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詩作文(精選24篇)

來源:文萃谷 2.09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與詩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我與詩作文(精選24篇)

我與詩作文 篇1

俗話説:“腹有詩書氣自華。”只有飽讀詩書,學有所成,氣質就才華自然橫溢,高雅光彩。

第二十五個“世界讀書日”,福清市文明辦舉行了一場轟動全城的網絡古詩詞競賽。

為了這一次比賽能有一個好成績,我在考試前三週就開始了複習,每天都會背二十首古詩,默二十首古詩,做四、五張卷子……我相信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每一天我都為這次古詩詞競賽認真地準備着,希望自己能成為這次古詩詞競賽中入圍的前二十名中的一個幸運兒。

三週時間很快過去了,激動人心的古詩詞競賽終於開始了。比賽的號角吹響了,感覺像是投下了一顆原子彈,整個福清都沸騰了,大家都是在談論古詩詞競賽的。

這次古詩詞競賽,規則是每個人只有兩次網絡考試的機會,取其中一次最好成績。有些同學按耐不住,第一天就親身下水試深淺了。我四下打聽考過的人,似乎大家“試水”都考得不是很理想。我忐忑不安地想着:難道題目非常難?萬一考砸了那可怎麼辦啊!老師和媽媽對我都報有很高的期望,我又不想讓他們失望。於是我更加細緻刻苦地複習,期待着能考出理想的成績。

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我做了充分練習後,要開始第一次的考試。我深吸一口氣,用手點開了測試題,眼前一幕讓我驚呆了,第一題就這麼難。因為有時間限制我就瞎選了一個,還好蒙對了,後面題目依舊很難,到了最後就才考了一個七十分,其中一半還是蒙的呢!

唉,只剩一個機會了,可要好好把握。我全面複習了一遍。我握緊拳頭,深吸一口氣,充滿信心地點了進去,開始第二次考試。這次進步了二十分,考上了九十,雖然有進步,可惜還是沒達成心願。

今天,前二十名名單終於出來了,國小四~六年級全市排名第一的是100分37秒。第20名是100分41秒。我最快也才1分10幾秒呢!我驚歎不已: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詩詞競賽雖然已經落下帷幕了,但是我對詩詞的喜愛卻更熱烈了!

我與詩作文 篇2

酷愛詩集,酷愛詩人。

一個人的夜晚,風清月朗,總喜歡手捧一卷詩集,品味一個個性格鮮明的詩人的人生,想象着與詩人為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南山,雲峯,茅屋。秋菊,桃花,陶潛。他坐在桃花樹下,與妻子飲酒作樂。瞧,遠離官場的他身着便裝,隱居於桃花源。“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希”勞作固然辛苦,但是,與黑暗的官場相比,田園生活卻是充滿了快樂,充斥着喜悦。

他選擇了“安能為五斗米折腰”,選擇了與妻兒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選擇了隱居於此。於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美景映入眼簾……啊!陶老夫子,你是真正的熱愛生活的模範。抗世的意識與慾望都不能驅使你做一個遁世者,我為你自然簡樸的心深感驕傲!我願與你為友,追求心靈的最高境界!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一位身穿白衣的秀士,手舉一杯酒,仰望着青天,一邊跌跌撞撞的向前走去一邊低吟着。他放蕩不羈,厭惡官場,,高潔孤傲。被貶流放後,他依然不染纖塵,堅信“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醉我獨清”。寫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豪言壯語。於是成就了一位“天子呼來不上船”的“詩仙”——李白。

此時,意氣風發的他,正在敬亭山上“花間一壺酒”,舉杯邀明月”望着舉杯邀明月的他,心中不禁泛起敬佩的漣漪。你那豁達的胸襟,灑脱的個性,豪放的氣概,無不令世人感慨!我願與你為友,任清風滌盪心胸,隨月輝起舞弄影,高喊:“天生我材必有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對着滔滔江水,你把心中的苦楚一傾而盡——蘇軾。那“烏台詩案”後,你終日失魂落魄,碾轉難安。但是,苦難終究令你你變得堅強,成熟。清風帶走了你心中的纏繞已久的苦,而在這中秋夜晚,月圓人不圓,你“把酒問青天”,高歌一曲“明月幾時有”,説出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願望,他還想起了周瑜、赤壁……於是終成赤壁,大江一詞,名傳千古。蘇軾畢竟是蘇軾,雖遭官場與文場一起潑來的污水,但依然意氣風發,勇敢地立足於天地間。我願與你為友,共同抗擊人生的風雨……

我追求陶淵明的淡泊,我欣賞李白的豪爽,我敬佩蘇軾的堅強。我與詩人為友,淡泊,豪爽,堅強,笑看人生!

我與詩作文 篇3

清風拂,楊柳青,苦雪烹茶,青梅煮酒;行雲起,蟬聲半,酒盞杯涼,煙籠寒月。一杯香茗,一卷書,邀明月,賞花黃。

東坡的明月

煙雨蓑衣,你執一根竹杖,腳踏芒鞋,悠悠地走着,聽着呼嘯而過的風打着竹葉的輕響,回首蕭瑟,無風無雨亦無晴。明月清風,舉杯邀月,轉朱閣,低綺户,你欲乘風歸去,又怎敵那瓊樓玉宇,願千里人長久共嬋娟。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是你的磅礴與偉岸;“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是你的豪情與不羈;“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是你的慷慨與激昂;“撿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是你的寂寞與孤獨。

是你,以大江東去的氣概撲面而來,洗滌了詩中的酸朽和幽怨。你舉杯盞,問青天,邀明月,乘風而歸,終是醉把一尊酹江月。

我與詩詞有個約定,暢遊在東坡的詩詞中,觀千年的明月。

易安的黃花

日暮西亭,你乘一葉小舟,輕搖雙槳,入了藕花的深處,醉意未歇,爭渡啊,爭渡,一灘歐鷺卻被驚起。午後小庭,又是你,坐在鞦韆上,留下銀鈴般的笑,見有人來,羞澀而逃卻又倚門回首,把青梅輕嗅。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隨朝廷南逃的你,一顆赤子之心,雖是女子,卻依心繫家園。“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思念那不肯過江東的霸王項羽啊,憤慨朝廷的無用。多愁的你,“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人空瘦,素月寄孤舟。

是你,以那不服輸的氣勢,以一股婉約的清流,心繫家天下,靈魂是堅毅與剛強。你相思與閒愁共上心頭,獨登樓,一溪落花漫汀州。

我與詩詞有個約定,傾聽易安的憂愁,嗅飛落的黃花。

寒夜萋萋,梧桐影疏,憑闌仗對西風,與詩詞作個約定,暢遊在詩海中。

我與詩詞有個約定。

我與詩作文 篇4

相思是冬日的梅,晚風吹不醒相見;想念是朝花的吻,晨露掛不住告別在來自放放假在相思想念中我與你相見相約,相約在夕陽蔓延的長堤,相見在馬蹄聲緩的季節。

——那是你嗎,美麗的唐詩,多情地吟唱?

我與你相遇在初唐。乍見之下驚為天人:你如滕王閣綿延的秋水,婉約而美好。於是我化作落霞與孤鶩比翼雙飛,同你唱脂粉嫣然的戲,妙指生花手型百變。戲台上你“歸時休照燭花紅”,我“待踏馬蹄清夜月”;最終看着你曼妙的身姿空靈的影搖曳在我送你的玉釧中漸行漸遠,暗暗許諾:“來時待你遍賞芳叢。”

我與你又見在盛唐。驚訝你曾把青梅嗅的青澀化為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大氣,如此壯闊的美麗令我心動。於是我與你攜手醉飲葡萄美酒;與你共奏一場風流富貴琴瑟和諧的曲:大紅幕布“唰”地揚起,用一杯月光銷去萬古愁緒;陪你抒寫“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年歲輪迴;伴你滴盡相思血淚拋紅豆,看遍春柳春花滿畫樓;手捧一粒眷戀,默唸“思君如滿月,月月減清輝”。

我與你再次相約在中唐。怎料到曾經怦然心動的絕美汩汩流淌成了“感時花濺淚”的悽美。於是我撫摸着你清瘦的容顏,伴你“羣山萬壑赴荊門”,同奏“千載琵琶作胡語”。任憑柳煙悽迷了離別破碎了河山,任憑《霓裳羽衣曲》被無情地擊破,任憑“蓬萊宮中日月長”,我只虔誠地祝願祈禱:願我和你“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我與你相逢在晚唐。無限好的夕陽是何等的美麗!可是芳華剎那紅顏彈指老,一切“只是近黃昏”,可歎“義山京地吟鬆雪,不知千年太匆匆”。盛唐的餘韻化作清江柳煙愁,美得支離破碎。我本想與你共剪紅燭,卻不料“一寸相思一寸灰”;我本想與你並蒂連理,卻不料“為夢遠別啼難喚”。你説你願用莊周迷蝶與杜鵑啼血的一刻春夢,換我一世滄珠海淚和良玉生煙的榮華,可惜“花魂鳥魂總歸魂,鳥自無言花自羞”。

一曲唐韻的絕唱,明媚而茫遠。縱使詩曲喚不回,柳煙換不回,縱使“此情可待成追憶”,我仍願用盡一生將對你的痴情對你的執着,刻入入骨的紅豆,用盡一世的輪迴與你執手在青山隱隱綠水悠悠的大唐,與你,美麗的你,相約相伴,多情地吟唱。

我與詩作文 篇5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一坐下,就有一陣童聲響起在我耳邊,那聲音多麼響亮,多麼好聽啊!接着,幾位小同學從台上跑了出來,在那些朗誦的同學前面,隨着音樂輕輕的跳起了優美的舞蹈,真好看呀!原來在台上演出的是我們學校的同學,今天我們全校師生參加了《中華行》大型愛國主義詩誦會。

馬上,第二個節目開始了。

“風雨如織披盛世,歲月當歌試比高。

九州風氣商如海,四面濤升心若潮。

誓主乾坤開闊步,京發日月顯真豪。

征程屈指邀朋輩,宏圖直掛九重霄。”

這是五年級表演的詩朗頌。他們富有感染的表演,真是好聽啊!不愧是高年級啊!他們朗誦了很多古詩,首首精彩。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一轉眼,已經十點多了,我想:應該可以結束了吧?突然舞台上,一個媽媽和一個小女孩走了出來,我從她們的對話中知道那個小女孩叫婷婷。是一位經歷了汶川大地震的孩子。這時感人肺腑的詩朗誦《永遇樂·汶川抗震救災感懷》從台上緩緩飄到我的身邊。

地動天搖,羣山失重,嘉陵江畔。

西嶺雪寒,汶川南北,生死別離慘!

錦官城慟,江船漁火,直照相呼送遠!

又何忍,悲絕無泣,鬼門一劍截斷!

一方罹難,情牽萬里,守望相助四面!

骨肉相連,淚眼萬般,神洲凝一片!

草堂應羨,東吳相告,無數英雄酣戰!

待時日,還球側看,風光競燦!

汶川,你被地震害慘了,是他害了你,是他,使你的兒女們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他,時而來,時而去。有時在,有時不在。但我知道,地震,人人都恨他,人人都害怕他。但在英雄的中國人民面前是永遠不會屈服的。

時間到了,我們要回學校了。我還真有點戀戀不捨,在快要走出大門的時候,我回頭望了望裏面,耳旁還回想着那激動人心的朗誦聲。

我與詩作文 篇6

初讀納蘭性德發出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時,心中平添一份悵然,可如今再次品這詩句,卻笑他不知:再見,也是一種美麗。

幼時,只會捧一本《唐詩三百首》,在陽光微醺的午後,在涼風習習的秋夜,亦或是在温暖的被窩中,逐字逐句,囫圇吞棗地閲讀,如今的我依然成長,在與那詩詞相見,卻是別有一番風味。

兒時讀春,只知那“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慵懶,而今,卻是以讀知王國維“四時可愛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的激情。生機勃勃的春吶,只需那一枝新綠,便能席捲整片大地的青葱,因為它就是這般有活力,就像那年少的孩子,充滿着幹勁,蓬勃向上得彷彿要衝破一切陰霾,不用走進便能嗅到那一股濃濃的“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息。

人們總是想一直這樣,永葆那天不怕地不怕的青春,可若心中有春,又怕什麼寂寥秋風?

咿呀品夏,只悟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絢爛,而今,卻已領會司馬光“更無柳絮因風起,唯有葵花向日傾”的執着。人,總是要有夢想的,而有了這夢啊,卻不能空想,若能想葵花一般執着,才有了追夢的實力,但若像那漫天飛揚的柳絮,不知方向,隨遇而安,固然瀟灑快活,可卻輕浮不定啊。

小兒念秋,只吐半句“自古言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壯闊。而今,卻能讀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超然。秋,是這般精美,擁有着淡然的温柔。秋,是一個豐收的季節,若我們能在這秋日裏,攬了自己的果實,卻不忘吸收他人更高的精華,才是最好的昇華。

年幼悟冬,只明“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堅強,而今,卻已瞭然白居易“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樂觀。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即使在人生的低谷,也要有與朋友暢飲的心境,也要懂得享受生之歡愉。

與詩詞再見時,多了的是人生的感悟,多了的是自我的反思,在這一字一詞中,明白的“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什麼?”的豁達,懂得了“零落成泥碾作塵,唯有香如故”的奉獻,領悟了“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的快樂……

我與詩詞再見時,總有粲然在心頭。

我與詩作文 篇7

一杯茶,一首詩,一首詞。不禁讓人回想連篇。

餘秋樑老先生説:“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着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前行。”不論是黃州還是惠州,生活是悽苦的,卻依舊苦中作樂。雖有“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但更多的卻是豪邁的。提筆一揮“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雖然被貶謫多次,卻依舊是豁達。喜歡“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黃州豬肉賤”就大吃豬肉還做了東坡肉,既然“爛紫垂先熟,高紅掛遠揚。”那就“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這樣的豁達唯東坡有。不順的時候,遇到挫折的時候,失敗的時侯。讀讀東坡詩詞,他會讓你重新振作起來。

東坡也讚揚過一位詩人是“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

摩詰無論是寫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抑或是寫邊塞的空曠荒涼,小橋流水的恬靜淡雅。都擁有一種懾人心魄的美感,這種美超然於世俗中,又脱然于山水間。

在摩詰的詩中山也好,水也罷。都是充滿活力。泉聲可以咽危石,日色可以冷青松。摩詰把詩意,禪意,畫意集於一體。成為了廣為流傳的精品。因為官場上黑暗,所以隱居在山水田園之中。所以離開了官場,做一個“閒人”。田園之美,早出晚歸的農夫又怎麼會知道“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的美景?他們是不可能認為在農田間幹活,妻子送菜是一種享受而是一種辛苦,一種生活。

也喜歡“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雖説沒有東坡的豪氣,也沒有摩詰的詩情畫意。但柳三變的詞卻充滿了兒女愁情。紀昀於《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倍加推崇:“詩當學杜詩,詞當學柳詞。”也許是因為女兒家,喜歡柳三變的細膩。雖説同是婉約派卻不像易安

居士那樣愁思深重。筆下盡是風花雪月,卻又不失雅氣。雖是小家之題卻又有大家風範。

一首首詩詞陪伴着我,一位位“騷人墨客”在孤獨中與我秉燭夜談。我和詩詞親密接觸,真好。

我與詩作文 篇8

浩浩蒼穹,邈邈雲漢,耿耿星河。偌大的華夏神州,有着無數錦繡山川,歷歷大好江河。無數文人騷客,或仗劍天涯,叩天問地;或倚坐筵席,對酒當歌;時而乘江搖櫓,浪遏飛舟;也曾憑欄遠眺,情思惆悵。妙文佳句,如雨後春筍,似錦繁華,一篇篇,一闕闕,鑄就詩詞文壇。如今,我只願沐浴焚香,一步一叩,虔誠邁步,走近文壇。只因,我與詩詞有約。

幼時,背書是我一項極大的樂趣。老師的讚賞,夥伴的注目,父母的愉悦,使我的心靈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從《千字文》到《百家姓》,從《弟子規》到《詩經》。咦咦學語,呀呀學詩,詩詞便與我相識。偶爾背一兩首《憫農》,或是在月光下搖頭晃腦的朗誦一首《靜夜思》,又或是唱一首東坡的《水調歌頭》。那時的我詩雖會背,但往往只是囫圇吞棗的記上一遍,不求甚解。

等漸漸長大了,我偶然從家中翻出一本《陽春白雪》來,着迷於它古樸的質感,一筆一劃含蓄雋永的楷書,一詞一句晦澀難明的文字,我開始翻字典、做批註,我才開始真正觸及詩詞的內涵。研讀詩詞,咀嚼一詞一句,我總喜歡先閲覽一遍文字,解析一遍意思,再去品讀那些流傳千古的名句。常説“腹有詩書氣自華”,幾載春秋,浸讀於詩詞的世界,我慢慢的沉澱着自己。如今閲覽古詩數百首,雖不能出口成章,幾步成詩,卻也能道出一兩語深意。

就這樣,我與詩詞相識結緣,相知生情,也堅信能相攜而過,相伴一生。

在詩詞中,我常常為一詞一句而觸動,與那些滿腹經綸,心載百川的文人共鳴我的喜怒哀樂。在詩詞中,我與志摩先生泛遊康橋,微搖櫓槳,舟載星輝;我也曾笑看易安居士點絳朱脣,赤足鞦韆,拈花含笑;還曾與六一居士遊玩滁州,酒酣宴暢,寄情山水;更難忘行走孤墳,看東坡先生白鬢塵顏,無話淒涼……高呼“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與太白對酒當歌,靜念“願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我讚歎卓文君的颯爽英氣;輕訴“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五柳先生的追尋。在每一個卧闌聽雨的夜裏,詩詞如鐵馬冰河,無聲如夢。

如一位年輕的旅者,翻山越嶺,披星戴月,踱過亂石雜草,踏平倒刺荊棘,跨越懸崖絕壁,在一片繁華嫩草的密林中尋得一方心靈的淨土,被詩詞的美妙所震撼。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我與詩詞有約,定當共伴一生。

我與詩作文 篇9

也許,我這輩子都不會想到我會寫詩。以前,我一直覺得詩歌應該是詩人啊作家啊才寫,哪輪得到我們這些學生呢?升入大同,升入“詩之校”,我才與詩歌打得火熱起來。

記得第一次面對老師交給寫詩的任務時,我着實吃了一驚,但很快不以為然起來,寫詩嘛,聽起來挺簡單的,應該沒什麼難度吧。可真正寫起來,才理解什麼叫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在毫無頭緒下寫的詩,立馬被老師給挑出了諸多錯誤。那時,我想,是不是自己沒這方面細胞啊。後來,一次次地寫,才知道方法很重要。

寫詩和寫作文有相似之處,都需要很棒的靈感!可上天絲毫不給我面子,靈感這種東西不是説來就來的,是需要一件事能觸動你的心。有一次寫詩時,我一點思緒都沒有,更別説靈感了!突然,我發覺電腦桌面的壁紙不夠漂亮,想換一種,便打開了搜狗壁紙。看着看着,一張日落的圖吸引了我,畫面很美,讓我聯想到了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多少讓人有些傷感。就在這時,靈感就蹦躂到了我的腦海裏,那種提筆就寫而且很順暢的感覺真正讓我明白了靈感的`重要性。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如果你想寫某種事物,就一定要仔細觀察它,並且要調查清楚它的一些習性。一次語文課上,老師佈置我們寫關於爬山虎的詩。這可讓我犯了難,我在平時沒有注意盤在牆上的那抹綠,所以無從下筆。為了完成任務,我開始研究爬山虎的偉大。經過了解,我知道了它的習性,當寒冷的冬天過去時,爬山虎最先冒嫩芽的地方是它的最頂端,而最後一個迴歸綠色的是它的開頭部分。這真是一種聰明的植物啊,這樣的習慣不僅能使全部枝葉迴歸綠色,還能憑藉冒出的一點點嫩芽,一點一點地長,直至爬滿整堵牆,這不就是很好的寫詩素材嗎!看來搞清事物的習性對寫詩是絕對有好處的。

與詩相處,我已從不懂詩的人變成詩歌愛好者,這真是突飛猛進啊!與詩相識,快樂,享受!我會沿着這條詩路走下去哦。

我與詩作文 篇10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前記

人生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每個人的追求愛好都不同,但我們卻用所有時光去成就更好的自己,去追求更好的事物。

我與詩詞的緣分,源於一句詩:“朵朵花開淡墨痕。”這説來也甚是有趣,初識這句詩是在廣告詞上,一聽到後就深深被吸引,那淡墨痕的花香沁人心脾,那種花香迷人,是一種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美,從那以後我便愛上了詩,我渴望從詩中得到一份心靈寄託之所。

後來李清照的詞讓我對詩詞更加如痴如醉。“沉醉不知歸路,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閒情逸致,到“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憂傷悲寂,再到“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的淒涼蕭瑟,李清照的詞記載了她的一生的情感變化,她用詩詞訴説着她的心境。

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傳承的精神財富,它早已融入到我們的血脈,涵養着我們的靈魂,淬鍊着我們的思想。為了讓中學生瞭解民族文化,學校開展了“書香校園”的詩詞比賽。在賽場上我憑藉長久以來對古詩的熱愛與積累,頻頻發言擊敗對手,與同學並肩作戰,拿下比賽二等獎,為班集體爭了光。這讓我對詩詞的興趣愈來愈濃,以至於我恨不得將詩詞分享給身邊的每個人。每次碰到好詩好詞,我就在朋友身邊吟唱,久而久之在我的盡力宣傳作用下,我的朋友們也愛上古詩。

早晨我們迎着晨曦一起看詩詞,賞詩詞,在陽光照耀下的我們一路歡歌,暮歸,我們在一天勞累的課堂中苦中作樂。一起看“人面桃花相映紅”,一起聽“稻花香裏説豐年”,一起看“霜葉紅於二月花”,一起賞“梅花香自苦寒來”。

滄海桑田,世事變化,古今多少事,我們從詩中領略、感受不同年代、不同時期不同的中國人的魂,感受我們五千年文化的魂。

寒來暑往,詩詞伴我長大,我與它的緣深似大海。希望每個人都能胸襟寬似海,從詩中煅造更好的自己!

我與詩作文 篇11

如果説語文是我學業上最強勁的對手,那麼,古詩詞絕對是它手下最難對付的"將軍‘’。古往今來,多少學生慘敗在他手下。實在看不下去的,我又將與它廝殺一場,一不想競發生了這樣有趣的二三事。

‘’牀前明什麼光,疑是那霜啊!"到底怎麼揹我生無可戀地撞着牆壁,好難啊!然後……回頭土臉的翻開書本,"原來是明月光和地上霜。‘’終與勉強的在腦門上刻下了這兩個可惡的東西。卻偶然一掠,看到那首詩顯眼的躺在紙上,開着口的字,像是在嘲笑你個大笨蛋。‘’唉,我這暴脾氣,誰給你的本事!"我想想就氣,一提筆就在書上留下了一行清秀的大字:"牀前手機亮,惹我心癢癢。‘’獨留瀟灑背影的我卻有了一絲觸動,其實背詩詞也不難,我能留下這樣的‘’千古佳作",是因為我懂得我寫的意思,而我不會背詩是因為我不懂詩人的意思。

從那之後,恍然大悟的我,在找到詩詞的弱點後,開始不斷探索和嘗試。

時過境遷,又是一個花好月圓之時。中秋團圓,父母卻回了老家,就剩我一個人了。我倚在窗前,天邊懸掛着銀圓盤的月亮,將光芒傾灑到了牀前和地上,加上遠方亂來的寒風,像是鋪上了一層滲人的白霜。抬起頭來和明月對視了幾眼,卻忍不住思念起了爸媽和老家過中秋的日子。值得哀哀感歎幾句:‘’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咦我背出來了。"此時此刻,我就像是那個遭千百學生"嫌棄‘’的李白,張口就是一句詩。

原來詩詞並不難,難的是是我們永遠閉不上在埋怨的嘴。我們一昧地為了完成作業,而背下這些古詩詞。然後轉頭,忘得一乾二淨。我們從沒有發現詩詞中的美,就比如那個地上霜的霜,比起我的心癢癢,用得起不美哉。這不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古詩詞之美嗎?它從不是遙不可及的、遠在天邊的,而是用心能體會到的。

而今的我們擔負起‘’天降大任於我也"的偉大職責,更應該要用心去體會其中的美和文化底藴。不要讓這些流傳千古的佳作,撈得曇花一現的命運。

我與詩作文 篇12

詩是一種最普遍的藝術,如陽光一般灑落在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何謂詩,是歷代文人對思想的闡述,是歷代古詩的文化底藴,是《説文》中的:“詩,志也。”

——題記

詩之文化,是一種心靈和心靈的碰撞,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自然交流,是一種高貴的生活方式。一首詩,一個故事,一個人對文字的詮釋。

“飛流直下三千尺”

這是太白對廬山的形容。在風景秀美的廬山上,有一位身着白衣猶如謫仙般的男子,腰繫酒壺,淡泊於塵世。“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你有沒有在詩中看到陽光照耀下的香爐峯紫色的雲煙繚繞,遠看瀑布猶如一條長長的白鏈,高高懸掛于山川之間。你有沒有在字裏行間看到那激越的水柱從峭壁上一瀉千尺,恍惚間好像銀河從雲端墜落?讀完此詩,好像廬山之宏偉壯麗仍在心中徘徊不去。何以言其美?何以言其壯麗?也許也只有太白才能如此恰當的描述廬山之美,廬山之壯麗了罷!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荒涼的沙漠,一眼望不到邊。茫茫中有一輛車再緩緩走着,車鈴搖曳,“叮噹,叮叮噹……”不遠處有一縷直直的狼煙往上躥,耳邊似乎伴着戎馬,廝殺,怒吼的聲音,戰火烽飛。詩人心中有那一抹孤苦,心想這亂世何時才能安定?天邊有那一輪圓圓的落日,給人以無比親切,何時才能歸家?當你感受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觀時,會不會感受到詩人的豪放與孤寂?眾多情感交織在一起,匯成了一首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誰能勝過王維?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個王朝的興衰,一座城的孤寂,一個人的感傷,似乎都在這兩句句詩中有所體現。長安城裏又是春天了,但是經過叛軍的燒殺搶掠,早已滿目荒涼,到處長着又深又密的草木。戰爭慘烈無比,在這個戰亂的年代,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幾大悲劇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心中滿是悲苦,寫下了《春望》,面對漫天的烽火,他的傷有幾人能懂?這般的悲苦,感傷,也只有杜甫能夠知曉吧。

一首詩,文化的體現;一首詩,給人以懷念。這是一段故事,讀起來脣齒留香,請你細細聽我講述,如此優美,那般激越。

我與詩作文 篇13

我叫藍楓,是農家的孩子,別人叫我楓。一個很有詩意的名字,這是別人對我名字的看法。

在我17歲那年,我便愛上了詩,毫無顧忌的喜歡上了它。記得那是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我獨自一人在一片楓林裏玩。然後我聽到了詩聲,清澈的,婉轉的,像平靜的溪流恬然。我聽見了,從那時起,我便義無返顧地喜歡上了它。那優美的句子,那婉轉流雲的詩聲,伴着漫天的楓葉飄落,那樣的悠然,那樣的飄逸,我情不自禁地跟着念起那詩。

我喜歡上了詩,可是,我是農家的孩子,我是藍楓,是藍家的希望。“好好讀你的書,學人家寫什麼詩啊!”家裏人都這麼説。然後我被限制了,我的那些詩集被他們扔進了火坑,但我仍然堅持着。在一個個深夜裏,我再次走進楓葉林,獨自感受大自然,把自己融入詩中。那幾個月裏,我寫了很多的詩。我常常把它放在我的枕邊睡。常常寫完一首好詩,我都高興好幾天。

這幾個月,我把我寫的那些詩,在夜裏,在楓林中,一篇一篇地欣賞着,我很開心。

但好景不常,在一次放學回家時,我,看見了父親,他正滿臉怒容的撕着我寫的那些詩,看着他撕一次,我的心便痛一痛。我瘋狂了,我衝到父親的腳下,求他不要再撕了。他不理我!他還在繼續撕着,我發現父親連看都不看我一眼。我很是傷心,也許放心從來就未關心過我,只關心我的成績。我滿臉張狂地笑——那是父親的傑作!即使我痛苦的在笑,父親也知識怒目我一眼説:“如果你再寫這些東西,我就打斷你的腿!”

我恨父親,我恨我自己,我恨我為什麼生在這一家庭。在這裏,我揹負了太多太多,付出了太多太多,付出了我的青春,付出了我的理想,現在,又要我付出我的愛好。也許在這個世界上也沒什麼值得我留戀了吧!也許我不該生在這一世界,也許我該離開了。我想到了結束——死亡。我笑了,也許這是最好的結局吧!但是我並沒有這麼做,我

一直在努力着,希望成為詩人,讓父親覺得,寫詩,其實我也做得很好。

一天,兩天……我偷偷地在看詩。

一月,兩月……我偷偷地在寫詩。

我與詩作文 篇14

讀詩是一種享受,我們可以在享受中感到樂趣;讀詩是一種樂趣,我們可以在樂趣中獲得真知。我讀詩,我快樂,我與詩歌交朋友!

從小,媽媽就買了一套兒童益智卡片,從裏邊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到“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再到“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一首首古詩詞,引領着我走進了一個神奇壯麗的世界。

現在,我依然喜歡古詩詞,比如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讓我看到了氣勢磅礴的滾滾黃河向前奔騰,好不壯觀!從秦觀的“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我看到了滿園春色,各種花兒爭奇鬥豔,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盡情綻放的場景。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我又看到了詩人那不畏死亡、為國歎憂的愛國主義情懷……

如果説小時候只是單純地認識詩詞,那麼與它交朋友,更加熱愛詩詞,就是在接觸了《中國詩詞大會》之後。《中國詩詞大會》上有許多關於詩歌的題目,既能增長我們的知識,也可以讓我們認識不少詩詞界的“達人”。

在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外賣小哥——雷海為。雷海為是一名80後,但由於外賣這個風裏來雨裏去的特殊工作,使他看上去並不年輕。13年前,雷海為愛上了詩詞,但苦於工資太低,沒有餘下足夠的錢買書。於是他就在書店裏背詩,回家後再默寫,默出後再背,這種刻苦鑽研的精神令我佩服。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取得了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

再回想自己對詩詞的態度,除了老師課堂上所要求的,幾乎沒有再背其他詩歌。跟雷海為比起來,着實汗顏。從現在起,我將鄭重地捧起古詩書,在詩中遨遊,在詩中探索,在詩中幻想,與詩歌為伴。

我讀詩,我快樂,詩歌將永遠伴我同行,不離不棄!

我與詩作文 篇15

我是人類手中的一隻不起眼的筆,常被人們用來寫出各式各樣的詩,有古詩,也有現代詩。有時候我看着那些莫名其妙的詩句,心裏真有點兒納悶,詩不就短短几句話,為什麼卻能得到那麼多人的青睞?我便懷着好奇之心去問字典爺爺。字典爺爺告訴我:“詩是最能表達人們情感的一種方式。你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幾行詩,這可是凝結了詩人的許多情感,包含的意思可深了!詩的作用一點兒也不亞於別的文章,而且可以更好地表達對大自然的讚美,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對家鄉的思念等感情呢。”

我聽了字典爺爺這番話,對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因我從未認真學過詩,理解起來非常困難,也時常鬧笑話。有一天,我讀了李白寫的《望廬山瀑布》。對“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句話產生了疑問:難道廬山瀑布真的有三千尺高嗎?那不得比世界第一高峯―――珠穆朗瑪峯還要高?難道真有九個天?這首詩實在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我便拿着這首詩再一次去問字典爺爺。字典爺爺聽了我的問題,哈哈大笑,他告訴我,這只是詩人寫詩的修辭手法,叫誇張。接着字典爺爺又告訴我:“詩人寫詩時常會用誇張、比喻、擬人、反問等方法。”

以後,我對詩越來越感興趣,只要一見到詩,就會如飢似渴的讀起來,我掌握的詩越來越多,對詩也越來越喜歡。詩成了我最親密的朋友。

我與詩作文 篇16

詩伴隨着我成長。

我最早接觸的古詩是《詠鵝》。記得那時我才三四歲,媽媽手裏捧着《古詩三百首》,一字一句地教我:“鵝,鵝,鵝……”媽媽教我一句,我就奶聲奶氣地跟一句,讀音不準的字,媽媽就幫我糾正。不過五分鐘,我就會背了。我還學着古人的樣子,一邊背一邊搖頭晃腦。我不知道“項”是什麼意思,就問媽媽:“媽媽,‘項’是什麼?”媽媽耐心地告訴我:“‘項’是脖子的意思。”我想:既然是脖子的意思,為什麼不念“曲脖向天歌”?

上了國小後,我接觸了更多的古詩,如《小池》《春曉》,雖然還不能一眼就看出詩的意思,但通過老師的講解,詩的意境就慢慢呈現出來了。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我的眼前自然展現出這樣的畫面:一大片綠油油的荷葉,荷葉上停歇着蜻蜓,真有意思!我喜歡古詩,不僅因為古詩的意境很美,還因為它押韻,好記,朗朗上口。每次老師讓大家背古詩,不管是誰,都能流利地背誦,因此同學們都很喜歡它。

現在,我與詩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我還開始做詩了。去年六一兒童節我寫了一首詩《抓住童年的尾巴》,其中有一句“我想朝天空大喊:‘童年等等我’”,抒發了我對童年的依戀。其實,不論是現代詩還是古詩,都是在抒發自己的情感,記錄着心情的變化。我越來越喜歡詩,也越來越感受到與詩同行的快樂。

詩像一幅幅閲不盡的畫,處處精彩;詩像神奇的音樂,句句動人心絃。詩伴隨着我成長。

我與詩作文 篇17

10月31日是星期五,我們全校師生要去杭州劇院觀看《中華行》愛國主義推廣工程大型詩誦會活動。因為是第一次舉辦這樣的活動,因此,同學們都對這次詩誦會都非常的期待。

天空雖然下着雨,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格外開心,小鳥在唱歌,連密佈的烏雲都低低的,似乎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我們的行列。

“詩誦會”馬上就開始了,我的心情非常激動,主持人是我校的周老師和駱老師。到場的嘉賓當中,竟然有胡雨澤先生。他可是《中華行》這本書的作者,看了書中那麼多精美的古體詩詞,我已經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終於進入主題了,上午9點30分左右,詩誦會正式開始了。第一個節目就是我們學校二年級同學表演的《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台上的同學用舞蹈來演繹着三字經的內容,看得台下的同學也不約而同地跟着唸了起來,我和同桌興奮得隨着音樂一邊搖頭一邊背誦。輪到我們學校的同學的集體表演《為育才教育集團作》和《本字經》作品了。我目不轉睛地看着台上,先是楊老師抑揚頓挫的朗誦,接着同學們聲情並茂地背誦,雖然同學背誦的聲音沒有像老師那麼的動聽,但是我聽得出她們是很努力很用心地在背的。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嘛!

最後一個表演的內容是《本字經》,在演員背的時候,有一些同學也跟着輕輕背了起來。我也隨着節拍一邊鼓掌一邊高聲朗誦。

時間過得很快,詩誦會圓滿結束了。我們也帶着激動的心情依依不捨的搭上了回校的大巴。在車上還有許多同學在背詩,更有許多同學在議論今天的活動呢!看來這樣的活動同學們真喜歡!

我與詩作文 篇18

一落清居,一片幽林,一人一筆一書,人生不過如此。

春有花開,夏有蟬鳴,秋有清風,冬有枯葉。我眼中的詩與遠方,是遇見。遇見一人;是戲觀,戲觀一生。

詩,不過是人間百態;遠方,不過是行走在未來。

人間百態,人、事、物;人間百感,喜、喪、怒;人間百情,家、友、戀。我眼中的詩是“酒肉朱門臭,路有凍死骨。”的物態炎涼,卻亦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勇氣與信心。古詩,是中國文化的獨有特色;詩道,是中華文化的傳承之美。詩,是美於意境,是“醜”於現實,是憂於社會,是興於國家。反影我國古代社會的詩詞歌賦,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百姓之悲;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與“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個人憂愁。看出我國大好河山,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壯之巔。是“天階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温柔之鄉……

行走未來,是展望明天,完成今天,回憶昨天。遠方不遠,路在腳下。未來又有何妨?是自己的路。遠方是夢,未來是現在。你以前有想過今天的自己是怎樣。過去的未來是現在,現在的未來將要來,時光匆匆,不知不覺,人生之旅已有了十幾年的行程。

詩與遠方在我眼中,是佛曰:美哉!我説:美妙。詩與遠方是碰撞的情意,思維的火花,詩與遠方又或是詩與當下。握住一支筆,翻開一本書,望着一片林,生在一幽居。生活不一定要繁雜、要財富五斗,它可以簡單,樸素,美好。

放下工作,放下手機,放下憂慮,去吸一吸新鮮空氣,逐一逐田野,追一追春蝶,踏一踏清水,或這便是我眼中的詩與遠方。

我與詩作文 篇19

輕輕的,你走進了我的內心,帶着三月裏陽光的温暖,用詩情照亮了我的心靈。

——題記

我已不記得是怎樣與你相遇,是從朗朗上口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開始呢?還是從“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開始呢?還是從“牀前明白光,疑是地上霜”開始呢?我只知道,當我手執一部唐詩宋詞時,詩,便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你,在我耳邊低語,在日本無理由爭奪我國釣魚島時,你告訴我應挺身而出,維護祖國尊嚴與榮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家的安全才是個人的安全,國家的榮譽才是個人的榮譽。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你,在我耳邊淺吟,告訴我母愛是這世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母愛如一股涓涓細流,雖無聲,卻能滋潤乾涸的心靈;雖平凡,卻在平凡中孕育着驚人的偉大。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是你,在我耳邊私語,告訴我們要珍惜現有的學習條件,勤奮學習,德業雙修,有所成就,只有現在努力、勤奮,才不會到老時後悔當時的行為。

詩,心中有你,就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的豁達;心中有你,就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胸懷;心中有你,就有“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的心態;心中有你,就有“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悠閒;心中有你,就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悽美……

點一支燭,捧一支茗,執一部書卷,詩,你我的親密接觸,是否充滿了詩情畫意?

我與詩作文 篇20

四歲時就開始背詩,這當然是被大人強迫的,小時候又不識字,只能死記硬背,因而十分怕背詩。上學後,識字了,老師也講了些詩,但僅限於解釋詩意。直到三年級,我才算與詩歌欣賞結識了。

很多詩都只有一個平凡的故事,有時小到不足掛齒,但詩人卻能把他它寫成千古名句,廣為流傳,這就是詩歌的魅力。

詩有很多派別,有豪放派,婉約派……,不同派別的詩有着各自獨特的一面。

李白很多詩屬於與豪放派。有“飛流直下三千丈,疑似銀河落九天”的大氣,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志得意滿,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自信,也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山”的抑鬱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迷茫,更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對權貴的蔑視和傲然……

李白的詩是多樣的,精彩的,每首詩的感情基調都與詩人的經歷有關。當他沒被重用時他有的是自信;當他位居高位時,他意得自滿,豪邁大氣;當他看見朝廷的醜惡之面時,他有的是偉岸的性格,蔑視權貴;當他因而遭人排擠而離開時,他也會抑鬱、迷茫。

想要品味詩就必須瞭解詩人生平際遇乃至當時社會背景。想看懂它並不難,但只會得到一些膚淺的東西,毫無深意。當你真正去了解它,感受它,理解它時,得到的是無窮的感悟,是真諦。你甚至可以感到自己正在和詩人同呼吸,同悲歡,你理解他的感受,乃至會有想去安慰他的衝動。我們在欣賞詩,也在欣賞詩人,更亦在欣賞當時社會,我們樂在其中。

在讀《蜀道難》時,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詩人那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令人入迷。

這就是我和詩的故事,讓我難忘。

我與詩作文 篇21

穿過古樸的書廊,我與時光的灰塵擦肩而過

——題記

在安謐的午後,靜坐窗前,呡一口香茗,品味温暖時光;翻一張泛黃書卷,看盡古今繁華。

推開歷史斑駁的大門,喚起那塵封的記憶月下,滿地花影相伴的李白獨自飲酒,醉意伶仃時,發出“浪淘盡”的感歎,雖有高堂之上,貴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張狂,卻枉遭污垢滿腹愁緒只有向月訴説,讓愁緒隨着秋日氲氤的水汽,化成風細柳斜的舊事,幾許何時,也曾年少輕狂不自量,終得個“悲白髮”的下場。一代詩仙也只能凝月神思。一次偶然的遇見,我見李白對月獨酌,何其寂寞!

一縷風吹過,泛黃畫卷不停滾落,定格在北宋,年少意氣風發的蘇軾入朝為官,可少年哪會滿腦愁腸,心高氣傲,自請流放關外。雖遭三貶三返,卻自嘲平生為口忙,但蘇子瞻終是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凡心所向,素履以往“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悠閒自得,他雖沒有閒雲野鶴的寧靜,卻也滿心歡喜。“問汝平生功績,黃州惠州儋州”,一聲自嘲飽含太多無奈也就是這心態,讓東坡成了一代豪傑,可誰會想,那看似開朗的言語下又藴有多少惆悵無奈?一場悠然的邂逅,我識蘇軾,對酒當歌,悲兮壯哉。

撥開戰爭的硝煙,我漫步至南宋,我見清照,奮力劃出藕塘,卻“驚起一灘鷗鷺”少女的調皮情緒溢滿池塘。”“濃睡不消殘酒,怎知海棠綠肥紅瘦”,轉眼,她已成人婦,過着幸福甜蜜的生活。“金戈鐵馬,秋已盡,凝月猶長,梧桐恨得了夜來霜”,一聲號角響徹雲霄,拉響了戰爭的序幕,卻也讓她痛失丈夫,面對國破家亡的困境,易安決心奮起,可她瘦比黃花,肩上卻有“雙溪舴艋舟,”或許,每當深夜時,那濃濃的思眷情也會伴着微風飄散吧。一次心靈的交流,我聽清照,凝思長歎,何其寡兮!

一座古橋佇立在岸兩旁,左邊是沉重的歷史,幾乎壓彎了它的脊背;右邊是前行的遠方,興時信手賦詩,快哉,妙哉!

我與詩作文 篇22

清淡的歡愉,最美的本質。

——題記

車水馬龍,高樓聳立,夜晚的燈紅酒綠映在我的臉上,擾亂了我的思緒。躁動的搖滾,喧囂的人羣,耳邊一片紛紛擾擾……在這個十字路口,我迷失了自己,看不清方向——學習的壓力層層疊疊地堆積在心頭,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如機器般日復一日地循環,愈發迅速的節奏,讓我覺得前途一片黑暗。漸漸地,我跟不上生活的腳步,成了個迷惘的孩子……苟且偷生罷了!我多想逃離這個世界,在這世俗裏,隱藏自己。

所以,我回到了那個地方,暫且做個隱逸者。

那兒就是我的故鄉,一個古樸的鄉村。沒有新房,沒有科技,只有那灰牆青瓦,低矮的土屋。放眼遙望,平曠的農田裏玉米挺立,點綴着幾間木屋。屋舍的盡頭,盡是青翠的竹林,鵝卵石鋪成的小路終於山底。山腳下有一泓渠水,渠中的水清澈見底,金黃的銀杏葉隨流波飄向遠方。“綠的草,藍的水,紅的葉,白的山,我看着這一切秋天的童話發呆。”我品着林清玄的句子,散落在秋天的角落裏——原來世上不只有燈紅酒綠,不只有機械地學習。

鄉村的日子過得極其簡單。鄉親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似規律的生活,卻充滿了隨性。男人們熱愛勞動,聞雞鳴而起,哼着小曲兒扛着鋤頭便幹活而去。在田裏,他們邊收割着莊稼便話着家常,在他們的臉上,一點也瞧不出累的蹤影,反而洋溢着豐收的喜悦和滿足的笑容,流淌的汗水是他們夢想的結晶。

而鄉村的女人們也是如此。被初升的晨曦喚醒,在小水潭邊洗衣,悦耳的浣衣聲和着鳥兒的小令,彷彿奏起了《田園交響曲》,舒緩而寧靜。

我坐在藤條編織的吊椅上,品着一杯綠茶,享受着此時清雅的畫卷,耳邊聽到的不再是躁動的搖滾,而是自然的音符。我漸漸地放慢了腳步,與這座鄉村並肩而行,感受到了慢的魅力。傍晚,暮色四合,我和爺爺奶奶坐在竹籬圍成的小院裏,捧着粗茶淡飯,品着清香苦茶,但見頭頂,月光淋漓。在這個樸實的鄉村裏,我找尋到最本質的自己——簡單純真的自己,不受約束、隨性漫步,猶如在另一個緩慢而詩意的世界中生活的自己。

林清玄曾在《人生最美是清歡》中説:“清歡是來自對於沉靜的疏淡的簡單的生涯的一種酷愛。當一小我能品嚐出野菜的清臭賽過了粗茶淡飯……這些便是‘清歡’。”大概,生活在快節奏中的我們,偶爾所需要的,就是這樣有詩意的清歡生活吧!

此時此刻,在與這座古樸鄉村——故鄉的相遇中,我邂逅了詩意的生活,到達了心靈的遠方。

我與詩作文 篇23

相思是冬日的梅,晚風吹不醒相見;想念是朝花的吻,晨露掛不住告別在來自放放假在相思想念中我與你相見相約,相約在夕陽蔓延的長堤,相見在馬蹄聲緩的季節。

——那是你嗎,美麗的唐詩,多情地吟唱?

我與你相遇在初唐。乍見之下驚為天人:你如滕王閣綿延的秋水,婉約而美好。於是我化作落霞與孤鶩比翼雙飛,同你唱脂粉嫣然的戲,妙指生花手型百變。戲台上你“歸時休照燭花紅”,我“待踏馬蹄清夜月”;最終看着你曼妙的身姿空靈的影搖曳在我送你的玉釧中漸行漸遠,暗暗許諾:“來時待你遍賞芳叢。”

我與你又見在盛唐。驚訝你曾把青梅嗅的青澀化為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大氣,如此壯闊的美麗令我心動。於是我與你攜手醉飲葡萄美酒;與你共奏一場風流富貴琴瑟和諧的曲:大紅幕布“唰”地揚起,用一杯月光銷去萬古愁緒;陪你抒寫“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年歲輪迴;伴你滴盡相思血淚拋紅豆,看遍春柳春花滿畫樓;手捧一粒眷戀,默唸“思君如滿月,月月減清輝”。

我與你再次相約在中唐。怎料到曾經怦然心動的絕美汩汩流淌成了“感時花濺淚”的悽美。於是我撫摸着你清瘦的容顏,伴你“羣山萬壑赴荊門”,同奏“千載琵琶作胡語”。任憑柳煙悽迷了離別破碎了河山,任憑《霓裳羽衣曲》被無情地擊破,任憑“蓬萊宮中日月長”,我只虔誠地祝願祈禱:願我和你“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我與你相逢在晚唐。無限好的夕陽是何等的美麗!可是芳華剎那紅顏彈指老,一切“只是近黃昏”,可歎“義山京地吟鬆雪,不知千年太匆匆”。盛唐的餘韻化作清江柳煙愁,美得支離破碎。我本想與你共剪紅燭,卻不料“一寸相思一寸灰”;我本想與你並蒂連理,卻不料“為夢遠別啼難喚”。你説你願用莊周迷蝶與杜鵑啼血的一刻春夢,換我一世滄珠海淚和良玉生煙的榮華,可惜“花魂鳥魂總歸魂,鳥自無言花自羞”。

一曲唐韻的絕唱,明媚而茫遠。縱使詩曲喚不回,柳煙換不回,縱使“此情可待成追憶”,我仍願用盡一生將對你的痴情對你的執着,刻入入骨的紅豆,用盡一世的輪迴與你執手在青山隱隱綠水悠悠的大唐,與你,美麗的你,相約相伴,多情地吟唱。

我與詩作文 篇24

有人説,生活不能限於苟且,要追求詩與遠方。

時代變更,年華更迭,處於新時代中的我們,可以通過各種交通工具實現我們的遠方的夢,無論是中國,還是令人充滿期待的歐洲國度,我們大可以一覽大江南北之景,感受大自然的巧工藝術,不枉時光的恩賜。

這就是所謂的“詩與遠方”麼?

在一般人的理解裏,“詩”代表美好,“遠方”代表天涯。象徵着希望,與美好的未來。但這解釋是否太過片面單一?我們生活在一個人類社會,柴米油鹽,車水馬龍,避無可避。一個生活在市井中的人,牽扯着很多東西,會擁有家庭,會贍養父母,會成為千千萬萬人中為生計奔波的螻蟻。然而,有些人把這稱為“苟且”。這一言論難道是合理的嗎?作為一個普通人就是苟且嗎?難道只有流浪才是所謂的“遠方”?然而這是錯誤的。芸芸眾生中忙碌,是人生之常態,而那些追求功利,枉費時光,權利緊握的人,才是“苟且”。我們不能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做一個善良、勤奮、老實的人,是可敬的,而那些守在手機電腦前做“鍵盤俠”抨擊別人,無度揮霍的人,卻不知自己正困厄在所謂的“苟且”中,無法自拔。

我們要知道,“説走就走的旅行”要在一種自我充實,精神飽滿的狀態下實現,要在完成社會中最基本的任務之後,一種精神與生理的放鬆,是在安排好一切後,去感受天空與田野的魅力,讓自己得到片刻的歡愉,然後又重新迴歸市井,繼續朝九晚五的生活。大冰的書裏有一句話,“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跡天涯”,這是一件確確實實發生的案例,原來世界上真的有人活成我們理想的模樣,真的有人在世界各國開連鎖店,既有穩定的收入,又可在周遊列國的同時,結交許多好友,在江南河畔開一家小店,讓匆匆趕路的人休息片刻,喝酒談笑唱歌,或一起過春晚,得以相互取暖。這樣的人,少之又少,那我們既然做不到,為什麼不能安分過日子,為什麼寧願浪費時間精力去在社交論壇上發表廢話,也不願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讓自己足夠強大,讓自己成為別人的依靠?

詩與田野,大海與遠方,都是過眼雲煙。我們不是古人,沒有戰亂與武俠,如今和平安寧的盛世,我們應當慶幸,可以安穩,可以詩意,旅遊要去,但不能摒棄世俗,遠方不能當飯吃。要時刻保持一顆赤誠初心,在任何時候,一個乾淨品行端正的人,無雜質污濁的人,才是真正的詩人,達到一種境界,才有資格大聲和別人説:“我不苟且!”

詩與遠方,是一種精神歸宿,是一種看不見的靈魂裏湧動的嚮往,我們不能做泛泛之輩,可以和美景來一次短暫的心靈的碰撞,我們要做一個擁有純淨心靈的市井之徒,即使身在激流,也要澄淨如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