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總結範文(精選8篇)

來源:文萃谷 1.51W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鎮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總結範文(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鎮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總結範文(精選8篇)

鄉鎮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總結範文(精選8篇)1

我局在縣委、縣政府強有力的領導推動下,近xx個月來出狠招、出突招,人居環境工作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組建工作專班。從縣紀委、縣農業農村局、縣衞健委、縣城管局、縣融媒體中心抽調人員組建工作專班。辦公地點設在鄉村振興局,由鄉村振興局負責調度,工作專班主要負責暗訪、督導、考核工作。

二、理清各方職責,4次召開城鄉環境一體化兩外包公司、城管負責人、鄉鎮主官、村幹部座談會,進一步理清了各方職責,尤其是外包公司與鄉鎮職責,理清了清走與清掃關係,重點還理清了鄉鎮、村、組農户職責。

三、進一步完善了推動機制。建立完善了“每週一暗訪、半月一排名”推動機制。成立了縣委高質量發展督導暗訪組,“雙創辦”暗訪組以及工作專班暗訪組。每天採取“四不兩直方式”下村到户去暗訪督導。同時融媒體中心開闢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專欄。每天曝光存在問題並責令整改。根據每週暗訪情況,每半月進行暗訪排名,對後三名鄉鎮,第一次分管領導到電視台表態。同時,堅持每天調度彙報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開展情況。

四、積極督導工作開展。截至目前,工作專班暗訪督導了92個行政村,186個自然村。各鄉鎮清理的垃圾累計達8萬餘噸,拆除破舊空危房501棟,面積達5。01萬平方米,拆除殘牆斷壁3500米,各鄉鎮動員各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商討村規民約長效管護會議172次。

目前,各鄉鎮基本達到“掃一遍”要求,思想均已攪動。下一步,我們將參照《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行動實施方案》(因市還未制定),制定xx縣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方案重點將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和改廁為重點。

鄉鎮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總結範文(精選8篇)2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市、區對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的有關會議精神,進一步改善我鎮農村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增強農民羣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結合《xx鎮“美麗xx·幸福家園”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突出問題導向,創新工作舉措,縱深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努力打造實力xx,提升活力xx,彰顯魅力xx,構建幸福xx。

一、工作重點和成效

1、抓宣傳,濃氛圍

採取層層召開人居環境集中整治部署會,村兩級幹部共同發力,進村入户,精心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讓羣眾支持拆,願意拆。每個村和集鎮最少噴刷二條以上永久性宣傳標語和宣傳條幅,共90餘條,在街道主路口豎立大型宣傳牌,努力營造“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幸福家園”的濃厚氛圍。

2、抓重點,明責任

印發《xx鎮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實施方案》(x發〔20xx〕xx號),成立鎮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指揮部,由鎮長xxx任指揮長,各片區蹲點領導任副指揮長,各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各村蹲點幹部為成員。各村(居)委會、各單位建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各村(居)委會、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親自上陣,做到機構、人員、措施、責任、經費“五到位”,確保整治工作紮實有效推進,具體工作責任劃分六個責任區域,掛點領導負責指揮督導掛點各村(居)委會、各單位的集中整治工作。落實到具體責任人,責任單位,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長效工作機制。

3、抓整治,見成效

召開多次環境綜合整治佈置會,要求各村(居)委會立即部署、立刻行動,做好宣傳,對“五類”建築進行了重點摸排,共排查出“五類”建築:空心危舊房574處,面積52131,殘垣斷壁29處,面積1490,棚屋欄舍461處,面積10307,圍牆旱廁150處,面積1531。5。通過黨員幹部帶頭拆、知名人士主動拆、人民羣眾跟風拆,村民積極主動地配合“五類”建築拆除工作,“五類”建築拆除進展順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共拆除空心危舊房372處,面積34210,殘垣斷壁20處,面積862,棚屋欄舍302處,面積6978,圍牆旱廁107處,面積1140。5。

4、加強督查,及時跟進

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期間,各村蹲點領導和幹部全部下村監督所在村(居)委會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鎮主要領導不定期對各村(居)委會、各單位人居環境整治情況進行全面性、階段性檢查驗收。三是鎮政府每半個月組織村(居)委會、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對全鎮範圍人居環境整治和“五類”建築拆除進行交叉檢查,進行量化考核排名,並對前後三名進行獎懲,對進展速度緩慢的提出整改意見,全面推進“五類”建築拆除工作。

二、存在問題

1、常態治理有待加強。通過開展“五類”建築拆除,全鎮人居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但仍有部分羣眾有牴觸情緒,講條件,尚有未拆除“五類”建築空心危舊房202處,面積17921,殘垣斷壁9處,面積605,棚屋欄舍159處,面積3329,圍牆旱廁43處,面積391。

2、“五類”建築拆除需要大量人力、財力,我鎮和各村、各單位財力有限。

3、部分人員擔心危舊房拆除後,不能批覆重建,存在觀望態度。

三、下一步打算

1、深化輿論宣傳。大力倡導講文明、守秩序、重公德的良好風尚,教育引導羣眾增強安全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推動全民轉變生產、生活方式,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創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為幸福美麗xx建設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

2、結合新農村建設,對已拆除的“五類”建築空間進行規劃建設,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增強農民羣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3、繼續加大財力、人力投入,對未拆除的“五類”建築全部拆除到位。

鄉鎮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總結範文(精選8篇)3

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按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20xx年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積極紮實的推進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會議部署明責任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我鎮積極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層層落實責任,鎮成立了以黨委書記、鎮長為雙組長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台了專門的整治工作法案。明確目標任務和獎懲措施,層層分配、明確責任擔當,構建了鎮領導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社、社幹部包户的三級責任體系,實行網格化管理。廣泛宣傳動員,營造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濃厚氛圍,充分調動各部門共同參與,形成工作合力。

二、緊盯目標任務,行動明確抓落實

緊緊圍繞我鎮農村人居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大力推進各項整治工作,建立規範激勵機制,進一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一是改建農村垃圾收集池10個,配備清掃保潔員20人;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農村户用衞生廁所千餘户;已經完成護埡場污水處理站建設,望埡場污水處理站正在建設中。

二是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積極開展鰲溪河護河行動,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實施村鎮排水一體化工程,全面展開望埡場污水管網的鋪設。

三是重點做好了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污的資源化利用,堅決杜絕露天焚燒和糞污直排的現象發生。

四是在全鎮範圍內開展三改一建和土坯房改造,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大力宣傳動員羣眾參與,從清掃庭院做起,把村內環境搞得乾乾淨淨,清清爽爽,提高改善農民清潔衞生意識和行為習慣。

五是建立規範激勵機制,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傳統村莊保護等納入村規民約,推行門前“三包”等管理制度,鼓勵羣眾講衞生、樹新風、除陋習,摒棄亂扔、亂吐、亂貼等不文明行為,營造和諧、文明的社會新風尚。

三、存在的問題及下步建議

一是農村居民對垃圾收集處理的認識不足,垃圾分類難度依然較大,隨手亂扔亂倒的現象還時有出現。要充分提高農村居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加大宣傳力度,改變老百姓傳統思想。

二是第三方監管仍有缺失,第三方監管人員不足,資金短缺,導致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理機制落實不到位,進而導致出現農户扔垃圾難,扔了難處理,垃圾堆積現象時有發生。下一步我們要加大人員、資金投入力度,完善當前環境管理機制中存在的漏洞,明確具體責任主體,嚴格執行監督內容,力求農村垃圾整治中“無遺漏”。

鄉鎮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總結範文(精選8篇)4

為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中央和省、市、縣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部署,朔良鎮立足區域特色,整合區域資源優勢,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總要求,以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發展宗旨。現將我鎮在鄉村振興工作開展中幾個方面的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一、鄉村環境整治

(一)以“三清三拆”為抓手開展鄉村風貌提升

朔良鎮總面積394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163個自然屯、209個村民小組,總户數8312户,總人口3。51萬人。在開展鄉村風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堅行動中,朔良鎮黨委政府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宣傳力度,堅持以“六個一”工作法(一個集中整治日、一張工作任務表、一版整治工作地圖、一個曝光台、一封信、一評比)為抓手,紮實推進各項工作並取得良好成效。

據統計,“三清三拆”百日攻堅活動期間,全鎮共投入資金25萬元,清理村莊垃圾206噸、清理亂堆亂放1931處、清除池塘淤泥等149處91噸、拆除亂搭亂蓋370處2701、拆除廣告招牌34個、拆除農村危舊房37棟1246、拆除廢棄豬牛欄及露天茅廁100處、廢棄建築殘垣斷壁3處。

(二)基本整治型村莊建設情況

根據縣委縣政府統一工作部署和安排,我鎮列入基本整治型村莊數量為13個屯,分別是杏花村百罡屯、那騰村塘江屯、那騰村那耀屯、寶達村那午屯、寶達村民錦屯、羣敏村塘達屯、羣敏村百最屯、朔良村子貢屯、南立村那朝屯、六羊村巖樂屯、那婁村作月屯、靈龍村街上屯、靈龍村拾拉屯。截止目前13個都已經開工建設,開工率為100%。13個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經完成,11個屯已經完成村莊規劃編制,剩杏花村百罡屯、南立村那朝屯2個村莊規劃也已經上報住建規劃部門。在工作中,我鎮圍繞“一户一宅”要求整治宅基地、營造乾淨整潔的鄉村環境、建立完善的長效管理機制。

二、鄉村自治建設

(一)不斷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鎮始終把建設好的村委會放在首位,嚴格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堅持依法辦事,在全鎮範圍內形成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決策的良好局面。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貫徹落實《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列入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做到開展工作有領導、有組織地實施開展並抓出成效,鎮村分別建立組織機構,明確領導負責、落實各項工作職責。

(二)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

通過開會研討,進一步完善我鎮各村屯村規民約,加大對村規民約制定和實施程序的`指導監督,確保村規民約的合法性,可行性。

(三)加強村組幹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強黨建引領,強化黨員幹部的黨性意識,力樹新形象,展現新作為。二是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村級幹部隊伍整體素質。三是健全機制,培養後備力量,儘量吸收農村優秀人才,壯大村級黨組織的人才隊伍,發揮村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探索“黨建+集體經濟+鄉村治理”的運行模式。

(四)進一步規範村務公開

為保障羣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在各村推進村務公開工作,不斷規範村務公開,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力求公開的內容全面、形式規範、程序合法、檔案齊全。

三、鄉村法治建設

(一)以人為本,樹立鄉村法治思維

加強村級黨員幹部法治理念和提升羣眾法制意識。定期組織村兩委幹部集中開展法制學習,通過宣傳引導,強化羣眾的.法制意識。

(二)依法治村,規範鄉村法治行為

一是規範村級組織運行管理。加強監督各村落實黨建制度,確保村級黨組織運行規範化;二是落實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嚴格落實“一崗雙責”,要求鎮班子成員加強對聯繫村黨建和法治工作的指導,確保基層黨組織建設制度化形成長效機制。三是嚴格執行“四民主三公開”。進一步強化村幹部工作實績民主評議制度,促進村幹部的依法辦事的執行力。

(三)普治共舉,優化鄉村法治環境

一是創新社會管理,鞏固基層治理防線,深化網格管理工作實效。同時優化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加強人民調解委員會、警民聯調工作室建設,定期開展村級人民調解業務培訓。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設鄉村法治陣地。積極推廣“民主法治村”創建工作,力爭實現“民主法治村”全覆蓋。

三是貫徹落實“七五”普法,廣泛開展“法律六進”活動。提高普法教育的覆蓋率和針對性、實效性。

四是村級法律顧問進村入企,延伸農村法律服務觸角,滿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四)完善機制,強化矛盾糾紛化解

一是調處組織網格化建設。嚴格要求網格中各相關部門、人員增強工作責任心,協同配合,提高矛盾糾紛化解的時效性和成功率。

二是排查工作制度化。堅持調處會議制度常態化,定期召開調處工作例會、培訓會和推進會,對排查的矛盾糾紛進行分析、研判,梳理、上報。

三是完善逐級調處制度。從村級開始逐級調處,層層上報。對依法應當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的事項,轉司法部門通過法律程序解決。

四是完善調處排查制度。排查方式採取拉網式、排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排查效果以查得準、排得快、上報及時為標準,真正做到鎮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實保證了矛盾糾紛信息準,情況明,底數清。

四、鄉村德治建設

一是加強基層文化陣地建設,通過爭取上級項目資金和整合相關資金,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和農家書屋建設,並配備專職管理人員,保障了羣眾的文化需求。

二是着眼鄉風文明,留住鄉愁記憶方面的建設,進一步發揚艱苦奮鬥、互幫互助、鄰里守望的淳樸民風。強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集中開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崇尚科學,反對迷信”“文明樹新風”等主題宣傳活動,倡導文明新風,推動優良民風、和諧村風、文明鄉風發展。

三是加強村級文藝骨幹業務培訓,我鎮先後派出3名文藝業務骨幹參加縣文化館舉辦小品、聲樂、嘹歌、舞蹈業務培訓班,有力提高我鎮今後文藝創作和各類表演的指導工作。

五、存在的問題

1、基礎設施薄弱問題。朔良鎮是我縣較為偏遠的山區鄉鎮,受自然環境、經濟基礎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和制約,農村基礎配套設施比較薄弱。

2、資金制約問題。

3、羣眾環衞、法制、自治等意識不強、還存在不少封建陋習。

六、下步工作方向

1、着力推進產業發展。依託脱貧攻堅戰加快產業轉型,引導扶持現代農業、休閒旅遊業發展,不斷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促進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環境。立足區域特色,大力開展村莊環境治理、污水處理、堤岸截污、生態水系等治理和建設,促進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

3、着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大力弘揚核心價值觀,抓好農村移風易俗,堅決反對封建迷信、大操大辦的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

鄉鎮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總結範文(精選8篇)5

一、加強組織領導

年初,我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活動領導小組,做到“一把手”親自抓,有專人具體負責,層層落實責任,制定了城鄉綜合治理工作制度,確保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明確目標任務

按照20xx年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目標任務,認真做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日常工作。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列入局20xx年工作目標,與各股室負責人簽定目標責任書,對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各項工作實行目標管理。

三、加強宣傳工作

通過製作城鄉環境宣傳展板、發放傳單,結合開展“門前五包”、“七進”專項行動,宣傳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目的意義、標準和要求,使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深入人心,營造城鄉環境綜合治理人人蔘與的良好氛圍,為紮實抓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四、搞好機關環境衞生

充分發揚廣大幹部職工“主人翁”精神,發動廣大職工搞好單位內部、周邊和住宿小區環境衞生整治,視機關為家,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創建潔美機關、優美家園。

五、積極開展週五環境大清理活動

我局在保證機關辦公正常運轉的前提下,每週五對責任區進行衞生大清掃,對垃圾、雜物、小廣告進行清理,對亂停亂放車輛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建立長效機制,保持包乾區清潔衞生,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

鄉鎮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總結範文(精選8篇)6

為切實改善我鄉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根據縣政府的總體安排和部署,我們在全鄉範圍內開展了環境衞生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目前,全鄉17個村平大路紅崖子溝段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基本達到標準,完成了垃圾集中清理,擺攤設點、亂掛標語行為整治,平整路面,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實現了“環境整治、生態優美、設施完善、管理有序”和環境管理規範化、精細化、常態化的目標,營造出了“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的良好社會氛圍,使交通沿線和周邊村莊環境衞生條件得到了較大改善。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機構、狠抓落實

按照縣政府《關於轉發互助縣交通沿線和旅遊景區及周邊村莊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鄉立即召開會議,成立紅崖子溝鄉交通沿線及周邊環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嚴格落實領導責任,並對全鄉環境衞生整治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同時制定和下發了《紅崖子溝鄉交通沿線及周邊環境治理工作方案》和《紅崖子溝鄉交通沿線及村莊環境管理制度》,做好了相應的工作和會議記錄。鄉政府和各村、鄉屬各單位簽訂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目標責任書,明確目標,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的良好格局,確保綜合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二)精心組織部署,落實工作責任

在環境整治工作開展期間,明確責任、落實到人。由鄉長總負責,2名副鄉長具體抓,各包村領導、村主任和駐村幹部為各區域的責任人。每月召開會議,着力推進環境整治工作。

(三)明確村“兩委”職責,制定村規民約

各村是是環境衞生整治的主體,方案中要求村“兩委”班子提高認識,明確責任,全力推進本村環境衞生整治工作進度。同時制定出了符合本村實際的村規民約,村“兩委”班子對環境整治開展工作和會議及時做了記錄。

(四)建立健全農村環境衞生綜合整治長效機制

各村委結合實際制定了村規民約,完善了環保制度、門前三包制度,各村配備了3—5名村級保潔人員,並建立了農村垃圾收集、清運、處理等機制,村民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相互監督,建立健全了長效管理機制。

(五)加強督導,時時跟進

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定期不定期對全鄉交通沿線及周邊村莊環境整治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每次農村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和公路沿線環境集中整治結合起來,統一行動,對每次行動做好記錄工作,對發現問題及時予以解決整改。每月10前定期上報環境衞生整治進度。

二、取得的成績

通過集中整治我鄉的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是:

(一)在全鄉範圍內建立了環境衞生管理長效機制。建立了農村保潔制度,組建了農村保潔隊伍,做到了及時清掃時刻保持街道清潔平整和路邊溝排水暢通。

(二)加大村容、村貌建設和管理力度。在重點村合理設置垃圾箱10個,清理柴草垛123個;村公共場所、庭院、街道都進行了集中整治。

(三)加大鄉村道路整修力度。綠化道路0。8畝,栽植樹苗0。2萬株,清理邊溝6公里,清掃路面13公里。做到了路面平坦、拱度適宜,邊溝寬窄深度適宜;溝涵整齊,排水暢通,無淤積現象;清除了路面各種堆放物和私搭亂建違章建築,清理了影響道路暢通和路面衞生的路障、路卡,便於人員車輛出行。

(四)加大公路沿線淨化力度。重點整治和清理了公路幹線的環境衞生。加強了路容路貌建設,確保了公路路面及兩側無各類堆積物,全面清除了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等障礙物。

(五)引導農民樹立科學、文明的生活習慣。農民是農村環境衞生整治的主體,教育農民樹立良好的環境衞生觀念,養成講衞生、講文明的良好習慣,使其能夠主動參加農村環境衞生整治活動,確保農民既積極參與活動,又享受勞動成果。進一步改變農村“髒、亂、差”的環境條件。

三、存在問題及下一下工作打算

雖然我鄉的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是羣眾思想認識不夠,羣眾環保意識、文明意識不高,導致“髒亂差”現象屢禁不止,整治成果難以鞏固。

二是大型車輛超載超速,且不覆蓋,導致道路損壞,路面保潔難度大。

三是缺少工作經費。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們將注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宣傳教育,統一思想認識

通過多渠道多手段加大對各村羣眾的宣傳教育力度,引導廣大羣眾從改善發展環境、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深刻認識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上級的重大決策上來。加強宣傳教育,努力營造良好氛圍,做好羣眾發動工作,培養羣眾文明衞生習慣,增強羣眾參與整治的積極性與自覺性,讓羣眾在參與中享受整治成果。

(二)加大監管力度,鞏固整治成果

充分發揮鄉村兩級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的職能作用,加大對全鄉環境整治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進一步落實領導包片、駐村幹部包村工作責任制,建立強有力的保障機制,建立常規投入、設施建設、日常管理、責任追究等長效管理機制,完善各村自查自糾制度,確保工作落到實處,持續推進,鞏固整治成果。

鄉鎮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總結範文(精選8篇)7

一年來,我村把環境衞生整治工作與“轉作風、解難題、促發展、惠民生”主題教育活動相結合,建立長效機制等措施,紮實開展各項工作,使我村容村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現將我村一年開展環境衞生整治工作彙報如下: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積極主動

為了進一步做好今年的農村環境衞生整治工作,對今年的工作作了具體的安排,成立環境衞生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龔高德,副組長:馮江,成員村支兩委各村民組長,確保環境衞生取得好的成效。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輿論氛圍

一年來,為了讓羣眾能夠樹立衞生健康生活觀念,養成文明衞生生活習慣,我村大力度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努力引導羣眾理解支持並進而參與到農村環衞工作中來,使環境衞生整治工作由羣眾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改變。

三、突出整治重點、強化整治措施

一年來,為了進一步加快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步伐,我村對重要路段、重點區域和人羣密集地的環境衞生進行了集中整治,全力推進各項目標任務。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生產環境。

在過去的工作裏,我村環境衞生整治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對照上級的要求和先進鄉鎮的經驗,仍有不小差距。存在農民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個別組思想認識還不到位;保潔人員隊伍力量薄弱,環衞設施仍存在缺口;整治經費不足等問題。

今後,我們將在完善管理機制,加大整治力度、強化檢查考核下功夫,我們相信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全村幹部羣眾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將更加紮實的開展農村環境衞生工作,不斷改善我村的環境衞生面貌,為把我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社會安定、羣眾安居的和諧幸福而努力工作!

鄉鎮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總結範文(精選8篇)8

為全面貫徹落實我鎮黨委、政府對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有關會議精神,各村(社區)聯合相關部門打響人居環境攻堅戰,按照《xx鎮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行動方案》文件要求,緊抓重點,明確責任,全方位開展各項工作,高質量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

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1、以自然村為抓手,打響環境整治戰。

從人民羣眾最貼近的生活環境入手,結合各村(社區)實際情況,着力解決自然村衞生死角、房前屋後亂堆放、河道污濁、村道破損等突出問題。此次行動,全鎮轄區內共完成193個自然村的整治。

2、整治如火如荼,行動力求實效。

3、整治戰果展現,農村面貌煥新。

經過3個多月的逐步整治,各村(社區)的村容村貌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生活垃圾減少了,覆綠面積增加了,村道路面平整了,河道水塘清澈了,人民羣眾的滿意度也提高了。

二、堅持科學發展觀,發展經濟的同時不能忽視環境衞生。

各村(社區)對所屬轄區的集鎮區域、重要道路、工業園區內的企業發放了《企事業單位環境衞生責任告知書》,制定了相關整治計劃,督促各單位進行認真排查和及時整改。全鎮轄區內共完成了632家企業的環境衞生整治。

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是一項造福羣眾的民生工程。通過各方凝聚合力、不懈發力,此次行動成效顯著。提升人居環境任重而道遠,這項艱鉅的任務有賴於我們不斷完善機制,加強宣傳引導,補齊人居環境短板,努力打造實力xx,彰顯魅力xx,構建幸福xx。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