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風俗作文(精選11篇)

來源:文萃谷 3.16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鄉風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風俗作文(精選11篇)

家鄉風俗作文1

説到家鄉習俗,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過年包餃子時裏面包硬幣的習俗。

就是因為這枚硬幣的存在,我們幾乎都忽略了餃子的味道了。大家小心翼翼,細嚼慢嚥地吃着,生怕一個不小心,硬幣就滑進肚子裏了。可是在心裏,誰又都希望做那個“嘎嘣”一聲被咯到牙的“倒黴鬼”。

晚上八點,春晚開始了,媽媽一邊看着電視,一邊也忙碌地準備起包餃子。我站在桌邊,緊緊地盯着媽媽包上硬幣的餃子,悄悄地數一數它有幾個褶,努力分辨它和別的餃子有什麼不一樣,可媽媽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所有的餃子就像多胞胎似的長一個樣兒。我有些泄氣,但還是不想放棄,拿牙籤在餃子的邊上紮了個小洞。做完這一切,我便得意地專心看春晚了。

可是,餃子一出鍋,我傻了,簡直要崩潰了。一碗碗餃子端出來,哪裏有什麼不一樣?什麼牙籤扎的小洞,先不説是大海撈針,就算找到了那小小的洞也被膨脹的餃子吞噬了。我在心裏暗暗苦,這樣怎麼才能吃到那個包了硬幣的餃子呢!

既然作弊不允許,那隻能靠實力多吃,快吃,這樣吃到硬幣的可能性會大一些。我夾起了一個白花花的餃子“攔腰咬斷”,嘴裏卻只是柔軟,唉!沒有硬幣,儘管有些泄氣,但是我絕不能放棄,繼續吃。終於在吃第三個餃子時,被夢寐以求的硬幣咯了一下牙。我一蹦三尺高,開心到飛起,什麼不開心啊通通一掃而空。

可是,為什麼過年時吃的餃子裏有硬幣?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好久。問爸爸,爸爸不知,問媽媽,媽媽不知,就連年長的奶奶,也説得不清楚。因此,在好奇心的指示下,我上網百度了答案。

查閲資料後我得知,春節包餃子時包入硬幣,吃到帶有硬幣的餃子預示着在這即將到來的新的一年裏會取得財源廣進的好運。據説,這是來自於農耕文明時,勞動者對於新的一年財富的美好祈願。你説,這樣一個福氣滿滿的餃子,誰又不想吃到呢?

原來,在春節的餃子裏包入硬幣這個習俗,還有這樣吉祥的寓意啊!我要再多吃兩個餃子,多來點財富。

家鄉風俗作文2

家鄉,是一個人永遠的避風港!家鄉,是殊途同歸的美好地方!家鄉,是一個人排除萬難也一定要回的地方!每個人的家鄉都有習慣,這習慣根據個人喜好,過着過着,就成了約定俗成的“風俗”了,這風俗形態各異,細節有所差異,但大體上,還真是一回事兒。不過,雖然大體上差不多,但給人的感覺卻一定不一樣,就是這麼神奇。

我的家鄉是東北黑龍江省大慶市的“温泉之鄉”林甸,一年中,我主觀覺得的第一個節日,是過年,不是指元旦,似乎元旦在1月1日就成了理所應當的第一個節日了,但我覺得,元旦只不過是一個假期罷了,而除夕開始,就是年三十,才是“節日”,餃子為代表的各色食品被人們端上餐桌,人人熬夜守歲,這天開始,直到初七,家家團圓,哦,除夕還要大掃除一次,寓意除舊迎新。

春節之後,就是元宵節了,雖説到初七為止家家團圓,但這一天元宵圓,月亮圓,所以元宵節,人們有的還要再團圓一次。這一天,可是為數不多的滿月。

二月二,龍抬頭,這有一個典故,人打翻了玉皇大帝的酒壺,所以玉皇大帝為了懲罰人類,不給人們下雨,青龍看到了人類叫苦連天,不忍心不給人們下雨,於是偷偷地給人們下了一場雨,被玉皇大帝鎖在一塊大石頭下面,並説要青龍出來,除非人有本事讓金豆開花,善良的人們不忍心看到青龍被鎖在大石頭下面,朝思夜想幫助青龍,有一天,一個老頭髮現自己家裏的黃豆開花發芽了,一想:“呵,這不就是金豆嗎?”之後這位老者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全村人。一天玉皇大帝下來視察的時候,看到一個地方全都供着發芽的金豆,玉帝如約放了青龍,所以流傳下了“二月二,龍抬頭”的典故,在我們這裏,這一天出門既不能跑,也不能跳要不然就是“踩了龍頭”一年交不上好運。

我們家鄉的風俗大體上和其他地區的風俗差不多呢,但是啊,這過起來可是別有一番風趣,和別的地方的風俗相比可是一點也不輸給人家,林甸地方雖小,但過年的時候可是和整個中國一起過,並過得格外熱鬧。

家鄉風俗作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在各地都有隆重的慶祝風俗,可今年我的家鄉淄博卻有了點不一樣。

傳説裏每到大年三十,年獸就要上岸吃人,人們想盡各種辦法,卻無濟於事。最後人們發現年獸怕紅,怕響。所以年獸一來,人們就放鞭炮,穿紅衣服,貼紅紙。年獸發現人們再也不怕他了,就一頭扎進海里,再沒回來過。但人們正是怕年獸回來,於是每年都會放鞭炮,貼春聯,漸漸演變成一種習俗,流傳至今。

我的家鄉山東淄博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城市,以前每到過年,家家户户穿新衣、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尤其放鞭炮更是過年的必備節目,家家户户誇耀富足的方式,小孩子翹首以盼的歡樂。過年那幾天,整個城市籠罩在煙霧中,四處是硝火的味道。可是今年,我的家鄉卻沒有響起鞭炮聲,取而代之的是路邊五彩繽紛的彩燈和喜慶吉祥的紅燈籠。這是怎麼了?

我的家鄉是一座年輕的重工業城市,以前用犧牲環境換來經濟的飛速發展。習爺爺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了還家鄉一片純淨的藍天,近些年採取了一系列環保措施。今年的禁放鞭炮就是其中一項。雖然不放鞭炮了,可一點都不影響過年的氣氛。

一進臘月,人們便忙碌起來。買新衣,採辦年貨。城市的超市裏人頭攢動,收銀台前排滿了長長的隊伍;農村的大集上熙來攘往,寒冷的天氣凍不住人們喜氣洋洋的笑臉。人人大包小提,開啟逛吃逛吃的備年貨模式。購物的熱情擋都擋不住,好像東西都不要錢似的。

路邊的彩燈也掛了起來,造型各異。每當華燈初上時,小彩燈也亮了起來,五彩紛呈如童話世界。家家户户走出家門賞燈聊天,小孩子快樂的在燈海里跑來跑去,不放鞭炮也一樣喜氣洋洋,年味十足。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管什麼樣的風俗,各地過年的內涵是一樣的。窗明几淨,闔家團圓,迎新除舊,盼望日子蒸蒸日上。相比舊俗,我更喜歡今年的這點不一樣。

家鄉風俗作文4

我的家鄉在濟南的西郊,雖説都是濟南人,但,有一些習俗卻不一樣。我們這,除夕那天要去買個豬頭,魚、雞、肉等,還要買好多鞭炮。

除夕下午3點鐘,就開始包餃子了。在5點左右,要去請家堂(祖先)。小的時候。我不喜歡過年,請加堂是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我5、6歲時,弟弟還沒出生,我就代替。有兩根筷子,插在胡蘿蔔上,再用燒的黃紙,寫上字。有一個是“先父李學善之位”,後來我才知道,他是我爺爺。還有三個,我也不知道是誰。把寫好的堂位放到個盤子上,帶上一小掛鞭炮,就去村頭請去了。

到了那,我看見幾個人也在請。我們必須跪下,爸爸又用木棍畫了個圈,把帶來了鞭炮放那裏麪點燃,説什麼是把祖先的魂請來。我那時很害怕,然後,還要讓祖先們先進去,還要用個長棍,把大門壓住,還説什麼別把別別的鬼引來。爸爸還讓我找個棍子,面對漆黑黑的院子,本來膽小的我,更害怕了。不過父命難逆,天啊!這麼大的院子,讓幼小的我上哪找去啊?!當時,嚇得我拿了把刀,又拿了個手電筒。小聲嘀咕:“鬼啊!我不怕你!我手裏有刀,你要敢來咬我,我、我、我就殺了你…。”邊説,還邊打哆嗦。好不容易容易找到了長棍,抓住就跑。心裏還挺害怕。耶!跑到了燈光下,鬼害怕嘍!我開心的笑了。我爸長棍給了爸爸,壓好後,又去屋裏磕頭。爸爸先磕的,然後是叔叔,最後是我。

除夕那天,我們這兒再吃年夜飯前還要拉上一掛鞭炮。晚上還不能關燈,我要守歲,不過我撐不過11點。大年七年級這天,還不能把客人吃剩的東西倒掉,不能把垃圾倒掉。好像全是“錢”。必須八年級才能倒掉。大年八年級下午5點左右,端着有家堂的盤子出去,把長棍拿開,又去村頭上拉上一掛鞭,把牌位放到鞭炮中,再磕上幾個頭,就完成了。

現在,我有了那兩個弟弟,我就不用去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請家堂的習俗。

家鄉風俗作文5

壺鎮鎮地處麗水、金華、台州三市的交界處,位於縉雲、永康、磐安仙居四縣市腹地,自古有“浙南北窗”之稱。傳統飲食以“粥撈飯”為主體,配以五穀雜糧。番蒔、洋芋為主要副食。特色風味食品主要有:土索麪、橡塗、千層糕、榛子豆腐、敲肉羹、燒餅、米炮糖……在傳統民間娛樂中有演戲、迎燈、迎案,其中規模最大是迎案,隊伍多、表演形式五花八門、內容豐富。此外,還擁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富有特色的縉雲壺鎮話!

一、壺鎮米炮糖製法:糯谷浸泡於水,數日後撈起,置飯甑內蒸熟、灑幹脱殼即成“發米”,大火將“發米”炒成“米炮”。冷卻後加入花生米等和食用彩絲,以煎好的麥芽糖攪拌,經壓制、芝麻敷面,切片包裝。技師專門加工製作最佳。

二、索麪卵:家來客人,或家人生日,以索麪卵招待。索麪即土製麪條。大碗底墊肉片,索麪堆成"丘",上封炒肉條,雞蛋餅蓋頂,或置剝殼白蛋一雙。

三、迎燈:大多在元宵節進行。種類以龍燈為主,有板龍、鞠龍、布龍等,另有獅燈、台閣、轉車以及花樣繁多的花燈。板龍少則數十洞,多則數百洞,長達數百米。迎前由各家自行糊制,迎時點炮拼接,鳴鑼開道,所到之處,鞭炮相迎,外村設飯茶招待,並以糖果,粉乾等相贈。其時春苗初秀,龍燈出村,進入麥田,稱"龍踏麥",謂日後必定豐收。結束之夜,非鬧個燈破龍斷,精疲力盡,決不罷休,俗稱"掰龍肉"。

四、重陽廟會:每逢重陽節(今老人節)即農曆九月初九,全鎮各村組織“扭秧歌”、“銅錢鞭”、“唱聯歡”、“羅漢”、“打腰鼓”、“十八狐狸”等民間藝術表演隊到赤巖山“會案”表演,然後到各村遊行,沿街演唱,以表達豐收喜悦。活動一般持續10余天,參加人員不分男女老少。據記載,這個傳統廟會已沿襲數百年。

家鄉風俗作文6

我的家鄉在茂名,我們的茂名有一個獨特的節日——年例。顧名思義,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來由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的地方誌就有記載,光緒《茂名縣誌·風俗》載:“自十二月到是月(農曆二月)鄉人儺,沿門逐鬼,唱土歌,謂之年例。”也就是説,在年例那一天要進行遊神,用於驅鬼。

“遊神”就是把神像抬起來,繞着村子走一圈,據説這樣做可以驅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體健康,五穀豐登。説起遊神,這裏面還有一個小故事:傳説在光緒時期,有一個地方出現罕見的大旱災,當地的縣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便開倉救人。誰知縣官因為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員上奏將他斬首示眾。在他行刑前的一個晚上,他夢見了一位神仙,神仙對他説:“你是個好人,你不應該死的,當你重新生活後,要把我抬出來繞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穀豐登。”第二天,他果然沒死,他再三回憶着夢,發現夢中神仙與小廟裏的安濟聖王長得一模一樣。於是這個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遊神這樣一個習俗。當然,每個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樣,我們的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觀音菩薩像。

年例不僅要遊神,還要在家中擺上十幾圍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雞、鴨、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趕回家鄉,準備酒席、食物、飲料等東西。年例一定要吃雞、鴨、鵝,這樣可以保佑自家的雞鴨鵝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養越多。

年例是我們的家鄉一個獨特的節日,它擁有獨特的習俗,所以我們的一直保留着這個節日。

家鄉風俗作文7

照家鄉的規矩,從臘月七年級就開始新年的預熱了。臘八一般是最冷的一天,大家都在這天熬臘八粥,裏面的食材豐富極了,讓人聞到就覺得心裏暖和。

在過年時,孩子們都喜歡先準備自我過年時的東西。第一種是大家都喜歡買的花炮或鞭炮等,尤其是男孩子,一買一大包。第二種便是又硬又甜的糖或又甜又紅的棗,只要大人一買到,小孩就一抓一大把。

最終到了小年二十三,在這一天,鞭炮聲接連不斷,年味濃濃。街上賣東西的也多了,尤其是糖和瓜子,孩子們也開心多了,到處是歡聲笑語。

雖然別的地方一般是除夕當天才貼春聯,但在我的家鄉,臘月二十八便開始了,人們喜氣洋洋地一邊貼着春聯,一邊哈哈大笑,顯示出了萬象更新的氣象。

期待已久的除夕之夜最終到來了。這天晚上,鞭炮聲比以前多了許多,每分每秒都在響,人們穿着新衣,做着一道又一道的美味佳餚。外出打工的人,除了萬不得已,必定會回家吃個團圓飯。這天晚上吃完飯,人們便忙了起來,燒香、磕頭、拜天、拜地,一刻也不停。一切活動結束後,除了很小的孩子,一家人都要守歲,聽説這麼做能夠延年益壽。

正月七年級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一樣,人們都要去拜年,互相表達新年的完美祝願。

正月初六,多數商店都已經開張。這天也是我最不願過的一天,因為家裏每一個幹活的`人都要出去幹活。

元宵節是春節期間又一個重要的日子。這天晚上,人們去城裏看燈會,有“二龍戲珠”“龍鳳呈祥”……各形各色,各不相同。人們看完燈會便匆匆趕回來,因為大家都要點蠟燭、鬧花燈,整個村子火紅一片,真是一片燈的海洋。

就這樣,過完元宵節,春節也就結束了。人們各忙各的,又開始了新的生活,孩子去上學,大人去上班,一切就又恢復了平靜。

家鄉風俗作文8

中國文化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呈獻也有許多種,而楓涇古鎮便是中國古老文化之一。每到元宵佳節,便會看見滿街懸掛着的花燈,連空氣中都瀰漫着元宵的氣息,聽着充滿喜慶的鞭炮聲。我最喜歡的習俗便是猜燈謎。

元宵當天,我們一家一起去楓涇古鎮遊玩。一到那裏,我一眼看見的便是那喜慶的顏色——紅色,就連湖面上的河燈都帶着每個人的願望一起飄向遠方,長廊上掛着一排火紅火紅的燈籠,燈籠下飄着五顏六色的彩紙,上面寫着密密麻麻的謎語,我被這熱鬧的場景感染了。

在一個燈籠前我停下腳步,小心地摘下一張燈謎紙,上面寫着:早上不説,晚上不説(打一字)。我開始認真思考起來:句中的兩個“説”字説明應該是言字旁,然後……我有些迷茫,突然,靈機一動:對了,一天分早、中、晚三個階段,句中提到早上不説,晚上不説,那不就是中午説嗎?言字旁加上一個“中”,不對,沒有這個字,但可以把“中”換成“午”,不就是“許”字嗎?我興高采烈地拿着彩紙給了志願者姐姐,並説出了我的答案,志願者姐姐朝我微微一笑,只見她從麻袋中拿出一個玩偶遞給我,説道:“恭喜你!小妹妹。”

拿了獎品,我又迫不急待地找了一個花燈,小心地摘下,上面寫着:金木水火(打一字)。我心想:金木水火……是土嗎?不是少了一個土嗎?我慢慢地走到志願者姐姐面前,小聲地問道:“請問是“土”嗎?”她搖了揺頭,説道:“不對,小妹妹再想想。”我又思考了一會兒,還是沒能解出來,於是志願者姐姐告訴是“坎”,我反過去再一想:少了一個“土”,而“少”或其他相關的字都和“土”字不能合成字,只有和“欠”合起來才組成“坎”,我這才恍然大悟。

通過今年的元宵節,我似乎明白了,猜燈謎不僅僅是一種娛樂遊戲,而是重於在讓人靈感突至,悟出謎底時的拍案叫絕,而又回味無窮,源於漢字的豐富多彩和千變萬化,讓我們增長知識,獲知識在課堂之外,啟迪智慧於娛樂之中,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應該傳揚這種文化。

家鄉風俗作文9

今日,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牀,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

回到家門口,我就聞到粽子香味,一進門就看見奶奶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我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裏瀰漫着香噴噴的粽子味和濃濃的艾香,充滿了端午節的歡樂氣氛。

我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目是賽龍舟。這時,媽媽對我説:“你明白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我説:“明白呀!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進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媽媽聽了高興地説:“我兒子懂得真多。”

奶奶見我們談得這麼開心,湊上來説:“你們明白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齊。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這倒是蠻好玩的。”我和媽媽一齊説道。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脣上抹塗了脣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樣香,説這是老古人留下的風俗習慣,期望孩子能健成長。之後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唱着端午節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節的學問可真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真了不起。這一天,我過得真是歡樂呀!

家鄉風俗作文10

盼着盼着,終於盼到了春節。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的春節都有特色。

按照廣東的老規矩,在除夕前是要大掃除一次的,把灰塵都掃乾淨。然後還要去逛花街。花街裏一盆盆鮮花爭芳鬥豔,一盆盆金桔碩果累累。金桔象徵着大吉大利,所以通常人們都會在屋外擺放一盆大桔樹,屋內擺放一棵結着金光閃閃果實的小金桔樹,以求來年大吉大利。

盼着盼着,除夕終於來臨了,人人都穿上了喜慶活潑的新衣。屋裏擺上了糖果餅乾,屋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大人們忙得不亦樂乎,又是忙着準備飯菜又需要裝點屋子,忙得不可開交。孩子們也忙着,又是吃餅乾,又是吃糖果。吃完中午飯大人們又忙了起來,為的是晚上的那頓年夜飯,有的人在酒樓也早早訂好了酒席。天一黑,人們就陸陸續續的去酒樓,酒樓裏可謂是人山人海,還沒走進去就已經被喧鬧聲包圍了。好不容易年夜飯做好了,開飯了。餐桌上有雞寓意“有計”;有魚,寓意“年年有餘”;有生菜寓意“生財”,還有很多……

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説有笑。一轉眼八點了,電視機裏的春晚就要開始了,家人們團團圍坐在電視機旁,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十一點了,還不能睡,因為要守歲“五、四、三、二、一”,隨着新年鐘聲響起,新年來臨了!“嘭嘭嘭”屋外,有人放上了美麗的煙花,我也沒心思去看,回到房間倒頭就睡。

大年七年級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這天人們不再忙碌,都在休息。街道里時不時傳來舞龍舞獅的鑼鼓聲,人們見面都會説新年好。從八年級開始人們就會去好友親戚家拜年,一進門小孩子就會説恭喜發財隨之紅包也會到來。孩子收到紅包後,不管大小多少都是笑盈盈的。當父母口不停地和主人聊家常時,孩子們也口不停地吃東西。在八年級至十五的那段日子,父母的手機都“叮叮叮”地響個不停,都是親朋好友發來的新年祝福。待到十五那天,元宵節,大家還要吃元宵,春節才算結束。

春節來地快,又離開地快。細細回味,我還意猶未盡,彷彿又聽到了那一聲聲新年好。

家鄉風俗作文11

我們國家有着許許多多的節日,比如:重陽節,清明節,端午節,春節……這些節日在每個地方都有着不同的風俗。

春節,在我們這裏的習俗可有着一大筐!大年三十的時候,我們家的親朋好友都會紛紛來到我們家吃上一頓上好的年夜飯。吃完了年夜飯以後,我們小孩子便會拿着鞭炮自由自在的玩,大人冷着在家聊天,大牌,或者看電視節目,愛做什麼就做什麼,直到很晚我們才睡覺,臨走時還依依不捨的告別呢!

大年七年級,我們一家人早早的便起了牀,然後便喝上一碗我最喜歡的雞蛋棗子湯,再搭配一碗香噴噴的水蒸蛋,一個早餐就這樣被我們吃光了,在一聲聲的爆竹聲中,新的一年便隨之開始了。我和爸爸就去親戚家拜年了,拜年是我最喜歡的一件事,因為可以收到大人們的壓歲錢,用來買我最喜歡的東西,這也是我最喜歡的環節,你想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的腰包也會隨時變得鼓鼓囊囊的,哈哈,相信你已經猜到了。因為大人們都給我壓歲錢,每人給兩百元,腰包就鼓鼓的吧!到了傍晚時分,夕陽隨着天空中那一朵朵五彩繽紛的煙花,慢慢的下垂下落,那一刻真是太美麗,太開心了!

我們家一般是臘月二十四開始打掃屋子,然後給灶王爺上好香,保佑我們一家人一年平平安安的,被上香的時候,要非常的嚴肅,要誠心誠意,這樣灶爺就會在玉帝面前説好話,保佑我們家平平安安。二十五開始做臘肉,奶奶做的可香了,我們狼吞虎嚥地吃,才五分鐘,一排五斤的臘肉就被我們吃光了,我們戰鬥力可是很驚人的!臘月二十七開始貼對聯,媽媽説貼福字要倒着貼,這樣就代表福到家了。大年七年級下午,一人託個盤子,盤子上再放一個“平安”——蘋果,寓意着平平安安。大年七年級走一走最親的家人家裏,八年級開始走親戚家,一直走到元宵節才能結束。

這就是我家鄉過春節的風俗,你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