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我愛作文500字合集7篇

來源:文萃谷 6.43K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愛作文500字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我愛作文500字合集7篇

我愛作文500字 篇1

詩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雖然它是文言文,但我在學的同時,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快樂。

詩詞主要分三個流派,它們分別是浪漫派、婉約派和豪放派。浪漫派的代表人物是李白、卓文君等,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蔡文姬、柳永、秦觀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則是曹植、蘇軾、辛棄疾、文天祥等。而在諸多詩詞名流中,我最喜歡的要數李白、卓文君、曹植、蘇軾和文天祥了。

曹植有一首著名的詩——《七步詩》。在《七步詩》中,曹植把自己比作豆莢,將兄長曹丕比作豆子,以此勸誡曹丕不要再同室操戈了。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慷慨激昂又帶有少許憂傷的.詩,更體現出了曹植不願手足相殘的內心世界。

卓文君在《白頭吟》中寫道: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這兩句詩充分表現了卓文君作為女子,敢愛敢恨、剛強不屈的鮮明性格特徵。

李白的《宣州謝眺樓別校尉叔雲》中有一句對仗無比的詩——“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你們説,如此對仗的詩,除“詩仙”外,又有誰能寫得出來呢?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是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詞。在中華民族的古代文學史上,恐怕只有蘇軾能堪稱“千古風流人物”吧。

《過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其中,“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兩句詩不僅揭示了南宋統治者的昏庸腐敗,更體現了詩人捨身取義的決心。

詩詞,是不朽的古典文學,它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淵源流長。它不僅讓我收穫到了不少快樂,還讓我獲得了更多知識,我真的很喜愛它,它值得我們去發揚光大。

我愛作文500字 篇2

我愛我班,因為這個班集體有和藹可親、盡心盡力培育我們的老師和勤學好問的同學們。

記得我剛轉學那天,同學們一下課就圍着我追問個不停。由於我內向,不敢和同學交往,總是一個人低頭不語,怕丟面子。很是孤單。終於有一天,下課時班長王晨陽來到我面前,見我悶悶不樂的樣子,問:“怎麼,不開心嗎?我們一起去玩吧!”以後王晨陽總找我玩,並把我介紹給其他同學,漸漸的我和同學們就熟悉起來,我也變得活潑開朗了,常與同學們一起嬉戲。好不快活。

我們班是一個愛書成風、勤學好問的班級。每天清晨,都會從教室裏傳來朗朗的讀書聲。這是同學們自覺讀書呢。在上下學的路上,你常常會看到一些孩子在車上還津津有味的'讀書呢。不用問,這一定是我的同學,難怪媽媽給我們班起了個“書呆子班”的綽號呢!每當同學們有了疑問,都會跑去問老師,如果老師不在,就去請教不説話的老師一一書本,不搞懂決不罷休。

老師們和藹可親。記得我剛轉來時,膽子小,上課不敢舉手,即使老師提問我,我也是結結巴巴不敢回答。後來褚老師就經常提問我,現在我不僅問答自如,而且還能自己主動舉手,還當上了班幹部,各科的成績也越來越出色,這裏面都浸透着褚老師的心血。數學老師講課繪聲繪色,受到了大家的喜愛。

我們班就是這樣一個同學們優秀,老師出色的大家庭。我為自己生活在這個集體而驕傲。我相信未來的三(一)班,一定是最棒的。

我愛作文500字 篇3

窗外下着濛濛的細雨,滴滴的小雨點,好像演奏着一支小舞曲,沙沙沙,沙沙沙,輕飄飄地落下,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迷倒。

濛濛細雨,好似一幅雨簾,罩着大地山川。彷彿成千上萬的“雨兵們”坐着“烏雲號”在天空中飄蕩,隨時會打開降落傘,徐徐落下。有的.雨兵們坐在“烏雲號”上休息待命。

小“雨兵們”多麼善良啊!“我要去澆菜地!”“我要去澆莊稼!”“我要去“他們紛紛落下,向人們需要的地方奔去。“呀!”一個小雨點喊道,“我要滴到老爺爺頭上了,怎麼辦,怎麼辦呀?”這時有一個小女孩跑了過來,為老爺爺遮雨,小雨點拍拍胸脯,呼了一口氣,這才放心呢。

微風拂過,雨簾斜了,像一根根細絲奔向草木、小苗。路上的行人都打着傘,小孩子們走在一起,聆聽着這場雨的聲音,欣賞着雨的美麗。過了一會兒,雨更大了,房頂上,街道上,雨點斜打在街面的積水上,激起朵朵水花。小河裏,馬路上,房頂上都起了一層白濛濛的雨霧,宛若飄渺的白紗,一陣風吹過來,那輕紗裊裊地飄來飄去,人間便成了仙境。

雨停了,路上的行人都把傘收起來了,“雨兵們”也駕着“烏雲號”離開了,世界突然平靜了,一切都變了,什麼都好像是新的,天是那麼透亮,水是那麼清澈,山是那麼明綠,彷彿又恢復到了世界初始的樣子。

我愛小雨兵,愛雨的聲音,愛宛若白紗的雨霧,陣陣細雨可真美啊!

我愛作文500字 篇4

風,是看不見的嗎?不,不是的。風是我們這世界上無處不在的。

風是細膩的。在春天裏,它讓春天的草木生枝發芽,它讓小草們細膩的探出頭來,讓竹筍破土而出……

風是微弱的,它在夏天微弱。它讓夏天的我們涼爽。讓動物們開心,它像温柔的母親,她對樹木招手,對花花草草撫摸,匯髮絲輕揚,如同翠綠的楊柳的細葉。

風是涼爽的,它在秋天涼爽,它踩着腳下的雲,輕盈盈,快騰騰,它走過田園。頃時,麥子慢慢變黃,像中了魔法一樣,它走過果園,果園中的果子,大顆大顆的成熟,蘋果紅燦燦的,李子黃澄澄的,杏兒也不服氣,一下子,變得燦爛無比,它走進了花園,走上了山??,樹木上的綠葉,漸漸紅了起來,落下來。像蝴蝶一樣,跳起了舞。山??上,滿山的菊花最多奪目:有紅的,白的,黃的……可美咧!它讓人涼爽舒服。

風是瘋狂的,在冬天時瘋狂。它狂暴,它咆哮,它如同狂暴的`雷,也如同咆哮的洪水,他變了,變得狂暴起來,它咆哮着,它走入花園,花園裏的花草樹木在努力的掙扎,讓人們走路非常困難,他暴躁如同父親的斥責。

風,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節氣下,會發生許多不大一樣的變化。比如春天,它細膩。夏天,它柔而微弱。秋天,它涼爽無比。冬天,它瘋狂咆哮。

風,是萬物之美,是萬物不可缺少的。它能讓人涼爽,讓人快樂,也能讓人冰冷,風,是看得見的,因為它撫摸着樹兒的頭,樹兒動了,花草搖了,它的美體現在植物身上,體現在動物身上。

我愛世間的風。

我愛作文500字 篇5

人人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而在我十二個春秋的生活中,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書了。

記不得從什麼時候開始,爸爸喜歡帶着我逛書店,在無形中,我漸漸迷上了趣味橫生的故事書。從那時候起,書便成為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我的興趣在於藏書,這些書有些是父母送給我的,有些是朋友送的,更多的是我自己買的。得到一本好書,我總有欣喜若狂的感覺。即使是看過一遍的書,我也會不惜花錢去買,對於我喜歡的書,總覺得有收藏價值。有一股想把它們永遠留在身邊的衝動。記得一個秋雨綿綿的日子,我聽説新奧書店新進了楊紅櫻阿姨的“淘氣包馬小跳系列”,聽了之後,我內心的書癮開始蠢蠢欲動。恨不得立刻就變成“飛毛腿”去把書買來。我愛書,尤其喜愛楊紅櫻的書,我讀過她的.很多書,但還有很多想買卻買不到的,現在新進了她的書,我能不急嗎?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推開門就跑向新奧書店,姐姐在身後叫我拿雨衣我都沒聽見。結果剛出門就後悔了,大雨無情地下着,絲毫不留餘地。為了儘快趕到書店,我也不顧不得回去拿雨衣,步行去了書店。回家時,我已被澆成了落湯雞,姐姐哭笑不得,我卻十分開心,因為我搶到了最後一本。

我的興趣更在於讀書。培根説:“讀書給人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每當放假回家時,我就捧起心愛的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我在書中認識了老舍,冰心、魯迅、巴金、琦君、史鐵生、蒙田,楊紅櫻、鄭淵潔……在為作者高超的寫技所折服時,又為心靈拓展了一片天地。書能增長人的見聞,改變人的氣質。

我愛作文500字 篇6

我的雖然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熱鬧繁華的街道,但是,我們有淳樸的農民,大片的瓜地和土地,清新的空氣,寬闊的道路,人們心曠神怡的心情。

春天,樹木發芽、小草、野花都從土地裏探出頭來,第一場春雨過後,嫩綠色的小草變成了深綠色,嬌嫩的野花也變得粗糙了。柳樹也長出了嫩芽,它樹杆筆直,樹皮粗糙,但枝條一順下垂,枝條上綴滿了綠色的葉子,一片片葉子像起伏的扁舟,一陣微風吹過,枝條輕輕擺動,一片片葉子在枝頭輕舞,像一葉葉扁舟在盪漾,人們在田地裏種下希望,在秋天收穫果實。

夏天,樹木密得像一片綠色的汪洋大海。西瓜、水稻、玉米等夏季的莊稼在農民伯伯辛苦、細心的澆灌下爭相生長,一片綠色大海。慢慢地西瓜熟了,西瓜又大又圓,像一隻大皮球,它表皮顏色綠綠的,還帶有黑色花紋,猶如穿上了一件花外衣,成熟之後的西瓜大小、形狀各不相同,有橢圓形、橄欖形、球形和圓形,而且大小不一,大如籃球,小如皮球。

秋天,到處都一片金黃,小草慢慢地枯黃了,就像一片稻海。野花也鑽回了土地媽媽的懷抱,枯黃的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銀杏樹的葉子由綠變為金黃,在樹上持續一定時間才脱落,柳樹雖然是落葉類植物,但葉片在秋天還照樣翠綠。

冬天,下起了雪,花草樹木都披上了一件雪白的'大衣。動物們也回到家中舒舒服服的過冬了。小朋友們不但不怕冷,反而被凍得更加來勁,大家在冰上玩得更加開心。

家鄉給了我童年許多快樂,給我留了許多深刻的印象。家鄉的美景多麼美好。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我在轉學來到佳木斯就再也沒有回到過家鄉。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再回到家鄉。我愛我的家鄉—東風村。

我愛作文500字 篇7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其文明的底藴源遠流長。我的家鄉潮州便是這樣一座古城,閃耀着文化之光。

潮州著民的古風景區莫過於四大古橋之一——湘子橋。它坐落於碧水之上,連接了韓江兩畔,是當時的經濟紐帶,使經濟發展迅速。湘子橋的美麗之處;神祕之處在於它獨特的構造和悠久的文化,讓現今的人們也無不驚歎古人那奇特構思的工匠精神。

湘子橋不同於古人建造的其他石橋,它既不是拱橋也不是互承結構的橋樑,而是石橋與浮橋的完美融合,有誰觀賞後不被她那美麗的面容所傾慕呢?它是由一座座石亭相連,左右對稱,在江心處採用浮橋連接。清晨在江畔上漫步,聽着江中翻騰的江水之咆哮,遙望着迷霧籠罩的湘子橋,一種人工建築之美,一種巧奪天工的美與濃霧的'渾然天成深入人心,使人心中莫名產生出前往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當人踏上古橋,你會發現一座座石亭中都雕刻着許許多多的圖案,栩栩如生、豐富多彩。走到湘子橋中心部分是由一條條紅木船連接的浮橋。一腳踩上浮橋,迎着清爽的江風,聽着韓江的歌唱,腳下的浮橋卻平穩得如履平地。走完湘子橋,腳踏着土地時,你已為她深厚、燦爛的底藴所傾倒,被她古老悠久的文明所吸引。文明的魅力的漣漪將久久地盪漾在你的腦海中,使你產生一種流連忘返、難分難捨之情。

悠久的文明之所以使我熱愛,是因為其中的智慧與魅力讓人烙印在記憶深處,不可磨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