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滿分作文集合九篇

來源:文萃谷 2.54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滿分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滿分作文集合九篇

滿分作文 篇1

你還在為高中語文學習而苦惱嗎?別擔心,看了高一語文學法:滿分作文萬能開頭精選四以後你會有很大的收穫:

高一語文學法:滿分作文萬能開頭精選四

那麼,信念就是那穹頂的樑柱,就是那深扎的樹根,就是那扇動的翅膀。沒有信念,生命的動力便蕩然無存;沒有信念,生命的美麗便杳然西去。(劃線處可以換其他詞語)

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點點地累積,才有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壯麗;毅力,是春蠶吐絲一縷一縷的環繞,一絲絲地堅持,才有破繭而出重見光明的輝煌;毅力,是遠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温暖;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裏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心的本色該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瀾,不論順逆,不論成敗的超然,是揚鞭策馬,登高臨遠的驛站;敗,仍滴水穿石,匯流入海,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的傲岸,有將相本無主,男兒當自強的倔強。榮,江山依舊,風采猶然,恰滄海巫山,熟視歲月如流,浮華萬千,不屑過眼煙雲;辱,胯下韓信,雪底蒼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肯因噎廢食。

快樂=物質/慾望。這是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的快樂方程式。從經濟學的觀點看,物質消費越大,慾望越小,快樂就越大,正應了中國人的一句古話知足常樂。反之,如果一個人的物質消費有限,而慾望無窮大,將會怎樣呢?路瓦栽夫人有那麼多夢想,又有那麼多陶醉,她怎麼能不痛苦、傷心呢?

俄國作家契訶夫説: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該因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亂。所有的狗都應該叫,就讓他各自用上帝給他的聲音。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

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愛,有的時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諾,但她一定需要細緻入微的關懷與問候;愛,有的時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壯,但她一定需要心有靈犀的默契與投合;愛,有的時候不需要雄飛雌從的追隨,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與理解。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埋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即使青春是一枝嬌豔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獨放永遠不是春天,春天該是萬紫千紅的世界。

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偉岸的樹,但我明白,一株獨秀永遠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風擋沙的綠色長城。即使青春是一葉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葉孤帆很難遠航,千帆競發才是大海的壯觀。

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一個連載,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她都不會在你背後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還可以從頭再來,她絕不給你第二次機會,走過去就無法回頭。

試試看不是像企鵝那樣靜靜的站在海邊,翹首企盼機會的來臨,而是如蒼鷹一般不停的翻飛盤旋,執著的尋求。

試試看不是面對峯迴路轉、雜草叢生的前途枉自嗟歎,而是披荊斬棘,舉步探索。

試試看不是拘泥於命運的禁錮,聽憑命運的擺佈,而是奮力敲擊其神祕的門扉,使之洞開一個新的天地。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謠。

能夠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過。林黛玉的破碎,在於她有刻骨銘心的愛情;三毛的破碎,源於她歷經滄桑後一剎那的明徹與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陽用黃金的刀子讓他在光明中不斷劇痛,貝多芬的破碎,則是靈性至極的黑白鍵撞擊生命的悲壯樂章。如果説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漏的是人性最純最美的光點,那麼這些優秀的靈魂的破碎則如銀色的梨花開滿了我們頭頂的天空。

春蠶死去了,但留下了華貴絲綢;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畫眉飛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聲;花朵凋謝了,但留下了縷縷幽香;蠟燭燃盡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過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太陽每天都不辭勞苦地升起》巴爾扎克説過不幸,是天才的進升階梯,信徒的洗禮之水,弱者的無底深淵。風雨過後,眼前會是鷗翔魚遊的天水一色;走出荊棘,前面就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登上山頂,腳下便是積翠如雲的空濛山色。

在這個世界上,一星隕落,黯淡不了星空燦爛,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

人生要盡全力度過每一關,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不可輕言放棄。

寬容,是一種坦蕩,可以無私無畏,無拘無束,無塵無染。

寬容,是一種豁達,是比海洋和天空更為博大的胸襟,是寬廣和寬厚的疊加,延續和昇華。寬容有度,寬容無價,寬以待人,這是人生處世的基本法則。

通過閲讀滿分作文萬能開頭這篇文章,大家對高中語文的學習又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希望大家學習輕鬆愉快!

滿分作文 篇2

被細細的窗櫺剪輯成四四方方的蔚藍格子的,是天空,被短短的睫毛和長長的綠樹枝丫分割成閃亮遙遠的小碎片的,是天空。

天空投影在水的碧波中,於是有了梭羅坐在瓦爾登湖畔,垂釣水中一望無垠的夜空繁星。天空投影在人的明眸中,於是有了楚國的屈原仰望天空,吟誦奇麗詭譎的《天問》。哲人的天空,孕育了他們的靈魂。他們因此有了天空般遼闊的情思與胸襟。

星晨是天空的眼睛,天空的臉頰上生滿了無數只大大小小的眼睛。太陽是一隻熾熱的眼睛,讓我們不敢直視它的烈焰金光,有如人們對炙手可熱的權貴的嚮往與敬畏。月亮是一隻温柔的眼睛,不論陰晴圓缺,悄然看着從古到今的人們。“今月曾經照古人”,靜謐流淌的淡黃色光芒中,人們獲得了安寧温和的一刻。至於數不盡的星辰,則如同昆蟲的複眼中呈現的景象。《小王子》中寫道,我們肉眼看到的星辰,也許在億萬年前已爆裂死亡,此刻它們的光芒到達我的瞳孔,是最神祕的意外。

雲朵則是天空的粉粧。清晨的雲被染成鮮嫩的粉紅,如初生的嬰兒的臉頰,血色柔和。黃昏的雲被鍍上金橙色,如斑斑鏽跡,閃耀着孤獨歲月逝去的光輝。有一個成語叫做“白雲蒼狗”,天空每日便上演着一部《白雲蒼狗》的電影,觀眾有稚嫩的孩童,有遲暮的老人,他們從變幻莫測的雲朵中,或找到了童年時品嚐的甜蜜的棉花糖,或找到了童話故事裏雲的國度,

孟浩然詩曰:“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天空的粉粧融化了,晶瑩的雨水便落了下來。我們無法親吻遼遠的天空,卻能親吻到天空的眼淚——雨。點點滴滴的雨,愁煞過詞人李清照,愁煞過賀鑄:梅子黃時雨。我們堅硬卻裂縫百出的心,被雨潤澤,然後從心靈的旱地上長出一株新綠,從心靈的塵埃上開出一朵潔白。這柔弱的植物吸飽了天空的淚,在風中搖曳生長,離天空近了一點,又近了一點……

憑着日晷上的投影,我們可以知道天空在走向永恆。宇宙多大,銀河多寬?此刻都已不重要。

我們何曾看清了天空?不過是在懷想中,夢見永恆。

滿分作文 篇3

一座城市中,再沒有一個地方能像博物館一樣美麗。歷史在這裏穿越,情感在這裏交流,文化在這裏激盪。博物館就如同那浩瀚的大海,置身其中,如滄海一粟,而海上生出文化的明月,照耀着華夏的大地。

有統計表明,中國人約三年進一次博物館,這遠遠低於美俄等國。海上明月的美景一直在那裏,可總是沒有太多賞月的人。歸根結底,這體現了人們普遍對於文化的一種淡漠,未將其歸入自己生活、自己生命、自己靈魂的一部分。博物館中的文化,如同嗷嗷待哺的嬰兒一般等待着人們的關注。

經歷了文化假死之痛之後,海上明月重現世界的帷幕也悄悄拉開。

作為文化的聚集地,博物館以自己方式推銷着文化珍品。故宮的“石渠寶笈特展”、首都博物館的“南昌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先後推出,如同一聲平地驚雷,炸出了文化前進的道路。博物館,有着傳承人類文化並傳播開來的寶貴使命。這種特展的展出形式無疑是一種創新,一種文化傳播方式的創新。具有鮮明特色的主題以及國寶本尊的面世引來人們的熱切關注,這比那些分散式的展覽或是復刻品參觀更能讓民眾親歷中華文明厚重而親切的呼吸,找到作為華夏兒女的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大海正向人們敞開懷抱。

而文化的受眾者——民眾們面對博物館的展覽熱情高漲,也是一個值得欣喜的現象。從主題看人們的文化修養提高了,開始逐漸認識到文化的重要性;從客體看,文化走近市民之中,則體現瞭如今文化親民的趨勢,從故紙堆、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的案頭筆端轉移到了平凡大眾的身邊。

在博物館與民眾的共同努力下,海上明月得以再現光華。面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人們實在應該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博物館更要呵護好那一輪明月,讓它的光芒千古不朽。文化,應該美美與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滿分作文 篇4

俗語云:藝高人膽大。我卻覺得,是“膽大顯藝高”。因為膽大,我們會有追逐夢想的勇氣;因為膽大,我們敢有“不以物喜”的追求;因為膽大,我們能遨遊江湖,無所畏懼。

縱使切割師們經驗豐富,缺乏勇氣的他們只能被後浪推開,拍在沙灘上。唯有膽大,才顯藝高。

想當年,相如有勇,青雲直上。

本為一介布衣,可他心中卻懷凌雲之志,尋伺時機施展才華。趙王珍愛和氏璧,不欲予秦,相如聽聞,毛遂自薦,出使秦國,完璧歸趙。朝中大臣歎異,卻也不得不服。相如心中懷着追求夢想的勇氣,敢於自薦,而那些經驗豐富的朝臣們的膽量卻早已被趙王的威嚴嚇得不知蹤跡。“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相如有勇,扶搖直上,終讓夢想照進現實。

品詩文,太白瀟灑,佳作頻出。

即便有“貴妃研墨”“力士脱靴”,李白的仕途依舊不順。靜言思之,或許入仕不是最適合他的,他應有膽量去開創一番新天地。離開京都,夢遊天姥,他大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飲宴桃園,他欣然曰“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他敢於放歌“我本楚狂人,風歌笑孔丘”。他不再為做官疲於奔命,而是大膽放開,追求浪漫詩境。太白有勇,開懷豁達,芳名永存。

觀江湖,梁山好漢,滄海一笑。

迫於官府的種種壓制,他們也曾試圖忍而不發,但骨子裏似有種抑制不住的豪情,叫他們不能一味忍耐。一呼百應,好漢們紛紛聚於梁山,開始自己的俠義生活。就算萍水相逢,他們也會仗義相救;朋友有難,他們更會兩肋插刀;面對惡事,他們絕不姑息;對待恩情,他們十倍相還。憑着滿腔熱血與一身勇武,他們行走江湖,毫無畏懼。官府招安,他們大笑一聲,繼續吃喝。好漢有勇,相望江湖,瀟灑一生。

膽大的哥白尼提出“日心説”,即使被焚也絲毫無悔;膽大的詹天佑主持修路,面對質疑,不言退縮;膽大的吳菊萍勇敢接嬰,面對危險,毫無擔心。因為膽大,才顯“藝高”,若無勇氣,終屬平庸。我們雖是小角色,但只要心懷勇氣,就不怕被埋沒,終有一天,我們會綻放出自己的異彩!

滿分作文 篇5

“旅客同志請注意,有位產婦難產,哪位醫生、護士或者有接生經驗的同志,請火速到列車前進方向的8號車廂,以解救產婦母子的危難!”

這已經是火車上的第三次廣播了。他不僅一直繃着臉聽着,而且心更加忐忑不安起來:去吧?自己可是百里聞名的婦產科醫生,曾經救活了多少母子的命啊,深受多少患者的尊敬和愛戴啊!人命關天啊,醫生的天職是治病救人…..應該去!

不,不能去!自己現在已經不是醫生了——即使立志當個婦產科的好醫生,也因缺失母愛而善念淡薄,因生活遭遇而性格偏激……以致貪慾享樂而為非作歹……是個地地道道在逃通緝犯……唉!雖然現在是化粧易容、偽造證件,但總覺得有無數雙眼睛在時刻盯着自己…..去,就必然會暴露身份,那後果就…..不能去,何況再過三站一下車就是林區了,人煙稀少,又有哥們兒接應……

“旅客同志請注意,現在孩子已生的半個頭,但赤腳醫生大姐的技術有限,説自己無法幫助產婦順利生產……人命關天,現在十分危險,請懂得生產技術的同志火速到8號車廂來!救人要緊,救人要緊…..”

第四次廣播還沒有播完,他再也聽不下去,產婦那痛苦而絕望的表情、孩子那露出半頭的垂危生命,都清晰地浮現在他的眼前——他彷彿看到當年的媽媽,看到當年的自己……他心急火燎,感到自己有些渴,順手操起茶桌的礦泉水就要喝……

“哎呀,不能喝!那是我喝過的,我得過肝炎病,別傳染了你,要喝就喝這瓶吧!”對坐的那位奶奶遞過來一瓶礦泉水,親切和藹地説,“孩子,出門都不容易。一上車我就看出你心裏有事,怎麼每次廣播一響你就不自在,那個產婦是你的親人啊?”

望着慈祥、友善的老太太,他接過礦泉水,卻沒有打開喝,只説聲“謝謝”就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了,他不禁身體顫抖、淚流滿面了….不!孩子不能再沒有媽媽,世上不能再有第二個自己……他心一橫:對——救人要緊!

快速地奔向8號車廂,他連聲地嚷着:“讓一讓,讓一讓——我是醫生——我是婦產科醫生!”

……畢竟是醫術高超、經驗豐富,僅僅十分鐘,孩子降生了,母子脱險了,臨近的旅客們笑了,大家以熱烈的掌聲向他致意,他也長出了一口氣……

可是,就在人們滿懷敬意看他的同時,一副冰冷的手銬扣上了他的手腕。只聽便衣警察説:“劉醫生,你還真沒讓人失望,憑高超的醫術,使母子絕處逢生;這是做了件大好事,立了大功。趕快洗去臉上的傷疤跟我們走吧,你的各種表現人民都會看在眼裏,紀錄在你人生的履歷中的。”

“是的,我會積極配合,跟着你們走的。”説這話時,他的臉上不再是緊繃着的,而是輕鬆地笑着。

滿分作文 篇6

夜的天空還是那麼深邃,周圍的一切依然朦朦朧朧。月亮像是輕紗遮面的姑娘,害羞地躲在雲層裏,透出微黃的光。

今天,身體一直很好的媽媽居然説有點頭暈,唉,今晚的超市大采購也只能泡湯了。晚飯後我便陪着媽媽走到了藥店。幾經詢問,媽媽買了幾盒頭疼片。回家路上,媽媽無精打采的,一句話都沒有,剛進家門,就直接在沙發上倒下了。

純白的燈光緩緩灑下,我起身去拿作業,不經意間看見了媽媽——她竟睡着了。我躡手躡腳地走過去,蹲下身,仔細端詳着媽媽,好久好久沒這樣近距離的看媽媽了。我開始尋找記憶中的媽媽,尋找那個纖細挺拔的身影,尋找那頭烏黑柔亮的長髮,尋找那白皙柔嫩的臉龐,它們在哪裏呀?我失望的垂下頭,情不自禁的捧起那雙手,那雙柔軟細膩的手也不知何時變得如此粗糙,我將臉埋在媽媽手心裏,眼睛不由一陣酸澀。

歲月無情,青春不在,在家庭這個圍城裏,媽媽勇敢地承擔了生活的風雨,她累了,她老了!一陣涼風吹過,我不禁一顫,連忙走去拿一條小毯子幫媽媽蓋上。

“給我喝點水。”媽媽醒了,喃喃低語。我忙起身給媽媽倒了一杯水,輕輕地遞了過去。看着媽媽喝水時淡淡的滿足感,我倍感慚愧,心也突然變得沉重起來,好像一塊石頭壓着。

回想以前,無論我想要什麼,媽媽都會給我買回來,可有時我卻還要嫌棄;每次吃完飯,我都是碗筷一放就走人,只留媽媽一人辛苦地收拾着……無數個鏡頭在我眼前閃過,個個都像荊棘一樣刺痛着我的心。突然發現原來自己竟然是這麼自私,無盡的享受着媽媽給予的關愛,卻未曾想過如何去回報!

終於明白,我要快快長大,儘快懂事。我不能只是心安理得的享受了,媽媽也應該享受屬於她的幸福,我知道,我該做些什麼了。

窗外的月

亮透出了皎潔的光芒,靜靜地鋪灑在地面。樹影配合着蟲鳴隨風輕輕晃動,好美的景緻呀。我心中的想法更加堅定:媽媽,我將告別稚嫩,學會感恩

滿分作文 篇7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詩意很好理解,在春雨的滋潤下小草發芽,遠遠望去一片綠色;可當人們走近時,卻發現綠色淡了,甚至肉眼都看不到。從文學的角度評價,韓愈的詩句是美的;但我覺得,退之先生的這兩句詩用來概括生活中的某現象也是再恰當不過的。

人們都崇拜英雄,希望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刻,英雄能挺身而出。但失望的時候多,英雄似乎只出現在遙遠的地方。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的事蹟廣為流傳。在呼嘯的汽車衝向學生的一剎那,她用纖弱卻有力的身軀搭起一個安全的崗亭;“最美司機”吳斌的事蹟感動千家萬户,在鐵片擊中血肉之軀後的76秒,他以美到極致的動作完成了由兇險到平安的擺渡。人們仰望張麗莉,因為在這個“個人至上”的年代,她的奮臂揮手形象地詮釋了師德的最高境界;人們欽敬吳斌,因為在這個道德與責任日漸稀薄的年代,他忍痛減速泊車的`鏡頭是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的最好説明。“最美”二字,是對他們的最高獎賞,更是對無疆大愛徹底迴歸的呼喚。

有時人們也會生髮這樣的慨歎,為什麼英雄只在遠方?我的生活中何日英雄突現?心情可以理解,但認識不能説沒有偏差。很多人認為,只有作出做出驚天動地大事的人才是英雄,只有媒體鋪天蓋地宣傳的人才是英雄。用狹隘與拔高的標準衡量,真正稱得上英雄的屈指可數。實際上,“最美女教師”、“最美司機”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百姓。設問一下,如果張麗莉沒有遭遇車禍,如果吳斌沒有遭遇奪命的鐵片,這兩個人是不是可以稱為“英雄”?很難回答。我們的社會還沒有進步到,可以把一個不在“編制”內的教師,把一個平凡的司機和英雄聯繫在一起,哪怕你是一個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他是一個行車十年無事故的優秀員工。

羅曼·羅蘭説:“英雄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借用來評價張麗莉、吳斌很貼切。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張麗莉和吳斌,只是因為他們離我們太近,就如初春雨中的小草,被方方面面忽視了。英雄就在身邊,可我們卻一直在呼喚英雄,尋找英雄!多有意思的悖論!

“水到底是什麼東西?”小魚的發問是天真的,所以不可笑;“英雄在哪裏”,成人的發問是愚蠢的,當然就是可笑的,而且可笑之極。

滿分作文 篇8

落雨的屋檐,蓄滿夏日的鳥鳴,我看到了你。

你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泥濘中,看春泥啃進笨重的犁耙,你是億萬農民中的一份子,面朝黃土背朝天。那些充滿陽光與豐沛雨水的粟粒,那些在拔節生長的青青蕎麥,那些穿梭在農田溝壠的彳亍躬行,是你播種的希望,是你滄桑面孔中條條的溝壑,是你留下的記憶的年輪。

這世界需要你,你伏在長滿萬物的大地,耕耘着一片世外桃源,你收穫豐收的果實,金燦燦的穀穗映襯你的笑臉,我們得到的是果腹的糧食,你得到了喜悦與感謝。

城市的森林,銅牆鐵壁的生活中,我看到了你。

一雙雙勞動的手,為你彈出黏合平凡人生的哀樂,一曲城市交響樂可以讓你飽滿的靈魂延蕩之無窮。你是暴曬在烈日炎炎下的建設者,我看到你鋪砌的一磚一瓦。你的汗水浸漬出城市的宏偉藍圖,一顆心似乎要飛往天際。也許底層的工作讓你卑微,讓你逃避,也許你的心胸更大更寬,也許是我們的苛責與吝嗇,但城市的建設需要你,這世界需要你。

這世界需要你,你穿行在城市的森林,搭建了生活與發展的階梯,你的肩膀承擔着城市建設的重任。我們得到了這遮風擋雨的屋檐,你得到的是滿足和讚揚。

萬千平凡人生,你與我別無二致。我們都是耕耘在平凡崗位的人,擁有各自的悲喜交加,擁有各自喜怒哀樂,我們一同踏人時光悲憤的河流,看那些或喜或悲的心事泅你上岸。字句聯袂而起,人生筆耕不輟,你——平凡的你,添給這個世界的不僅是腳下的位置,還有人生縱橫的路。

無數相疊的路途織成世界的網,像一幅美麗的畫卷。這世界需要你,人生的大戲你亦有許多角色,對親人對朋友對師長對這個薪鮮的世界,你是獨一無二的一個,生活鋪給你一條交錯的路,生活築造給你一座繁華的城,生活交給你將人生穿針引線。

這世界需要你,不管是行在田疇的你,不管是敲出城市叮咚的你,也不管是平凡的……卑微而偉大的你我,都是綴縫世界的綿密針腳,都是落筆生花的筆觸,都是曲聲叮叮的音符,都是潑墨的綠蔭裏的點點光斑。你給予了世界生花的妙筆,你給予了世界油鹽醬醋的美好、自得與愜意。與他人的人生交織這世界,繪作一幅絢麗畫卷。

(山東考生)滿分剖析文章擷取了富有代表性的生活場景——農民在田間的辛勤勞作、農民在田間的巨大貢獻、人生大舞台的種種角色,用了總分式層進的結構,表達了主題。第一個場景是農業的角度來寫這世界需要地位“卑微”的農民,第二個場景是從城市的角度來寫這世界需要地位“卑微”的農民,第三個場景進而寫到,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大舞台不可或缺的角色,都是這世界需要的。這裏,文章用了“卑微而偉大”來修飾“你我”,意義重大,發人深思。

舊,是個哀傷的字。正如它的結構——一日被一牆阻隔,我的記憶被時光阻隔,它徒留下幻影,昔日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舊”於是危險,因為我無法判斷它是否真實。紀伯倫説:“詩人用雲霧塑成形象,他也是廢墟中捏弄殘灰的王。

”雲霧與殘灰,區別於何方?書與舊是同一的——書承載着舊的重量,舊編織了書的涵養。曾經聽人説起他最愛的書,我便在腦隙中搜尋我的最愛——是柏氏的《理想國》,還是尼采的《查氏如是説》?是託氏的《魔戒》,還是瘋叔叔的《麥田裏的守望者》?我費盡心機地拿它們來比較,落得一場空。用哪種度量衡評判?一千種眼光有一千種哈姆萊特,我不忍心為一枝獨秀的奇葩而放棄九百九十九朵“略遜”的花啊。

書於我是等價的,因我太貪婪,見不得一丁點兒損失。書都是舊的,而舊的東西都是要仰賴想象的,所以我愛書。書給我自由,使我不必拘束於現實的鐐銬而能夠帶着鐐銬起舞。在舊書中,我得以膜拜赫拉克利特雋永的殘篇,也得以為唐吉訶德的癲狂詠歎,也拋淚於百年前的瓦爾登湖畔,也為飢腸轆轆的佛羅多煮一鍋野菜。且不説物質與精神哪一個更值得珍藏,單就“存在了的必定有理”講,存在了千年或許甚至萬年的舊書也必定有不可被蔑視的軍功章啊。它也必定再次受命為人類在時光的疆場上衝鋒陷陣以求取榮耀。但舊書卻不是所謂“功利”的,如若非要“功利”,那麼書頂多只是個人精神的食糧。

畢竟書只是個人的事啊。“焚書坑儒”已讓國人痛恨了兩千年。不為人道的是,秦始皇帝既是焚書者又是作者兼出版商。他用火燒盡一個時代積累下來的精神,把多愁善感的儒生的想象空間變作蘸含着血淚的焦土。同時,他也用篆體寫下了他的書。後來,始皇帝將他的書出版在廣袤的時空裏。再後來,中華文明無奈地購買了這書——因貨架上只有它。中國一次次地修訂它,把它列為“華夏子孫必讀書目”之一了。

其實,國人斥責始皇帝只不過是這書的註腳罷了。有些書是註定要鑽進人的皮骨的,這些書不僅厚重,還散發着樟腦味兒。歷史就是這麼一本被揉掉了封皮的舊書。想必有人要宣稱“書是現實的摹本了”。現實與想象本就是撲朔迷離、難解難分的。誰能説清楚它們之間的關聯?我只知道哲學家還不清楚。然而為何非得把這二者割開?這豈不類似於挑撥同胞相殘?摹本論者大概起初就對舊書不懷好意吧。書是重要的,別輕易斷定它的本質,否則人會因此失去很多。

細細想來,生活與書其實異曲同工。生存着的人一邊撫摸着舊文字,一邊掂量如何填補後面的空白。這書日漸更新,也日漸泛黃。這就是生活啊,只不過書的主人與書的用途目前依然待定着……

滿分作文 篇9

這是一個關於生命的故事。

十一歲的小男孩馬杜勒是一個不幸的孩子,他得了一種怪病,不可以吸入灰塵,不能直接感受温暖的陽光,不能像我們一樣在户外自由地奔跑。他只能吸入透過紗布過濾的空氣,只能感受消過毒的陽光。只能與書為伴,不能與植物為友。

他的一生會一直這樣無趣下去嗎?

不。他的爸爸葛努安,在小杜勒11歲生日時,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他請來了畫家薩庫瑪,在牆壁上作畫。從此,牆上出現了一個奇妙的異想世界,這給男孩帶來了希望。他和畫家一起繪畫,畫家也時刻陪伴着他。直到他生命的最後歷程。他在牆上畫了一種草,在夜裏會發出光芒,所以叫它光草。孩子看着光草入睡醒來。這成為了他的精神支柱。隨着生命走到盡頭,牆上的繪畫也逐漸變化,從生機盎然的春天走到了萬物蕭條的秋天,再到寒冷肅殺的冬天。

孩子最終離開了人世,可是他畫的光草永遠點亮了讀者的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