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別人讓出一條道會考作文

來源:文萃谷 3.05W

會考真題

為別人讓出一條道會考作文

五、寫作能力考查(共60分)

有一次,在貴陽市中心城區的一條大街上,所有行人車輛都停下讓出一條道來,本來人滿為患的大街顯得寬敞起來,只有站崗的警察。過了一會,一隊警察保護着一輛班車飛馳而過,裏面坐着好多人,這是些什麼人呢,這樣大的陣勢?

車裏那麼多人中,一定有人急需趕路,或許是產婦、或許是急症病人,或許是趕考的學生,或許是去救災搶險的工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很多的事需要讓出一條道。讓出一條道,是一種關愛、一種氣量、一種智慧……

27.請你以“為 讓出一條道”為題,寫一篇600—650字的文章。

名師解讀

【命題解碼】

貴陽市今年的作文題同樣是“材料+導語+半命題+要求”的形式。

材料有利於激發學生對社會的關注,激發考生髮散思維,提高他們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能以及對是非曲折的判斷能力。

材料只是一個由頭,現實中,有很多的人和事需要讓出一條道。讓出一條道,是一種關愛、一種氣量、一種智慧……

“導語”是引導考生寫作的方向,以傳播社會生活的正能量,有利於考查考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思辨能力和駕馭語言的能力。

文題的意思是“(誰)為誰讓出一條道”。第二個“誰”是要求補充的`內容,第一個“誰”是讓道的人。這兩個“誰”都是重要的寫作對象。

“讓道”即“讓開道路,以免阻擋別人”;也有“行個方便,給人以出路”的意思。這兩方面都是可選擇的角度。第一方面直觀,容易切題;第二方面抽象,容易偏題。

本文寫作的主題由補充的內容決定。為弱小者讓道是關愛、是美德;為對手讓道是寬容,是氣度;因某種權益讓道是智慧,是韜略……

題目補充的內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題目中隱含了讓道的人,這個人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是別的人和事物。讓道的和被讓道的是相互映襯的關係,缺一不可。

如寫別人為你讓道,你為別人讓道,可從生活中選取素材,寫出真情實感;寫小生命為你讓道,你為小生命讓道,可從自然界中選取素材,抒寫靈性之美;寫集體為個人讓道,集體為集體讓道,可從時鮮新聞、時代新人中選取素材,弘揚集體的大氣、胸懷和智慧。

  【審題誤區】

  誤區一:“讓道”即“讓開道路,以免阻擋別人”;也有“行個方便,給人以出路”的意思。一部分考生只侷限於具體的“讓開道路,以免阻擋別人”,卻忽視了抽象的“行個方便,給人以出路”的深層思考。

 誤區二:部分考生對材料進行續寫、改寫或擴寫,忽略了導語“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很多的事需要讓出一條道”的指向,不知道要通過發散思維,類比想象,去挖掘材料的深層含義,從生活中選擇與材料含義類似的素材進行寫作。

滿分範文

為別人讓出一條道

在高速的現代生活中,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道德觀念淡薄的社會裏,為別人讓道的景觀出現在貴陽市中心城區大街上,確實讓人感動,值得稱讚。

為別人讓道1分鐘,看似小事,卻是幫助別人,振救生命的大事。此道為生命之道也!

或許是大學聯考學子因故遲到,匆匆忙忙奔向考場,需要為他讓一條道,許多司機就是這樣做的;或許是婦女和兒童面臨死亡,趕往醫院,需要為生命讓出一條道,許多市民就是這樣做的;或許是在困境與挑戰面前,需要為兒女的平安與幸福讓出一條道,天底下的父母就是這樣做的。

可是,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在別人生死攸關的時候,也不後退一步,甚至爭先恐後,大打出手。

網傳北京消防車趕赴救火途中,不僅未獲社會車輛讓行,反遭併線超車。這一事件,刺痛了許多網民的眼睛。與“德國車為消防車讓道”對比,讓更多的網民感到傷心。

又消息報道,息烽兩司機為搶道併線火拼,車毀人亡,後悔莫及。

我們的心為什麼那麼硬,那麼急,一刻也不肯放鬆呢?難道不那樣搶就不能生存了嗎?

放鬆下來吧,我的朋友,輕拂的那片秋葉,等待傾聽你的花樣年華;院落裏的藤蘿,期盼着你笑盈盈地回家。大自然的美麗,在於分享與謙讓。心美,自然就美。

蘇東坡所言:“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所共適。”讓我們停下來,共同領略造物主奉獻出來快樂吧,何別爭先恐後,互不相讓呢?

一個人的快樂,取決於他計較的少。其實,少是另一種獲得。而不是他擁有的多,多是另一種失去。為別人讓出一條道,或許,你得到的會是一片天。

貴陽市大街上的讓車景觀,將留在我們心中,啟發我們慢慢地思考。朋友,難道你不覺得應該靜下心來,探究裏面的學問嗎?

解讀得分點:

這是一篇正反論證,立意高遠的議論文。文中緊扣材料,首先舉例詮釋了“為別人道1分鐘,看似小事,卻是幫助別人,振救生命的大事”的觀點。接着例舉“北京消防車遭併線超車”,“息烽兩司機為搶道併線火拼”的嚴重後果,從反面論證“為別人讓出一條道”的深遠意義。文章在披露“併線超車”“搶道車毀人亡”的社會現實之後,為違規的朋友讓出一條道,用大量的文字進行疏導。先用“秋葉的等待”,“藤蘿的期盼”設置情景,曉之以理,詮釋了“心美,自然就美”的道理,曉之以理;再用蘇東坡所言,闡述“一個人的快樂,取決於他計較的少”,動之以情,勸誡人們去靜心探究“讓車景觀”的學問,其警策之力,不可估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