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週記4篇

來源:文萃谷 1.7W

導語:我國傳統節日比較多,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其中端午節我最喜歡。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端午節的週記4篇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週記4篇

  端午節的週記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温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裏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裏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粽子的比賽呢。説幹就幹,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糰,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説,自己忙着做。

粽子蒸好了。母親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衝上去:“母親,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了這個粽子“母親,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母親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着大家説: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母親喲!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母親!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温馨充實的節日。多麼美好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的週記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當這個時候,各家各户都包好了粽子,準備那一天吃得飽飽的。還有一首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怎麼樣,這首兒歌好聽吧。

端午又稱“重五”,所以很多習俗都和“五”這個數字有關聯。而且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手腕或者足踝,稱為長命縷。

端午節的來歷/習俗都很多,説也説不完。其中有一個來歷是這樣的,古代有個詩人叫屈原,他受到壞人的誣陷,為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他投汨羅江而死,主張愛國主義。後來的人們賽龍舟是為了撈救他,投粽子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們柳州過端午節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買艾葉和菖蒲掛在門口,再貼上紅紙。我奶奶還會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豬肉。吃起來可香了!

説了這麼多,相信大家都瞭解端午節了吧。

  端午節的週記3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逢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棕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葉、有些地方還舉行划龍舟比賽??

關於端午節,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中國古代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叫屈原。在公元278年,農曆五月初五的那天,屈原在絕望、悲憤之下,投入舊羅江,當地的百姓聞訊後,馬上划船去打撈,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就變成為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從家裏拿來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根據以上故事來看,這些都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形成一種風俗習慣。我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平時還要更多地去了解這些燦爛古代文化。

中國有許許多多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由於我從小十分愛吃粽子,所以對“端午節”的印象十分深刻。

  端午節的週記4

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端午又稱重五節、五月節、午日節、端陽節、詩人節、天中節、女兒節和洛蘭節。

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女兒回孃家、比武、擊球、盪鞦韆和吃鹹蛋等。

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包粽子的時候,可以包不一樣的形狀,例如: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等。粽子有鹹的,有甜的,有花生的等。

賽龍舟是因為飛船能拯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另一種是因為怕蛟龍傷害屈原的身體,人們可以駕舟擊鼓鳴鑼,以驅走蛟龍。每年五月初五,都會有賽龍舟看。

這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我愛端午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