兒園與家庭的關係。既豐富了孩子的知識經驗,也讓家長感受到教師為此付出的艱辛,從而更理解和支持幼兒園的環境教育工作。

五、教師以身作則,做好幼兒的表率

幼兒年齡小,他們許多生活經驗都是從教師、家長那裏,潛移默化模仿來的。幼兒喜歡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因此我們教育孩子要愛護環境,就從自己做起,從幼兒身邊的人做起。我們做模範帶頭作用,與家長配合,讓家長做好幼兒的榜樣。如:李佳欣小朋友的奶奶在休息日與孫女一起製作環保衣架星期一帶回園讓小朋友一起欣賞,我們老師就隨機又給小朋友上了一節精彩的環保活動,加深了幼兒的環保意識。讓幼兒在一種人人都來愛環境、保護生命的環境中理解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總的來説我園環保教育能根據幼兒的興趣,結合幼兒日常生活和滲透於各科教學中,和專題的教育活動中,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來進行,在進行中注意發揮幼兒自身的積極性,引導幼兒通過直接觀察,注意並去發現身邊所發生的環境問題。注重培養幼兒對保護環境的興趣。經過環保教育後,師生以及廣大家長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及其做法有一定認識,逐步學會調節自己的行為習慣。

保護環境是每一個人的責任與義務。為了我們美麗家園的不再受到環境污染的摧殘,讓我們都來關愛環境、珍愛生命,繼續支持環保。

幼兒園世界環境日活動總結8

一、統一思想、改變觀念、認真組織落實

我園成立了以園長為組長,後勤組長、教學組長、安全組長為副組長,各班班主任為組員的節能、環保工作小組。大家統一思想,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物排放為核心,強化全體師生的節能環保意識,建立了嚴格的管理制度,積極營造節約型幼兒園。

二、建立制度,加強監督

制訂了切實可行的節能降耗管理制度,如財物管理制度、物品領取登記制度、電腦使用制度等,以制度強化全體教職工的節能意識,落實節能行為。

三、細化工作,落實措施

堅持“從細節入手,抓大不放小”的節能原則,認真組織班主任、各辦公室做好電燈、用電器等在無人時關閉的工作。將節能工作充分落實在每一個細節。開展了“再利用、循環利用”的環保活動,可用的不丟,夠用的不添,能修的不換,可替的不買,“節約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米、一度電”。每項資源的使用都有計劃、有記錄,台賬清晰。

四、開展的具體內容:

1、節約用水

(1)加強用水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定期檢查更換老化的供水管道,安裝了更換節水型水龍頭。

(2)在衞生間張貼節水標誌。做到自來水龍頭隨時用隨時關,杜絕了自來水滴、漏現象,杜絕了“細水長流”現象。

2、節約用電

(1)在使用空調時,要求必須關閉門窗,適時地關閉空調,開窗通風。夏季:室內温度在30度以上可使用空調,温度設定不低於26度。冬季:在室外氣温達到5度以下時幼兒午睡時間開空調。

(2)樓梯、走廊等公共場所的照明關閉都設立了相應的包乾區負責人負責,杜絕“長明燈”的現象。

(3)教職員工在辦公時間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減少照明設備電耗,離開辦公室時間較長或下班時都做到隨手關燈。減少計算機、打印機、複印機、飲水機等辦公設備的待機能耗。

3、節約糧食

(1)每天9:00統計幼兒出勤實際情況及時上報用餐人數,把握好飯菜的量,保證幼兒吃保,剩飯剩菜現象明顯降低。

(2)保證牛奶、點心、水果的供求等同,不虛報浪費。

4、節約用紙

(1)嚴格控制文件印刷數量,減少重複清印次數。杜絕打印、複印與工作無關的材料,資料都做到雙面打印和複印用紙,提高紙張使用率。

(2)幼兒繪畫用紙不作他用;紙工活動使用手工紙,使用我們收集的各種廣告宣傳紙或其他的廢舊紙使用報紙。

(3)嚴格控制各類色紙的使用量。每次各班領用的色卡紙剩餘的.邊加料都加以利用,進行有效的環境佈置或手工製作。

5、利用宣傳欄教育師生如何節能環保。

6、利用家長會及家教宣傳欄對家長們進行節能環保宣傳

7、學習節能環保標誌、口號

8、發放節能知識資料,學習瞭解節能小常識

經過全體教師的努力,我園在節能環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孩子們的節能環保意識增強了,節能環保的行動也多了。今後幼兒園將更堅定的走科學發展、節能環保路線,更好地完成節能環保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