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的作文通用8篇

來源:文萃谷 3.1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讀書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讀書的作文通用8篇

關於讀書的作文1

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讀書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敍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個世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説的正是這個道理。讀詩使人高雅,讀史使人明智,讀每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收穫。“懸樑刺股”、“螢窗映雪”,自古以來,勤奮讀書,提升自我是每一個人的畢生追求,讀書是一種最優雅的素質,能塑造人的精神,昇華人的思想。今天,我就給大家談論讀書。

讀書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課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看仔細,思想不集中,只能隨隨便便地誦讀,那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集中了,眼會看不仔細,嘴會讀不正確嗎?

讀書三境界,是清代文學家王國維提出的讀書理論。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説:“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三境界分別選自:晏殊《蝶戀花》、柳永《鳳棲梧》、辛棄疾《青玉案》。

東晉詩人陶淵明,熱愛田園生活,喜愛讀書。他寫了一首《雜詩》:“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等人。”告誡人們要珍惜時光,好好讀書。唐代文豪韓愈在一首讀書詩中寫道:“讀書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指出在治學的過程中,要“多讀、多思、虛心、躬行”。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勸誡人們要勤奮學習,不要錯過讀書的好時光。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寫有勸人們讀書要專一,切忌胡思亂想的《憐思詩》:“一個渾身有幾何,學書不就學兵戈。南思北想無安着,明鏡催人白髮多。”明代詩人于謙喜愛讀書,認為讀書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清代詩人袁枚一首讀書詩提醒了人們,讀書要求理解,切莫囫圇吞棗:“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蠹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這一首首詩,都隱藏着一個個背景。古往今來有多少名人名詩激勵着我們讀書。讀書,因感悟的積累而結果。讓讀書成為習慣,是一個古老而嶄新的話題。那麼就讓讀書成為我們的習慣吧!!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的解釋為: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小鳥如果想展翅高飛,那就先要學會如何振動自己的翅膀;人如果想上進,就要先豐富自己的知識。學不倦從更粗淺的道理説,就是:我們如果想將來有一份好的工作、好的前途、好的發展,先要用功讀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通過不停的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縱觀古今中外,多少成功人士不都是終生好嗎?這句話對我而言,不僅僅是我的座右銘,早已成為我精神上的目標了,我離不開書……為什麼這麼説那是因為書,是我貧瘠的土地中唯一的綠色;書,是我重重的枷鎖中唯一的鑰匙;書,是我黑夜中唯一的火柴;書,是我心靈的河流中唯一的游魚……對,只是我心中的唯一。如果沒有書,就沒有我今天的所修成的正果。我的語文老師把我們寫的好文章,都打印出來,掛在班裏展評,然後還發到報社,並且報社看到有好的文章還採用。以激勵我們多些好文章。老師接了我們好長時間了,我一篇文章也沒被老師給打印出來。我就經常寫文章,別人寫的文章語句都是那麼的優美,而我寫的文章卻沒有那麼的好。我就看到了這句話。我就看了一些名著,如,魯迅的《朝花夕拾》《阿Q正傳》、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説、老舍的《茶館》與《駱駝祥子》??????我讀了好多好多的書,我的作文水平果然有所提高。已經有好些文章被老師給打印出來了。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去參加了小記者培訓班,以便在學習學習寫文章的本領??????在八個月之間,我上報了八篇文章。這也就是書給我的報酬。

書是燈,讀書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了人生的船。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因為讀書,人生才更加精彩!

關於讀書的作文2

一本好書,就是一面時代的鏡子;一本好書,就是一塊歷史的化石;一本好書,就是一架文明的階梯。許多人都曾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了對書的喜愛,感悟。高爾基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説:書是人類精神的糧食……而今天,我要説,書是那根點亮精彩人生的蠟燭。

一本書,不僅教會了我們許多知識,更是我們尋找快樂、趣味的源泉!

夏天,烈日炎炎,我正坐在家裏玩電腦。卧室裏空調開,冰箱冷飲擺,一大堆零食堆滿了我的課桌,在這種環境下,我在家裏可真謂是一種美的享受啊!可惜,好景總是不長。

爸爸剛好休假,在家裏也是閒的無聊。可爸爸卻有一個愛好,就是沐浴陽光,看他愛不釋手的報紙。誰知今天,爸爸竟然放下了他的這種愛好,非要把我帶到書店裏去挑選名書。書店有什麼好玩的呢?哎!無可奈何的我只好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卧室,垂頭喪氣的隨爸爸走出了家門。

當邁出跨進書店的第一步,我震撼了!

在這悶熱的天氣裏,每個人都應該是煩躁的,可書店裏居然是人山人海!我四處張望了一番,只見每個人手裏都拿了一本書,他們有的坐,有的站,有的趴,都津津有味地讀者自己手中的書。遇到一個不懂或不明白的問題,有些人是與別人一起討論,有些人是去請教他人,而有些人則是自己閉目沉思。

總而言之,大家都很專注,書店裏的人雖然多如牛毛,可卻非常安靜,連根針掉到地上的聲音都可以聽得見,顯然,很有秩序,他們絕對不會在這裏大聲喧譁,打擾他人。我想;書有這麼大的魔力嗎?難道我的看法錯了嗎?

我來到了一個少兒書刊架前,認真的挑選了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最終選擇了《愛的教育》

爸爸帶我去售票員阿姨那裏付錢時,阿姨笑眯眯的説道:“小朋友,讀書很重要,你挑的這本書可是名書呢!記得認真讀哦!它可是會幫助你走向成功的道路。”這讓我更加肯定書的魔力,也許我真的應該改變自己的看法了。

回到家後,在爸爸的督促下,我拿起書讀了起來,爸爸説:“可沒這麼簡單!朱熹説過:讀書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但要知道這可沒那麼容易!並且當你讀完之後,我還要來考考你!”為了不讓爸爸小瞧自己,我爽朗的答應了爸爸的要求。卧室裏,傳出了一陣陣洪亮的讀書聲。門口也同時傳來了爸爸媽媽這樣的對話。“咦?難道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女兒也會這麼認真讀書,真實罕見啊!”媽媽驚訝而又感慨的説道。“對啊!不知她讀得這麼樣了,認真了嗎?我還是去看看把!”爸爸慢慢的説道。於是向我的卧室走了過來,輕輕地推開了我的房門,説道:“怎麼樣?可以來應付我的考題了嗎?”我信心滿滿的説道:“沒問題,當然可以!”就在爸爸的小測試下,我順利的闖過了每一道難關,博得了爸爸媽媽連聲的稱讚。我心裏美滋滋的,比吃了蜂蜜還要甜呢!那一刻,我感到了讀書給我帶來的快樂。從此我改變了對書的看法,它成為了我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不可分離的終身伴侶,我始終不渝的朋友!

如果説人生是藍天,那麼書便是天空中的朵朵白雲;如果説人生是綠地,那麼書便是點綴綠地的鮮花;如果説人生是一篇樂章,那麼書便是那些跳躍波動的音符!正是因為有了書,一切事物才變的多姿多彩,有聲有色;也是因為有了書,才將我們的生活變成了一塊調色板,渲染的五顏六色,絢麗多姿!

書是我們生命旅程上的一部分,書可以使我們感悟真理,辨別是非,可以使我們暢遊在這無邊無際的王國裏,可以使我們不斷進步,一天比一天更優秀!相信,有了書,就像有了夜空中的一顆啟明星,就像有了岔路口中的一個指向牌,就像有了夜晚為我們照亮航行的燈塔。

書陪伴我生活,陪伴我學習,陪伴我走向社會,他教會了我知識,讓我明白了為人處世的道理,讓我有足夠的能力去使自己的祖國更加獨立富強。我深深的相信,書必將像一根蠟燭點亮我的人生,必將引領我登上展示自己的舞台,引領我走向成功的階梯,引領我去迎接輝煌的未來!

關於讀書的作文3

我對於書本的感情,談不上虔誠的教徒對宗教的狂熱,那種聖潔的情感永遠是至上的,是虛無的,是隻能用來瞻仰而無法觸及的,與其説文字是我的信仰,倒不如説是與生俱來的親切感。從學字母,拼音到寫漢字,我幾乎用了一整個童年的時光。從格林童話到寓言故事到青春小説,我在一年又一年的光景中成長,還有我的書本,我開始驚訝於人類,驚訝于思想,驚訝於文字,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筆鋒描繪出不同的文章,一樣的文字,經由不一樣的人的熬製竟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曾經我是不知道海子,高爾基,列夫托爾斯泰的,那一大串的外國名字,看着就頭疼,倒是美麗的童話,幽默的寓言令我痴狂,如今,我讀雪萊,讀韓寒,甚至跨域一個世紀的門檻讀張愛玲,也偶爾在夢中回到神祕的城堡探訪,那些鮮活的人和靈魂對我的傾訴一直讓我欽佩和感動。

童年記憶裏最深刻的是楊紅櫻的《淘氣包馬小跳》,因為看多了漫畫裏各種誇張搞笑的阿衰和豌豆,深奧的名著小説又讀不懂,所以這樣一系列的書是很珍貴的,至今我依舊忘不了好動善良的馬小跳,他的冤家同桌路曼曼,純潔天真的安琪兒,驕傲的像公主一樣的夏林果以及他們之間發生的趣事,這些孩子雖有的不優秀,有的很調皮,但他們都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而這正是我們嚮往和懷念的。後來又讀了她的《笑貓日記》系列,那時讀完塔頂上發呆的貓只是覺得那些自大的貓很好笑,後來想想,便漸漸明白它是告訴我們:人人都有長處,不能一味的嫉妒別人,甚至想方設法的攀比,這樣只會忽略了自己,還讓別人更瞧不起你,我們應當學會尊重和謙遜。楊紅櫻老師的書對於我來説便是“滋養童年、温暖童年的心靈雞湯”。

如果説,兒時的寓言,童話和“雞湯”讓我感受到虛幻世界裏的温暖,那麼,近代,現代文學則讓我看到了現實社會中的美好和黑暗,國粹經典,更是帶着我從敦煌沙路看回去,漫漫天際中,回望那些離我千年的人和事。

《簡愛》作為近代文學作品,現已被列入中學生必讀名著,它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用細膩的內心描寫,細緻的景色和精彩的對話塑造了簡愛——這樣一個勇於追求平等,自由的堅強女性從主人公不幸的命運和曲折的愛情中,我們看到了一貧如洗,長相平庸的簡愛卻以她善良的心靈,豐富的思想,豁達的心胸寬恕了他人也獲得了他人的愛和尊重。或許簡愛不幸的生活我們都不曾經歷過,雖然我們看到的簡愛沉默寡言,內心豐富,善良自尊,從一無所有到擁有友誼,親情和愛情,但她的用文字撰寫的人生卻讓我們感受到發自作者內心對自由與平等的呼喚,也啟示我們:面臨種種選擇,都要記住,愛和尊嚴才是最可貴的。

比起近代小説的細膩,我國古典文學依舊毫不遜色。翻開厚厚的《三國演義》,濃濃書香沁人心脾,目光追隨筆墨,烽火狼煙席捲而來,金戈鐵馬呼嘯而過,黃沙之中,走過百萬大軍奮力拼殺的沙場,目睹諸葛孔明的神機妙算,聰明謹慎,窺探曹操的奸詐狡猾,居心叵測,恍惚間,彷彿眾人的形象都浮現眼前,三國時期的莽夫英雄,戰亂紛爭,我們不曾見證,卻能從書本中深刻體會,也讓我們懂得:沒有誰能做到萬無一失,不論聖人,還是哲人,都難免有缺點,難免犯錯誤,只有善於運用天下人的智慧,才是真正的贏家。

閒暇時,我讀桐華,見證那個時代所有少年曾熱愛卻正在遺忘的人和事,見證屬於少女的青春和成長;讀金庸,江湖險惡,撲朔迷離,劍客柔情,蕩氣迴腸,既有重情重義的俠士,也有轟轟烈烈的愛情;讀小四,彷彿青澀的枝椏,在靜如止水的月色中,靜靜伸展,交叉;讀愛玲,如心底綻放出盛大而脆弱的花朵,沉澱過的花香擲地交叉有聲,如一襲華麗的袍上爬滿蝨子,撓過佈滿瘡痍的青春傷口。

書海給予我美好的時光,文字填補我人生的一大片空白,十四年的光景,轉眼即逝,從不認同僅三言兩語便能改變人的一生,我卻相信那些鮮活的靈魂,不僅給予我前所未有的感觸和震撼,更會為前行的道路開啟一盞盞明燈。也許多年以後,回想曾經,還能在瑣碎的往事中,看到那些書本中的人和事,彷彿他們都曾來過我的生活。

關於讀書的作文4

從小我就有一個好讀書、讀好書的夢想,因為讀書,能使我們保持童心;讀書,能使我們保持青春;讀書,能使我們學到本領,長大後報效國家。 ------題記

好讀書,讓我瞭解了你的美麗與滄桑

祖國,這是一個多麼神祕迷人的字眼,讓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探險家不惜千里萬里去苦苦追尋。在博覽羣書中我知道了你的美麗與滄桑。

你聽,文人墨客吟: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王維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飛瀑、大漠、長河、落日、早鶯、新燕等風景只是你美麗的剪影。

你聽,地理學家徐霞客説:“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的確,你是美麗的:那青松雪峯是你神祕輕盈的面紗,那黃土高原是你別具一格的肌膚,那長江黃河是你堅如鋼鐵的臂膀;你是神祕的: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從哪兒發源,多少奇蹟謎境在你這兒誕生,你到底還有多少祕密等待我們探索;你是富饒的:豐富的礦產資源數不勝數,美麗的南沙羣島如那夜空中閃耀的羣星般在你的裙裾上散發着美麗的光芒。

但學了中國近代史,我知道了在100多年前,你遭受了多少血雨腥風。那些窺視你富饒的豺狼虎豹,趁人之危瘋狂地侵略我中華,摧殘你的身體,掠奪你的資源。一個個不平等條約在賣國賊手裏簽下:《中英南京條約》、《中日馬關條約》……

就此,大好河山,風雲失色,淪於敵手。你那傾國傾城的閉月羞花之貌,霎那間變得滿目瘡痍,血流成河。此後,為了拯救你屈辱的命運,不知有多少兒女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學了歷史,我知道了落後就要捱打。讀書可以救國,教育可以興邦。所以至此我有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夢想。

讀好書,給我按上了為你飛翔的翅膀

英國詩人莎士比亞曾説:“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歌德也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所以,我們不僅要愛讀書,還要有選擇地讀好書。因為只有開好卷才能有益,如果讀壞書只會誤入歧途。我的寫作之所以能不斷提高,我之所以能積極向上地勤奮學習,就在於我讀了古今中外很多好書。雖然我不敢有蘇軾“讀盡天下書”的宏願,但我有讀書奮飛的理想。

讀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中國四大古典名著後,我熟悉了中國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讀了《荷馬史詩》、《舊約?創世紀》我瞭解了外國的神奇歷史;讀了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我知道了俄國人民對戰爭的厭惡,對和平的嚮往;讀了雨果的《悲慘世界》我明白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關係的冷漠、博愛的珍貴;讀了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領悟了身體健康的可貴,人要珍愛生命,珍惜所有美好的東西……

讀好書,開闊了我的視野,陶冶了我的情操,提升了我的寫作水平。讓我多次奪得作文大賽的大獎:如《親情永不下崗》獲省二等獎;《馬,人類永遠的朋友》獲區寫作達人特等獎;還有一篇關於“温暖”的小説獲省三等獎;還有些作文上了校刊《三峽風》。

所以書籍是先進美好生活的必備品。讀書,讓我從懵懂無知走向成熟;讀書,讓我從學習困境走向柳暗花明;讀書,讓我逐漸懂得命運的真諦;讀書,更是給我按了一雙飛翔的翅膀,讓我的知識更加淵博,讓我的學業更加優秀,讓我為國奮飛的夢想更加熱切。

找到一本合適自己的書,是人生最快樂的事。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當你對一本好書情有獨鍾時,你應當懷着一顆好奇的心去翻開那薄薄的書頁;懷着一顆悲天憫人的心,去感受那些沉重的歷史和人物情節,這才是對書籍的尊重,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我擁抱書,就是擁抱着人生夢想;我與夢想攜手同行,就是想為中國騰飛的夢增磚添瓦。因為祖國你是主幹,我就是你的千萬個支流中的一個;你是大樹,我就是你枝上的綠葉;你是藍天,我就是在你懷抱裏飛翔的小鳥。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祖國母親啊!請您展開笑顏,讓您的兒女們為您打扮梳粧,為您的江山作畫吧!----後記

關於讀書的作文5

一本好書,就是一面時代的鏡子;一本好書,就是一塊歷史的化石;一本好書,就是一架文明的階梯。許多人都曾用自己的語言表達了對書的喜愛,感悟。高爾基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説:書是人類精神的糧食……而今天,我要説,書是那根點亮精彩人生的蠟燭。

一本書,不僅教會了大家許多知識,更是大家尋找快樂、趣味的源泉!

夏天,烈日炎炎,我正坐在家裏玩電腦。卧室裏空調開着,冰箱冷飲擺着,一大堆零食堆滿了我的課桌,在這種環境下,我在家裏可真謂是一種美的享受啊!可惜,好景總是不長。

爸爸剛好休假,在家裏也是閒的無聊。可爸爸卻有一個愛好,就是沐浴着陽光,看着他愛不釋手的報紙。誰知今天,爸爸竟然放下了他的這種愛好,非要把我帶到書店裏去挑選名書。書店有什麼好玩的呢?哎!無可奈何的我只好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卧室,垂頭喪氣的隨着爸爸走出了家門。

當邁出跨進書店的第一步,我震撼了!

在這悶熱的天氣裏,每個人都應該是煩躁的,可書店裏居然是人山人海!我四處張望了一番,只見每個人手裏都拿了一本書,他們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趴着,都津津有味地讀者自己手中的書。遇到一個不懂或不明白的問題,有些人是與別人一起討論,有些人是去請教他人,而有些人則是自己閉目沉思。

總而言之,大家都很專注,書店裏的人雖然多如牛毛,可卻非常安靜,連根針掉到地上的聲音都可以聽得見,顯然,很有秩序,他們絕對不會在這裏大聲喧譁,打擾他人。我想;書有這麼大的魔力嗎?難道我的看法錯了嗎?

我來到了一個少兒書刊架前,認真的挑選了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最終選擇了《愛的教育》

爸爸帶我去售票員阿姨那裏付錢時,阿姨笑眯眯的説道:“小朋友,讀書很重要,你挑的這本書可是名書呢!記得認真讀哦!它可是會幫助你走向成功的道路。”這讓我更加肯定書的魔力,也許我真的應該改變自己的看法了。

回到家後,在爸爸的督促下,我拿起書讀了起來,爸爸説:“可沒這麼簡單!朱熹説過:讀書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但要知道這可沒那麼容易!並且當你讀完之後,我還要來考考你!”為了不讓爸爸小瞧自己,我爽朗的答應了爸爸的要求。卧室裏,傳出了一陣陣洪亮的讀書聲。門口也同時傳來了爸爸媽媽這樣的對話。“咦?難道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女兒也會這麼認真讀書,真實罕見啊!”媽媽驚訝而又感慨的説道。“對啊!不知她讀得這麼樣了,認真了嗎?我還是去看看把!”爸爸慢慢的説道。於是向我的卧室走了過來,輕輕地推開了我的房門,説道:“怎麼樣?可以來應付我的考題了嗎?”我信心滿滿的説道:“沒問題,當然可以!”就在爸爸的小測試下,我順利的闖過了每一道難關,博得了爸爸媽媽連聲的稱讚。我心裏美滋滋的,比吃了蜂蜜還要甜呢!那一刻,我感到了讀書給我帶來的快樂。從此我改變了對書的看法,它成為了我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不可分離的終身伴侶,我始終不渝的朋友!

如果説人生是藍天,那麼書便是天空中的朵朵白雲;如果説人生是綠地,那麼書便是點綴綠地的鮮花;如果説人生是一篇樂章,那麼書便是那些跳躍波動的音符!正是因為有了書,一切事物才變的多姿多彩,有聲有色;也是因為有了書,才將大家的生活變成了一塊調色板,渲染的五顏六色,絢麗多姿!

書是大家生命旅程上的一部分,書可以使大家感悟真理,辨別是非,可以使大家暢遊在這無邊無際的王國裏,可以使大家不斷進步,一天比一天更優秀!相信,有了書,就像有了夜空中的一顆啟明星,就像有了岔路口中的一個指向牌,就像有了夜晚為大家照亮航行的燈塔。

書陪伴着我生活,陪伴着我專業學習,陪伴着我走向社會,他教會了我知識,讓我明白了為人處世的道理,讓我有足夠的能力去使自己的祖國更加獨立富強。我深深的相信,書必將像一根蠟燭點亮我的人生,必將引領我登上展示自己的舞台,引領我走向成功的階梯,引領我去迎接輝煌的未來!

關於讀書的作文6

莎士比亞説:“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可以讓充實、快樂;讀書,可以讓我們遠離貧乏和平庸;讀書,可以讓我們積極、自信、向上。讀書,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生快事,莫如讀書。它能讓我們知天地、曉人生。它能讓我們陶冶性情,不以物喜,不以物悲。書是我們精神的巢穴,生命的源泉。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並善於從書中汲取營養。從閲讀中養成愛好讀書的習慣,體會讀書的樂趣,學習和掌握一些讀書的方法,這不是人生的第一大快事嗎?關於讀書,我有如下一些體會與認識,如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給予批評指正。

記得很小的時候,家裏唯一的電器就是一台破舊不堪的收音機,每天晚上唯一的愛好就是抱着這台收音機,聽評書,往往都是伴隨着評書聲入夢。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每次聽到“且聽下回分解”時,往往都有一種説不出的惆悵。評書中的很多詞語到現在依然記憶猶新,像“第一斧“劈腦袋”第二斧“小鬼剔牙”第三斧“掏耳朵”,還有半斧子就是“捎帶腳兒”……威力無比呀!那叫利害,行如風、急似電,躲不開就得給劈上,有不少的好漢就吃過老程的虧,連李元霸也吃過此虧,可見這三斧子有多厲害了,不過可有一樣,三斧子過後,老程就不行啦……”在評書聲中慢慢的步入了高中,大學。

進入大學後,選擇了英語專業,從此遠離了文學,遠離了那悠悠書香,那曾經的'《岳飛傳》《隋唐演義》《三俠五義》以及“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但是,深受這些書的薰陶,很多時候耐不住寂寞,便抖開筆墨紙硯,自以為是天下飽讀詩書的學士,把的滔滔不絕記錄下來,寄望一家又一家的雜誌社,結果,很多時候都是石沉大海。曾經的豪情壯志瞬間變成了萬念俱灰……在經歷過一次次的挫折後,自己的一篇敍事散文《心願》獲得泰安師專第二屆雨花杯徵文大賽特等獎,把我的文學激情夢又重新燃燒了起來。此後,雖然自己學的是英語專業,但是始終堅持讀書,看書,寫心得體會。

去年暑假參加網絡研修,自己所寫的八篇文章全部被推薦為優秀作業。後來我加入了屬於教師的博客羣體,教育1加1網絡教研博客,在裏面感受來自教育界精英的學術交流氛圍,他們大部分都是名校的校長,以及各地的一些名師,他們的許多教育思想讓我大開眼界。他們的寶貴優點之一就是多讀書,博採眾長。厚積始能薄發,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才能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功效,才能視野開闊,寫出有創見、有份量、有水平的文章。古今中外,大凡成就卓著的學者,都是閲讀十分廣博、理論功底極其深厚的人。只讀自己專業書籍的人,很難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家。學高方能為師,一個知識淵博、治學嚴謹、人品高尚的老師,肯定是一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同時也是一位讓學生終身受益的老師。“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先於讀書”。老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夠得心應手,遊刃有餘。作為教師,必須要多讀書、終身讀書,要用自己的知識與智慧去引領學生、啟迪學生,要想方設法以自身的學養與人格魅力讓學生愛上你的課堂。

恍惚間,從教十幾年,每天忙於工作,很多時候,教育學生要讀書,可是不能原諒的是當我們忙於觥籌交錯之時,是否可曾想到今天我讀書了嗎?身教勝於言教,一個連書都不讀的老師你可曾否想到你的學生是如何看待你呢?當你站在講台上突然被某一個知識點迷惑的時候,我的老師,你可曾想到你今天讀書了嗎?作為教師,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學生,與學生一起營造一種濃郁的校園讀書氛圍,讓濃濃的書香在校園裏的每一個角落飄散。“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以此次讀書活動為契機,多讀書,讀好書,在浩淼的書海中盡情體味讀書的無窮樂趣。

關於讀書的作文7

書是類指揮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們的精神食糧。

我從呱呱降生開始便與書有着不解之緣:哺育我們的嬰兒教育書;父母講的故事書;啞啞學語的未來是我們的 識字書;學齡前的連環畫;上學時的課本;課外的各種散文、作文選、科普書、歷史書和許多名著。

可以説書在我的成長中是比不可少的。

為崛起的中國喝彩 因此,我分外喜歡讀書。尤其愛在傍晚和清晨讀書。晨曦初露,斜椅桌邊,任窗外黃葉如花,離愁飄掛,我的新卻固守着與書的約定。

讀書活動之名人名言 或在傍晚,獨坐窗前,聽窗外西雨如詩,看書中人生如戲,“舉身赴清池”、“自掛東南枝”的無奈抉擇,“卧薪嚐膽數十載,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堅韌毅力,“羽扇綸巾,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的絕代風華,無一不讓我驚歎!行行文字彷彿片片美麗的音符,奏出一曲曲深邃而悠遠的天籟。

日復一日,我就這樣在一片書香中體味着作品的精髓,艱深的文字不再是理解的障礙,讀書對於我來説更多的是一種需要, 而不是一種負擔。記得小時侯,我還不識字,媽媽就耐心的教我背唐詩,茶餘飯後,媽媽便教我讀《唐詩三百首》裏的唐詩,媽媽説一句我就鸚鵡學舌地模仿一遍……

上國小前,我已可以獨立看一些故事書了。

低年級時候,我識字已經很多了,便迷上了課譜書籍,媽媽就幫我買了一套《少兒百科全書》,厚厚的幾本,宇宙氣象,人類文明,世界地理,這些知識書上都有。每書中的每個問題都説得非常詳細,真使人愛不釋手。在如飢似渴閲讀同時,我家又住進了一位新朋友——《新實際中國少兒十萬個為什麼》。這套書又使我增長了許多知識。

一次,老師在《美麗的海底世界》時,讓我們自己更具體地介紹海底生物,我回憶起了在《新世紀中國少兒十萬個為什麼》中瞭解的海龜生活習性,便滔滔不絕地介紹給同學們聽。當小老師的滋味真好,但這還得歸功於我的書朋友呢!!

現在六年級了,我當然回更注意的去讀一些優秀的散文、作文集、從文章中我不僅積累了許多好詞好句,也領悟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漸漸地,我的文章已不再只有春花秋月、夏曉殘冬了,飄忽的文筆中也多了幾分沉穩、包容,學會了如何在多變的生活中使自己擁有超然而豁達的氣度,有人驚訝於我的轉變,而我的回答僅是淡淡一笑:“都是書的功勞。”

讀書是積累,知識的大小要靠日積月累才形成。年華如水,一去不復返,怎樣才能不讓它白白流逝呢?靠的只是自己抓,抓住了 知識,抓住了今天,你就抓獲了生命,抓住了未來。書將繼續伴我成長,伴我生命之光環。

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冰心

冥冥之中,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除了父母的親情,還有誰能支撐起我的生命?是書,這就是知識鑄就的擎天柱,生命中的重要的精神支柱。

讀好書

我首次結識書,已年過六歲,對大凡實施早期教育的家庭來説,這的確延誤了不少時間,但這並不影響我和書的感情,初次碰到書,首先被吸引的是它那精美的封面。撫摸着封面,細膩,噝啦噝啦,雙手像被雨後的颯颯西風輕吻,又像被牛乳沐浴,摸摸紙張,麻酥酥地醉心,第六感覺告訴我説“這是一本好書!”我將注意力集中到內容上去,啊,又是別有一番天地,琴棋書畫,真善美、假惡醜是她的精髓,她的真諦都在這兒啊!她使我的行為得到規範,使我的心靈得到洗禮。

這,便是“好書”。

好讀書

約摸十一二歲,我體會到要將一本的好書的營養真正分解,“好讀”是不可缺少的消化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一種享受,一種樂趣。清晨,手捧《駱駝祥子》彷彿看見祥子拉着車從我身邊走過;捧着《魯迅全集》彷彿在跟魯迅先生談心;晚上在燈光下彷彿看見保爾那堅定的背影,是他向我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好書,我的“偶像”,我的“心肝”,我愛讀她,無需問為什麼。

關於讀書的作文8

我沒有理由,不好好讀書

——題記

我是疲倦了的莊稼人的兒子,我出生在西北的偏僻小村,生長在支撐人類社會萬年的鄉落,高高的黃土塬,湛藍的幾絲微雲晃動的天,南邊雲橫的秦嶺,北川東流的渭水曾經那麼誘人,那麼令人神往始祖艱辛的探索:寧靜的祥和沃地他們相告:孩兒們,你們沒有理由不好好讀書,看慣了那飽含濃情的深眸,那隻要一望見就要被感動的黝黑身軀,那走起路來沉重而穩健的腳步,那河畔彎的只見後臀的模樣,那挑着水肥挪步的高大背影他們專心的望着孩子傳遞着,好好讀書噢!朋友們不要誤會,那片苦心不是不願孩兒去種莊稼,是要另類農人誕生,這就是高塬上的民生祖祖輩輩奉慣了的傳統思想,餵養着他們的生命,他們在豐收中繁重在閒散中憂思,在春夜裏夢雨在夏麥中拋淚在秋田中辛苦在雪飄中離鄉節日裏他們想着家在家裏他們想着兒我們啊!沒有理由不好好讀書,淅瀝的雨滴澆濕了灰飛的塵埃,他們的大腳踏翻了泥濘的小道,暮夜裏母親的銀髮在昏黃燈下閃爍着點點星光,不時地,還發出嘮叨的話兒——打破了這般寂靜與沉默父親啊!正吐這悠閒的煙圈,凝視着窗外漆黑的蒼穹——額上多了些粗長的皺紋這些人們啊,總不一下子入睡只想着舒緩,舒緩即而入眠,酣睡那一段美好時光朋友們!

我們沒有理由

不好好讀書,那乾裂如柴温暖的手,那長滿老繭的粗糙大手一直在撫摸着兒,在呵護着心愛的兒,母親的婆口道出語重心長的話語——震痛我的耳膜,在父親的陪同下我背上行囊——滿滿一大袋的雜物為了我的理想,去遠方求學無了熟人的地方,是哪裏?在這裏孤寂的寬闊馬路,少有人煙遠方的親人啊!把心讓我帶上這個他鄉有自由,有歡樂,有我的理想啊!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讀書呀!拉長了的父親的瘦影消失在探望的人羣中千叮萬囑的託語響徹了整個世界我炯炯有神的大眼,濕了我把淚水藏在心裏那樣才更鹹,更苦更回產生一種這種力量使我知道:我沒有理由不好好讀書,我翻開華夏的光輝歷史,卻見到了腐朽的思想,從書頁中跳了出來我盡力迴避着努力改變着我知道:我是炎黃子孫,我要使我的母親重煥新顏,我要使我的祖國繁榮昌盛,我沒有理由不好好讀書,我們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一代,我們擁有世人想永有的青春年華,無私雨露的澆注是要學會回報為了理想,為了親人,為了巨龍的騰飛我們啊!都沒有理由不好好讀書。

讀書的味道

本人認為:“讀小説是酸的,讀笑話是甜的,讀史書是苦的,讀散文是”有很多人喜歡讀笑話,因為它是甜的,不過,不品酸和苦的話,何以見甜?不是有苦盡甘來的成語嗎?

一、讀小説,讓酸變為甜

本人十分喜愛讀科幻小説,雖然在今天來説,科幻小説中敍述的,彷彿是一場夢,不過,時間一長,它便會帶你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和作者去品嚐幻想的味道,有點神奇的感覺。我讀這類小説的方法是:用心去體會,跟隨作者,進入幻想境界,體會作者的喜怒哀樂,你會覺得,讀書不光好玩,而且有趣,因為,酸已變成了甜!

二、讀史書,讓苦變為甜

説實話,在以前,本人也十分厭讀史書,比如説《上下五千年》,有人都足足讀了十遍,而我卻一遍也沒讀過,不過,假如拍成電影,卻還看得進去,原因是:根本讀不懂。但是“讀書千遍,其意自見”,待我勉勉強強算讀完半本的時候,好像也有點意思,雖然記得不牢,不過,在討論這些問題時,最起碼不會成為最後一個張口結舌的人,雖然中途有一點苦,不過,讀完後,不就甜了嗎,苦盡甘來,一定會得到回報!

三、酸苦相加,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小時侯,媽媽常説我的作文是“又臭又長”,不過,由於在國小畢業時,我突然有了讀書的習慣,作文突飛猛進。記得有一次,我以我的一篇《誠信伴我們長大》去參加區裏的“誠信”話題作文演講比賽,還真有點收穫。從那一刻起,我才真正明白了,什麼叫“苦盡甘來”!什麼叫“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讀書是苦的,不過,它超乎尋常的收穫,卻是甜的,幹什麼都要分個先後,讀書也一樣,如果説書籍是人類的營養品,那讀書,不就成了做營養品的廚師了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