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作文點評8篇

來源:文萃谷 1.13W
國小生作文點評1

梅蘭竹菊,歲寒四友,而我獨愛梅花。宋代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是那樣的優美,把梅花的樣子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

國小生作文點評8篇

梅,一種極為平凡的植物,盛開在令人畏懼的嚴寒,獨佔枝頭,不畏不懼。他是冬天的佼佼者,以高潔,堅強來征服花的世界。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

花開的就愈精神,寒冷造就了冰肌玉骨,清雅俊秀。他由五瓣嬌小的花瓣組成,

白梅是那樣的純潔無瑕,墨梅是那樣的的高貴典雅,紅梅是那樣的清香濃郁,梅花所獨有的那種幽香,能把人深深地吸引住。

梅,典雅,冷俏,高潔,堅貞。江山萬里雪,一花天下春!冬天,大地萬物都沉睡,看不見牡丹的富貴,百合的可人,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只有它,一朵朵小小的梅花,正義凜然地聳立在冰雪地的嚴冬。他抬頭挺胸,十分神氣的佔領了整個冬季人們的目光。他不與百花爭春,只在乾枯的冬天綻放,吐露芬芳,把寒冷的冬天點綴得冷豔動人。

借花喻人,梅花的凌寒鬥豔,冰雪留香被喻為民族之精神,堅強勇敢的品格,為世人所敬重!我們應該學習他的不怕困難,勇於戰勝挫折的精神。在學習中,要刻苦努力,不斷進取,更上一層樓;在失敗後,要挺起胸膛,抬起頭,繼續向前;在生活中,要勇敢的生存,不被惡勢所擊敗。勇於面對,勇敢戰勝,這就是梅花給我們的啟示。

我愛梅花,愛它的嬌小動人,愛它的幽雅清香,更愛它的不懼嚴寒,勇往直前。

國小生作文點評2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卜算子 詠梅》

你見過在雪中盛開的梅花嗎 羣芳鮮妍中,只有她,沒有春日暖薰的空氣,沒有羣蜂熱鬧的顧盼,在素雪晶瑩中,在風刀霜劍裏傲然而孤獨地開着。無法為春天增色,似乎是作為花兒不該有的寂寞。錯過了漫天的芳華,難道這冷寂的位置,洽談室了她難以擁有花的價值了嗎 梅花只是無聲兀自立在那裏,用千百年來詩人異彩紛呈的吟誦,作出了回答:"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那種在凌厲寒風中兀然怒放的火紅與馨香,給了多少淒涼的心靈的慰籍,給多少彷徨的靈魂以重新振奮的動力與勇氣。"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沒有陽光温暖的冷嘲熱諷和細雨綿密的潤惠又有什麼,這千里一色的銀裝素裹是最能賦予我美麗的背景,這朔風清寒給了我舉世無雙的價值。

大千世界,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實現屬於自己的價值,是件幸福的事情,但並不容易。在鞭位而謀其政者比比皆是,有時別人眼中光鮮的位置倒教人走向心靈的迷失。曾在報上讀到一個頗有文采的女性,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看上去頗為幸福的家庭。然而日子久了,曾寫出暢銷小説和散文的筆在空虛循環的日子裏滯澀,她驚恐地發現豐滿的精神家園正走向荒蕪。於是國企的工作不要了,與她相敬如賓,時間耗盡了激情的丈夫也離開了她,她義無反顧地走了,尋找新的位置,一心要激活生命裏潛在的價值。客居異鄉的日子是悽苦的,在我悵然地放下報紙的時候也許她依然在漂泊不定。也許她原來的位置正躲在暗處笑她。而我,縱然沒有她決然相棄的勇氣,也要為她做出的選擇擊節讚賞。只有在恰當的位置,人生的價值才能得到最大的發揮。找尋適合自己的位置,就像於茫茫人海中尋覓知音,縱然路途險遠,腳步也不該有半點遲疑。

在"感動中國"頒獎晚會上,我們看到徐本禹淚流滿面,看到袁隆平永遠質樸的氣質,不禁想,他們究竟什麼地方打動了我們 保送研究生徐本禹埋頭在鄉村國小,或許有人疑惑他的價值是真的符合其位,他用全國人民對農村教育的空前關注做出回答。登上世界農業科技之巔,依舊躬耕隴野的身影給我們的啟示何止萬千。選擇屬於你的位置,在快樂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如梅在雪,歸我所屬,樂我生命。

國小生作文點評3

我的家鄉在流溪河林場,這裏的景色美不勝收,像一幅美妙的圖畫!

流溪河林場最迷人的景物要算梅花了,梅花分為三個品種:白梅,臘梅,紅梅。

梅花是在冬天十二月左右盛開的。每到梅花盛開的時候,來自各地不同的遊客絡繹不絕地慕名來到梅園觀賞梅花。一進梅園,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使人心曠神怡,遊客們都讚不絕口。這時候的白梅花大多都是含苞欲放的。有些梅花的花瓣翩翩落下,就像下雪,顯得嬌柔可愛。怪不得有那麼多遊客紛紛留下它們的倩影呢!

有一股花香跟白梅花的味不同。那是一股濃郁的香味,它把我引到了臘梅區。臘梅的全身是金黃的,顯得很高雅,我被它的美陶醉了。有些臘梅樹的樹形特別優美,也引來了不少的攝影愛好者。

走上望梅亭,梅園內的景色都盡收眼底。頓時,我的心情變得越來越舒暢,真想高聲歌唱。我仔細觀賞,突然,我發現梅園內有幾棵紅梅樹,樹上長有紅梅花,孤傲而冷豔,這美真是別具一格呀!

啊,家鄉的梅花,我為你而感到自豪!因為有你,我們的家鄉才更顯出勃勃的生機。如果你們有空也到我們美麗的家鄉來遊玩吧,這裏一定會令你們留連忘返!

國小生作文點評4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題記

冬,乘着北風而來,她沒有春的奼紫嫣紅,沒有夏的`豐富美麗,更沒有秋的累累碩果。一提起冬,不少人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它的寒冷來以及那蕭條的枯木殘草。但我卻希望它的到來。因為,也只有在這別具一格的季節裏才能見到那令我思緒飛躍的梅花。

梅花,她就像人生的向標。她迎接着狂風暴雪的打擊,卻毅然挺胸直立,不會逃避寒冬帶來的種種困難,而是暗自飄香。

梅花,她就像冬天的畫家。雪中白茫茫的一片,草木枯萎,鮮花凋零,梅,卻給單調的世界添上了一線生機,一點色彩。讓人覺得冬天似乎並不那麼可怕。

梅花,她就像寂寞中的使者。她漸漸地綻放,漸漸地凋謝,漸漸地死亡。她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美好的憧憬,也對這個世界並無多少留戀。

梅花,就像一位得道的高僧。看破了紅塵,生死對她毫無畏懼可言。在她強健的身軀裏,能看到的是對生死的感悟。

梅花,就像一位堅持不懈的人。不管呈現在眼前的困難有多大,只要存在着一絲的希望,她也絕不會放棄。就算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也總是無怨無悔。

梅花,她不像富麗堂皇的牡丹,不像爭奇鬥豔的杜鵑,也不像火紅耀眼的玫瑰,更不像婀娜多姿的荷花,在我的眼中,她最像山林中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竹子。她絕不隨波逐流,而是嚴以律己,潔身自好。

人就應該像這嚴冬中盛開的梅花,像她一樣,我們應該有傲骨,而不可有傲氣。在盧梅坡的《梅雪》中寫道"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國小生作文點評5

白梅似雪,暗香浮動,茫茫一片。1696年清巡撫宋犖來到光福賞梅,故題名"香雪海"。我的家鄉就位於光福,為中國三大賞梅勝地之首。

3月10日那天,春光明媚,我們來到香雪海。剛近香雪海,就聞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那香味淡淡的,似蘭非蘭,似桂非桂。越近,香味越濃,真稱得上"香飄雲天外"了。

迎着香味跨入香雪海大門,展現在眼前的是滿山的梅花,白得像雪,像雲。"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我今日才真正領略了古人為之感歎不已的梅林景色。

走近梅花,又一陣濃香襲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不禁為"香雪海"美名叫絕。拾級而上到達半山腰,眼前豁然開朗,只見山坳裏銀海盪漾,凝如積雪,一朵朵梅花爭奇鬥豔,競相展示出自己最美麗的風姿。

進入梅花林中,俳徊在雪海里,輕撫着微微顫動的花枝,強烈地感受到了春的脈博,春的生機,心中不由得湧起陣陣暖意。難怪幾千年來詠梅之詩,描梅之詩不歇,她那美而不豔,香而不膩的冰清玉潔,她那堅強的意志與頑強的生命力,曾使多少文人遊客為之陶醉,為之讚頌啊!

我愛梅花,我愛香雪海,我更愛美麗的家鄉。

國小生作文點評6

我愛梅花,愛它的堅強,愛它的清高。我家的院子裏就有一株梅花樹。

在春夏秋三季裏,梅花並沒有什麼出眾之處,唯有到了千里冰封的冬天,它傲立在風雪中的堅強性格,才顯露出來。

去年冬末,接連幾日濃雲密佈,朔風呼嘯,鵝毛般的大雪從天而降,下個不停。我透過窗子向外望去,嗬,好一株梅花!枝頭上既有含苞欲放的花蕾,也有綻放的花朵。火紅的花瓣,淡黃的花蕊,雪片落到花瓣上,紅裏帶白,白裏透紅,我彷彿聞到了一陣沁人心脾的清香,心情不由得豁然開朗,走到院子裏欣賞這完美的"傲雪寒梅圖"!

入夜,雪片輕飄,朦朧的月光灑在梅花梢頭,更平添了幾許清高。陸游寫過一首詠梅的《卜算子》,其中有這樣一句:"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李清照的《漁家傲》中也有類似的句子:"莫辭醉,此花不與羣花比"。是啊,在百花齊放,爭芳吐豔的春天,你不會注意到它的身影;而在這冰天雪地中,在其它花草全部凋謝枯萎的時候,它卻綻開了鮮豔的花朵!梅花在我心中是清高的象徵,它不甘隨波逐流,與百花一齊盛開在春天,寧可超凡脱俗地挺立在風雪中。

古人説過這樣一句話:"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不畏嚴寒,傲霜鬥雪,經過寒冬風雪的錘鍊,花兒更豔,更香了,我們這一代的青少年兒童,就應像這傲雪的寒梅,在艱難困苦中掙扎,磨鍊,而不能被父母,長輩的嬌慣,只有這樣,將來步人社會,才能被社會所接受,為祖國的建設描繪光輝的一頁!

我願意作一株傲雪的寒梅!

國小生作文點評7

真真地就是那麼兩根蛛絲,由門框邊輕輕地牽到一枝梅花上。就是那麼兩根細絲,迎着太陽光發亮……再多了,那還像樣麼。一個摩登家庭如何能容蛛網在光天白日裏作怪,管它有多美麗,多玄妙,多細緻,夠你對着它聯想到一切自然造物的神工和不可思議處;這兩根絲本來就該使人臉紅,且在冬天夠多特別!可是亮亮的,細細的,倒有點像銀,也有點像玻璃制的細絲,委實不算討厭,尤其是它們那麼灑脱風雅,偏偏那樣有意無意地斜着搭在梅花的枝梢上。

你向着那絲看,冬天的太陽照滿了屋內,窗明几淨,每朵含苞的,開透的,半開的梅花在那裏挺秀吐香,情緒不禁迷茫縹緲地充溢心胸,在那剎那的時間中振盪。同蛛絲一樣的細弱,和不必需,思想開始拋引出去;由過去牽到將來,意識的,非意識的,由門框梅花牽出宇宙,浮雲滄波蹤跡不定。是人性,藝術,還是哲學,你也無暇計較,你不能制止你情緒的充溢,思想的馳騁,蛛絲梅花竟然是瞬息可以千里!

好比你是蜘蛛,你的周圍也有你自織的蛛網,細緻地牽引着天地,不怕多少次風雨來吹斷它,你不會停止了這生命上基本的活動。此刻……"一枝斜好,幽香不知甚處,"……

拿梅花來説吧,一串串丹紅的結蕊綴在秀勁的傲骨上,最可愛,最可賞,等半綻將開地錯落在老技上時,你便會心跳!梅花最怕開;開了便沒話説。索性殘了,沁香拂散同夜裏爐火都能成了一種温存的悽清。記起了,也就是説到梅花,玉蘭。初是有個朋友説起初戀時玉蘭剛開完,天氣每天的暖,住在湖旁,每夜跑到湖邊林子裏走路,又靜坐幽僻石上看隔岸燈火,感到好像僅有如此虔誠的孤對一片泓碧寒星遠市,才能把心裏情緒抓緊了,放在最可靠最純淨的一撮思想裏,始不至褻瀆了或是驚着那"寤寐思服"的人兒。那是極年輕的男子初戀的情景,——對象渺茫高遠,反而近求"自我的"鬱結深淺——他問起少女的情緒。

就在這裏,忽記起梅花。一枝兩枝,老枝細枝,橫着,虯着,描着影子,噴着細香;太陽淡淡金色地鋪在地板上:四壁琳琅,書架上的書和書籤都像在發出言語;牆上小對聯記不得是誰的集句;中條是東坡的詩。你斂住氣,簡直不敢喘息,巔起腳,細小的身形嵌在書房中間,看殘照當窗,花影搖曳,你像失落了什麼,有點迷惘。又像"怪東風着意相尋",有點兒沒主意!浪漫,極端的浪漫。"飛花滿地誰為掃 "你問,情緒風似地吹動,捲過,停留在惜花上面。再回頭看看,花依舊嫣然不語。"如此娉婷,誰人解看花意,"你更沉默,幾乎熱情地感到花的寂寞,開始憐花,把同情統統詩意地交給了花心!這不是初戀,是未戀,正自覺"解看花意"的時代。情緒的不同,不止是男子和女子有分別,東方和西方也甚有差異。情緒即使根本相同,情緒的象徵,情緒所寄託,所棲止的事物卻常常不同。水和星子同西方情緒的聯繫,早就成了習慣。一顆星子在藍天裏閃,一流冷澗傾泄一片幽愁的平靜,便激起他們詩情的波湧,心裏甜蜜地,熱情地便唱着由那些鵝羽的筆鋒散下來的"她的眼如同星子在暮天裏閃",或是"明麗如同單獨的那顆星,照着晚來的天",或"多少次了,在一流碧水旁邊,憂愁倚下她低垂的臉"。

惜花,解花太東方,親暱自然,含着人性的細緻是東方傳統的情緒。此外年齡還有尺寸,一樣是愁,卻躍躍似喜,十六歲時的,微風零亂,不頹廢,不空虛,踮着理想的腳充滿希望,東方和西方卻一樣。人老了脈脈煙雨,愁吟或牢騷多折損詩的活潑。大家如香山,稼軒,東坡,放翁的白髮華髮,很少不梗在詩裏,至少是令人不快。話説遠了,剛説是惜花,東方老少都免不了這嗜好,這倒不論老的雪鬢曳杖,深閨裏也就攢眉千度。最叫人惜的花是海棠一類的"春紅",那樣嬌嫩明豔,開過了殘紅滿地,太招惹同情和傷感。但在西方即使也有我們同樣的花,也還缺乏我們的廊廡庭院。有了"庭院深深深幾許"才有一種庭院裏特有的情緒。如果李易安的"斜風細雨"底下不是"重門須閉"也就不"蕭條"得那樣深沉可愛;李後主的"終日誰來"也一樣的別有寂寞滋味。看花更須庭院,常常鎖在裏面認識,不時還得有軒窗欄杆,給你一點憑藉,雖然也用不着十二欄杆倚遍,那麼慵弱無聊。

當然舊詩裏傷愁太多:一首詩竟像一張美的證券,可以照着市價去兑現!所以庭花,亂紅,黃昏,寂寞太濫,時常失卻誠實。西洋詩,戀愛總站在前頭,或是"忘掉",或是"記起",月是為愛,花也是為愛,只使全是真情,也未嘗不太膩味。就以兩邊好的來講。拿他們的月光同我們的月色比,似乎是月色滋味深長得多。花更不用説了;我們的花"不是預備採下綴成花球,或花冠獻給戀人的",卻是一樹一樹綽約的,個性的,自己立在情人的地位上接受戀歌的。所以未戀時的對象最自然的是花,不是因為花而起的感慨,——十六歲時無所謂感慨,——僅是剛説過的自覺解花的情緒。寄託在那清麗無語的上邊,你心折它絕韻孤高,你為花動了感情,實説你同花戀愛,也未嘗不可,——那驚訝狂喜也不減於初戀。還有那凝望,那沉思……。一根蛛絲!記憶也同一根蛛絲,搭在梅花上就由梅花枝上牽引出去,雖未織成密網,這詩意的前後,也就是相隔十幾年的情緒的聯絡。

午後的陽光仍然斜照,庭院闃然,離離疏影,房裏窗櫺和梅花依然伴和成為圖案,兩根蛛絲在冬天還可以算為奇蹟,你望着它看,真有點像銀,也有點像玻璃,偏偏那麼斜掛在梅花的枝梢上。

國小生作文點評8

"快點!去王壇賞梅花了"隨着這一聲,我像一個彈簧人一樣,從牀上跳了起來,做好準備工作,叫上了自己的表哥和爸爸,媽媽坐上了21路公交車出發了。

在去王壇的路上我們總共轉了4輛公交汽車,在坐公交車的同時也已經在跟酸甜苦辣做鬥爭。

在路上我一不注意看見了20xx年雅典奧運會皮划艇項目的冠軍孟關良的故鄉,只見一隻只白色的皮划艇在平水水庫上來回遊動,我看到這裏我還有點小小的自豪哩!當然,那時我最想看見的就是孟關良本人,看到他讓他籤個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但我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一個小時過去了,我們終於踏上了王壇的地盤,可我一朵梅花也沒看見,我就問爸爸。爸爸説:"這還不是目的得呢!目的得在王壇下面的東村!"我歎道:"啊!"

我不知道後來又坐了多長時間的車。但我知道我一下車就如爸爸説的十里梅花一樣,滿山的白梅花,就像滿山的積雪一樣,梅花在山上開着,我和表哥已經控制不了我們童年的心靈,一下子把爸,媽丟在了身後了。

我們走在山路上,不時還能聽到蜜蜂的"嗡嗡"聲,或是小溪的流水聲和山羊的"咩咩"聲。忽然,淡淡的梅花香從前面的地方撲鼻而來。山路兩旁的梅花像迎接貴客一樣彎着腰,就像在向我們表示敬意,這樣的風景簡直比畫還要美。我們走石橋,我們和溪水,我們爬山坡,我們背唐詩名叫《早梅》:

一樹寒梅白玉條,

迥臨村路傍溪橋。

應緣近水花先發,

疑是經春雪未銷。

這是唐朝的戒昱寫的,而詩的大意和賞梅時的風景剛好相配。

接着我們就開始痛痛快快的玩。我們一會兒去草叢追在吃草的羊,一會兒又學着他們叫。一會兒又去爬山。一會兒去走田野。然而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賞梅上。我站在梅林裏聞花香,數花瓣,辯花形,高興的不得了。一會兒半天就過去了。我們就找了户人家吃了口飯。不知為什麼,簡單的一餐飯,在農村特別香特別美,也特別的像山珍海味。

今天我非常高興,能到這麼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來,可這次來只有一件事不好,那就是照相機拍到一半膠捲沒了,所以下次一定要再來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