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通用18篇)

來源:文萃谷 2.19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通用1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通用18篇)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到了。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牀了,我打開房門發現媽媽和奶奶都在包粽子呢!

我開心地走過去,問道:“奶奶我能包粽子嗎?”奶奶一如往常慈祥地説:“可以,來試一試吧!”我擼起袖子,先拿一片粽葉,再挖兩勺米放在粽葉上,接着用筷子夾一塊又細又長並且肥瘦相間的臘肉放在米上面。哈哈,這樣一看,這臘肉就像是剛出生的小嬰兒,那糯米啊彷彿是張軟乎乎的公主牀呢!“小寶寶彆着急,姐姐給你蓋上白花花的棉被。”於是我用勺子挖一勺米把臘肉給蓋住。最後用三根又細又細的長的繩子把粽子捆起來,哈哈!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這一會兒的工夫,我和奶奶就包了這麼多的粽子,一大盆誘人的粽子擺在眼前,真讓人垂涎欲滴。“一、二、三......”我數了數,我一共包了十三個粽子呢!太有成就感了!

奶奶馬不停蹄去煮粽子了,我等了好久,圍在廚房團團轉,終於聽到奶奶叫道:“吃粽子了!”我趕緊跑過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呀!這是我自己包的粽子,我聞了聞,好香呀!令我直流口水。我咬了一口,香甜軟糯的糯米,肥瘦相間的臘肉,這簡直是人間美味!好好吃!我也不顧形象了,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心想:我下次還要包粽子!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屈原詩人,不僅意義重大,而且還能吃上如此美味的粽子。我愛端午!希望這樣的傳統節日可以永遠流傳下去。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2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熱鬧的春節,追悼親人的清明節,紀念愛國詩人的端午節,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在這些節日當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

在農曆五月七年級,大人們都會先在門楣上掛艾葉、昌蒲,這些可以驅趕蚊蟲,而且還要喝雄黃酒,防病防災,大人們還會去採摘粽葉洗、浸,還要浸糯米,糯米里面可以加紅豆、肉、花生等食物。

接着是包粽子,在我們家裏,奶奶包粽子包得最好。奶奶包粽子的時候,我問奶奶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奶奶説:“在公元前278年,楚秦爭奪霸權,楚國的楚懷王昏庸無能。屈原建議他富國強軍,舉賢授能,而楚懷王卻聽信小人讒言,把屈原削職流放,屈原在京都聽有人説秦國把楚國攻破了,屈原聽自己的國家被別的國家佔領,悲痛萬分,他就抱着一塊石頭投江自盡了。人們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自盡後,就把葉子包着糯米投到江裏去,讓那些魚蝦吃飽,不要咬屈原的屍體,這就是為什麼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人們要吃粽子的原因了。”奶奶説完,我恍然大悟。

粽子包好了,煮粽子也是門絕活,鍋裏放入蒜瓣等作料,吃粽子的時候還要醮白糖,這樣才不容易壞肚子。

吃飽喝足,我們一起去看賽龍舟。賽龍舟同樣是端午節的一個重要傳統習俗,賽龍舟主要是為了驅趕水中邪靈,讓屈原的靈魂歸到故里。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是個盛大的節日,在端午節裏,我們大家都開開心心,天空瀰漫着歡笑聲。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3

每當我看見粽子,就會想起那個難忘的端午節。

每每想起在去年那個晚上,我激動地睡不着覺。我對姥姥説:“姥姥我想吃粽子了。”可姥姥説:“現在是晚上12:00啊,我現在沒有食材做不了啊!”我説:“姥姥我想了個好辦法咱們拿粘土做吧,”姥姥説:“好呀!”於是我們倆拿出來五彩繽紛的粘土,説完我們就開始了,姥姥先把白色的粘土揉成一個小三角形,再把綠色的粘土揉成葉子型,把它裹在上面,我和姥姥為了小粽子可愛,然後又在他的身上安了兩隻小眼睛和一隻小嘴巴,那櫻桃般可愛的小嘴巴,好像正衝着我和姥姥微笑呢。有的像鈴鐺、有的像小湯圓、有的還像小餃子、有的像小兔子、每一個都是那麼的精緻可愛。我們倆個做的特別特別的開心,夜晚的窗外一直迴盪着我們歡聲笑語。”那天晚上我們玩到星星都睡着了,才想起了睏意。

第二天,天剛濛濛頭,天邊露出魚肚白了,我從牀上跳起來,拿着昨晚和姥姥一起做的粽子給大家看,大家都説好看、漂亮,只聽姥姥大聲説粽子好啦,馬上吃粽子啦!我開心的像兔子一樣歡快地跑到姥姥的跟前,姥姥打開鍋蓋,我一看見粽子,哇塞!太香了,就在這時滿屋飄香着粽子香甜的味道,誰聞見誰流口水。

粽子因為開花而開心,樹因為長出了小葉子而開心,而我因為有個愛我的姥姥,愛我的家人而開心。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4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聖的節日。説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説起。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裏面放各種配料,接着用線捆紮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着粽子香時就可以吃了。吃粽子時,要先將線解開,剝開粽子葉,裏面藏着紅紅的粽肉,升騰熱氣,散發着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着,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着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味道棒極了。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悦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着正宗的家鄉粽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別有一番滋味。

一是吃粽子。粽子實際上頭天晚上就做好了。家鄉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鄉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數用葦子葉做,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還用竹筒做,我們家鄉除用葦子葉外,還用類似薄羅葉那樣的粽子葉做,且兩個粽子對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見。家鄉農村人過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沒説紀念什麼,只是學校的老師説是紀念屈原投汨羅江,更沒人去考證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勸諫,還是和楚懷王的後宮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襖扔”,那時人窮,沒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單衣和棉襖兩者之間選擇。就是説,過了端午節,就可完全脱掉棉襖了。

三是扎五絲。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絲線擰成一股細繩,捆在手脖、腳脖上,據説可以辟邪保平安;剛紮上的時候,色彩很鮮豔。時間一長,被水濕了,掉了顏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鮮了。五絲不能隨意剪掉,必須等到下雨,剪掉後扔到水裏,據説可以變成彩色的小蛇。

端午節這天,太陽還沒出來,一家人就要上山拔一些艾迴來,用艾葉水洗臉,傳説這樣能驅蚊蟲。洗完臉後就開始吃粽子,粽子是用糯米,紅棗,紅豆包成的,特別好吃,吃上一個還想再吃一個;還有把蛋黃煮灰了的雞蛋。吃完飯太陽露出半個腦袋,一家人還要弄些柳條回來,再用彩色紙疊成葫蘆,插在大門上方。這樣就國泰民安了。傳説。這是人們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留下的風俗,雖然是個傳説但家鄉的人都很相信。

大家都知道的端午節可以賽龍舟、吃種子。可我今年卻過的不一樣。

我迫不及待地刷完牙便抓起一個種子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中午十二時,我和弟弟去洗“健康澡”。不一會我和弟弟在水中打起了“水杖”。

雖然我家沒有掛艾草。但我過了一個有趣的端午節。

端午節地習俗:掛艾草,由於夏天有很多蚊子,掛艾草可以驅蟲除病。用艾草洗澡還可以防止蚊子叮咬呢!我在電視上看到了8歲左右的小孩光着身子在小木盆裏洗澡。

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粽子投到河中,讓小魚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屍體。於是這一天也就稱為“端午節”,人們這一天吃粽子、賽龍舟。

媽媽説:“端午節還要吃五黃,有黃瓜、黃魚……門上要插艾草,驅蚊、辟邪。”這天我在臨安白水澗快快樂樂的過了一天。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説,吃粽子與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説是為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萬水千山粽是情,糖餡肉餡啥都行。糯米沾着紅棗香,粽葉包着朋友情。”不管怎麼説,聽完我的介紹後,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端午節的知識呢?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5

端午節有許多的風俗,比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風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接着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裏唸唸有詞,接着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後,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後,再將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接着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着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説“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風俗之一—插茱萸。但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因此,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風俗將古老又悠久的風俗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6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一樣,但各地人民過節的風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風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説一説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一樣的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7

舊時划龍舟要奪“龍標”

南昌自古就是水都,贛江、撫河水系發達,在舊時,每年的端午節當日,都要舉辦大型龍舟比賽。當日,萬人匯聚在南昌南郊的施家窯附近(現在象湖的位置),舉行聲勢浩大的龍舟奪標賽。施家窯附近地處贛江與撫河匯合處,河面遼闊,浩瀚無垠。岸上曠地高寬,可容萬餘人俯覽全景。老南昌口中至今還有“到施家窯看龍船去”的口頭禪。

參賽的龍船是由附近各村組織,預先商定好各龍舟分別漆成不同的顏色,龍頭龍尾皆用木雕刻成,並塗上彩漆。比賽前,組織者會焚香祭江,各船也殺雄雞,將雞血灑在龍頭上。彩炮一響,龍舟齊發,鑼鼓喧天,劃手們奮臂飛漿,追波劈浪,起落一致,蔚為壯觀。岸上的觀眾齊聲吶喊助陣,羣情起伏,熱鬧非凡。

舊時的龍舟賽不僅要比速度,還有一個項目就是奪鐵“龍標”。梅聯華説,比賽時,當各龍舟快到終點時,終點處的投標船會將繫有紅繩的鐵“龍標”投入水中,各龍船上一名水性最好的人,在龍舟到達終點的同時跳入江中尋找

鐵“龍標”,最後,以龍舟的速度和取得鐵“龍標”的綜合成績,來決定名次。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8

今天,媽媽給我講了端午節的資料,例如:端午節的兒歌、端午節的來歷……就讓我來介紹介紹吧。現在我知道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我還知道端午節的來歷。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還有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我還知道了端午的習俗。因為端午又稱重五,所以許多的習俗都與“五”這個數字有聯繫在一起,例如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單的脖頸、手腕或足踝,稱為長命縷。名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怎麼樣,我媽和我都是知識廣博的人吧。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9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生動地寫出了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這天,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快到端午節了,每家每户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子形狀各異,我們這裏喜歡把它包成三角形。粽子的口味也繁多,如果你喜歡吃甜的,那裏面的餡可以放蜜棗,吃的時候再蘸一點白糖,別提有多好吃了。如果你喜歡吃鹹的,那裏面可以放事先醃過的豬肉,你是不是口水已經在不停地流了呢?如果你喜歡吃比較清淡的,那就什麼餡兒都不要放,這就是“白米粽”。當白米粽出鍋時,一股清香撲鼻而來。

人們不僅自己吃粽子,還把粽子投進河裏,你們知道為什麼嗎?這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10

竹筍頑強地從土地裏鑽出來,搖搖身子,來湊熱鬧,順便帶給我們一些竹筍葉,好像在喊叫:“快來咯!多麼嫩的葉子呀!過了這個村,沒了這個店!”

農曆五月是一個燦爛的春天,我們這些小孩子都忙得不易樂乎,拿起小籃和大夥蹦蹦跳跳來到河邊,就動起手,別看我們小,但打蘆葦葉的速度可不慢。大家像比賽似的,搶着打。不一會兒,我們的籃子裏就裝得匯成商學院的,一眼望去蘆葦像被拔去新衣裳。蘆葦打好了,我們又來到竹林,竹筍已經長成青竹,身上的葉子也落了下來,我們撿在青竹旁邊的落下來的葉子。但我們不會去掰那些新的沒有落下來的竹筍葉。因為下面的竹子還沒長好,拔去之後,下面的竹子就會壞掉的。

收穫匯成商學院的我們就高興得回家了。媽媽把蘆葦葉和竹葉煮了一下再撈出來,把糯米泡好,準備好臘肉和紅棗。要開始包了,把三四張蘆葦葉放在一張竹葉中重疊在一起。小孩子也七手八腳動起來,把好好的粽子包的歪歪扭扭的,粽子煮好以後,香味四溢,看着自己包的粽子就想笑,但吃起來還是津津有味。我們把自己的粽子拿着四處跑和別人交換着吃。

我們的家鄉的端午節就是這麼與眾不同,就是這麼熱鬧。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11

每年端午節,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粽子不僅以它特有的形狀、顏色和滋味惹人喜愛,而且能引起人們對一位古人的懷念。

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粽子用翠綠的粽葉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棗子。煮熟以後,顏色變深了。剝開墨綠粽葉,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米團裏鑲嵌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棗,紅、白、綠三色相映襯,顯得十分豔麗。

粽子的味道更是美極了。粽子散發出高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膩,黏而爽口。它既是驅邪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補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傳説粽子是為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愛國詩篇,後來由於國王不接受他的愛國主張,造成國土淪喪。屈原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年端午節,總是把食物用粽葉包起來,投入江中,作為敬獻給屈原的祭品。

老人們説,吃了粽子要學習屈原的崇高品質,要繼承他的愛國精神。難怪人們吃粽子時,總是給孩子們講述屈原的故事呢!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12

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和艾葉、喝雄黃酒等……我聽爸爸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他是楚國人,在國家危亡之時,他悲憤憂鬱,最後投江而死,善良的人們為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吃掉他的屍體,就包了許多美味的粽子,丟進江裏。

這習俗一直沿續到現在。端午節這天我的家鄉德昌街上可熱鬧啦,街上人來人往,許多老鄉從山上挖來了許多的草藥,草藥擺滿了整個新華街。我和媽媽買了一些草藥,有苦蔘、苦蒿、三角楓……媽媽説,這些草藥是用來洗澡的,洗了澡之後身上就不長痱子,不長瘡,蚊蟲也不叮咬。買完草藥,我和媽媽一起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許多人都在家門口掛了菖蒲、艾葉,菖蒲和艾葉可以驅蚊蟲,還可以驅邪。有的人還要喝雄黃酒呢,媽媽説,喝雄黃酒可以治病,把雄黃酒灑在門口,蟲、蛇就進不去了。

下午,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邊一塊包粽子,我跑前跑後的為他們拿粽葉、繩子,別提有多開心。我覺得端午節可真有趣。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13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母親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姥姥插茱萸。只見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裏唸唸有詞,然後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後,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後,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後下來。

我們和在遠處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着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説“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14

一年一度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要到了,這一天,每家每户門前都要掛艾葉,還可以吃香噴噴的粽子。有的地方還要進行賽龍舟等活動,非常熱鬧,端午節雖然時間短暫,但是很有意義。

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免職,被趕出都城,流放他鄉。當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是在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在我家每年端午節媽媽都會提前包很多粽子,有白粽子,香腸粽子,臘肉粽子,還有紅棗粽子,媽媽包完煮好後,就會分別給爺爺家,外公家,姨媽家送去。吃着媽媽包的粽子,那陣陣的葦葉清香撲入我鼻子裏,這時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愛國詩人屈原,他那種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激勵了我,感染了我。我們要向屈原那樣,從小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專心讀書,發憤圖強,學好本領長後大報效我們偉大的祖國,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15

在我們的中國有着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説説端午吧!端午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划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着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後,爸爸帶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這裏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着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着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裏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划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後,落後的一號終於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衝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着你去找呢!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1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源自一個傳説。

在古時候,有位名叫屈原的人,他在國家衰敗之時,想為國家出力,卻懷才不遇,憤而跳江。他當官時,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百姓念及他,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用粽葉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希 望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屍體。因此,五月初五這天,人們就吃粽子悼念屈原。

如今,吃粽子已經是成為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粽子下鍋不久,就有一股若有若無的香氣在空中飄蕩,讓人神清氣爽。粽子煮好了,將其剝開了,不用刻意的擺盤,只需將粽子隨意放在盤子上,綠油油的 粽葉拖着晶瑩剔透的嫩白色粽身,米粒色澤飽滿,透着光芒,每一粒都是橢圓,一個個挨挨擠擠,卻又各不相粘,讓人垂涎欲滴。幾顆紅棗像寶石一樣點綴其間,令人食慾大增,又像是一件精細的藝術品 。這難道不是大師之傑作嗎?

片刻,粽子特有的香氣便吸引着你的味蕾,那是粽葉的清香、糯米淡淡的香甜和紅棗的甜香。撒上一勺白糖,放入口中,滑滑嫩嫩的粽子嚼勁十足,那味道在舌尖上回蕩,忍不住細細品味。

這一個個民俗文化,是五千年華夏文明中一顆顆明珠,我們要讓它傳承下去。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17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叫“五月節”。每逢過端午節時,家家户户都要吃上香噴噴的粽子,還能觀看激動人心的龍舟賽。聽聞有的地方還會有掛艾草的習俗呢!據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一起包粽子。奶奶先拿出粽葉,並將粽葉捲成漏斗狀,再往裏面放糯米,鹹蛋黃,五花肉,最後用繩子將其綁緊就大功告成啦!我也寫着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粽葉,捲成一個漏斗形,把材料放入後便蓋上粽葉,用繩子圈了幾圈打了一個結。我開心地提起粽子想跟奶奶分享我的傑作,但是不一會的功夫,粽子裏的料紛紛跑出來了,看着自己包的粽子散了,我好傷心。這時一旁的媽媽摸着我的頭説:“沒關係的,第一次包,難免會有失誤,可能是沒綁緊呢,我們要從中總結經驗,不要放棄,慢慢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終於包出了一個完好無損的粽子,我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奶奶也滿意地笑了。這時廚房裏傳來的爸爸的聲音,爸爸説:“看來,以後包粽子有小幫手啦!哈哈!”我們開心地笑了起來,似乎整個屋子都充滿了歡樂。

我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着端午節的到來,這樣我不僅可以和家人們一起開開心心地包粽子,還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

端午節風俗的由來作文18

家鄉的端午節家鄉的端午節關於端午節的來歷,眾説紛紜,因而慶祝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端午節有的説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節日,有的説祭屈原的,有的説祭伍子胥的,也有的説祭龍的,還有的説辟邪的。家鄉人的説法是祭屈原。家鄉的人以祭屈原為由。家鄉的人是這樣過端午節的:當端午節到來時,家鄉的人們在自家的房頂和門楣上插上柳枝和艾葉意在避邪,婦女們和麪洗菜忙着蒸包子,這時她們早已為孩子做好香包。

端午節的’這天,小朋友們胸前掛着形狀各異的香包,早早的來到草地上,一起遊戲,載歌載舞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之中。端午節第二天,從自家院子裏摘來正在盛開的丁香、芍藥、牡丹等鮮花以及艾葉插在屋內,以此達到人們消除毒氣、驅惡辟邪、預防疾病的樸實願望。家鄉還有喝雄黃酒的習俗,雖然家鄉並不產雄黃酒,但是在端午節這天,大人們用青稞酒代替雄黃酒塗抹孩子的額頭、口鼻等習慣,希望孩子們平平安安。有的人們在端午節當天,拌涼麪、做涼粉,帶着吃食走到大自然中,盡情地唱着青海花兒、喝着醇香的青稞酒。你跳我唱,盡情歡樂。

家鄉的端午節是一個快樂的節日,不亞於家鄉的春節。和春節一樣到處洋溢着熱鬧的氣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