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古詩文作文9篇

來源:文萃谷 1.94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生於唐代以前並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文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古詩文作文9篇

古詩文作文 篇1

還在上幼兒園大班的我,有一天看到《中國詩詞大會》的節目,雖然當時聽不懂詩詞,但我竟然也深深地沉浸其中。尤其是選手們進入到“飛花令”階段,我竟然能緊張到出汗。我最喜歡的選手年僅16歲的武亦姝最終獲得了第二季的冠軍。聽媽媽説她去年以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真是實至名歸的才女啊!

《中國詩詞大會》在我心中播下了古典詩詞美好的種子。隨着上了國小,語文書及《唐詩三百首》中越來越多的古詩詞讓人沉迷其中。我也像武亦姝一樣把李白、蘇軾作為了自己的偶像。喜歡“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氣勢恢宏;也喜歡“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不羈狂傲;喜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的千古絕句,也喜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大氣磅礴;喜歡“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狂放;更喜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

弔古懷今、自然山水、傷情別離,古典詩詞的美超越了時空的限制,哪怕身在今天的我們,時隔千年,依舊能深切感受到古人抒發的情感,勾起每個人心裏的無限詩意。身處繁華喧囂,父母經常教育我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少一份貪婪,多一份正直,“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古詩詞中藴含了無數做人的道理,需要細細品讀,這大概就是古詩詞的魅力吧!“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徜徉在古詩詞的海洋中,我要一步一步的積累,期待在某一天我也能吟詩作賦,寫出婉轉悠揚、抑揚頓挫的如歌詩詞

古詩文作文 篇2

昨天的古詩文比賽讓我至今難忘,回想前幾天,都把我們累得不輕,但是我們能上台表演,我感到很高興。

我們入場了,看見人山人海,擁擁擠擠,啦啦隊到處都是。人們有的喊加油,有的正在拍手鼓掌,我看着這一切,心情很緊張。因為我看到別的班表演得都很精彩,心理壓力挺大。

先説二班的吧,他們由魏新然指揮,唱得很好。輪到我們了,我的心怦怦地跳着上了台,我大聲唱《春曉》,台下的人都在議論,我聽着像是在誇我們,但情況並不妙,唱到半截,我們忘了再唱一遍,我們唱亂了,但我們又很快平靜下來,到了最後,老師帶我們把剛忘了的一遍補上,但還是輸給了二班。

雖然我們輸了,但我們還是很高興。

古詩文作文 篇3

古人常説,“腹有詩書氣自華”。古典詩文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藴和情感資源.妙用古詩文可以激活語言表達.彰顯文章底藴.使文章散發出濃濃的書卷氣和文化氣。這無疑是大學聯考作文“出彩”、“創新”的一條有效便捷的途徑。那麼,怎樣借用古詩文來為你的大學聯考作文增輝添色呢?

一、妙引古詩文名句出彩

這是大學聯考作文中最常見的方式.可將引用分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1.局部引用

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詩文名句.如文章的標題、題記、首段和末尾等。這些地方所處的位置比較突出、醒目,容易引發讀者的關注.給他們留下較好的印象。

在文章標題處引用古詩文名句.能讓題目顯得典雅藴藉,富有文學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讀之功。如20xx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風雨任平生》,引用蘇軾《定風波》語句,作為題目,既緊扣所選的歷史人物。貼切凝練.又昭示文章題旨,寫出了蘇軾的豁達與超脱。可謂“一石雙鳥”。

在文章開頭嵌入詩詞佳句.以此領起全篇.則能夠使語言顯得凝練精闢.更能讓閲卷者立刻“窺”到作者的文化積澱和人文素養,給他們留下較佳的第一印象。如20xx年陝西考生的《尋找快樂,精彩人生》的開頭:

“漫步於秋日落葉徐徐的小徑上。不禁吟了一句:‘無邊落葉蕭蕭下,不盡愁緒滾滾來’。慨歎落葉的悲哀與不幸。其實,落葉的生命或許就是這樣,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繽紛。換個思維方式.龔自珍曾説過‘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嘛!我們應該欣喜,享受落英繽紛的秋景。”

這個開頭由情景人手.化用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自然引出對落葉的聯想,然後再引用龔自珍的名句.恰當地詮釋了“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這一哲理話題的內涵。這樣處理,使文章在開頭便顯得意藴深刻.詩意靈動.從而避免了“開門見山”式説理

可能會有的乾巴枯燥。

在文章收尾處引用古典詩文.則具有畫龍點睛之效,能夠啟人心智、昇華主題.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令讀者掩卷沉思,回味無窮。如20xx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結尾: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流年似水,時光如電地過去.也許,只有歷史才能讓‘無字碑頭鐫字滿’,也許也只有歷史.才能最好地詮釋曾國藩在天京城破黃袍欲加身之時寫盡生平心境的一句話: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三處引用貼切自然不顯斧鑿.使文章文采飛揚.情理交輝,意藴深遠,辯證而深刻地評價了曾國藩這一歷史人物.實在是一記漂亮有力的“豹尾”。

2.全篇引用

既指整段之內大量引用.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由於古典詩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積澱,大量、多處的引用,將能大大提升文章的文化品質和審美趣味.充實文章的底藴。整段引用的如20xx年大學聯考優秀作文《寂寞的意韻》:

“寂寞是什麼?曾幾何時。有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也許,寂寞便是皓月當空.好風如水,萬籟俱寂時形影相弔的那種感覺吧!曾幾何時.有李後主感慨‘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也許,寂寞正是深宮大院.國愁家愁人也愁的情絲糾纏吧!曾幾何時.有陳子昂感歎‘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也許,寂寞就是芳草依舊,天涯依舊,物是人非的空虛心境吧!於是.我問月亮.廣寒宮的'嫦娥告訴我。寂寞是‘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麼?我無法回答。”

一段之內五處引用詩詞名句.以此作為文章情感和義理的載體.讓“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既為文章增添了亮麗的色彩,也增強了論證的説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藴厚實.充滿典雅藴藉的詩意和豐富的人文氣息。

而全篇引用的。20xx四川省大學聯考優秀作文《只緣身在此山中》則可稱得上是典範之作了。該文以蘇軾名句作為標題.非常恰切地暗釦作文話題“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緊接着引用崔護的詩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自然引出對“情感與認知”關係的認識,確立文章主旨:然後緊承首段。

引用了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杜牧的《赤壁》,從幾個角度來進一步闡述主旨,形象生動而不乏理性:末尾再以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收結全文。綜觀全文.恰到好處的引用、嵌入古典詩詞。使哲理思考和情感抒發傳達得深刻而有底藴.讓文章擁有了較高的文化品位。

二、巧套古詩文結構出彩

古人寫詩做文都很講究章法。每一首(篇)詩文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結構與寫作脈絡.再加上古詩文本身言簡意豐、音韻和諧,套用古詩文來鋪設文章的行文結構.不僅能使文章層次分明、結構清晰,而且更能給人以典雅優美的感覺,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打動讀者。這一點。20xx年湖南大學聯考優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做出了很好的示範。這篇作文直接套用白詩的結構形式,將《琵琶行》一詩中有關音樂描寫的詩句,直接抽取出來、編織出全文的行文結構:“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間關鶯語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座中泣下誰最多。掌上明珠雙眸濕(原詩為‘江州司馬青衫濕’)”。這些詩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連詩歌內容、編織抒情脈絡的關鍵詩句.被引用為文章行文轉換的語言標誌.不僅巧妙地串起從小到大父母對“我”的關愛與教育的一些生活細節.而且使文章的行文結構放得開又收得攏.讀來自有別樣的韻味。

三、模仿古詩文語言出彩

語言是文章的第一關口.大學聯考作文的語言除了要能夠根據文章需要儘可能得體準確之外.還應該儘量地體現出個性的色彩。如果你的文言功底比較紮實的話.不妨模仿古典詩文的語言.用文言的筆法來表達現代的感悟.這無疑也是大學聯考作文“出彩”的一記妙招.歷年大學聯考作文中都有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20xx年南京考生的《赤兔之死》,20xx年江蘇考生的《諫屈原書》,20xx年四川考生的《愚者傳》和北京考生的《轉折》等。

這些大學聯考優秀作文在古典詩文語言的借鑑上.顯示出了作者個性的寫作才華和較為深厚的古文修養.以及較好的駕御語言的功力。當然,文言文畢竟是舊時代的產物,這種語言表達方式本身未必值得提倡和鼓勵.本節內容只是為考生提供一種參考。要知道.這些優秀作文的成功靠得是“故事新奇”、“立意高遠”、“語言老到”、“內容充實”,這些才是它們獲得成功的關鍵.而非僅僅是淺易的文言。

四、改寫古詩文內容出彩

好的古典詩文都是富於啟示性的.言簡而意豐。能夠通過鮮明的形象和富有張力的表達喚起讀者無盡的聯想和想象。通過對古詩文的改寫.來傳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悟。也能讓自己的大學聯考作文呈現出迷人的色彩.平添些許的詩意。當然。改寫不是對古詩文的純機械翻譯。而是對古詩文的一種再創作、再提高和個性化鑑賞。20xx年江蘇考生的《東坡的選擇》就是採用這種寫法獲得成功的。這篇大學聯考作文化用蘇軾《前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意境.將蘇軾一生的遭遇聚焦於一個感傷而又曠達的赤壁之夜.寫出了蘇軾的“心靈的選擇”.既攝取了原作的神韻.又出之以新的情調。

改寫可以是化用意境.再現古詩文的情景.也可以從古典名篇中尋找“空隙”,對內容加以創造性的改造.例如20xx年江蘇考生的《(孔雀東南飛)新傳》“活用”古典文學資源,根據話題“山的沉穩,水的靈動”對《孔雀東南飛》大膽改造而成的“故事新編”,在生動而頗具情韻的敍事中.講述了劉蘭芝和焦仲卿的“中國式離婚”.體現出了考生獨到的創新精神,和對現實生活的關注與洞察。

實際上。以上四法並非是截然分開的.而妙用古詩文“出彩”的方法也不止是這四種。在備考階段。如果能將古詩文的備考和作文備考結合起來.注重積累並將之內化為自己的積澱.也許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寫出一篇“出彩”的大學聯考作文來。

古詩文作文 篇4

我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人誦雅號“詩仙”。“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世人都知道我是浪漫主義的代表,卻很少去關心我也有凡情愫。

一個涼爽的夜晚,我一個人坐在院中的井欄邊舉杯飲酒,不知過了多久,忽的發現地上泛起了一輪皓月猶如玉盤。哦,此刻家人們在做什麼呢?他們一切可好嗎?這樣美麗的月夜,他們也在賞月嗎?抑制不住我內心一種強烈的思念,我隨口吟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又縫一個佈滿繁星的夜晚,我在外面散步時,正聽到一陣悠揚的笛聲,那聲響隨着微微春風飄揚,傳遍了整個洛陽。對遠方家鄉的思念再次湧上心頭,使我徹夜未眠。

前些日子,一個叫“汪倫”的人給我來了一封信。信中説請我去賞十里桃花,品萬家酒店。這可真是個貼心的人啊,我趕緊收拾行裝去會會他。

一陣寒暄過後,我就趕緊催促:“咱們抓緊去喝酒賞花吧!”他倒是也很率性,先帶我去了十里外的桃花潭觀景,又陪我在一個姓“萬”的酒家買酒,我也是呵呵了。不過他的一番誠意,的確真的;他的學識、才情也值得稱讚。

不覺中幾天過去了,我登船即將離去。忽然聽到岸上傳來踏歌的聲音,這步子的節拍、這悠揚的歌聲、這潺潺溪水聲交織在一起,是那樣美妙。我頓感他與我情誼的深厚,我與他真可謂“知音難覓”。於是,我朗聲和詩一首以作答謝: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是啊,人生是一道風景,快樂是一種心境!親人、朋友,這些人的陪伴,是我們人生道路上最美好的珍藏。

古詩文作文 篇5

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文明是中華之瑰寶,世界之奇葩。而意藴深厚的古詩文便是其最閃耀的明珠,最絢麗的花瓣。

面對工業化的發展,信息化的普及,傳統文化向全體中華兒女發出求救的呼喊。作為中華文明傳承的載體,漢字已漸漸沒了手寫的影子,央視曾做過一個有趣但又令人十分悲傷的調查,記者走在街頭,隨便向身邊路人請教有些字如何寫,可除了學生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提筆忘字的狀態。面對這樣的教訓,我們決不能讓古詩文重蹈覆轍。

俗話説: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作為中國的明天、祖國的棟樑,擔起傳承古詩文的任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盡忠報國的赤誠。

隨大流、報興趣班等各種強迫症般的手段並不是古詩文的正確打開方式,但卻極有可能引發其自毀程序,使其像許多古文明一樣隕落。通過《中國詩詞大會》等電視節目的熱播,為我們學習古詩文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教育要從小抓起,花朵要從播種做起。

作為學生,汲取知識最完美的地方便是校園。通過老師的教學,與同學的討論,自己的理解。既學習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又活躍了自己的思維方式,更領略了傳統文化冰山一角的壯觀。從先秦的孔孟諸子到清朝的納蘭性德,一個個熟悉的不熟悉的名字,真是“各領風騷數百年”。因為他們的傳承才有了傳統文化的今天。

孔孟的仁孝、屈原的愛國、李白的豪爽、杜甫的憂思、陶淵明的豁達,這都是正確打開中華古詩文的方式。我們學習的並不只是學習文章的詞句,更重要的是作者通過文章所表達出來的精神力量。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在做法上卻不敢苟同。學知識是學做人,知識並不能幫每個人都功成名就,但每個人都要學做人、做好人。人的一生很短暫,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了,若是能夠學會做人,至少可以稱得上是社會大學合格的畢業生。

用古詩文培養祖國花朵,讓祖國花朵弘揚古詩文。

古詩文作文 篇6

我很不喜歡古詩文,什麼雎鳩呀,荇菜呀,我根本搞不懂在寫什麼。這還不算什麼,更惱人的是那些長篇的古詩,不知道那些作者幹嘛要把那麼多深奧的文字湊在一起,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文學才華嗎?更搞不懂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肯定他們的成就。寫一些我們看不懂的文章有能算什麼水平高呢?不過這是以前的事,如今的我對於古詩文可是情有獨鍾。這還得從一件小時説起……

那一次,我家來了許多客人,大家圍在一起看電視。電視里正在放一則廣告。是什麼廣告我忘了,只記得有一句廣告詞:明月幾時有……這首詩我可是背的滾瓜爛熟的。二年級時,老師讓我們背這首詩,我雖極不喜歡,可我是“乖學生”,哪敢違抗老師的命令?我可是花了比背課文多五倍的時間,把它死記了下來。如今看着電視,心情輕鬆,一時興起,我竟把整首詩脱口背了下來。那天客人特多,他們對我目瞪口呆,紛紛誇讚:“婷婷可真聰明,這麼小就能背誦這麼長的古詩!”那些與我年紀相仿的小客人更是向我投來驚羨的目光。媽媽樂開了花,而我更是嚐到了前所未有的榮光。一時之間,我發現原來古詩竟是這麼有魅力!

打那以後,我對古詩文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只要一有空,我就會去讀背古詩文。一旦遇到不懂的,我會先背出,然後有機會查資料。背的多了,寫作文時,我就會不由自主的把它引用到文章中。每每這時,我的作文都會得到老師的好評,並在班上朗讀,誇我把古詩句引用借鑑得十分巧妙。這一次又一次的表揚使我嚐到了更大的甜頭,我更喜歡讀古詩文了!

古詩文能讓我知識更充實,語言更豐富,我愛古詩文!

古詩文作文 篇7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自從我認識了《中華經典誦讀》後,就像推開了一扇神奇的大門,讓我穿越在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燦爛文化之中,盡情地去領略那些文人墨客們帶給我的種種意境和美景。並被那豐富的文化底藴所影響想着。

當我激情高昂地讀着《訴衷情》時,彷彿感受到了作者那滿腔的愛國熱情;當我委婉低吟《詠懷詩》時,總被那濃濃的憂鬱和悲傷所包圍着。而《望月懷遠》雖然語言樸素,卻讓我看到了張九齡那寄託深遠的人生慷慨……

你更讓我徜徉在詩情畫意的情境中。每次朗朗誦讀時,猶如身臨其境般奇妙。看——剛從那“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籬笆旁走過,又來到了秋日傍晚雨後的山林中,來感受那“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靜美景。既從“故燒高燭照紅粧”的美麗中感覺到了詩人愉悦的心情;也從“壁破風生屋,樑頹月墜牀”中看到了當時農村破落的淒涼景象……

我從你那裏不但懂得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警言,還知道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真理,更從“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中找到了學習的方法。你讓我提高了閲讀理解和寫作的能力,更讓我體會到了中華經典文化的情趣和神韻。你成了我的良師益友。

古詩文作文 篇8

你是一位輕柔的女子,為我掬起一杯清泉;你是一個遒勁的漢子,為我撐起一片知識的晴空。你是智者,是朋友,幫助了我很多,教會了我很多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蘇軾,你是我的朋友。你苦惱,宮廷裏那些卑鄙的小人緊握皇權;你愁苦,“烏台詩案”的錯亂讓你遭受貶官,可是你並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是更堅強,更勇敢,你“左牽黃,右擎蒼”的志氣使你變成了浴火重飛的鳳凰,你身上的熊熊火焰,使你熠熠生輝,使我們為之敬仰。

“酒入豪腸,七分醉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繡成了劍氣,秀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白,你是我的朋友,你快樂,遊走在山水之間越發的精神;你興奮,把酒言歡舉杯對月越發的豪邁,朝廷的腐敗,你不在意,依舊逍遙的過着自己的人生。“力士脱靴,貴妃研磨”,你越發的高貴。不知不覺中,你的豪氣,你所追求的生活使我們為之嚮往。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你是我的朋友,你幸福,你與趙明誠一起騎馬奔馳在草原之上;你美麗,你那清瘦的臉龐讓世人所鍾愛。可是後來,你的丈夫走了,你的心醉了,有了“人比黃花瘦”的憂愁!你日日夜夜思念着你的丈夫,也越來越消瘦了,不知何時,你的憂愁讓我們為之心醉,讓我們為之同情。

殊不知,我早已愛上了古詩文中的人物,早早的愛上了古詩文。

“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我們還是一樣,一樣的素不相識。十年之後,我認識了你,你屬於了我,我們是朋友,從此我愛上了你。”

古詩文,你將伴我走過一生一世!

古詩文作文 篇9

説到古詩,我們大家都不陌生,可是,大家在背古詩的時候有什麼趣事是嗎?我就有一件,讓我給大家講講吧:

有一次在我背古詩的時候,開始我並不理解它的意思死記硬背,把長歌行中的最後一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背成了七步詩中的最後一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結果,媽媽聽完後就笑着説道:長歌行的最後一句,不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嗎?你怎麼給背成了,本自同根生同,相煎何太急呢?背古詩,你不能只是死記硬背,而是要理解他的意思才行。就這樣聽完媽的指點後,就我查了這兩首詩的譯文,長歌行的最後一句,年少時候不知努力向上,等到老了,只能低頭歎息空悲傷。而七步詩的最後一句講的是,我倆本是同根生,你為何煎熬的這麼急?查完兩首詩的譯文,很快就把這首詩背了下來。並在以後背詩都不會再錯,而且還很快就能背下來。

你覺得這個辦法好不好呢?如果你覺得好的話,就跟我一起按這樣行動起來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