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於成熟的作文

來源:文萃谷 6.74K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成熟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熱門】關於成熟的作文

關於成熟的作文1

平常人説話,不常用“成熟”二字。這兩個字比“成長”更莊重,比“成才”更細膩,比一切顯示進步的字眼都更值得我們品味。

《儀禮。士冠禮》中的《冠儀》篇這樣寫道:“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禮儀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古人將冠禮視作成人成熟的起點,而在描述冠禮的這篇文章中,明確地指出了一個人成熟的行為標誌: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即舉止體態的端正,儀表風度的莊重,言語辭令的温順。《禮記》認為,這是成熟的外在表現。即使是現在,我們也總下意識的將那些舉止穩重風度翩翩的人視作最可託付的人。

而成熟並不僅僅體現在舉止行為,還體現在心態。曾經,內地一位作家公開撰文批評武俠小説家金庸的作品低俗,並把他的作品和“四大天王”,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並列為四大俗。金庸先生在武俠界享有盛名,擁有眾多讀者,卻遭受此作家的刻薄批評。媒體都認為,兩位一定會在報紙上打起筆墨官司。不想金庸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卻表示根本沒有對此作家的批評生氣,並以佛家所言“八風吹不動”來希望自己的人生境界。這是有修養的成熟作家的成熟心態。白居易也曾言:“聞毀勿慼慼,聞譽勿欣欣,自顧行何如,譭譽安足論。”面對諸多無關小節,成熟的人往往能一笑置之。成熟的心態中,總能開出寬容與堅強的花朵。

隨之而來的就是成熟的智慧。學會思考,學會剋制,學會理性與感性的轉換。智慧沒有成熟與不成熟之分,只是成熟的人能更好的利用自己的智慧。成熟使人堅定,智慧使人前進。明萬曆年間首輔張居正,是明代後期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改革家之一。少年得志,一路青雲,位高權重,他有儒家“為天地立心,為臣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也清醒地意識到改革的艱難。他沒有像之前的前輩一樣因畏懼而退縮,也沒有像王安石等改革家一樣輕舉妄動致功敗垂成。他以自己深思熟慮的行動與一往無前的氣概,成就了自己與管商齊名的偉業。

世間萬物都會經歷的成熟的過程,就像花有繁開碩果之日,芽有成參天高樹之時。雛鳥會成為雄鷹,幼虎會成為巨獸。紅葉經霜而赤,臘梅沐雪而馨。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遵循着這樣一份規律,而人類又有所不同。因為這份成熟只憑閲歷,無關年齡。

我們每個人都行走在成熟的大道上。或許水到渠成,或許豁然開朗,或許潤物無聲,或許驚雷震耳。方式不同卻殊途同歸,終有一天,我們能使它成為自己前進中的一步。

關於成熟的作文2

“樑瀟,是你嗎?”伴着一聲親切的詢問,我停住腳步。回頭望去,是原來的鄰居小麗阿姨,她打量着我説:“哎呦!都長成大姑娘了,上國中了吧!”我不好意思的低下頭,笑了笑,和阿姨告別後,望着她遠去的背影,我慢慢回味着她剛才的話,猛然意識到:我,己經長大了。

我繼續向前走,突然就聽不遠處傳來一聲巨大的剎車聲,震耳欲聾,還有一聲慘叫,很多人都跑過去,我也不知為什麼,雙腿競不聽使喚緊跟着腳步走過去,想看個究竟。當我走到那裏時,看到了最不想看見的那一幕,一輛轎車撞倒了一箇中年婦女,她看起來很痛苦,雙眼緊閉,全身有幾處傷口在往外流血,她痛苦地呻吟着,這讓我的心一驚。

我慌了,不知道怎麼辦,旁邊是一羣看的人,但他們都無動於衷,有的還在那裏指指點點點,我想到猛然想到打120,於是,我趕忙跑到公話亭,撥打120,我知道,如果時間多一分鐘的話,那麼阿姨就有可能多一份危險,我必須讓她有求生意識,我便在一旁使勁喊着“阿姨”旁邊的人也彷彿都被我的這舉動感動了,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焦急的等待中,急救車終於來了,望着阿姨被送上了車,這下我才鬆了一口氣,不知為何,我竟然坐在地上起不來了。好長一段時間,我才稍稍喘過氣來,腦海不斷地重複着剛才那觸目驚心的一幕,人的生命竟是那麼 的脆弱,或許在你不知不覺中己慢慢成長,生命往往在一瞬間就有可能失去,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珍惜生命,我十六歲了,不再是小孩子了,十六歲的我,應該學會用理性的眼光去審視周圍的事物。十六歲的我,再也不是那個對媽媽撒嬌,哭鬧着要和她睡一張牀的小女孩子。

長大了,意味着成熟,在每個人成長的歷程中,都有酸、甜、苦辣,喜怒衷樂,關鍵看我們如何對等待。

十六歲的我,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的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份肓從,多一分寬容,少了一分自私……

人生如戲,歲月如歌,十六歲的我,經過這件事後,變得比以前更加成熟,我開始學着思索,用心地觀察周圍的一切,同行動證明我己長大,己變得成熟。

關於成熟的作文3

生命輪迴,世間萬物都會經歷成熟的過程,就像花有繁開碩果之日,芽有成參天高樹之時。繁碩的果實,高聳挺拔的枝幹便是成熟賜予它們的禮物。對於人來説,成熟更是獨行於

世而必不可缺的珍寶。

成熟,是一種大家風範,是一種浩然自若的氣度,似一顆圓潤而不脂俗的珍珠,似一副閒人高士皆宜的墨畫。成熟的人,必有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節操,必會為人稱誦,受人景仰。

追溯歷史長河,會發現許多仁人志士以他們獨特的成熟魅力,給歷史添加了絢麗色彩,陶潛幽居山野,望峯息心,採菊東籬,他將心放牧於綠野阡陌之中,聞雞鳴犬吠而早耕晚作,收穫的是悠然自樂的心境。這是一種成熟,一種尊重心靈,明瞭所求所得的成熟。

司馬遷,受辱獄中鐵鏈鎖頭,鐐銬加腳,和血淚吞冤辱,寒來暑往,歷經幾載春秋,終於完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彪炳千秋。越王勾踐,卧薪嚐膽,懸樑刺股,負辱蓄力深積待發,終於盼到三千越甲可吞吳。這是另一種成熟。是一種生命韌性的展現,是面對困苦永不言敗的宣言。成熟的人懂得什麼叫負重以致遠,所以他們不會因為一粒種子的萎蔫而放棄整片原野的收成,更不會因暫時的陰霾而放棄整個春天的喜悦。

被譽為中華聖人的孔子,更是因其成熟的學識和待世之道被稱為萬世之師,千古流芳。孔子一生周遊列國,顛沛造次,希望有一方沃土可使他大展其才,可是眾諸侯無一納其言。但他絕沒有悲痛欲絕,呼天搶地而哀之。依然矢志不渝地推行仁義之道,獨留下一片靜默予後人反躬自省。“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是成熟的方式之一。儒學,是華夏炎黃幾千年來一直尊崇的學説,它告訴我們要存仁義之心,以禮待人,安貧樂道,見賢思齊,做謙謙君子。君子風範本來就是成熟的風範。正是因為孔子人成熟的思想言行,才使得儒家文化一路走到了今天。

然而,成熟的處世作風傳承至今,多少變了些味道。在某些人的辭典中,成熟成了阿諛奉承,圓滑世故的代名詞。他們戴着成熟的面具把真誠和正直不知拋到了何方,這樣的偽成熟其實是變相的卑劣,是應被世人摒棄的。

獨行天地間,擁有一顆成熟的心,便擁有了一種可以吞納萬物的大氣,一種不做作的優雅,一種令人坦然自若的心境。才能夠看見更

遠處的彩虹。

關於成熟的作文4

成熟的氣質,在外表上表現為淡然自若。愚人將此種神態看成是無知與麻木,卻不知道這是一種平靜而擲地有聲的威嚴。達此境界者,出言多睿智通達,行事則事半功倍。當你的舉止開始莊重得體,不再像一個孩子幼稚時,你就有了一種精神上的威嚴感。

餘秋雨先生説,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能夠看得很遠卻又並不陡峭的高度。可是,在很多人眼中,成熟是一種冷漠,是一種狡猾於世故,是一種對個人利益的最大保護,是在渴望信任中又不願意給與別人信任的的一種“老成”。可笑的是,我們認為我們懂得了成熟的本質,我們希望用若干年的時間把自己也修煉成這樣一種成熟的姿態,於是不問回報、努力工作成了幼稚,堅定信念、執著追求成了瘋狂,敞開胸懷、寬容接納成了可笑。

我們告別了童年,伴隨着時光的流逝,原本稚嫩的心變得敏感起來。從富麗堂皇的建築到飽經風霜的老樹,都能引起我們的一番感慨,然後在白紙上放飛自己的思緒,感歎生活的美好,感慨歲月的無情,發泄心中的不滿,毫無顧慮地寫出內心感受。告別了童年,褪去了無知與單純;告別了童年,帶上了理智的色彩,對未來充滿幻想的我們,帶着屬於自己的夢想大步走向前方。

有位學生曾請教老師:“對異性產生愛慕和追求,這可以表明我們已經成熟了嗎?”老師笑而答:“只能説,這是你們生理上的成熟,而道德上的成熟與生理上的成熟同步才是最重要的。”古人以嘴上無毛來判斷待人處事是否幹練,來衡量成熟的程度。有位哲人點出:“年輕人越是臻於這樣的'成熟,就越有可能喪失本質、單純和對萬物的激情。”蘋果在樹上成長髮育得圓滿了,成熟會漸漸地迫使它脱離集體。過分成熟的男子,會變得麻木而無情,過分成熟的女子,易滑向沉淪,同樣,過分成熟的果子,便不能久放。

所以説,雖然成長到成熟是一個醖釀的過程,但成熟到了極限的時候,就會腐爛。不成熟是悲劇,太成熟又心生恐懼,如是,只有適度成熟才是良策,我們若想生命之樹長青,須銘記“不成熟”的種種羈絆和“太成熟”的種種誘惑,尋覓新的立足點,信步在兩者之間,擺脱成長的無奈。

關於成熟的作文5

成熟,是一種不透明的藍,讓我敬畏的藍!

—題記

站在十七歲的舞台上,我開始思考我的過去並憧憬未來,回想當年的幼稚與無知,對於成熟卻是既嚮往又畏懼,可以用“敬畏”二字來形容。

嚮往成熟,是因為渴望自立,渴望自強,渴望自主!希望看到在縱橫交錯的十字路口能從容選擇方向的自己;希望看到在激烈競爭的“戰場”上挑戰極限的自己;也希望看到在突發緊急情形下能鎮靜自若的自己??

所有的成熟都是在自己的保護中完成的,而不再是那為我們撐了一二十年明媚藍天的臂膀。所以,成熟,又着實讓我畏怕。

害怕再也不能像不孩子那樣在母親懷裏撒嬌;害怕在所有人面前都要強裝笑臉地世俗起來;害怕所有時候都只有我一個人,堅強而孤獨地打拼??

現在,很多個夜晚,我站在陽台上,看着那些或圓或缺的月兒,我都會想到一個畫面:很多年以後,當我功成名就的時候,當我站在一大片落地窗前看這天空的時候,它還會像現在這樣透明而清澈嗎?當我拼命擠進那所謂地“白領一族”時,我還會純潔而善良嗎?當我在茫茫人海中為生計奔波忙碌的時候,我還會想起我曾經同甘共苦的朋友嗎???也許,在以後的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我能感到古剎鐘聲的響起,那時我會追憶片刻的似水年華,但我更願相信,更多的時候我們都只會匆匆趕路,來不及欣賞我周圍美麗的風景,來不及閒暇思索片刻。

當然,這些都只不過是我的猜想,只有等到成熟了才能有成熟的答案。無論我現在怎樣的信誓旦旦或是怎樣的滿懷感傷,對於明天,所有的所有隻是過眼雲煙,甚至還不等及明天就在半路夭折了,灰飛煙滅了。

明天,是一個美妙而光明的夢想。但若不付諸行動,夢想將永遠成為夢想,只有今天才是實實在在緊握在手心的風箏線,我可以縱橫它的高低與遠近。

於青春的我而言,幼稚的年代早已一去不返,成熟卻不知在何方飄移。我僅有的能力就是掌握此刻。因此,我要用心擺渡好現在,認真為明天,為成熟做好準備。拿一句哲人的話來收尾吧:成熟,是一種不透明的藍,終究要彌滿我的天空。既然如此,那就讓它與我的夢想一同起飛吧!

關於成熟的作文6

成熟是盪漾的金色,瀰漫的芳香,是停留於樹梢裏的清風帶給的體會,是朝陽過後,咋日雨露帶來心境。對於成熟,我們又能體會到多少?

成熟是痛後來自上天的青睞。

不由地想起了司馬遷。當剛直遇到殘酷刑罰,堅韌面對眾譁嘲議時,一切風雲都將化為烏有,幽怨都將凝成力量。司馬遷以永葆微笑的面孔,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化屈辱為力量,化鄙薄為鬥志。他無時無刻都釋放出一股沉澱良久的韻味——一種難得的成熟,它將承載起歷史。司馬遷思緒萬千,卻又十分清醒,他面對夕陽紅霞,輕甩兩袖,呼嘯:“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屹立於巔峯,“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完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司馬遷的成熟是一種自信而剛強,柔和而不屈的從容;是一種敢於擔當,接受天之降大任的魄力。正是他的成熟留下了宏偉的著作和不朽的信念。

成熟是來自山間河流的徹悟。

想起蘇東坡那段經歷,今人悵惘。東坡經歷的紛擾與不堪太多太多。大家會想這那能是一個文弱書生所能承受的啊,可這錯了。東坡看到朝廷派來的官吏時,他卻實也怯懦了,擔心了。後來的嚴刑拷打逼得他只好承認那些牽強捏造。命運總算鬆了一口氣,東坡幾經周折到了黃州,疲憊不堪的東坡面對着山河對他的終極考拷問、最後審判,他回想起曾經點點滴滴,發揮無限思索,注意到當自己才華橫溢、為國效力時大家紛紛投來的眼光;飄逸灑脱、風流不羈時引起的大家心中細微波瀾。秋風拖給了他答案,因此他丟掉了飽含濃墨的頭腦,失去了往日的風度,重新回到山河懷抱,接受精神的洗禮。

蘇東坡的成熟是一種博學而能不斷自我反省的氣度,是在面對窘境時的穩重和恆心。成熟是受挫時那股潛藏着的力量。因為成熟,我們才能品味到《赤壁賦》中不一樣的蘇東坡。

鷹在藍天翱翔時,可以盡情地揮舞強鍵的翅膀享受自由。而他終將面臨喙的嚴重老化和羽毛的加重,最後死去。如想擺脱死神,鷹必須要用巖石打磨喙,再用新喙拔掉羽毛使之輕逸,這是一段漫長而痛苦的日子。儘管如此,鷹還是會果斷地選擇後者。

鷹的成熟是一種浴火重生的希望,是能接受考驗的勇氣,是享受自由的豪情。

成熟從來不為人所知,它到底潛藏在哪裏?它到底藴含着怎樣的意味?還須我們翻閲歷史書籍去思考,投入山河懷抱中去領悟,仰望浩瀚藍天去感想。它等待着每個人細微的發現和體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