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滿分作文四篇

來源:文萃谷 3.2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滿分作文4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滿分作文四篇

滿分作文 篇1

五年級的一次期會考試,我鶴立雞羣。拿到了全班唯一的一個滿分。老師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同學向我投來來讚許的目光。我很自豪,拿着這份滿分試卷。這背後的故事卻無人問津。

考試前一個美好的週六,我打開房門。準備接受早晨的地第一縷陽光的照射。暖和極了。我貪婪的吸食着早晨的空氣。如此美好的週六,我卻無法體會--我要寫試卷。這試卷是為了我一週後的期會考試做準備。寫到了下午,我終於寫完了。我如負重釋。但我一打開門,父親嚴肅的站在門口。用嚴厲的話語問我“試卷寫完沒?”我小聲地説:“寫……寫完了。"那次活像一個犯人被質問的場景。然後父親就像變魔術一樣,從身後拿出一沓試卷説:“去,把這個寫完。都要期末了,還想着玩。"我雙手接過試卷試卷。試卷並不重,當我就覺得他有千斤重。但我的手指碰到試卷時,我的身上彷彿又加了許多重物。

門外是陽光明媚,外面的鳥叫似乎也在引誘着我出去。但我卻只能在昏暗的燈光下,面對着枯燥的數學題。我與外界只隔了一面厚實的“牆”,但我卻無法打破這面牆。到了下午五點的時候,我寫完了所有的試卷。但我卻已經不想出去玩了。我太累了,我的腦細胞彷彿已經被數學給佔領了,試卷磨滅了我的精力。我望了望桌子,上面滿是白花花的試卷,桌子上凌亂不堪。到了晚上,父親又給了我一沓答案讓我自己去對,對完之後再更正。更正時遇到一道題我不理解過程。便去問了父親。他拿着試卷到電燈那思索了一下説:“你先去更正其它題。”過了一會兒,他給我講解了這一道題,後來我才知道父親為了教我做題,是查盡了資料。我的眼前漸漸模糊了,最後我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拿了全班第一。

父親,你是一個蠟燭,燃盡了自己,也為我帶來光明,父親,我想對你説:“謝謝您。”

滿分作文 篇2

落雨的屋檐,蓄滿夏日的鳥鳴,我看到了你。

你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泥濘中,看春泥啃進笨重的犁耙,你是億萬農民中的一份子,面朝黃土背朝天。那些充滿陽光與豐沛雨水的粟粒,那些在拔節生長的青青蕎麥,那些穿梭在農田溝壠的彳亍躬行,是你播種的希望,是你滄桑面孔中條條的溝壑,是你留下的記憶的年輪。

這世界需要你,你伏在長滿萬物的大地,耕耘着一片世外桃源,你收穫豐收的果實,金燦燦的穀穗映襯你的笑臉,我們得到的是果腹的糧食,你得到了喜悦與感謝。

城市的森林,銅牆鐵壁的生活中,我看到了你。

一雙雙勞動的手,為你彈出黏合平凡人生的哀樂,一曲城市交響樂可以讓你飽滿的靈魂延蕩之無窮。你是暴曬在烈日炎炎下的建設者,我看到你鋪砌的一磚一瓦。你的汗水浸漬出城市的宏偉藍圖,一顆心似乎要飛往天際。也許底層的工作讓你卑微,讓你逃避,也許你的心胸更大更寬,也許是我們的苛責與吝嗇,但城市的建設需要你,這世界需要你。

這世界需要你,你穿行在城市的森林,搭建了生活與發展的階梯,你的肩膀承擔着城市建設的重任。我們得到了這遮風擋雨的屋檐,你得到的是滿足和讚揚。

萬千平凡人生,你與我別無二致。我們都是耕耘在平凡崗位的人,擁有各自的悲喜交加,擁有各自喜怒哀樂,我們一同踏人時光悲憤的河流,看那些或喜或悲的心事泅你上岸。字句聯袂而起,人生筆耕不輟,你——平凡的`你,添給這個世界的不僅是腳下的位置,還有人生縱橫的路。

無數相疊的路途織成世界的網,像一幅美麗的畫卷。這世界需要你,人生的大戲你亦有許多角色,對親人對朋友對師長對這個薪鮮的世界,你是獨一無二的一個,生活鋪給你一條交錯的路,生活築造給你一座繁華的城,生活交給你將人生穿針引線。

這世界需要你,不管是行在田疇的你,不管是敲出城市叮咚的你,也不管是平凡的……卑微而偉大的你我,都是綴縫世界的綿密針腳,都是落筆生花的筆觸,都是曲聲叮叮的音符,都是潑墨的綠蔭裏的點點光斑。你給予了世界生花的妙筆,你給予了世界油鹽醬醋的美好、自得與愜意。與他人的人生交織這世界,繪作一幅絢麗畫卷。

(山東考生)滿分剖析文章擷取了富有代表性的生活場景——農民在田間的辛勤勞作、農民在田間的巨大貢獻、人生大舞台的種種角色,用了總分式層進的結構,表達了主題。第一個場景是農業的角度來寫這世界需要地位“卑微”的農民,第二個場景是從城市的角度來寫這世界需要地位“卑微”的農民,第三個場景進而寫到,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大舞台不可或缺的角色,都是這世界需要的。這裏,文章用了“卑微而偉大”來修飾“你我”,意義重大,發人深思。

舊,是個哀傷的字。正如它的結構——一日被一牆阻隔,我的記憶被時光阻隔,它徒留下幻影,昔日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舊”於是危險,因為我無法判斷它是否真實。紀伯倫説:“詩人用雲霧塑成形象,他也是廢墟中捏弄殘灰的王。

”雲霧與殘灰,區別於何方?書與舊是同一的——書承載着舊的重量,舊編織了書的涵養。曾經聽人説起他最愛的書,我便在腦隙中搜尋我的最愛——是柏氏的《理想國》,還是尼采的《查氏如是説》?是託氏的《魔戒》,還是瘋叔叔的《麥田裏的守望者》?我費盡心機地拿它們來比較,落得一場空。用哪種度量衡評判?一千種眼光有一千種哈姆萊特,我不忍心為一枝獨秀的奇葩而放棄九百九十九朵“略遜”的花啊。

書於我是等價的,因我太貪婪,見不得一丁點兒損失。書都是舊的,而舊的東西都是要仰賴想象的,所以我愛書。書給我自由,使我不必拘束於現實的鐐銬而能夠帶着鐐銬起舞。在舊書中,我得以膜拜赫拉克利特雋永的殘篇,也得以為唐吉訶德的癲狂詠歎,也拋淚於百年前的瓦爾登湖畔,也為飢腸轆轆的佛羅多煮一鍋野菜。且不説物質與精神哪一個更值得珍藏,單就“存在了的必定有理”講,存在了千年或許甚至萬年的舊書也必定有不可被蔑視的軍功章啊。它也必定再次受命為人類在時光的疆場上衝鋒陷陣以求取榮耀。但舊書卻不是所謂“功利”的,如若非要“功利”,那麼書頂多只是個人精神的食糧。

畢竟書只是個人的事啊。“焚書坑儒”已讓國人痛恨了兩千年。不為人道的是,秦始皇帝既是焚書者又是作者兼出版商。他用火燒盡一個時代積累下來的精神,把多愁善感的儒生的想象空間變作蘸含着血淚的焦土。同時,他也用篆體寫下了他的書。後來,始皇帝將他的書出版在廣袤的時空裏。再後來,中華文明無奈地購買了這書——因貨架上只有它。中國一次次地修訂它,把它列為“華夏子孫必讀書目”之一了。

其實,國人斥責始皇帝只不過是這書的註腳罷了。有些書是註定要鑽進人的皮骨的,這些書不僅厚重,還散發着樟腦味兒。歷史就是這麼一本被揉掉了封皮的舊書。想必有人要宣稱“書是現實的摹本了”。現實與想象本就是撲朔迷離、難解難分的。誰能説清楚它們之間的關聯?我只知道哲學家還不清楚。然而為何非得把這二者割開?這豈不類似於挑撥同胞相殘?摹本論者大概起初就對舊書不懷好意吧。書是重要的,別輕易斷定它的本質,否則人會因此失去很多。

細細想來,生活與書其實異曲同工。生存着的人一邊撫摸着舊文字,一邊掂量如何填補後面的空白。這書日漸更新,也日漸泛黃。這就是生活啊,只不過書的主人與書的用途目前依然待定着……

滿分作文 篇3

是誰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誰一直温柔的呵護着我們?——是媽媽。媽媽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

每天晚上媽媽回到家,不管多疲勞,都會微笑着問我的學習情況,問我作業寫完沒有。接着,趕緊去給我做飯,生怕我餓了。我在房間裏看書時,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到廚房一看,媽媽一會兒放麪條,一會兒又忙着切西紅柿。難道媽媽在給我做我最喜歡的西紅柿面嗎?吃飯的時候,發現媽媽胳膊上被燙了幾個小水泡,可她管都不管,吃完飯洗好碗,又忙着檢查我的作業,錯題她會一題一題用手指點過去,讓我自己反省總結。因為我,媽媽失去她自己的時間,不能去加班,不能去健身……為了我,她失去自己的時間。她希望我茁壯成長,長成一棵參天大樹,而她就是園丁,給樹苗澆水捉蟲,陪伴它一天天長大。

啊!媽媽是小溪,滋潤着我這棵小樹苗;媽媽是辛勤的園丁,照顧我着這朵嬌嫩的花骨朵……“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啊,母愛我們是回報不完的!

滿分作文 篇4

沒有大海的洶湧澎湃,可以獻上小溪的清澈潺緩;沒有大山的巍峨險峻,可以獻上原野的葱鬱坦蕩;沒有太陽的炫耀世界,可以獻上燭火的一隅光照。

生活中有一部分像小溪、像小樹、像燭火的人,他們是"微塵",是一羣普通而又平凡的人,是所謂的社會弱勢羣體,然而,就是他們擔負起支撐時代魂靈的重任,詮釋着新時代"英雄"的特徵,演繹着助人為樂的偉大內涵。

他們一身塵土,卻有着超乎常人的勇氣;他們一臉樸實,卻有着冷靜沉穩的智慧;他們平凡卑微,卻有着惠澤萬方的襟懷。他們無意於追求所謂英雄的光環,卻絲毫不放鬆對心靈的歷練;他們不冀望那些所謂出人頭地,卻毅然地肩負起化解危機的重擔。他們淳樸的情感、頑強的意志及所作所為,實在讓人欽佩!

他們可以是我們的鄰居,可以是我們的親友,可以是身邊的人,可以是陌路人,也可以是我們自己!這些"微塵"們,不求以移山填海壯舉萬世敬仰,但求以真誠的付出慰藉心靈--為自己,也為他人--在擁有眾多古典式英雄的中華大地上、在如火如荼的新時代的歲月中,他們"該出手時就出手",譜寫了一曲曲幫助的頌歌。

是啊,雖然沒有天空的深邃,卻還有白雲的飄逸;雖然沒有江河的壯闊,卻還有湖水的靜謐;雖然沒有古木的偉岸,卻還有小草的輕柔。生命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追求,人生豈能總是一帆風順?當他人陷入困境時,不妨盡一份綿薄之力,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傳遞你的憐愛之心,發揮"微塵"的切實作用,爭做一個感動他人的人。

他,屢次三番地跳入洶湧的海潮中,捨身救助陌生的女子。

他,寧肯放棄研讀碩士的機會,也毅然決然地踏上山區支教的崎嶇。

他,幾十年如一日,在大山的雨雪風霜裏摸爬滾打,投遞從未有過一次差錯。

她,雖然沒有穿起白大褂,只是赤着雙腳,卻以瘦弱的雙肩擔負起十里八鄉的健康,成為照亮苗鄉的月亮。

她,見五個村莊的孩子沒地方上學,就捐款建學校;她見長江發大水,就給紅十字會寄去所有的存款和衣物;她得知海嘯災難席捲印度洋沿岸,數萬人喪生時,雖然自己已八十五歲高齡,可仍毅然把自己養老的一萬元寄往災區……她就是全國年齡最大的"中華慈善獎"得主馬淑玉老人。

無數平凡而偉大的人們,無數普通而傑出的人們,他們感動我們,震撼我們。無需記住他們的名字,只要記得還有許多和他們一樣的人,等待我們去學習,去感動,去驕傲。

我們都來試着被"微塵"之光映照着、温暖着,並在承受"微塵"澤潤的同時也加入這發放光熱的行列,讓每一個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在驕傲中創造驕傲吧--山不拒微塵故能成其高大,海憑惜滴水方可成其淵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