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後記

來源:文萃谷 1.16W

作文後記”是一種作文後的作文。具體做法是:每一次作文發下來以

作文的後記

後,我們要把老師批改過的作文細細地看幾遍,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被老師改

過了,改了後好在哪裏;作文後面加了什麼批語,是表揚的,還是批評的,

指出了什麼問題;作文中出現了哪些錯別字,這些字為什麼會錯;哪些地方

還有毛病,但老師沒有指出來等等。然後針對這些,把自己的認識、想法寫

在作文後面,這就成了一篇“作文後記”。

寫好“作文後記”至少有以下幾點好處。首先,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作

文成敗的經驗教訓,逐步培養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現在,把做作文看成是

應“差事”的學生已經很少了。但有些少年朋友很難看出自己寫的文章哪些

方面不足,也許是“當事者迷”吧,自己寫的文章,往往自己覺得“還可以”。

寫完後,修改了一兩遍,便覺得“通順流暢”了。通過寫“作文後記”,我

們可以結合老師的批改,站在一個新的角度看出自己的作文存在的問題,懂

得怎樣寫恰當,怎樣寫不恰當,從老師的批改中受到啟發,逐漸學會自己修

改作文,不斷提高表達能力。其次,可以發揮老師批改的積極作用。以前有

這樣的現象,老師煞費苦心地把學生的作文一本一本地改好,但發給學生後,

有的.學生只是望一眼分數,粗粗地看一眼批語,就往書包裏一塞,根本不研

究老師的批改。弄得老師的精批細改成了瞎子點燈——白費蠟。所以,寫“作

文後記”的過程,也是對老師批改的消化過程。我們要對老師批改後的作文

進行認真地比較、分析、研究,從中受到啟迪,得到教益,因而就自然培養

了我們對文章的分析、鑑賞能力,閲讀能力也相應地跟着提高了。

促進交流,起到了溝通作用

許多學生通過《後記》把自已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向教師提出;教師也通過《後記》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情緒,講評作文也有了切實的依據。如學生龔樸在《父親,我理解你》一文的《後記》中寫道:“在這篇文章中,我覺得結構搭配上有些不理想,在對父親的情感表達中還有些不充分,不能説出心中想説的所有話,當提筆時,我感覺可説的話很多,但就是不知怎麼安排處理,寫完後自已都感到很散,前後關係混濁不清。”筆者找來學生,就他所擁有的材料進行分析、歸納,學生後來又重新修改了一次,比原文進步很多,事例更典型,抒情更充分。

總結寫作實踐,有利於提高和再創作

學生郭瑩在《秋》的《後記》中寫道:“我們寫秋天,大多都是先描寫金黃色的穀穗,然後就是金黃的樹葉落下來了……意味單調,不能更深刻的寫出秋天特有的情調。我認為,一個主要原因是沒有切身投入到自然中去。葉文玲(九年級課文作者,作家——筆者注)也説過,作文要寫真情實感。確實,秋天如果沒有切身的體會是很難寫好的,所以説,我們從現在起,就要學會體驗生活,感受自然。”她又寫道,“如何寫好景呢?我認為以下幾點很重要:首先,要抓住景物特徵;第二,要有順序寫,否則就顯不出它的美了;第三,動靜結合,無論什麼文章,光寫靜景或光寫動景,都會失於片面;再則,還要注意情景交融。”看,文學源於生活的理論和創作理論學生自已通過《後記》就體會到了,強過教師枯燥的説教百倍。

教師從中也深得收益

雖然學生自已的評語不一定都比教師把握得準確,但《後記》中的思考以及具體性都是教師很難篇篇顧及的,有的《後記》甚至就是思想的火花。有了這樣的評語,教師還要多説什麼呢?筆者就省卻了許多不必要的套話,而是對學生的評語加以肯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