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思念的作文彙編五篇

來源:文萃谷 2.65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思念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思念的作文彙編五篇

思念的作文 篇1

清冷的月光照耀在黑土地上,投射在我心裏;寒風撕扯着一切,老樹承受不住,發出“嘎吱嘎吱”的呻吟。身處異鄉的愁苦如同潮水一般湧上我的心頭,無法釋懷。

17支整齊劃一的蠟燭,忽明忽暗的火焰,如同我的思緒,起伏不定。

又是一年過去,思念的愁苦代替了成長的喜悦。跳躍閃爍的燭光,幻化成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屋檐下嘰嘰喳喳的燕子是否安好?爺爺奶奶是否依舊健康?外婆的身子是否硬朗?看着那淌下的燭淚,淚水已模糊了我的雙眼,想要寫一封信的念頭如同一粒種子突然發芽。打個電話?不,那種充滿現代金屬感的東西怎能代表我對親人的思念?只怕太輕了,承載不住遊子之悲啊!

打開信紙,將其鋪開,感受着書卷和油墨混合着的馨香,提筆卻難以落下,只恨信紙太薄,要説的話太多。客居的寂寞在筆尖宣泄,對親人的問候在紙面凝聚,一條又一條的橫線怎麼也填不滿我的思念。

走到牀頭,我小心地捧起埋在枕頭下被揉皺的家信,縱使看了千萬次,它依然是我只身在外最寶貴的財富。樸素的話語,帶着泥土香味的親情,眼前浮現出一張略帶皺紋的笑臉,常年在太陽底下勞作的爺爺,皮膚已經變得黝黑,乾瘦的身軀有幾分佝僂,粗糙的雙手,慈祥的笑容,讓我感到特別温暖而踏實。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我終於體會到那種別樣的愁緒了。書信,作為承載親情的工具,在如今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的社會,愈發顯得珍貴。

月亮升到高空,夜已深,人卻未眠。眼裏心中全是故鄉,那熟悉的黑土地,那醉人的稻花香,還有長輩們的家常,都化為了一首歌,縈繞在我的耳邊,沉浸於我的血脈。

夜半,夢醒時分,我突然被驚醒,只見衣襟被淚水打濕,信紙依舊空白。

思念的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節又名踏青節,它是一個禮敬祖先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去掃墓祭祖,也會去親近自然,踏青遊玩。對於我來説,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傷。這個節日,藴含了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事情,當親人入土為安時,我們只能在墓碑前嚎啕大哭,唉聲歎氣,因為這意味着,我們再也看不到他們的面孔了,再也聽不到我們與他們的歡聲笑語了。

每到清明節,爸爸媽媽總會帶我去“看望”太公太婆。當我走到太公太婆墓前,我總會開心的笑起來,但轉眼間,我又會默默哭起來。媽媽看見就會問我:“雯雯,你為什麼看着墓碑上的太公太婆,一會笑,一會哭呀?”這時,我撲到媽媽懷裏,哽咽着説:“那是因為我想到了小時候太公太婆陪我玩時的快樂,但我又想到了這種快樂永遠永遠也回不來了。”當我説完這句話,我便會情不自禁的想起兒時的那種快樂。

小時候,我去太公太婆家看望他們時,太公坐在他的專用太師椅上,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抓住我白嫰的小手,和我談天説笑,每次我們聊得都特別開心。太婆總會笑眯眯地拄着枴杖,拿出一顆糖對我説:“雯雯,甜甜蜜蜜的過好每一天。”太公太婆對我的愛和快樂,永遠也説不完。

時間一去不復返,快樂一去不復返。有些快樂你要好好去珍惜它,愛護它。

思念的'作文 篇3

農曆七月十五稱之謂中元節,也有稱之謂鬼節。不管如何稱呼之,那是一種叫法。但從祭祀活動形式看,表達生者對故人的一種緬懷心理——思念,釋放着生者對過世亡靈的一種特殊思念的方式。

人故有一死,這是無法迴避的事實。後人懷念過世的親人是情禮之中的事情,不管何種方式,都是出於心靈上的一種懷念,表達着生者對逝者的思念與祭祀緬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故人祭祀活動中有清明節,七月十五,中元節,這是兩個較突出的重要節日。在這兩個典型的祭祀活動日中,中元節僅次於清明節。鬼節,是一種特殊名稱,即死人節,它是中國千年祭祀文化積澱的合成元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以陰陽劃分活人與故人的界限。陽間既是人間的世界;而陰間,則是劃分給故人的世界。鬼節,就是祭祀故人的一種特殊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分支成分,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藴,從遠古延伸到今天。至於其發源於何年何月,可以説不詳。悠久的傳統文化從根基上看,無非是對故人的豐功偉績的一種緬懷,一種懷念祭奠而已。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過程,每個過程都有深厚的淵源可追溯的。清明節、中元節的建立就是建立在大眾認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標明我們中華民族是尊老愛幼,秉承先人的基業,弘揚前輩的光榮傳統,不忘故人的豐功偉績,傳承祖先的基業,向前拼搏奮鬥,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過程。

生者與故人是一種事業傳承的關係,我們繼承祖先的事業,接過祖先理想的藍圖規劃,向着更高的境界邁進,完成祖輩的夙願,弘揚祖輩的光榮傳統。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今天的一切源於祖先的奮鬥基石上。生者以不同方式祭奠故人是完全符合人生哲理的行為。緬懷祖先的奉獻精神,藉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早日完成祖輩的理想事業。各種緬懷祭祀活動舉措不為過,運用到好處,也是一種精神動力,能提高事業積極性,促進事業的早日完成。任何事物都是辯證關係的結合,關鍵是如何地掌握運用。

人生一輩子,不管英雄,還是平民百姓,最終是要回歸大自然,入土為安這是人生的圓滿結局。生者妥善安置故人迴歸自然,以平淡節儉為好,不必耗費過多的資金,其實也完全沒有這個必要。關鍵是人活着時候,要多加以關照,特別是對待老年人,尤為重要。老人健在時,時時予以精神、物質上的關照,讓老人感受到人間的温暖情感所在,感受到兒女親情的存在,在衣食無憂的狀態下快樂生活下去。這樣總比老人過世後盡情地哭泣,嚎啕大叫,虛情假意地裝腔作勢強百倍。老人健在,給予精神關照往往比物質關照要強的多。老人上年紀後,牙口不好,對食品沒有什麼苛求,柔軟可口即可;精神上則是需要呵護,追求着親情,人情,世間的友愛的和諧。《常回家看看》這首歌充分説明了老人內心世界的需要。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對老人的最為貼切的關照,也是最大的孝心體現。人,有生就有死,這亙古不變自然法則,誰也無法迴避,也無法擺脱。所以,生老病死是人生中常見的事情。擺正心態,正確面對即可。沒有必要回避,也沒有必要忌諱生死之談。

人活着就要珍惜每一天,過好每一天。真正到了那一刻,誰也沒有辦法,坦然面對死亡即可。生死有命,那是自然規律所在。所以,人在生死這個問題上,要正確面對,只有這樣才能生活的更好。

中元節,是去世人的節日。我們祭奠故去的人,緬懷祖先的功德,這對我們提高生活認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於此同時,可認真地反省一下人生,反省人生的意義,這對現實生活有好處,通過反省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人生,懂得生存的意義,以便更好生活下去。

時值中元節之際,衷心祝願所有天堂之上的親人,生活的幸福快樂!生者為您們祈禱祝福!

思念的作文 篇4

不是因為想念一個人,而思念一種美食;而是因為思念一種美食,而想念一個人。

在小時候的記憶中,故鄉的冬天總是寒冷乾燥,每到那時,最盼望的,便是姥爺做的一盤紅燒肉。

工作一天後疲憊的姥爺,為了滿足我和表姐的願望,從冰箱中取出一塊上好的五花肉,熟練地切成小塊,在滾燙的開水中燙去血水,撈出瀝乾,再放入噼啪作響的油鍋中。

我和表姐常常眼巴巴地圍在灶台旁,看一塊塊五花肉,隨着姥爺的鍋鏟上下翻炒,激起一陣陣跳躍的油花,直至肉色變得酥黃,再逐一加入黃酒、醬油、糖、鹽,開小火慢燉,裹挾着香味兒的熱氣便裊裊升起,蔓延到整個屋子。

這時姥爺總笑眯眯地看着,在一旁已垂涎三尺的我和表姐説:“做紅燒肉,可不能心急,需要慢慢燉,才能入味。”的確,每次做紅燒肉,姥爺都要燉上幾個小時,其間數次調節火候,彷彿只有這樣,才能將他滿滿的愛融入。

隨着空氣中的香味兒愈加濃郁,紅燒肉終於出鍋了,姥爺將它盛到瓷盤裏,撒上一些幹桂花,油亮亮、香噴噴,閃着誘人的光澤。我們早已迫不及待,在姥爺和藹的注視下,撲上去大快朵頤,紅燒肉入口即化,帶着肥而不膩的肉的芳香,從舌尖一絲絲蔓延,直至心底,而我的快樂也隨之開了花,散發着拙樸的香。

一年裏,也就那寒冷的冬天最讓人期盼,一小盤紅燒肉,就能換來滿滿的幸福,它讓整個冬天不再冷情。

如今姥爺離開已有3年了,可那舌尖上的美味,卻總飄蕩在我忽明忽暗的記憶中,久久揮散不去。也曾試圖在某個懷念姥爺的寒冷夜晚,去尋找那熟悉的味道,卻從未能如願,總以為是配料的原因,直到很久以後我才明白,我記憶中的味道,怕是再也尋不來了。因為,那一小盤紅燒肉,是姥爺用他的愛慢慢烹製,包含着只屬於他的温情與關懷。

人已遠去,美食不在。唯有那思念的味道,從舌尖一絲絲蔓延直至心底。

思念的作文 篇5

開學第一天,我興致勃勃地來到學校。在這個乾淨漂亮的校園裏,我似乎少了什麼,走進教室,我又感到失去了什麼。失去的是什麼?少的是什麼?我找了又找,看了又看。"我的東西在,同桌—咦!狗狗呢?也許她生病了吧!"

後來,我才知道我的小老師"狗狗"走了,她轉學了,我的腦袋"轟"的一聲,什麼?走了!我凝視着她的桌椅,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傷感。雖説我們倆平時看上去關係並不怎麼樣,但是我倆還是有感情的。我現在知道少了什麼,少了一個好朋友,失去的是什麼,是一份珍貴的友誼。

我的腦海裏似乎出現了以前的種種畫面;剛上學時,因為她名字叫做苟雅惠,被人嘲笑,於是便有了"狗狗"的外號,我發現百家姓裏沒有苟字,逗她説:"你的祖宗是石頭裏蹦出來的吧!"那年我和她同桌,我們定了"同桌三八線條例""誰越線10次,罰5角。"她的笑聲好像又迴盪的我的腦海裏。

沒想到放寒假的前一天,她歡快地對我説了聲"再見",便離開了學校。把那歡聲笑語,變成了美好的回憶。親愛的"狗狗"你現在哪?我好想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