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讀後感範文

來源:文萃谷 9.09K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孩》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孩》讀後感範文

  《小孩》讀後感1

大冰,是兒子的最愛。曾經喜歡閲讀的他,國中後喜歡上了手機,紙質書就越來越讀的少了,但大冰的書是個例外。今天早晨,給他買的第6本大冰的書《小孩》到了,還是簽名版。和以往一樣,我先睹為快,六個小時,沒有挪地方,手機中放着掃碼後大冰小屋的民謠,數度淚目,讀完了大冰這本42萬字的新作。

大冰是個説書人,一個個故事的主角,堪比《活着》中還要好好活着的力量。

瓶罐,身託兩個故去好友的國中輟學小孩,為了找到出路而走進藝術學院,最終迴歸田間。採,一個曾為留守兒童的客家女孩,大學畢業後,西部志願者,非洲義工,最後在泰國清邁打拼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櫻桃,一個被家人遺棄,15歲離家出走的東北女孩,一路向南流浪,只為温暖的地方,最後成為麗江大冰小屋的管家。阿宏,哪個台北爸爸,現在做回了台北兒子,曾經的浪子,現在的孝子。還有老潘、婷婷、老樑等等,數十年的西部偏遠地方支教,非洲落後地區志願者、義工......大冰的故事中是怎樣的一羣人?

俠客?這些朋友都是過命的交情,可以兩肋插刀。菩薩?為了普羅眾生,可以付出一切。但在大冰心中,他們都是小孩,我們都是小孩,我們都是大地母親的小孩。

每一個故事的主角,都是最底層、最平凡的一個小孩,貧窮、輟學,為了活下去而苦苦掙扎。有能力站住腳的時候,開始志願者、義工,雖然被這個世界傷的七零八落,想要的偏失去,未盼的卻在手,仍然用最大的熱情、最温的柔軟去包裹這個世界......

本是天地的小孩,歸來仍然是小孩,風雨中只是成長和生長,不變的是那份至真至性的真性情,純良樸素簡單幹淨。所有的情愫,無以言表,為還有這樣一羣人而感動,而不覺得孤單,因為我也是這樣的一個小孩,在為自己想要過的生活而而努力前行。

就用《小孩》裏面的一段話作為結束吧。

  《小孩》讀後感2

我在8月5日看了一篇文章,名叫《小孩》。

小孩是人羣中的矮人族,他們熱愛土地、熱愛自由。主要的興趣就是玩,一腦子玩的想法。

為什麼我的題目叫《返老還童童心未泯》呢?是因為人長大走向成人社會以後,會有許多的改變或偽裝。與小孩相比,他們只不過把表面的不潔淨藏在心裏。每一個成人都想回到童年,很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有些事,小孩敢做,大人卻不一定敢做。比如,小孩敢在任何地方號啕大哭,大人卻不敢;小孩敢在任何地方撒尿,大人卻不敢;小孩還可以把公司的重要文件拿來折成飛機、小船,甚至撕成雪花亂撒,一個成人,你就算打死他,他也不敢。所以小孩的自由和天真,是成人所沒有的,甚至是羨慕的。

讀了這篇文章以後,我想到了我身邊的大人。媽媽經常囑咐我一定要儀態萬方、舉止得體,媽媽遵守的很好。爸爸也是這樣,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大人,他工作很忙,才不會玩泥巴、堆石堆,在地上打滾。目前,我處在成人和小孩之間。有時候我有小孩的天真自由、童真純潔,但有時候我也有成人的影子和生活的煩惱。

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小孩天真和無邪的可貴,等我長大成人,一定還要保持這顆純潔的童心!

  《小孩》讀後感3

在書友的書架上看到這本書,毫不猶豫的.加入自己的書架,熟悉的封面風格,不看作者就知道,大冰又悄沒聲的出新書了。

人都有審美疲勞,再好的故事,看多了也會膩,但大冰這個野生作家,總用他獨特的語言,賺取我的感動和眼淚,温暖動人,驚心動魄。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閲人無數,這麼多的人,這麼多的故事,從《乖,摸摸頭》到這本《小孩》,一年一本的節奏,令人羨慕的生活,讓人感動的勵志故事,平淡而幽默的語言,讓你或笑出眼淚,或感動落淚,總之是讓人不禁熱淚盈眶,亦常會讓人對故事中人肅然起敬。

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已經越來越少,真情亦最是難得,大冰的故事中,卻處處都有真情,兄弟都是過命之交,那麼多的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讓我們看到那麼多的美好,那麼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其實,這個世界原本很美好,不美好的是一些人看待世界的眼睛和心靈。

故事裏那些勵志的姑娘和小夥,那些無私奉獻的善良,那些打不散罵不走的肝膽相照,無不讓人動容,不是雞湯,勝似雞湯。

人生底色是悲涼,悲涼之上,有自修自證的温暖。

最後想説,厚積薄發,你所有的辛苦委屈和努力,生活都會在合適的時間回報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