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端午節作文通用15篇

來源:文萃谷 2.93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吃粽子端午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吃粽子端午節作文通用15篇

吃粽子端午節作文1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我來給大家講講端午節的來歷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江裏的雨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在這一天裏,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在南方,各地還會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同時,人們在這一天裏會打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等。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眼看着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在昨天,爺爺家包好了許多的粽子。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爺爺家,剛一進門就聞見了那淡淡的粽葉香味。我隨着香味來到廚房,從鍋裏拿出一個粽子放在碗裏。我剝開粽葉,看見那白白的粽子上還在冒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粽葉的香味。糯米在陽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棒極了!我迫不及待的朝上面咬了一口,頓時,蜜棗那淡淡的甜味溜進了我的嘴裏,這種味道只有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才能嘗得到。

我吃着香噴噴的粽子,禁不住想起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們應該學習他那種愛國的精神,長大後做一個做一個對祖國有用,能為祖國儘自己一份力的人。

吃粽子端午節作文2

又到端午節了,媽媽給我買了能避邪的香囊和小布老虎,奶奶也早早地買來了糯米和新鮮的粽葉。哈哈,我最喜歡吃奶奶包的粽子了,特別是鹹肉粽子,非常香。奶奶將碧綠碧綠的粽葉和潔白的糯米洗乾淨,然後晾乾,再將買來的蜜棗、紅豆、鹹肉準備好後,就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她先將粽葉捲成一個漏斗的樣子,然後將糯米和蜜棗、紅豆、鹹肉放在裏面,再將粽葉卷好,最後用一根長長的針將粽子打了個結,一個精美的粽子便好了,看到她一會兒功夫就包了好多個,我也想自己包一個試試,可是長長的粽葉到了我手裏便不聽使喚,不是鬆開了就是糯米漏了出來,忙了一頭的汗,結果一個也沒包好。看到我着急的樣子,奶奶哈哈大笑,對我説:“小毅,等你粽子包好的時候,我們都已經餓昏了,還是讓奶奶來吧。”原來,包粽子也有學問呀!“那是當然的啦!”奶奶笑咪咪地對我説。

奶奶邊包粽子邊講粽子的故事給我聽,古時候,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寫了很多為國為民的意見給皇帝。但是皇帝不但沒有聽從屈原的正確意見,還把他關了起來,在非常悲憤的情況下,他跳下汩羅江以表示自己愛國的決心。屈原的愛國精神感動了老百姓。人們紛紛划着竹排和小舟尋找屈原,但尋找多日都沒找到,只好往河裏撒一些白米,希望江裏的魚兒不吃屈原的屍體,後來有人就想到包粽子的方法。為了紀念屈原,後人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河的日子作為端午節。

聽了奶奶講的故事,我覺得屈原真是一個大英雄,原來吃粽子還有這麼感人的故事。

“快來吃粽子啦!”奶奶對我喊,“啊,真香呀!”吃着我最喜歡的粽子,我感到非常非常的開心和快樂。

吃粽子端午節作文3

我剝開綠色的粽葉,看着裏面白胖胖的米飯糰子,我迫不及待的就在上面咬下一口。端午節的粽子可美味了,今年的端午節來臨了,大家喜歡吃端午節的粽子嗎?

今年的端午節,我家裏在超市裏買了一些粽子,還一家人一起包了一些粽子。今年的端午節,我可謂是大飽口福,吃了不少的粽子。因為有兩種粽子,不免的我就在心裏比較起來,超市裏買來的粽子的味道顯然更好些,並且種類也多。不過,家裏我與家人一起包的粽子似乎更讓我期待些。不管是在我和家人一起包粽子的時候,還是後來吃到了粽子後,我都對自家人一起包的粽子充滿着期待。

儘管在品嚐了之後,味道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好,但是這似乎也不大重要了。誰叫這是我和我的家人第一次嘗試着自己包粽子呢,所以,在味道上我心裏早早的就放低了標準。

今年的端午節,我的家裏還來了不少的親戚。當家裏來了親戚後,我就迫不及待的將自家包的粽子拿了出來,我還真是期待着家裏的這些親戚們的評論呢。不管評論是好是壞,我都想知道,並且也都能夠接受。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人們每年端午節裏必不可少的一種習俗。全國各地的人們在端午節這一天,都會吃粽子。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中,我最喜歡的也就是端午節了,因為在端午節裏,有香香軟軟糯糯的粽子。

我身邊的人也都喜歡吃粽子,所以,每年我家裏都會在端午節這天準備上不少的粽子,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夠吃個足。端午節是一個擁有着悠久歷史的節日,也是我們國家傳統文化裏的一部分,大家喜歡端午節嗎?喜歡吃端午節裏的粽子嗎?

吃粽子端午節作文4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掛鍾馗像,掛艾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配香囊等等一些公益性的活動。

端午節的意義就是紀念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先拿了一個小板凳,坐在邊上,看着外婆包了幾個。看得我躍躍欲試,我馬上去把手洗了一遍。先挑了四五片蘆葉,四片按順序鋪開,一片反扣在中間,現在要把蘆葉捲成一個漏斗形,要卷緊,不然米會露出來的。接着是往裏面放入一半的糯米,在挑一塊五花肉放進去,再裝一半的糯米進去。然後用轉陀螺的樣子把蘆葉的另一端慢慢地捲起,弄到只有一個小尾巴,就把小尾巴夜捲起來,用大拇指摁住,把卷起來的再對摺,最後呢要用線把粽子五花大捆綁牢,防止它散掉,這樣一個不這麼完美的三角體粽子就完成了,外婆誇獎道:“比

我們這裏的習俗是,端午節前幾天每家會買粽葉糯米在家中自己包,粽子裏的餡可以放紅棗、火腿、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口味,自行選擇。人們把包好的粽子,五個一紮紮起來,掛在高出這樣可以防餿。南京人在吃粽子的時候大多都喜歡放糖。

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到了端午節大家只要到街上,或菜場上都能買到現成包好的粽子,有餡的、無餡的、生熟都有,真方便。

我最喜歡吃粽子了,每逢過節,我都能吃上好幾個,它甜甜的、粘粘的,還有一股清香味,粽子真好吃啊!

吃粽子端午節作文5

農曆五月初五,粽香四溢。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茶雞蛋,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端午節熱鬧非凡,有着獨特的民俗。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吧!

端午節的來歷:據説,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為蚊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裏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藴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吃粽子端午節作文6

每年是端午節,大家都要吃粽子,但大家知道我們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嗎?請大家慢慢聽我説。

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要團結其他國家,來抵抗野心很大的秦國,但是偏偏楚懷王聽信了小人的壞話,不肯聽從屈原的勸告,結果被騙到秦國,關了起來,最後並死在秦國。

繼位的楚襄王也受到小人的挑撥離間,誤信屈原有很多壞處,不但沒有聽從屈原明智的勸告,還把它從楚國放逐了。

心懷大志,一直為國家大事擔心的屈原,因為眼看着國家急難而無法拯救他的國家、無法實現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憂愁,常常獨自在江邊徘徊歎息。有一天,一位在江邊釣魚的漁夫問他為什麼這麼失意落魄,屈原歎氣的説:“舉世皆醉唯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心中的感歎和無奈,在這兩句話中都説得很明白了。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着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

楚國的人民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都不約而同的趕到江邊來,想找尋他們所敬愛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划着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粽葉包米飯,作成粽子,投到江裏餵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

屈原投汨羅江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五月五日。大家為了懷念這位詩人、紀念他的愛國精神,並且提醒在位的人,要能分辨出小人與忠貞志士説的話;因此,在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都會舉行劃龍船、包粽子的活動。就是這樣,我們才有端午節這個節日,才有端午節吃粽子的一種習慣。

我們大家都要向屈原一樣好好學習,學習他那愛國,善於分辨的精神!

這就是我們端午節要吃粽子的原因。

吃粽子端午節作文7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曆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

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昨天,我和姐姐去超市買糯米蜜棗和蘆葦葉子,準備回家包粽子。

端午節當天,媽媽一邊給我聽寫生字一邊包粽子,姐姐也參與了包粽子。姐姐包的粽子造型非常好看,媽媽包的可就差的遠。

剛包了一回兒,我姐姐突發奇想,要往粽子裏包火腿和海苔,然後姐姐專職包火腿餡粽子,媽媽包花生綠豆葡萄乾餡的粽子。姐姐包了十多個,媽媽包了十多個,她倆互不相讓。

閒話就説到這裏,下面我們開始吃粽子,媽媽還做了很多菜和魚湯。我吃的第一個粽子是海苔餡的,這個端午節我們過得非常愉快。

吃粽子端午節作文8

今天是端午節,我過的真是很高興。因為今天我不僅瞭解到更多的有關端午節的知識而且又吃到美味的大粽子。

我今天瞭解了端午節——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艾節、端五、夏節等等。

我還知道了古代詩人屈原的一個和端午節有關的故事。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今天的節日讓我知道了許多知識,所以我也要寫下來,讓更多的同學也知道這些知識!

吃粽子端午節作文9

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關於端午節,還有兩種説法。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興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後來,楚國(今湖北)有一位叫屈原的大夫,公元前278年,秦軍地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農歷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為了不讓魚龍蝦蟹去咬屈原的身體,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粽子,投入江中。

這兩天,每天早晨,我們按照習俗、要吃粽子,所以早飯是一人一個粽子。

昨天早上,我們吃的是嘉興的肉粽,它不是很大,還沒一本新華字典大,粽子被黃綠色的楝樹葉包着,中間繫着一條細細的,魄的繩子。打開後,就露出了裏面淺棕色的粽子,這種粽子有四個尖尖的角,不特別黏,吃起來不粘牙。因為包的是肉餡,所以味道有點鹹,有股粽子特有的香味。有時一口咬下去,還可以咬到棕色的、有點硬的肉,可好吃了!

今天吃的粽子和昨天吃的就不一樣了,今天我們吃的是舟山本地產的鹼水粽。這種粽子我不怎麼喜歡吃,它是用黃中帶黑的毛竹葉包着的,很大,是嘉興粽子的兩倍。打開後,粽子裏土黃色的,很黏,弄得我手上、嘴邊全部都黏乎乎的,很不舒服,而且它裏面沒有包任何東西,淡而無味,一點都不好吃。

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一個主要習俗,但有些人在端午節已經不吃粽子了,我覺得我們應該將這種中國節日習俗保留下去,不能讓它失傳!

吃粽子端午節作文10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呢!

上午,我們家就開始包粽子,準備好餵我肚子裏的“蛔蟲”了。説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節的知識,就讓我這個大博士來告訴你們有關端午節的知識吧!

説起端午,我們還得請出一位詩人讓他來幫我們先開頭説起他吧,可此人到底是何方神聖?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國詩人——屈原呀!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還是再來説説端午節賽龍舟的故事吧。當時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怎麼樣這就是我收集到的端午知識,現在大家對端午節有一定的認識了吧,現在大家是不是該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感到惋惜?如果不是楚王的一意孤行我想屈原還會給我們帶來許多不朽的詩篇,可是屈原的縱身跳入洗乾淨了人們的心,他留下來的不僅是悲壯的詩歌還是自強不息的精神!我相信偉大的愛國詩人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吃粽子端午節作文11

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説,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説,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吃粽子端午節作文12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全家去爺爺家過節。剛進家門,從廚房飄出來一陣陣清香,原來是爺爺在煮粽子啊!

爺爺包了很多粽子,有棗餡的、肉餡的、紅豆餡的……我們開始吃起了香噴噴的粽子。我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過端午節呢?我問媽媽,媽媽説:“因為從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寫了很多愛國的詩,也寫了很多罵壞蛋的詩,他給楚王提了很多治理國家的意見,可是楚王不聽,反而將他流放外地。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不願投降,就抱着石頭投江自殺了。漁民們知道了,就趕緊划着船去打撈,可是撈了三天三夜,也沒有見到屈原的屍體。於是,漁民們就往江裏投了很多米團,為的是不讓魚蝦吃屈原的身體。從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每年的農曆初五定為端午節。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包粽子,賽龍舟。

聽了屈原的故事,我特別感動,屈原的愛國精神真讓我敬佩啊!端午節,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而且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真有趣!

國小作文300字端午節吃粽子4

端午節快到了,我們提前吃了粽子,你們知道為什麼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因為我的叔叔嬸嬸從鄭州回家來,住幾天就要走,奶奶決定提前包粽子吃。

星期四,奶奶早早上街買來綠油油的粽葉,潔白的糯米和香香的紅棗。回到家後奶奶先把糯米泡到盆子裏,然後把粽葉和紅棗洗淨,準備就緒,就可以包粽子了。奶奶先把兩片粽葉重疊起來捲成圓錐體,在中間放一半糯米,放進一顆紅棗,然後再放一些糯米,最後用多餘的粽葉把糯米包起來,用繩子把粽子綁茨實,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把所有的粽子包好後,奶奶把他們碼放到鍋裏,做到爐子上,添上水,蓋上鍋蓋煮。過了一個多小時後粽子就煮好了,熱騰騰的粽子出鍋後屋子裏開始瀰漫着粽葉、糯米、紅棗混合的香味,我們都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

諾諾的、甜甜的粽子讓我覺得今年的粽子最好吃了。

吃粽子端午節作文13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都知道,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在我們家裏面的端午節習俗就是包粽子、吃粽子。

在端午節這一天,姥姥早早地就起了牀,為我們包粽子。其實,粽子的餡料也是多種多樣。姥姥包的粽子是綠豆餡的。吃起來的味道也不錯。

今天是端午節,要吃粽子,昨天媽媽買了一坐粽子,分別放在了三個盤子裏,每個盤子裏放了三個粽子。到了今天的中午,奶奶把這些粽子放在了電飯鍋裏,蒸熟了以後,我拿出了一個粽子,吃了一口,絕的裏面有一個東西在裏面,我一看原來裏面有一個板栗,他非常好吃,我非常期待下次的端午節。

今天,姑姑買了一大包粽子,因為快到端午節了,家家都得吃粽子姑姑先把粽子放入鍋裏,再添點水,蒸了二十幾分鐘左右,粽子熟了,我們就用筷子把它夾到盤子裏我們打開了一個,裏面熱乎乎的,把它放入碗中,再加點白糖,那可真美味啊!

中午,我想吃粽子。就從冰箱裏拿出來三個,媽媽添上鍋,等水沸了,把粽子下到了鍋裏。等了八分鐘,粽子才熟了,我很快剝了皮,着急地咬了一口,哎呀,把我的舌頭都快燙掉了,今天的粽孑真好吃,我口氣吃了兩個

今天早晨我吃了兩個粽子,這些粽子外層是雪白雪白的精米,裏層是又香又甜的蜜棗,咬一口,外面的糯米粘口極了,而裏面呢?那更絕妙了,甜津津,軟綿綿的,吃上一口,還想吃,讓我總覺得吃不夠。

粽子吃起來香甜無比,我最喜歡吃粽子了,而且最喜歡吃蜜棗餡兒的。

吃粽子端午節作文14

到了端午,大家都知道是個吃粽子的日子。吃着香糯的粽子,看着媽媽提着好吃又好看的粽子滿是情誼。

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在北方有不少小孩子會佩戴漂亮的香囊,據説有辟邪的作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過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國南北方各地共有習俗,只不過我們家包粽子是用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我們家包粽子是用糯米加棗包的。一年又一年這種習俗便傳了下來,以後,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今天我要學習包粽子,媽媽把糯米淘乾淨,準備了幾條彩色的繩子。只見她手握勺子把生米倒入蘆葉中,裹成一個倒三角,然後用繩子一紮就完成了。看上去真容易啊,我也學着包起來。試了一次、兩次、三次……才發現我貌似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正當我打算放棄時,媽媽看我垂頭喪氣的樣子,語重心長地説:“如果做事情半途而廢的話,那麼他只會一事無成。”我聽了媽媽的話,臉漲得像個紅蘋果。連忙走到媽媽身邊繼續向她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試驗了無數次後,終於完成了一個好看的粽子,像個綠色的小寶塔一樣立在我的面前。終於下鍋了,我耐着性子等待着。當最後品嚐到自己包裹的粽子是,心裏面甜滋滋的。

吃着香噴噴的粽子,我深深感到:“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我發誓要好好學習中國文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吃粽子端午節作文15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又到了賽龍舟吃粽子的時候。在這個熱熱鬧鬧的季節裏,我懷念起了家鄉的端午節。

我的家鄉是木蘭溪上的一個小鎮,端午節的氣氛特別濃厚。家鄉的端午節是從農曆五月七年級開始的。家鄉過的端午節流傳的風俗:七年級糕、八年級粽、九年級螺、初四艾、初五賽龍舟。

糕是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麪粉或用米磨成粉發酵後加糖做成的,鬆鬆的、甜甜的,很好吃。

記得每年五月八年級,母親都會從棕樹上砍下一朵棕葉,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腳上,順着葉子的紋路扯成一條一條的,末端還是連在一起的,用來捆粽子。洗好的粽葉和糯米端過來,還有調羹和筷子,一切準備就緒,就搬來小板凳開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邊蹦來蹦去的,不停地問什麼時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葉在母親靈巧的手裏神奇地變成一個個精緻的粽子。沒多大會的功夫,桌腳上就掛起來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來提在手裏沉甸甸的。就那樣提着棕葉的梗一併放進大大的鍋子裏,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開鍋,一股濃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撲鼻而來。

家鄉的端午節有吃螺的習俗,據説是小孩在這一天吃螺會變得聰明。螺這東西當時不昂貴,五分錢就能買一盎,村裏幾乎家家都買得起。九年級這一天,賣螺的小販會滿村裏吆喝。小孩們向大人討了錢、買了螺後聚在一起吃;孩子們吃了螺,留下螺殼,就屋頂上扔,弄得舊瓦片喀啦喀啦作響,其樂無窮。初四一早,大人就會叫小孩們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來插在門框上。大人們説這樣驅蚊蟲、能避邪。等插在門框上的艾草漸漸被風乾了,就成了藥。夏天村裏的小孩容易得脹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幹艾葉放在鍋裏煮。蒸氣冒出了一股好聞的香氣,在屋裏繞來繞去,冷卻後讓脹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時腫鼓鼓的肚子就會漸漸癟下來。

熱門標籤