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小吃作文6篇

來源:文萃谷 8.55K

導語:初入安吉,已是霧茫茫一片,羣山忽隱忽現,似仙境一般。正準備欣賞這濃濃霧景之時,忽聽見遠處傳來陣陣的吆喝聲。循聲望去,原來是一片賣小吃的攤販,好不熱鬧。小編為你整理了美味小吃作文6篇,歡迎大家閲讀

美味小吃作文6篇

【篇一:揚州小吃——富春包】

我的老家在揚州。它的歷史悠久,景色優美,既有大名寺等千年古蹟,又有瘦西湖的旖旎風光。那裏的特產也特別多,如聞名遐邇的玉石漆器……但我最喜歡的是揚州小吃——富春包。

我叔叔家也會做富春包,所以我最喜歡去他家玩,目的就是能吃上幾個富春包。你們可別説我嘴饞,要是你能親自嘗一口呀,也準會吃上癮呢!

做富春包的面特別白,特別細,包子的皮也要擀得特別薄。包子上面的條紋像刻的一樣,又細又勻地扭成一圈。有一次,我拿着叔叔做的富春包,細細地數了一下上面的條紋。天啊!竟然有37條之多。包子的中間還留下了一個圓圓的小嘴,好像小鯽魚伸長着嘴巴正要吐氣泡呢。有時看着這些精心製作的小包子,簡直就像在欣賞一件藝術珍品,讓你都不忍心張口了。

富春包的餡兒味道真是美極了:香甜可口,鹹淡適宜,油而不膩,吃後令人回味無窮。包子的餡心品種繁多,有青菜、乾菜、鮮肉、蟹黃、三丁、豆沙等等。就是肉包還分蝦肉、燻肉、菜肉等好幾十樣呢!我最喜歡吃的是蟹黃餡的。用點醋蘸一蘸,比吃新鮮的螃蟹還可口呢。有一次,我一連吃了三個,脹得連腰都彎不下去了。

富春包的個兒也不盡相同,大的吃一個就飽了,小的小巧玲瓏,一口就能吞進去了。

富春包的色、形、味俱全,難怪被外賓譽為“天下一品”。

【篇二:安吉小吃】

初入安吉,已是霧茫茫一片,羣山忽隱忽現,似仙境一般。正準備欣賞這濃濃霧景之時,忽聽見遠處傳來陣陣的吆喝聲。循聲望去,原來是一片賣小吃的攤販,好不熱鬧。

這裏的小吃種類並不多,大致有:竹筒飯、茶葉蛋、鮮筍和豆乾幾種。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齊的爐子上有序地排放着大大小小的竹筒飯;旁邊的鍋子裏嫩黃的鮮筍不時從沸騰濃湯裏冒出尖,豆乾也不時地湧上來;一側零零散散的幾隻紅湯鍋裏飄着幾片茶色的豆乾,茶葉蛋靜靜地倚着,好一番誘人的.景象。

走近拿起一支竹筒飯細細端詳,翠綠圓潤的竹子下還留有一段竹節,上面一塊小小的荷葉,用一條紅色的絨繩紮了起來,不時飄出竹子的清香和黴乾菜肉的醇香。低頭一看,腳邊有一個形似鐵桶的小爐子,下面擺放着少許的柴火,上面整齊地排放着一個個竹筒飯。在它的一旁,有一個長條形的燒烤爐,下面散放着一些半燃燒的碳,竹筒飯們靜靜地躺在上面。

拉開紅繩,剝開荷葉,一股夾雜着肉味的清香撲鼻而來,顆顆米飯飽滿圓潤,色澤鮮亮,大增了我的食慾。拿起雙筷子,挑起一撮米飯往嘴裏送,頓覺黴菜的鮮味、肉的肥美、米飯的醇香和竹子的清香,熱乎乎、香噴噴的米飯滑入食道,讓我頓時口齒留香。這竹筒飯簡直是色香味俱全。

挑起一串鮮筍,細細品嚐鮮筍尖,那嫩嫩的筍尖融入了大骨湯的美味,加上筍尖的鮮滑爽口,更是無與倫比的美味。

美麗的風景伴上爽口的小吃,讓我愛上了美麗的安吉。

【篇三:家鄉的小吃作文】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我家鄉——明溪的特色小吃就是客秋包。

一道普普通通的“客秋包”就會讓你回味無窮。相傳這“客秋包”已有幾百年歷史了。至少在清朝乾隆年間,就已成為農民的佐餐食品。它是明溪縣風味食點,也是明溪逢年過節必備的食品。無論到哪家小吃店,你都能吃到香噴噴的客秋包。客秋包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只要先將煮熟的芋子去皮後搗爛,與地瓜粉或木薯粉揉成芋泥餡,然後捏出一小團,把它捏平,把餡包在裏面。餡就有肉泥、香菇、蘿蔔等摻合而成,色香味俱全。最後拿到鍋裏煮。等客秋包出鍋後,客秋包一個個白生生,白嫩嫩的,“肚子”裏裝滿了美味。客秋包小巧玲瓏,形似彎月,晶瑩透黃,彎月上一陣陣香氣隨風四溢。客秋包每個都是圓鼓鼓的像一個個小雪球似的,表皮上看起來顯得十分滑嫩。剛出鍋的客秋包更是香味十足水,只要一掀開鍋蓋,香味就撲鼻而來,叫你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得想嘗一嘗。吃客秋包也是有講究的,吃時要先沾一些醋,再放進嘴裏。肉餡又鬆又軟,只要一嚼,它的肉就一下子鬆了下來,鮮美無比,一種清新的感覺就會湧入你的心中,讓你感覺神清氣爽。到了冬天,只要吃上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客秋包,頓時你會感覺有一股暖流流入你的心中。

我愛家鄉的小吃——客秋包。它雖然製作簡單,也比不上那些價錢昂貴的山珍海味,但是他樸實、地道,心繫着我們客家人對故鄉的思念。

【篇四:上海的小吃———南翔小籠】

我的家鄉在上海,我最愛吃上海的小吃———南翔小籠。那滋味,保準你吃了還想吃。

有一天,爸爸特地早早地起牀帶我去品嚐南翔小籠。我睡眼朦朧地跟着爸爸出發了,嘴裏還嘀哩咕嚕地説:“南翔小籠到底有什麼好吃的,要這麼早起來?”到了南翔,我們進了餐廳,就聞到了陣陣香味,我們迫不及待地點了小籠。十分鐘後,熱騰騰的小籠上桌了,它的外皮極薄,一個個玲瓏剔透,裏面的肉餡若隱若現,淡淡的綠色,我知道了餡料中還加入了葱末,好看極了,讓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夾了一個小籠,蘸了點醋,張開大嘴,準備吃時,只聽爸爸大喊:“慢,當心燙。吃小籠時要先把小籠裏的燙吸乾,再吃小籠。”於是,我學着爸爸的樣子,撅起小嘴,輕輕地在皮上咬了一個小口,開始小心地吮吸裏面的湯汁。吸得差不多了,我馬上將小籠包子一口送進嘴裏。慢慢地咀嚼着薄薄的皮和富有韌性的餡,這感覺真是好吃極了!一籠吃完,我又狼吞虎嚥地吃起了第二籠,肚子彷彿永遠也不會吃飽似的。再看看周圍的人們,一個個也都吃得那麼津津有味。爸爸笑着問我:“下次還吃嗎?”“恩,恩”我急忙回答。

聽了我的介紹,你也一定想親口嚐嚐上海的南翔小籠的滋味了吧!

【篇五:廣東的小吃——叉燒包】

俗話説的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讓我帶你們瞭解一下廣東的小吃——叉燒包

叉燒包是因麪皮內包入叉燒肉餡,故名。叉燒包的麪皮是用北方常用的發酵麪糰經過改進而成的。包制時要捏製成雀籠形,因為發酵適當,蒸熟後包子頂部自然開裂,實際上一種帶有叉燒肉餡的開花饅頭。

叉燒包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幹蒸燒賣、叉燒包、蛋撻)”之一(與蝦餃、叉燒包、蛋撻同譽)。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成為餡料,外面以麪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而成。叉燒包一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左右,一籠通常為三或四個。好的叉燒包採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作餡,包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為裂開露出叉燒餡料,滲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

又有一説傳統叉燒包的標準要求是:“高身雀籠型,大肚收篤,爆口而僅微微露餡”。

叉燒包是飲茶時必備的點心。叉燒包亦有急凍後放在超市出售。不過其風味與茶樓內新鮮供應的相去頗遠。

廣東小吃不僅有叉燒包,還有很多的小吃。牛肉燒麥,以牛肉為主,加少量肥豬肉及適量調料作成燒麥。入口爽滑有汁,鮮美可口。姜奶,又稱薑汁奶。以鮮嫩生薑汁及沙灣水牛奶製成。其鮮嫩勝於豆腐腦,奶味清香,辛辣濃香,有暖胃、止咳等功效,尤宜老人食用……

每個地方的民風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着我們去發現它呢!

【篇六:陝北小吃“羊雜碎”】

羊雜碎是我們陝北著名的風味小吃。

羊雜碎不僅味兒香,而且看相也好。晶瑩的粉條浸在淡紅的湯裏,一條條褐色的羊血伴着乳白色的土豆條,毛茸茸的毛肚攪和着棕褐色的羊肝,香菜和葱花的嫩綠配着辣椒油的鮮紅,讓人看了就垂涎三尺。

羊雜碎的做法其實很簡單。買一副新鮮的羊下水,洗淨後放入大鍋中,加些大葱和生薑,用慢火煮大約兩個小時,撈出後切碎備用。把鍋裏的老湯保存好,等和羊雜碎時離了它可不行。最後,再切一些細土豆條,在鍋裏濯一下,大約七成熟後,撈在裝有冷水的盆裏。切一些葱花和香菜,用羊油嗆一碗紅辣椒油。這樣,做羊雜碎的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來了客人,隨手抓一把粉條放入鍋裏煮上一兩分鐘,拿漏勺撈起來放入盆裏,再抓些備好的羊血、毛肚、羊肝、羊蹄和羊頭肉,撒上些葱花和香菜,挖上一疙瘩羊油嗆的辣子,最後,再澆上一勺滾熱的羊湯。一盆色香味俱全的羊雜碎就做好了。

吃羊雜碎也很有意思。吃粉條時,我喜歡一根一根的吃,先找到它的“頭”,把它纏到筷子上,然後在湯裏浸一下再放進嘴裏,哇!真是爽滑可口啊!吃羊蹄和毛肚時,我喜歡一點一點的嚼着吃,去品嚐它的細味道。有一次,我吃粉條時,由於沒纏牢,快進嘴的粉條又滑進了碗裏,辣湯濺的我滿臉都是,讓我老半天都睜不開眼睛,從此,我給羊雜碎取了個別名——“辣開花”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嘴饞了吧!來我家做客吧!我保證讓你吃到這“天下第一美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